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綜藝節目,發現很多節目都植入了直播帶貨環節。
比如《跨界歌王》,我已經看了四季。心心念念的第五季,竟然在京東與北京衛視聯手舉辦的在「『頤』起熱愛,就現在」的直播專場中官宣,同時官宣的還有《我在頤和園等你》這個這個新綜藝。
《跨界歌王》的常駐明星嘉賓秦海璐、李治廷、姜潮與《我在頤和園等你》的常駐明星嘉賓張國立、鄭爽、尹正、王子異等十多個明星為大家帶來了粽子、酒水、頤和園文創、水墨屏手機等國風產品,三個多小時的直播吸引了941萬名觀眾在線觀看,帶貨額輕鬆破2.86億。
除此之外,浙江衛視的《王牌對王牌第五季》、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第六季》、湖南衛視的《嚮往的生活第四季》也都開啟直播助農新模式,在綜藝IP和明星助推下,其銷售額非常可觀。
綜藝節目的直播帶貨之所以火,是因為它改變了過往單純依賴贊助的合作模式,讓綜藝節目擁有了「品效合一」的能力。
當然,直播帶貨的成功離不開電商平臺的助推,畢竟大家看直播後是在電商平臺下單,而京東就是背後最大的「推手」之一。
在今年的京東618全球購物節,京東就聯合快手、微博、微信、抖音等等逾二十個平臺開啟「明星盛典」直播帶貨活動,參與的明星嘉賓多達上百位,都是最近綜藝節目或影視劇中經常露臉的當紅明星。
也別認為京東只是找流量明星搞飯圈那一套,因為代表國家形象的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尼格買提也組團在京東直播,三個小時的直播,銷售額就達到了13.9億。
因此,決定銷售額的,不是粉絲數量的多少,而是產品本身吸引力,綜藝節目也好,明星也罷,只是一個引流的中間人,而京東則是提供一個引流的平臺。
當然,京東作為引流平臺,引流效果非常明顯。數據顯示,6月1日至17日,京東日均直播場次較去年「雙十一」期間增長14倍。所取得的成績更為耀眼,日均帶貨額較去年「雙十一」期間則增長了21倍,總帶貨額超過32.3億元。
銷售額如此高,和京東的優惠也分不開,京東推出的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和百億消費券等鉅惠活動完美的詮釋了薄利多銷,正因為如此,京東在本次618把握住了絕對的主場,在手機、家電、電腦、食品水飲等多個品類都保持了第一的市場份額。
據國際權威市場調查機構IDC的調查,6月1日到18日,京東筆記本、品牌臺式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印表機的線上平臺銷量佔比都超過了60%,市場份額更是高得嚇人。
無獨有偶,另一著名監測調研機構歐特歐諮詢也做了相關調研,據他們調查,京東在黑白家電也具有絕對的統治力。
目前來看,京東掀起的這場直播風是五贏:平臺藉助綜藝和明星的IP,提高了影響力;綜藝節目環節變得豐富,更有吸引力;廠商能賣出商品,比傳統的砸錢後獲得一句廣告詞的贊助更有經濟效益;助演明星有分成;消費者能買到了更為稱心如意的產品。這個良性循環改變了我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