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蒙難記》,為何被譽為「影史最佳表演」?

2020-10-10 環球銀幕

92年前的4月21日晚,丹麥哥本哈根的宮殿影院,一部備受期待的默片剛剛結束了首映式,觀眾們反應不一,影評人集體態度曖昧,以致導演都對自己的表現開始狐疑。


「我是不是走得太遠了?」


他確實走得有些遠。這部名叫《聖女貞德蒙難記》(1928)的傳記電影,竟然大部分由特寫鏡頭構成。



在當時——至今依然如此——特寫鏡頭基本用於重要的高潮段落或是表現人物強烈的情感與情緒。


而貞德帶領法軍抗擊英國入侵但最終被俘和處決,這短暫而又波瀾壯闊的一生,卻被這位名叫卡爾·西奧多·德萊葉的丹麥導演,化成了一張又一張在銀幕上巨大無比的面孔,貞德與對她進行審判的法官們一張張未經化妝的、真實的面孔,或悲傷或困惑或猙獰或狡詐。


首映後,一篇評論就毫不留情地詬病道:「普通觀眾會覺得精疲力竭。」



92年過去了,不僅《聖女貞德蒙難記》成為了電影默片最後的榮光和經典瑰寶,扮演貞德的法國演員瑪麗婭·法爾康內蒂,更是被美國極富盛名的影評人寶琳·凱爾讚美奉獻出了「可能是影史最佳表演。」


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它作為一部非常規、非典型電影的事實。


對於現今的觀眾,默片本身已經令人望而生畏,而本片又這般特立獨行並令人費解,如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在《德萊葉的電影》一書中所言,是「有史以來最奇異、晦澀的電影之一」,儘管如果耐心看完全片的話,你可能會發現它具有如此動人而富有美感的感染力與衝擊力。



本文將盡力還原當時德萊葉採用特寫鏡頭的緣起與理念,以及他與法爾康內蒂如何合作完成了一幅關於面孔與靈魂的傳世電影肖像。


它前無古人,亦後無來者。



茫然、惶恐、緊張、絕望、悲傷、坦然、堅毅、迷亂、麻木、虔誠……我們從未在一部電影裡,領略過一位演員如此之繁多而且如此近距離的「表情」表演。


在情節上,《聖女貞德蒙難記》是被一場接一場的審訊對話所推動的,而在情感和情緒傳達上,它則是被演員尤其是瑪麗婭·法爾康內蒂的表演所驅動的。


為了表現真實感,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要求包括法爾康內蒂在內的所有演員都不許化妝,而這一做法在默片時代是極其罕見的。



《聖女貞德蒙難記》曾被評論為是一幕「鬥爭發生在眉宇間」的「靈魂戲劇」。


對此,德萊葉曾說:「特寫用嚴厲的現實主義展現了法官們隱藏在偽善的同情面具之後的小人之心——與此形成對照的是貞德的特寫,她的純潔的面孔,顯示出她的力量正是來自上帝本身。當法官們沒有化妝的面孔閃耀著對於貞德的仇恨充滿整個銀幕時,特寫增強了現實主義的效果。觀眾們困惑而又全神貫注地追隨著貞德與法官之間這場力量懸殊的戰鬥。」



在1967年的一次採訪中,德萊葉認為法爾康內蒂在《聖女貞德蒙難記》中的表演,是自己導演生涯中最滿意的,對於片中貞德數不勝數的落淚鏡頭,德萊葉表示:「法爾康內蒂的眼淚是她自願流出來的——發自內心。」


而法爾康內蒂不僅欣賞德萊葉,在《聖女貞德蒙難記》首映過後更是對丹麥媒體表示,希望「這不是我與你那天才同胞的最後一次合作」。


令人唏噓的是,法爾康內蒂從此再也沒有演過電影。二戰爆發時她意圖移民美國卻遭拒絕,1946年,貧困交加的她精神崩潰,在巴西結束了生命,死因不詳。



1926年,由報紙記者轉型為電影導演的卡爾·西奧多·德萊葉,已經完成了八部類型豐富、各有千秋的電影,而且經常出手不凡,因此不僅在歐洲聲名鵲起,當時的近作《一屋之主》更是大獲成功,在法國票房成績斐然。


於是,一家法國電影公司誠邀他前去法國拍電影,德萊葉則提了三個感興趣的題材,包括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凱薩琳·德·梅第奇的故事,但最後選中了改編聖女貞德的故事。


為了全力投身新作,向來嚴謹認真的德萊葉舉家遷至巴黎,並開始了長達一年半左右、極為詳盡的前期資料收集。


由於1920年貞德被追封為天主教聖女,法國掀起了一股研究貞德的熱潮,可惜,德萊葉對所能看到的素材包括以貞德為主角的小說都不滿意,直到在圖書館看到了貞德被俘後接受審判並最終被處以火刑的原始記錄文件,裡面包含了18個月裡的29次審訊對話。將審判記錄爛熟於胸之後,德萊葉遂決定以此為藍本講述貞德的故事。



在因為拍攝《聖女貞德蒙難記》而承受了「任性導演」的惡名幾十年之後,德萊葉解釋了為什麼如此極端地運用特寫鏡頭,使影片成為安德烈·巴贊口中的「臉孔的記錄」——


「在創作《聖女貞德蒙難記》劇本時,我對於審判的細節和宗教法官在訊問貞德時背信棄義的行為以及貞德發自內心的精彩回答,已經了如指掌。劇本呈現了心如刀絞的場景:審判變成了面對面的交鋒,一方是孤獨然而勇敢回答問題的貞德,另一方則是魔鬼般狡猾,力圖把她捉進網羅的法官。這種面對面的交鋒,只能通過大特寫在銀幕上加以闡釋。」



在之前的電影裡,德萊葉經常將空間塑造鏡頭與特寫鏡頭相結合(有學者認為這分別體現了歐洲傳統的室內畫與肖像畫風格)。《黨同伐異》讓他感受到了特寫鏡頭的巨大魅力,也深感這種手法能夠讓電影鮮明地有別於舞臺劇,因此經常會在自己的電影中插入大特寫鏡頭。


而到了籌備《聖女貞德蒙難記》期間,他認為自己越是熟悉貞德,就越是不斷試圖找出她一切行動背後的動機,最終,他選擇了表現貞德和審判者們的「靈魂」,試圖通過特寫鏡頭表現出「中世紀悲劇中的人,在他們的古裝後面,是與你我同樣的人」。


德萊葉曾說:「《聖女貞德蒙難記》被錯誤地形容成是一部先鋒電影,這絕對是一種誤解。它不是一部關於理論的電影,它訴諸人性。它是為大眾拍攝的,或者說,它試圖打開每個觀眾的心靈。」



當然,德萊葉並非不清楚這種做法會給觀眾帶來觀影習慣上的困惑,或是與當時流行的電影手法或理念相違背,但他仍然決絕地認為「特寫是絕對必要的」,並進一步闡釋道:


「如果我沒有藉助特寫引領觀眾深入貞德和法官的思想與靈魂,我不知道該怎麼講述貞德的審判與死亡。……只有特寫才能以震撼的效果表現出這一切。《聖女貞德蒙難記》的基石不是場面,而是對於靈魂的細緻描摹。」


德萊葉的目的非常純粹而明確,但實則又充滿了大膽的冒險色彩。「提問,回答,提問,回答。一問一答,都是特寫,又短又乾脆。觀眾將會像貞德一樣震驚錯愕,一樣地飽受折磨……」


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足以刺激觀眾,引領他們全神貫注,「直到他們親身感受到貞德所經歷的痛苦。」



儘管為了突出特寫鏡頭的衝擊力,或者如大衛·波德維爾所說,為了強化貞德作為整體敘事的絕對核心,《聖女貞德蒙難記》無論在畫面構圖、空間表現還是剪輯邏輯上,都相當激進地刻意呈現出一種有違常理的割裂雜亂感,但是德萊葉卻非常精心地將貞德表現得被「困於」審判者的包圍和暴力壓迫之中。


從出場就被持槍衛兵夾在畫面中央,在之後片中為數不多與審判法官相處的多人鏡頭裡,在畫面上,貞德一直處於弱勢,而且即使是單人鏡頭,每當她與審判法官對話時,德萊葉也設計了眾多貞德採用仰視姿勢而審判法官採用俯視姿勢的鏡頭。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另外,多數審判法官的鏡頭,則呈現出富有攻擊性的構圖與角度,或是畫面中他們經常被各種線條所困。不僅是構圖和場面調度,為了增加他們與貞德之間的對比度,德萊葉還通過高強度燈光來拍攝前者,用較為柔和均勻的燈光來拍攝貞德。



在貞德被關押期間,歷史上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她是否遭到了守衛或是英國貴族的姦污,但德萊葉還是通過極其隱晦的方式,表現了那幾位醜陋又猥瑣的守衛對貞德的性企圖,比如守衛用長劍刺挑草冠這一鏡頭,就相當觸目驚心。


據說,由於《聖女貞德蒙難記》屬於默片,拍攝時現場不用對演員的臺詞進行錄音,所以在片中扮演科雄主教的尤金·西爾萬為了惡作劇,有時會在拍攝時說下流話,企圖逗瑪麗婭·法爾康內蒂笑場。


這一做法遭到了德萊葉的嚴正指責,而且一直沉浸在角色裡的法爾康內蒂也非常生氣,她的想法和德萊葉是一致的:「你們必須要說臺詞,也就是審判中法官們說過的話。觀眾雖然聽不到聲音,但是他們能夠看得出來!」



德萊葉極度痴迷於演員的臉孔。不僅是演員,在德萊葉眼裡,「人類的面孔妙不可言,很少是索然無味的。人類的面孔一直是最令我心醉神迷的。讓面孔揭示出內心,真令人歡欣鼓舞。」


在確定了以特寫鏡頭完成《聖女貞德蒙難記》之後,德萊葉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到貞德的扮演者,或者說,一張令他心醉神迷的面孔。


可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他都束手無策。電影公司為了商業考慮推薦的當紅法國女影星,要麼是他挑剔而看不上,要麼就是被他堅持要求剃光頭嚇得躲之不及。德萊葉堅信,只有演員「成為」角色,才能經得起特寫的考驗。他堅持等待,甚至在宴會或散步時期盼著他的「貞德」的出現。


直至有人推薦他去巴黎劇院看一場舞臺喜劇,主演瑪麗婭·法爾康內蒂或許有戲。某晚,將信將疑的德萊葉來到了劇院,模模糊糊地在法爾康內蒂身上發現了某種令人著迷的神秘特質,於是馬上決定與她見面。



當時的法爾康內蒂已經34歲(貞德就義時為19歲),面貌談不上有多漂亮,更是飽嘗過電影試鏡的失敗。第一次見德萊葉時,化了濃妝的她直接說自己並不適合演電影:「我比你想像的更醜。」


但德萊葉完全無視,據法爾康內蒂回憶:「他圍著我走來走去,從各個角度打量我,把我的頭髮攏到腦後,比以前所有人都更仔細地觀察我。」


經過反覆觀察,德萊葉篤定地確信法爾康內蒂就是他苦苦尋覓的那張臉:「在它背後,在優雅現代外表和濃妝背後,我看到了太多內涵。她就是我的貞德,一個真摯的鄉村姑娘,一個受苦中的女人。」


法爾康內蒂最終被德萊葉說服了。這將是她第二次出演電影,也是最後一次。只是這一次,她會給電影和人類留下一張永恆而且充滿驚人奇異美感的臉孔。



在拍攝現場,德萊葉和法爾康內蒂非常合拍。


首先,這得益於德萊葉對法爾康內蒂的呵護,為了保證她能夠心無旁騖,德萊葉會要求現場人員越少越好,在拍攝認為最重要的鏡頭時,還會下令清場、保持絕對安靜,甚至圍上屏風。


其次,德萊葉一直與法爾康內蒂保持著良性溝通,更多只是引導她如何成為貞德。


在開拍前,德萊葉會和她討論,然後排練,據德萊葉回憶:「只需幾次,就很完美了。有的導演會親自演一遍,然後指望演員去模仿他。這對我並不適用,因為我不是一個演員。」


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另外,德萊葉會邀請法爾康內蒂一起看完成的樣片,以確定她的表演方式。潛移默化之下,德萊葉深深感染了法爾康內蒂。


無論是特寫鏡頭還是德萊葉的執導手法,都幫助法爾康內蒂完成了一次高難度表演,德萊葉的助手曾說:「她擺脫了一切束縛,讓感情從無意識的層次噴湧而出,並記錄在她的面孔上。」


多年後,法爾康內蒂的女兒伊蓮娜·法爾康內蒂這麼看待母親:「她被推到了極限,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覺得自己就是貞德。」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法爾康內蒂的表演不斷被驚為天人,以致外界一直謠傳德萊葉在片場花樣翻新地折磨甚至傷害她,甚至導致了她的精神失常。


流言不僅沒有停息,之後還一度讓德萊葉陷入了「難以與人合作」的窘境,後來,他無奈又憤怒地澄清道:「說我採用催眠或者肉體折磨,純屬信口雌黃。我們僅僅是像兩個規規矩矩的小孩那樣坐下來,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工作樣片,然後她就演對了。」


註:本文大量參考並引用了《受難中的激情:卡爾·德萊葉的生平和電影》(吉恩·德拉姆與戴爾·德拉姆合著)一書,並向感興趣的讀者強烈推薦此書。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聖女貞德蒙難記丨附資源
    豆瓣評分8.7德萊葉像是受到神啟一樣在他之前不曾有人表現這樣的貞德
  • 【電影】她的臨終禱告——電影《聖女貞德》
    不管是人物傳記,或是較早期拍攝的《聖女貞德蒙難記》(德萊葉導),多是把聖女貞德聖化
  • 《聖女貞德》:她的臨終祈禱
    不管是人物傳記,或是較早期拍攝的《聖女貞德蒙難記》(德萊葉導),多是把聖女貞德聖化。聖女貞德與諸殉道者類似的經歷,被毆打、被羞辱、被嘲笑,依然面不改色,慷慨赴義上刑場。 然而盧貝松拍攝的《聖女貞德蒙難記》,讓我們看見一個蒙主所重用的基督徒,內在其實存在各種或善或惡深不可測的意識,帶來的是更深刻的信仰反省。 聖女貞德的歷史背景,大約是在中世紀結束,英國和法國為爭奪統治權、爭奪土地長達百多年的戰爭(1337-1453)。兩國互戰,可憐的必是百姓。聖女貞德是法國農家女,年幼的她親眼目睹姊姊死在敵軍劍下、屍體仍被姦污的不堪一幕。
  • 無聲電影時期的巔峰:《聖女貞德受難記》
    這種技巧的拼貼在一部由丹麥導演卡爾·德萊葉導演的作品《聖女貞德受難記》中體現出最為獨特的美學風格,達到了無聲電影時期的巔峰。《聖女貞德受難記》影片的美工師是憑《卡裡加利博士的小屋》(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名揚天下的赫曼·沃姆,攝影師是法國人魯道夫·馬戴。《卡裡加利博士的小屋》貞德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 《聖女貞德》
    1948版《聖女貞德》由維克多·弗萊明導演,英格麗·褒曼主演。中文名:聖女貞德;外文名:Joan of Arc;發行公司:雷電華影片公司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第21屆 (1949)獲獎·奧斯卡獎-最佳攝影(彩色) Joseph A.
  •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影片回顧(31):《聖女貞德》(1948年/彩色)
    本周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獲得第21屆(1949年3月24日)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彩色片)的影片《聖女貞德
  • 影史十大法庭片
    《聖女貞德蒙難記》(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    影片聚焦法國民族女英雄聖女貞德生命的最後時刻,再現了她被出賣落入勃艮第叛軍手中後,在英格蘭監獄和法庭上,從受審到處死的全過程。被英格蘭當局嚴密控制的天主教會,指控貞德為異端和女巫。
  • 為聖女貞德放一把火 澳大利亞戲劇《聖女貞德》在烏鎮戲劇節
    在各種版本的貞德電影中,兩位澳大利亞女導演最欣賞1927年的黑白默片《聖女貞德受難記》,她們的戲劇版也沿用了這部影片的視覺風格,著重表現「審判的壓抑」。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目《聖女貞德》真的在舞臺上放了一把火,以此表現貞德遭受火刑的場景。演出所在的國樂劇院是一棟木製老宅,為防不測,每晚這部戲演出時,烏鎮消防部門都會調集兩輛消防車,在劇院外待命。所幸,它們始終沒能派上用場。「最早跟劇團開會的時候我們就說:放火是最重要的事。」澳大利亞女導演艾瑪▪瓦倫蒂和凱特▪戴維斯聯合執導了這部戲,她倆笑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 關於聖女貞德的傳說與真相
    在貞德的帶領下,法國重甲騎兵終於在帕提等來了揚眉吐氣的一天。英格蘭的長弓手還沒有完成布陣,法國人就展開了風捲殘雲般的衝鋒。不到一個小時,5000 名英軍就損失過半,2 名指揮官被俘。聖女貞德的事業在此時達到了巔峰,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法軍收復了重鎮蘭斯(Reims),直逼巴黎城下。
  • 【每日影院】《聖女貞德》 -護國天使
    》薦言文:三葉草   昨天5月30日是聖女貞德的紀念日。關於這位被聖女小德蘭譽為「救國的天使」——大方的女子的故事,實在是震撼世界編年史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聖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 聖女貞德紅靠譜嗎?有誰真實體驗過聖女貞德紅
    聖女貞德紅靠譜嗎?有誰真實體驗過聖女貞德紅 時間: 2018-06-27 09:3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求助者問題描述:  我今年24歲,有個追求者,我感覺他各方麵條件都挺不錯的,想要答應他。
  • 聖女貞德紅安全嗎?聖女貞德紅有沒有副作用
    聖女貞德紅安全嗎?聖女貞德紅有沒有副作用 時間: 2018-09-14 16:3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匿名網友提問  我一直單純的認為,他就是我最後的歸宿。
  • 聖女貞德紅人造血膜安全嗎?貞德紅配縮陰怎麼配
    聖女貞德紅人造血膜安全嗎?貞德紅配縮陰怎麼配 時間: 2018-10-10 10:3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匿名網友提問:  大學畢業之後,我如願以償的做了一名幼師,整天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我感覺無憂無慮。
  • 聖女貞德的傳奇一生
    上一期我們聊了聊亞瑟王的前世今生,那麼今天就來談一談常與其相提並論的法國傳奇人物-聖女貞德吧。貞德動漫形象與亞瑟王不同,聖女貞德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且是真正的教會聖女。貞德,又名讓娜·達爾克,也有「奧爾良少女」這個美味的別稱。12世紀中,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佔有廣闊的領地。
  • 《碧藍航線》聖女貞德圖鑑 自由鳶尾輕巡聖女貞德技能屬性一覽
    碧藍航線聖女貞德技能是什麼?碧藍航線將在5月21日更新後推出小夥伴們期待已久的自由鳶尾輕巡洋艦聖女貞德。那麼聖女貞德有著什麼樣的屬性和技能,她的獲取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碧藍航線將在5月21日更新後推出小夥伴們期待已久的自由鳶尾輕巡洋艦聖女貞德。那麼聖女貞德有著什麼樣的屬性和技能,她的獲取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法蘭西女英雄」—聖女貞德
    點擊羅浮宮博物館 關注我們 01 引言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的推送中,我們將為您介紹法蘭西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Jeanne
  • 聖女貞德紅靠譜嗎?使用聖女貞德紅有沒有緊緻作用
    聖女貞德紅靠譜嗎?使用聖女貞德紅有沒有緊緻作用 時間: 2018-06-26 10:0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新婚之夜,許多姐妹都想把一個完整的自己交給心愛之人。
  • 愚弄了所有人包括國王的「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在法國受到崇拜和崇敬。1429年聖女貞德寫的信回到法國後,克勞德相對就安全了。在奧蘭,為了紀念真正的聖女貞德為這座城市所做的好事而舉辦的慈善宴上,克勞迪匆忙離開了。因為在宴會上,她遇到了讓·盧利耶,一位在1429年給真正的聖女貞德製作了衣服的人。正如一位當代消息人士所指出的,「這位假女僕可能是為了逃避與裁縫的一次邂逅而逃跑的,而裁縫是所有男人中最有可能察覺到做假的人。」
  • 聖女貞德因何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勒帕熱《聖女貞德》  少女遇神跡 領兵衛國  聖女貞德本是一位普通法國農村少女,1412年1月6日出生,摩羯座。電影《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上戰場時穿的是鎧甲,便服都是男裝,頭髮也是短髮。  據記載,她穿的是一種很短的灰色的束腰外衣,套在朱紅布料做的、織的很密的長筒襪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