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和今人之間差了幾千年的光陰,在這幾千年中,許多文化都被傳承地似是而非,可能當代人覺得很正常,放在古代則難登大雅之堂,惹人笑話。古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官職,名字起得奇奇怪怪,不光現代人會誤會,連古人聽了都常常認錯,這個職位叫「太子洗馬」。
「太子洗馬」的由來
太子洗馬,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給太子專用的寶駒搓澡,但實際上太子洗馬,是專門給太子上課的五品大員,知識淵博學歷豐富,主要教東宮太子一些文學、政治上的知識和道理,即便貴為皇子,見到太子洗馬也要恭恭敬敬的喚聲「老師」。明明是如此崇高的職位,名字怎麼起得如此怪異?
這其實是因為一個小小的誤會,相傳在更古遠的時候,那時候教育太子的官職叫「太子先馬」,寓意也十分好聽,為太子開疆闢土,做最出色的馬前卒。可官位傳著傳著,在史官們的筆下就變了味道,不知是哪位粗心的史官給「太子先馬」添了三點,變成了「太子洗馬」,後人以為前代的傳統,也就一直這麼叫著延續至今。使得這個古板的職位增添了幾分詼諧。
「太子洗馬」小故事
因為這個職位名稱特別容易誤會,古代鬧出了不少笑話,有的故事甚至被記載存書,例如明末文史學家張岱的《快園道古》記載的關於楊守陳的故事。首先介紹一下楊守陳,學識淵博,於1451年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後來步步高升,入住東宮成為太子洗馬。教育太子的同時掌管書籍典冊,日子好不悠閒。
一次,楊守陳有事請假回家,住在一家官驛內,驛站老闆看楊守陳官名「洗馬」,詫異之餘又生出些他鄉遇故知之情,以為對方和自己一樣是無名小卒,就上前和楊守陳攀談起來。楊守陳意識到老闆可能產生了誤會,也沒解釋,隨和地和他聊起了天。好巧不巧,老闆接到消息說有名御史要來住房,但店裡上好的屋子已經被楊守城預定,就趕忙讓他挪位,誰知那御史一進門,看到端坐的楊守陳直接下跪。原來楊守陳曾經是他的師父!驛站老闆嚇得渾身冷汗,不停賠罪,楊守陳示意無礙,就上樓歇息了。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楊守陳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