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13日,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20)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行。論壇發布《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工業發展形勢展望2020》。江蘇23個縣(市)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江陰再次位列榜首,實現「四連冠」。
此次發布的工業百強縣(市)分布於17個省(區、市),江蘇、浙江、山東合計佔據56席。位列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江陰市、崑山市、張家港市、晉江市、常熟市、慈谿市、神木市、宜興市、太倉市和長沙縣,江蘇省佔據六席,其中,江蘇省的江陰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連續五年位列前十強。
從貢獻看,百強縣(市)GDP合計達9.4萬億元,對全國經濟貢獻總體超過10%。從質量看,百強縣(市)研發投入水平和強度持續提升,創新成果轉化進程不斷加快,創新載體、主體日益豐富。
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巡視員解三明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我國縣域工業經濟佔全國工業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工業百強縣在工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發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示範效應。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說,工業仍是全國大多數市縣立縣之本、強縣之基,應保持工業合理佔比,發揮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以園區化推進產業集聚,推動縣域經濟現代化。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說,在加快內循化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製造業比重大是最大優勢,要不斷向智能化轉型。江陰工業經濟發展要放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格局中定位。
江陰市人民政府代市長包鳴說,今年來,江陰致力於產業轉型、動能轉換,紮實推進冶金、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培育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經濟,全力推動工業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據悉,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首次在縣(市)召開。作為近代民族工商業和現代鄉鎮企業的重要發祥地,江陰持續推進產業強市首要戰略、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目前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836家、上市公司53家、中國企業500強11家、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15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4家,實現全國縣域經濟和綜合發展「十七連冠」。
今年1-9月,江陰完成規上工業產值3865.73億元,增長2.6%;產業轉型發展速度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完成規上產值1747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5.2%;新興產業完成規模以上產值1732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4.8%。
來源:綜合新華社、中國信通院CAICT
原標題:《2020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發布 江蘇佔據23席 江陰再列榜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