周星馳開啟了港片衰敗的時代?王晶導演的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2020-04-11 新文小魚

對香港電影人和影迷們來說,香港電影的沒落是心頭上的一道疤,永遠都無法修補。至於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至今仍有很多種說法,王晶甚至將整個行業的衰敗歸咎於周星馳的身上,對後者來說,這自然是一件無妄之災。

周星馳開啟了港片衰敗的時代?王晶導演的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王晶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他這一番話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1993年,周星馳拍了一部《唐伯虎點秋香》拿下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作為香港最受歡迎的男星之一,他一年要拍好幾部電影,除了該片之外,他還拍了一部《逃學威龍3》和一部《濟公》,問題恰好就出現在《濟公》這部作品身上。

該電影被王姓片商以3000萬的巨資引進了臺灣,但在當地上映之後卻讓投資商大失所望,他們不僅連本錢都沒賺回來,還賠了一大筆錢。

王晶便公開稱「周星馳開啟了港片衰敗」,因為從這之後,臺灣片商開始大力壓制港片的進口價。臺灣片商的不鬆口加上香港電影方的不妥協,致使雙方談判失敗,臺灣電影市場開始瘋狂打壓香港電影,他們引進大量的好萊塢作品來充盈臺灣的電影市場。

周星馳開啟了港片衰敗的時代?王晶導演的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失去了臺灣這個大市場,香港電影的前景堪憂,一些電影公司相繼宣告破產,香港電影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其實香港電影的衰敗,並不是一個人一部影片所導致的。香港電影體制的不健全、越來越多粗製濫造的影片佔據市場,必將導致香港電影崩盤,這是大勢所趨,周星馳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

《濟公》是周星馳和杜琪峯強強聯合的作品,為什麼它的票房會那麼差呢?其實這和電影的黑暗色彩不無干係,電影中雖然有不少無釐頭劇情,但敘事手法有些過於「因果論」。

因為成本所限制,大部分的劇情都是從攝影棚中拍攝而成的,所以整部影片中有不少灰暗的場景。對習慣了暖色調、無釐頭的觀眾們來說,《濟公》並不怎麼符合他們的口味。

周星馳開啟了港片衰敗的時代?王晶導演的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沒有什麼繁榮是長盛不衰的,香港電影之所以會沒落,所有的電影人都應該自我反省,而不是將責任推到某個人的身上。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王晶為了鄭伊健,翻拍周潤發的動作經典,結果開啟了新的港片時代
    而一個新的港片時代,也隨著該片的誕生,悄然拉開序幕。可是,志向遠大的周星馳,並不甘心只做一名演員。1993年,周星馳策劃了《唐伯虎點秋香》,開始嘗試嚮導演轉型。而王晶也開始發掘新的銀幕合作搭檔。此時,兩名影壇新人,吸引了王晶的注意力。
  • 鬼才導演王晶:周星馳是我心中永遠的喜劇之王和演技之王
    提起港片那真是一代人的回憶,說到港片我們就不得一個胖子,這個胖子就是王晶,是一位港片著名導演,他不僅是導演,還喜歡在劇中客串,比如給人印象深刻的肥螳螂等,王晶是港片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鬼才導演。王晶的父親是大導演王扶林,就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導演,在這樣的家庭裡,王晶多少受到了薰陶,但是王晶最開始不是當導演,最開始他是作編劇的。1976年,王晶21歲,這一年他擔任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從此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的幾年裡,他陸續編劇了好多部影視劇,他開始當導演是在1981年。
  • 「爛片之王」導演王晶:周星馳是他心中的喜劇之王,也是演技之王
    提起港片那真是一代人的回憶,說到港片我們就不得一個胖子,這個胖子就是王晶,是一位港片著名導演,他不僅導演,還喜歡在劇中客串,比如給人印象深刻的肥螳螂等,王晶是港片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以為鬼才導演。1976年,王晶21歲,這一年他擔任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從此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的幾年裡,他陸續編劇了好多應影視劇,他開始當導演是在1981年。當時王晶首次為邵氏電影公司拍攝了動作電影《千王鬥千霸》,收穫票房508萬,當然了這部劇他也是編劇,從此他開始走向了導演之路。
  • 那一年周星馳跌入谷底,最終向現實低了頭,找回王晶拍了這部港片
    遭遇多次的失敗後,周星馳開始向現實低頭,找到了更會迎合市場的老搭檔王晶。王晶當時剛好寫好了《百變星君》,自兩人再次合作。,即使兩人總共合作了12部電影,王晶是星爺合作最多的導演。,這部電影妥妥會進入王晶那些浩如煙海的爛片列表。
  • 王晶說港片的沒落從周星馳的《濟公》開始,網友笑了:難道不是《無...
    大家都知道王晶和周星馳合作很多,但是已經不相往來,但是作為香港導演代表人物的王晶,還是會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關於周星馳的話題,王晶一直很中肯,還說周星馳是他見過最好的喜劇之王,50年內無人能超越,尤其是列舉了周星馳在《大話西遊》裡舉著照妖鏡看到白晶晶是妖怪的那個片段,說周星馳在裡面用了八個表情,凸顯了演技,但是很少人看出來。
  • 王晶:港片已經死了,要拍純港片投資不能超過600萬
    「港味」了,其實王晶的話最現實: 現在只有華語片,沒有所謂港片了!由於惡性競爭,周星馳的電影《濟公》賣給臺灣片商3000多萬港幣的高價,最終讓臺灣片商血本無歸。為了抑制港片在臺灣的壟斷地位,臺灣當局放寬了對好萊塢電影的限制。 而當時好萊塢的特效大片已經」進化「到了侏羅紀公園的檔次,哪是小打小鬧的港片可以比的。
  • 王晶:港片已經衰落了,要拍純港片投資不能超過600萬
    如今很多人都在感嘆港片不行了,沒有「港味」了,其實王晶的話最現實:現在只有華語片,沒有所謂港片了!王晶表示,如今你要拍所謂有「港味」的純港片,放棄內地市場,那意味著成本不能超過600萬,稍微請個有點名氣的影星都不夠。想來也可以理解,當年香港電影的繁榮是建立在整個大陸電影產業落後的基礎上,隨著大陸市場開放,港片的衰落是必然的。
  • 王晶培養四位周星馳接班人,欲取代周星馳電影地位,但都啞然無聲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一定是老一輩人的回憶,因為在那個時代可謂是眾星璀璨,無論是影視還是樂壇都人才輩出,並且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像大家熟知的周星馳,周潤發,成龍,劉德華等等都從眾星之中脫穎而出。當然有一些導演也是非常優秀的,比如說我們大家熟悉的王晶,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港片。
  • 如何評價導演王晶?
    身為港片殘粉,我沒法掩飾對王晶、成龍們的喜愛,儘管他們在今天的輿論裡,多是「爛片」「打不動」之類的負面看法。關於王晶的評價,最典型的兩個標籤,是爛片王、票房王。兩個標籤,感性一點說,就是大家都罵,但看得開心。
  • 王晶:港片沒落從周星馳濟公開始!網友:《無間道》才是沒落的標誌
    王晶:「港片沒落的開端就是周星馳的《濟公》!當年杜琪峯在拍攝《濟公》時,對周星馳說:「濟公這個人物大慈大悲,因為他骨子裡原本就是一位得道高僧,我覺得你需要把濟公的成長經歷,演出一個悲劇的感覺,這樣或許才能打動觀眾。」
  • 王晶:港片沒落始於周星馳《濟公》大賠錢,失守臺灣市場導致崩盤
    王晶曾一針見血點出香港電影沒落潰敗的原因:「我個人很了解,基本就是臺灣市場的崩潰,引致香港市場的沒落,因為臺灣市場的瘋狂。周星馳周潤發當年也很火,但這兩位主要還是靠港臺市場收票房,日韓,東南亞市場不入流。
  • 王晶與周星馳和解!贊周星馳是最好的喜劇演員
    他被稱為「爛片之王」,也被稱為商業鬼才,他曾一年產出7部電影,也曾兩年打磨只拍一部電影,在香港電影鼎盛時期,他的經典喜劇必須有姓名,他就是把商業片拍到極致,支持把藝術片拍到極致的香港導演王晶。他也是本期《圓桌派》的嘉賓王晶王老闆,哦不,應該叫晶哥。
  • 這部王晶編劇惡搞王家衛的港片,你應該沒看過
    最近入手一本影評書籍《香港製造》,是當年網易香港製造電影論壇一群志同道合、熱愛港片的網友編寫的,書中的作者都經歷過錄像廳時代,並且瘋狂迷戀上港片,也見證了港片的輝煌與沒落。港片,早已輝煌不在,而《香港製造》這本書看上去也像是作者對過去港片和經歷過錄像廳時代自己的一次緬懷。
  • 王晶,一年拍下6部爛片,說港片已死不是沒有原因的
    眾所周知港片自九十年代末開始就呈現了斷崖式的衰落,每年也只能見到兩三部真正意義上的港片之作,可都是口碑與票房不盡如意,偶有發光的如《追龍》般也只是曇花一現,說港片沒死可也是一直處在掙扎的邊緣,正如曾經拍過《殺破狼2》及《西遊記》的導演鄭保瑞所說的那樣如今的港片比死還要難受。
  • 曾經是最好的喜劇夢幻組合,周星馳、王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目的
    1983年,周星馳在《射鵰英雄傳》中還僅僅是一個跑龍套的。演藝事業雖然還可以,但並沒有達到那種紅透半邊天的地步,直到他遇見了劉鎮偉。還記得《賭聖》這部影片嗎?當導演王晶打開賭片時代的大門後,藉助這一股東風,劉鎮偉、周星馳合作拍攝了《賭聖》。
  • 王晶感嘆周星馳演不了喜劇了,現在屬於年輕人
    《王牌逗王牌》商業和口碑雙失利按照王晶自己的說法,不聽一些不必要聽的意見,儘量做好自己,在《王牌逗王牌》之後推出的《追龍》口碑回升,還入圍了當年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攝影等6項提名,最終拿到了最佳攝影與最佳剪接兩個獎項
  • 周星馳星仔變星爺,4天寫好劇本,10個關鍵字王晶拍一部電影
    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聊一聊,王晶是公認的鬼才加快槍手,而且影片很少會超預算,因此在港片黃金時代王晶真的是拍片拍到手軟,最巔峰的一年王晶導演7部電影,監製3部電影,這麼短時間很多電影根本沒有時間準備劇本,但讓王晶印象最深刻的覺得最離譜的是《整蠱專家》。
  • 周星馳的這部《濟公》電影,代表的港片的沒落?
    1993年,周星馳的電影《濟公》上映,這部電影在周氏喜劇中並不突出,但是這部電影的誕生卻使得周星馳和杜琪峯關係破裂,同時還得罪了周星馳的恩師李修賢,甚至成奎安都表示如果自己在片場一定會暴揍周星馳,而王晶甚至都放言:「港片的衰落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而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恩怨情仇呢?
  • 《賭俠》開啟周星馳「星爺盛世」為何多年未再與王晶、華仔合作?
    1990年,小有名氣的周星馳在接演跟風《賭神》風潮的《賭聖》後,無釐頭的搞笑風格立刻擄獲觀眾的心,頗有商機頭腦的導演王晶,便再拉攏當紅小生劉德華,與周星馳又延續「賭風」推出《賭俠》。兩部電影均創下四千萬港幣破紀錄票房,令「星爺」的票房號召力與成龍、周潤發並駕齊區,三人更媒體被喻為「雙周一成」 當時一拍即合的周星馳與王晶,一連再合作《賭俠2》、《整人專家》、《鹿鼎記》、《九品芝麻官》等叫好叫座的電影,部部皆成為港片迷心中不滅的經典。
  • 王晶一天睡兩三個小時,4天寫好劇本,周星馳把男二演成男一
    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聊一聊,王晶是公認的鬼才加快槍手,而且影片很少會超預算,因此在港片黃金時代王晶真的是拍片拍到手軟,最巔峰的一年王晶導演7部電影,監製3部電影,這麼短時間很多電影根本沒有時間準備劇本,但讓王晶印象最深刻的覺得最離譜的是《整蠱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