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最不像廣西的城市,說粵語保留古粵文化,好像來到上世紀廣州

2020-11-30 騰訊網

提起梧州,非兩廣地區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實它是一座隱匿在廣西的寶藏城市。

梧州位於廣西東部,在廣西和廣東交界之地,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歷史上一度為廣州所治。所以梧州人說粵語,接觸的是廣州文化,被稱為一座最不像廣西的城市。連當地人自己都好奇,為何被劃分給了廣西而不是廣東。

儘管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並曾被欽定為第一個兩廣總督府,如今沒有半點浮躁,仍將古老的粵文化保留得非常完整。這裡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騎樓城,遍布特色茶樓和傳統嶺南美食,處處可見「粵」痕跡。人們悠閒地嘆早茶、下棋、聊天,過著簡單慢生活,仿佛回到上世紀的廣州。

而梧州的景點都較為集中,旅遊時間四季皆宜,從廣州1個多小時高鐵直達。如果腳力好的話,可以嘗試在這座城市徒步旅行,會更加深入領略它的美。

騎樓城

騎樓這種建築形式在華南地區並不少見,去過汕頭和海口的騎樓老街,梧州的騎樓城比它們要大得多,只有此處的面積和規模才能夠被稱作「城」。

目前老城內還保存有560多棟騎樓,22條街道總長約4.6公裡,於國內首屈一指。即使廣州的舊城,經過多年拆修,似乎也難尋這樣大片的騎樓群了。

在騎樓城裡閒逛,環顧四周,藝術雕花、巴洛克欄杆、圓形屋頂等極具異域風情的建築元素與嶺南傳統牌坊、花窗和灰雕畫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粵東會館、海關舊址、清末梧州銀號等遺址建築隨處可見,無不顯示出過去的輝煌。

偶遇在老街上搖著蒲扇的老人,他說,以前在騎樓城看洪水曾是梧州人的一大樂趣。上世紀80年代,洪水來時,水漫老街,一樓孩童捲起褲管玩水摸魚,二樓大人往下張望,整個騎樓變成「東方威尼斯」。

只是梧州因水運而興,亦因水運而衰,在歷史的變遷中騎樓景色一度蒙塵垢面,修復改建後才重現芳華。

龍母廟

龍母廟是珠江流域人民為紀念傳說中南方百越族女首領龍母而興建的廟宇,嶺南地區均建有龍母廟,尤以梧州千年龍母廟為祖庭,享譽海內外。

廟宇位於梧州桂林路,依山傍水,面臨桂江。依山就勢建有牌坊、五龍池、前殿、龍母殿、鐘鼓樓等,以及國內最高38米龍母立像,規模宏大。

站在山下便能遠遠望見莊嚴的龍母像,一路往山上走,沿途能觀賞到富有民族特色的泥塑、壁畫等,山雖然不高,卻是俯瞰梧州景色的絕佳位置。

來梧州的人,沒有不到龍母廟的。特別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一,龍母開金庫日;五月初八,龍母生日;八月初一,龍母得道日;十一月初一,朝母節日,前往龍母廟朝拜的人絡繹不絕,乃粵港澳甚至東南亞的祈福聖地。

來時恰逢龍母得道日,只見門前鑼鼓喧天,雙獅齊舞,異常熱鬧。在香火嫋嫋中,虔誠的人們或忙於向貢桌上擺放貢品,或手持香燭頂禮下拜,那大殿的龍母,鳳冠霞帔,微眯雙眼,仿佛懷著慈愛之心認真審視著這些後輩子孫們。

維新裡

光聽維新裡的名字,就覺得是經過革命的地方,確實,在這條小小的巷子裡,記載了許多老梧州的光輝歲月,曾集府衙、學校、教堂、戲院於一方。

「維新」,取「棄舊圖新」之意,得名是為了慶祝清宣統三年九月初十,梧州在兩廣率先宣布獨立。此前的維新街叫合益街,類似於廣州的「西關大屋」,清一色的深宅大院,裡面居住的多是達官貴人,好不繁華。

今維新裡的所在地民主路,有明清兩朝的梧州府衙、中共特委等眾多機構舊址,也有百年古民居。行走在青磚巷裡,趟櫳門、鏤花雕窗映入眼帘,只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外牆的灰雕已斑駁,且大多數民居空置。遙想曾經的熱鬧,現在卻悄然隱身在梧州城東一隅。

巷子雖不長,卻值得慢慢品味。它的繁華不僅體現在建築設計上,更是曾經梧州思想文化的前沿。清朝末年,隨著梧州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國傳教士跟隨廣東商人進入梧州,將傳教場所建在了當時的富人區,於是這條巷子裡誕生了梧州第一座天主教堂。而第一間戲院合益戲院也同樣在此誕生。

如果來得湊巧,經過教堂時,會聽到唱詩班的天籟之音。青磚巷的寧靜中便多了份靈動,民國時期的情景在腦海裡迴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最不像廣西的城市,說粵語接觸廣州文化,連本地人都渴望歸屬廣東
    提起梧州,非兩廣地區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它卻是隱匿在廣西的寶藏城市。梧州位於廣西東部,踞廣西和廣東交界之地,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歷史上一度為廣州所治。所以梧州人說粵語,接觸的是廣州文化,被稱為一座最不像廣西的城市。連當地人自己都好奇,為何被劃分給了廣西而不是廣東。
  • 最有「粵味」的廣西城市,常被調侃歸入廣東,當地人說粵語吃粵菜
    說起廣西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畢竟桂林作為全球聞名的旅遊城市,知名度還是非常高的,不過偌大的廣西可不僅僅只有桂林而已,還是有著不少鮮為人知的「寶藏」城市,只是知名度上被桂林甩了好幾條街,在廣西眾多城市中就有著一個最有「粵味」的城市,常被網友們調侃歸入廣東,並且當地人還說粵語吃粵菜。
  • 不在廣東在廣西,這個城市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源地,又稱小香港
    曾經看過一段對廣西梧州的文字描述,是那麼的恰到好處的描述了我對梧州的印象:梧州就像微縮版的老廣州,長日的午後,老人悠閒地在藤椅上聽粵劇,舊街巷口叫賣著涼茶、芝麻糊,趟櫳門一推一關,吱呀作響。飽經滄桑的老城,完整保留著大片在嶺南地區越拆越少的騎樓和古舊建築,勾起粵人的鄉愁。
  • 廣西最「奇怪」的城市,說粵語、吃粵菜,網友調侃:應歸入廣東
    人們提到廣西的時候,除了會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外,其它的便沒有特別的印象。廣西的整體經濟不太發達,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很多人還會認為廣西是一個「窮」省。其實廣西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省份,也是中國唯一的沿海自治區,它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廣西還有一座最「不正經」的城市,不會說廣西話,卻說粵語、吃粵菜。
  • 「最不廣西」的廣西城市,說粵語吃粵菜,重點是還很認同廣東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國內所擁有的大好山河,想必不需小編多做解釋,大家就都知道,如今國內的熱門景點也是數不勝數,許多城市也變成了網紅城市,吸引著大批遊客前往。我們都知道,中國城市都是劃分給一個個的省份管理的,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文化風俗、飲食文化,可能鄰近的省份會有些許的交流,但是還是會保留自己省份的主流文化作為主要習慣,我們今天就要來說一個「最不廣西」的廣西城市,說粵語吃粵菜,重點是還特別認同廣東。
  • 東南亞與中國最像的一座城市,美食比香港地道,粵語比廣州都標準
    然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城市就是東南亞與中國最像的一座城市,那裡的美食比香港地道,當地人的粵語比廣州人的都要標準,你們知道是哪座城市嗎?接下來就一起去看看吧。檳城,其位於馬來西亞西北部,這是一座馬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互交融且擁有東西方獨特情懷的大都會,經濟發展十分繁榮,各種貿易、工業、旅遊業以及農業都發展得非常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比較高。
  • 廣西人也說粵語?」
    除了那英、張栢芝輪番坐熱搜之外,最大的討論居然是——是這樣的,廣西籍藝人王鷗在節目裡唱了一首粵語歌《呼吸有罪》,被認為粵語水平一般。張栢芝評價「好像我講普通話這樣,聽得懂但是不標準」,評委直接拿「發音不標準」扣了分。先不說以「不標準」為由扣分是不是太嚴苛,上流君的廣西小夥伴馬上跳出來:我們廣西人也是從小說粵語的好嘛!怎麼會不標準呢?說「廣西人會說粵語」是一個冷知識,一點也不為過。
  • 粵語的重要發源地竟在一個廣西三線小城市!
    普通話只有四聲調而粵語有九聲六調韻律感強自然更容易帶動情緒加上粵語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文學美感聽起來就格外吸引耳朵那粵語只有廣東人和香港人會說嗎當然不是畢竟我一個廣西人到了外地也常常會被人問道會不會說粵語大家對粵語可能還是存在一定的誤解講粵語的地區主要有
  • 廣西有座「小廣州」,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還以為來到廣州
    每次講到我國的廣州地區,我們除了想到這裡的優秀的經濟發展以外,還有兩個特點,那就是早茶文化和粵語,其中以粵語最著名,一聽到粵語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地區。但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粵語是在廣州地區使用的,但是在其他城市中使用粵語的人很多,我們今天要一起看的這個城市,被稱為廣西的小廣州,居民們也說著粵語,喝著早茶,但來這裡的人卻產生了來到廣州的錯覺。
  • 廣西最「不正經」的城市,說粵語吃粵菜,網友調侃:乾脆歸入廣東
    人們提到廣西,想到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他人沒有特別的印象,廣西整體經濟欠發達,受地理位置限制,很多人還是覺得廣西是個「窮」省,廣西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省份,也是中國唯一的沿海自治區,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佔據重要地位,今天我要說的是廣西最「不正經」的城市,說粵語吃粵菜,
  • 廣西最像廣東的城市,當地人講粵語吃粵菜,完全沒有廣西氣質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兩廣」就是廣西和廣東。雖然說這兩個省份距離很近,各方面也比較像,但兩者的經濟卻是天差地別。目前廣東是中國的第一經濟大省,而廣西雖然說不是全國倒數,但排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靠後的。不過除了經濟以外,兩廣地區的其他差異,倒不是特別大。
  • 廣西這座城市,說粵語吃粵菜生活習俗接近廣東,完全沒有廣西氣質
    「文/天觀世界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人們提到廣西,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桂林這座旅遊城市,桂林作為地級市知名度已經遠超首府南寧。了解南寧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座生態園林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四季常青,滿城皆綠,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知名的「綠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不是首府南寧,而是另一座特別的城市,這座城市身處廣西,卻說粵語,吃粵菜,生活習俗都很接近廣東。梧州是廣西的東大門,也是我國主要內河港口城市之一,在中國西部十二省中它是最接近粵港澳的城市。
  • 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跟廣州話幾乎一樣,你知道在哪嗎
    粵語是廣東的通用方言,一般人叫做白話,流行於廣東、港澳地區以及廣西桂東南一帶,不過,粵語在不同地區說得就不一樣,語音上有很大差別,一般公認最正宗的粵語是在廣州以及港澳一帶,別的地方說得不是特別正宗,有個別地方例外。
  • 廣西人的粵語,放在廣東是什麼水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網易上流(ID:heyupflow)
  • 兩廣的廣原來是這座城市,歸屬廣西卻心向廣東,說粵語吃粵菜
    那麼大家知道廣東和廣西又是根據哪個來劃分的嗎?其實和其他的不一樣,廣東和廣西是根據一座城市來劃分的,也就是古代的廣信城,也就是在如今的廣西梧州市。而這個城市在如今也是很有意思的,劃歸到廣西,但是這裡無論是飲食,還是生活習慣,語言,卻都是和廣東一般無二,反而和廣西相差甚遠,所以民間對廣西的歸屬感並不強。
  •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人們通常把那種能說幾種語言的人稱為「語言天賦高」,但其實在我國,有個省份,很多人都能掌握幾種方言,所以人們說這裡的人們語言天賦高。這個地方就是廣西,它是我國華南的一個省份,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所以語言雜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許在人們的印象中,廣西的方言就是粵語,其實不然。在廣西呆過的人都知道,廣西有好幾種語言,大體分下來有三種,第一種是白話也就是粵語,他們分布於西南部,部分與土話混合。第二種是桂柳話,通常分布於西北部。第三種稱為土話。
  • 廣西的白話VS香港的粵語,誰才是標準的?
    是這樣的,廣西籍藝人王鷗在節目裡唱了一首粵語歌《呼吸有罪》,被認為粵語水平一般。張栢芝評價「好像我講普通話這樣,聽得懂但是不標準」,評委直接拿「發音不標準」扣了分。說「廣西人會說粵語」是一個冷知識,一點也不為過。畢竟,廣西本身就是中國的一個盲點。
  • 粵語到底起源於哪裡?為什麼粵不是廣西?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在網絡各大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很多網友爭論粵語起源兩廣(廣西和廣東)的哪個地方,其實這個也不必爭論。歷史是最好的見證!也是最公道的!認真客觀的說:粵語起源於廣信(現今的廣西梧州蒼梧縣),也統稱為「白話」。
  • 廣西老友也在說粵語,騎樓保留超完整,廣州人震驚了
    我一大早就來到了西江航線,真漂亮,從藍天開始做梧州料理,下次帶你去吃好吃的東西嗎?簡單的開幕式之後,我們開始參觀梧州城,西江流經梧州城旁,河很藍,遠處有一座很高的橋,梧州從城市景觀來看也很壯觀。梧州和廣州一樣,有百年商業碼頭之稱,曾經是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騎樓是過去商業貿易的熱鬧象徵,如今,面目一新的騎樓建築沒有失去傳統特色,又呈現了時代的風貌,成為梧州一幅優美的立體風景畫,其實嶺南有座騎樓,廈門、海口,甚至國外都有,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物,但是很多地方的東西都已經變新了,我想感受古樸的騎樓,還是來廣西梧州看看吧。
  • 廣東的這座城市,曾與廣州平起平坐,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廣東有一座城市,曾經非常輝煌,還與廣州平起平坐過,你知道這座城市是哪座嗎?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便是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的雷州市,它並不是一座地級市,而是湛江下轄的一座縣級市。雖然說今天的雷州並不耀眼,知名度也不高,但是曾經卻非常輝煌,且與廣州平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