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雙雄》。
「現在的江湖已經不是我們的江湖了。」「我想我的朋友一定有辦法解決自己事情。」「荒謬!……那個警官向誰去投訴啊?!」「你真是我的好兄弟,就拿起槍和我一起殺出去!」
語無倫次地說了這麼串臺詞,我覺得腦子裡無數的鏡頭爭先恐後地湧了出來:
小莊緩緩從珍妮身邊走過,那份心動還沒有平息,他又必須拿起槍殺人,一個一個;
小莊面對教堂,落寞的拿起口琴,似乎天地分開以來,他就那麼一直坐在那裡,一個人,一直坐在那裡……
毛頭(李修賢)聽著熟悉的旋律,似乎見到了小莊,他撿起了那個拔槍的動作,他找到了那個曾經的酒杯;
當毛頭終於端起槍,小莊咧開了笑臉;
當小莊和毛頭哭喊著擦肩而過,當毛頭身為警務人員還是開了那一槍;
我只是這麼把釀在我心中那一腔熱血逕自潑了出來,無論歲月如何淘洗,只要打開這個閘門,我只能一次次地這麼被席捲而去。
江湖片作為動作片的一個類型,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總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殺,將整整鬱結了一部片子的壓抑一掃而光:也就是所謂的娛樂大眾。但當影片違背了這一通常的享受定式,並且有幸還能公映的話,那就一定會給受眾十分難忘的印象。譬如《龍虎風雲》。李修賢的形象如果不加詮釋的話,可以用《喋血雙雄》裡的一句臺詞概括:你這個樣子一看就像個警察。笑起來更是像個警察局長。也就是說他屬於那種非常剛烈正義的形象,而當這樣的人面臨自己所執著的信念崩潰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
還是《喋血雙雄》,當李修賢被人指著臉,他用力吐出一句話:我不是臥底,我決不會做臥底。
咳,他不是,可我們的發哥是,而且不止一次,這次更是不折不扣的是。《龍虎風雲》裡的臥底的功效是巨大的,因為他取決於某方的巨大信任和對這種信任的巨大踐踏。當然,這裡自然會有人說君子行大事不拘小節,得非常之功要行非常之事。但,他終究是一種背叛。
這部片子也是以一場大殺結尾的,但當所有的兄弟死不瞑目時,當這個時候李修賢還固執地要周潤發先走,當張耀陽正在外面得意洋洋地準備竊取勝利果實時,周潤發在已經失去了心愛的人,並長時期受到自己和外界雙重折磨之後,近乎瘋狂地向這個最後都不願棄他而去的兄弟嘶吼道:我是警察!我是臥底!
這部片子與其說詮釋了正與邪的交鋒,不如說描繪了都市裡男人為了乞食打拼無所不用的煎熬,為了同僚的排擠,為了三餐得繼,男人們一次次出賣著自己的原則,也一次次地承付那近在咫尺的代價或者說報應。而且,無休無止,輪迴無間。
周潤發讓我想起一句武俠書裡的話:我們不是朋友,我們是兄弟。
周潤發開始了太多男兒間那種生死不過一笑的場景,他的背影就如賭神的背影,只需要這個背影,這背影是山,是連著天的山;這背影是海,是把我整整一個時代吞噬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