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內涵,就在五大道的這些故事裡

2021-02-18 這凡間煙火

昨天去了五大道博物館,又在寒風瑟瑟中在五大道區域轉悠了一圈,聽了專業的講解,突然覺得,天津是個「挺有意思」的城市。

於是,有了探究的願望,想去了解我目前所在的這個城市空間裡,在已經流逝進歷史深淵的舊時光裡,有哪些有趣的人也曾在這裡生活,都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在我所能找到的眾多材料裡,整理出下面的文字。分享給大家。

在解放前的天津衛,可別輕易透露你的家庭住址。一說,那就暴露階層了,誰都能從你住的地方判斷出你的身份收入和職業地位。

比如說住在南市一帶,南門外大街、南馬路、和平路一帶的街區。這裡到處是積水,一片荒涼。19世紀末,外國租界逼近東南城角和海河東岸,這裡成為中日法三國勢力交匯的地方,舊社會也叫「三不管地帶」。因此成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聚集的地方,社會最底層人士聚集地,出混混,也出坐地泡(天津人形容不講理的潑婦)。這裡與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並稱為中國四大「世俗生活區」,煙、賭、娼、相面、變戲法、練把式等無所不有。

但要說你住在五大道,那就有了雲泥之別!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多清朝皇親國戚、遺老遺少從北京來到當時的租界寓居;另外許多富賈巨商、各界名流、紅角、北洋政府時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過足跡。一些北洋政府內閣包括總統、總理、總長、督軍、省長、市長等各界名流人士百餘人下野後在此寓居,力圖東山再起。五大道成為「國中之國」是因為社會與朝政更迭變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風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與海關之利,充滿了商機。這裡高檔的獨棟別墅櫛比如鱗,住在這裡的人非富即貴了。在博物館裡,我看到了那時候的暖氣片、冰箱等日常生活用品。還看到了用象牙、玳瑁、羽毛製作成的扇子,名媛的旗袍、披肩等奢侈品。不過,在我看來是奢侈品的東西,不過是那時候五大道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而已啦。

五大道是當年天津英租界的一部分,五大道,說的是,五條路,包括馬場道、睦南道、重慶道、大理道和常德道;但要說地區的話,其實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長方型地區。

在 100年前,也就是上個 世紀二三十年代,住在這裡的人,各個都是高段位的大咖:

1個美國總統胡佛,據說,他是在天津攫取了幾桶金,才有財力參選美國總統的競選。

2任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和曹錕。

7任國務院總理,分別是潘復、唐紹儀、顧維鈞、張紹曾、顏惠慶、龔心湛和朱啟鈐。

至於數十位督軍、省長、市長等不在一一列舉。

還有著名教育家嚴修、張伯苓,著名醫學家朱憲彝、方先之,著名愛國將領高樹勳、鹿鍾麟,美國國務卿馬歇爾,美國將軍史迪威,英國400 米跑奧運冠軍李愛銳等……

至於前清的遺老遺少,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社會精英人士,那就更多了。

說句玩笑話,在路邊買一個煎餅果子,如果扔到五大道地區,大概率就會砸中一兩個近代史上的名人。

當時導遊給我們講解的時候,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啥那個時代的名流們都愛往天津扎堆?

理解了那個時代的背景,也許就能理解五大道成為「國中之國」的原因。那時的中國,社會與朝政更迭變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風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與海關之利,充滿了商機。

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北京是前臺,天津是後臺」。天津是全國的「政治後院」,各色人等在天津買地置業靜觀時局變化,一旦機會出現就在北京粉墨登場。

另一個原因是,袁世凱在天津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警察制度,有警察叔叔看門,有錢人呆在這兒心裡踏實。

作為當年最高大上的住宅區之一,五大道出點動靜都比較吸引眼球,畢竟網紅多嘛。看曹禺老先生的話劇,什麼《雷雨》、《日出》,其實都是以五大道為底色的。

不過現實可比戲劇更精彩,這裡有名人段子,還有離奇血案,可惜都湮沒在了煎餅果子和大餅雞蛋裡,今天我就翻出歷史,慢慢道來。

1. 一塊爛泥塘,被英國人化腐朽為神奇


毛主席曾說「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樓」,天津為啥那麼多洋樓,都是外國人蓋的啊!據統計,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建築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餘幢風貌建築中,英式建築89所、意式建築41所、法式建築6所、德式建築4所、西班牙建築3所、還有眾多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折中主義建築、巴洛克風格建築、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導遊帥哥告訴我們,五大道的什麼歷史價值等都是虛談,但適合拍照是真。據說,五大道是從2010年左右才開始走紅,為什麼啊?因為那個時候智能相機開始普及,微信也開始走進百姓的生活,來天津的人,隨手拍個照片,發個朋友圈,別人一看,這建築可真美啊!於是,五大道才慢慢走進全國人民的視野。

說起五大道,不得不說話9個國家在天津設立的租界,說起租界, 不得不說英國人,他們曾經是天津的「拓荒者」呀。

按照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人得給英國人地,結果地方官就搞了點小動作,把天津當時最破的一塊地方給了英國人——五大道地區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窪塘澱,說白了就是爛泥塘,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開闢,五大道地區被劃為英租界。

沒想到人家英國人也不嫌棄,就在這扎了根,把這塊地方建得還挺好。

昨天,我們的車在五大道兜了幾圈後,停到民園底下停車場,然後坐電梯上來,原來底下的停車場就有很多部電梯,不同的電梯對應著不同的路段。我們並不熟悉這裡的情況,上了對應著「河北路」的電梯,上來後,就到了民園體育場,距離五大道博物館非常近。

(著名的民園體育場,還是我國第一個擁有夜間照明系統的體育場。)

(英租界董事會董事長德璀琳一生酷愛賽馬活動,於是在天津佟樓修建了新的賽馬場。馬場道就是從英租界通往馬場的道路。現在,道還在,馬場沒了。)

坦白講,開車到五大道,心有點虛,分不清哪裡是東南西北,也不知道走的是什麼路,會通向哪裡,只能跟著導航走。這也是為什麼把車停下來步行的原因。

聽導遊講,天津東西走向稱「道」,南北走向稱「路」。但我們在山東,是不分路和道的,我生活過的山東的兩個城市中,似乎沒有「道」,只有「路」,不管東西走向,還是南北走向,都叫路。

但我想弱弱地問導遊一句,在天津,無論是「道」還是「路」,有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走向的麼?那45度夾角的路,又該叫什麼呢?……

2. 對你家鄰居好點,萬一哪天要競選總統呢


五大道住過七位國務總理(含代總理),其中最後一位和第一位總理就住斜對門——馬場道2號住著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位國務總理潘復,他家斜對面是北洋政府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

(唐紹儀曾經在五大道,並且遭遇爆炸,妻子和一個孩子在天津被炸死,他自己後來也在上海被刺殺。)

而唐紹儀家對門則是美國第31屆總統胡佛曾經在天津的家,對,就是那個胡佛水壩的胡佛。

(圖說:胡佛不僅會修水壩,救人時反應也是相當快的。)

胡佛能當上總統,跟唐紹儀家還有點關係。

19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中,租界是義和團攻打的主要目標。五大道也成了主要目標,身為總理的唐家,當然是攻擊的重點目標。

儘管那時候五大道的建築多用硫缸磚砌牆,槍打不透,但炮轟還是可以的。一顆炮彈落在唐紹儀家的屋頂,炸死了唐的妻子和一個孩子。

對門的鄰居胡佛衝了進來,與唐紹儀每人抱起一個孩子衝過街道來到胡佛家裡,並由胡佛夫人、馬大夫醫院護士亨利照料孩子的生活。

不得不說,胡佛還是有見義勇為的品質的。但,其實他在天津並沒有做什麼好事。

他從史丹福大學畢業後,被總部設在倫敦的貝維克莫林採礦公司錄用,派往澳大利亞工作。一年後,也就是1899年,他被公司派到天津,任開平礦務局總工程師。

後來,胡佛還與另外6個外國人組建了英商先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名字取了中國人熟悉的「先農」二字,也可以看出這家當時的外資公司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先農公司的房產主要分布在天津舊法租界、英租界、德租界,建有達文裡、三盛裡、光華裡、恆華裡、南華裡、榮華裡、先農裡、先農大院等,如今這些房子還有不少被保護了下來。只不過,許多住在這裡的人都不會想到,他們住的房子的開發商,後來曾經擔任過美國總統。

1913年,胡佛攜大量財產返回美國,在舊金山開設公司,成為商界精英。1914年,他已經擁有了400萬美元的財產,並以這些財產為後盾逐步步入政界。


而被胡佛總統救出來的唐紹儀的那個孩子,就是後來的著名外交家的妻子——唐寶玥

許多年後的一天,作為美國政府官員的胡佛參加中國駐華盛頓使館的宴會,公使夫人唐寶玥向胡佛走來,對他說:「當年,你穿過大街救出來的就是我——唐紹儀的女兒!」

(著名外交家顧維鈞肯定很感謝胡佛,畢竟當年他救下了他未來的老婆。)

後來胡佛參加第31屆美國總統的競選中,被政敵說當年在中國發了100萬美元的不義之財。因著這段緣分,唐紹儀從中國拍去了一份電報,證明了他的清白,促使胡佛順利地當選為美國第31屆總統。昨天,在博物館裡,講解員說到胡佛總統還能說一嘴流利的天津話,我就覺得那麼哏呢!

也是,畢竟人家是史丹福大學畢業的,而且胡佛的兩個兒子也是在天津出生的,算是和天津有著很深的淵源。

3. 造化弄人,終結者和被終結者先後住在同一個房間

五大道附近還住過一對歷史的冤家,不過倆人前後腳,沒碰上。可是,他們倆一個是終結者,另外一個是被終結者。

是誰?

溥儀和孫中山

末代皇帝溥儀曾經在天津住了7年之久,剛來時住在張園,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張園下榻的房間,住過他愛新覺羅家的終結者——孫中山,

(孫中山可不只住過溥儀的房子,他在天津利順德飯店也經常入住,他當年挺愛來天津。)

巧合的是,溥儀和孫中山不僅居住在同一房間,連家具、床位的擺放都是一樣的。歷史的蒙太奇總是很有意思啊。

溥儀在他的《我的前半生》裡還特別提到:覺得有抽水馬桶和暖氣設備的洋樓遠比養心殿舒服。這麼說,那時候的天津比 北京的洋玩意兒都多。皇帝在天津見到了在皇宮裡沒有見過的很多洋玩意兒。

(天津居住的生活也讓這位皇帝開了眼。)


可見當時五大道一帶的市政建設已經很現代化了。可不,紫禁城再好,廁所也是旱廁。

(當年的成都道就在安下水管道,這在那會可是絕對現代化。)


除了溥儀和孫中山,五大道從來不乏政客,其中著名的徐世昌大總統就病死在新華南路255號的宅子裡,但是他本有機會治好的。

這徐世昌本質上是個文人,並不想當民國大總統,但是在1918年秋天,馮國璋和段祺瑞都想當民國大總統,兩個人勢均力敵的局面,誰都沒有勝算。結果政壇老手段祺瑞轉身退出,支持徐世昌當選總統。段馮相爭徐翁得利,徐世昌搖搖晃晃的入道最短,卻最後當選了民國總統。

(圖說:為了不被小日本拿住,這位大總統也是拼了。)


1922年6月,徐世昌通電辭職,退隱天津租界以書畫自娛。1939年春末,徐世昌得了膀胱癌,需要動手術。天津醫院設備較差,請來北京協和醫院的美國醫學博士診斷,建議到北京動手術。

但是當時,日本人已經佔領了天津。日偽勢力希望徐世昌出山擔任偽職,徐大總統害怕自己一旦離開租界,就會被日本人脅迫,像溥儀一樣受人擺布,不能自已。所以,他寧肯死在家裡,也不去治療。

1939年夏天徐世昌病故於天津,享年85歲。

一個民國大總統,寧死不治病不當漢奸,骨頭還是硬的。

(張學良和他的趙四小姐也在五大道住過,屋裡的擺設還一如當年。)


除了怕被脅迫而病死天津的徐世昌,還有一個不怕死的學者也曾經用「心之光」照耀過天津的土地。

金顯宅,他是中國腫瘤學科奠基人,這個人比較生猛,晚年時,在一次任教中,他指著自己肺部的片子給醫學院的學生講課,說這種情況就是癌症晚期,多用藥也是浪費。

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神態自若仿佛是拿著別人的片子,在場的學生無不動容,深深地被他對於生死的豁達胸襟所震撼。

這位老人的舊宅就在睦南道69號,走在這裡,你可以看淡些生死

(致敬。身體裡的癌細胞對金老先生來說,不過是一堂生動的教學內容。)

4. 逆襲的屌絲如何住進五大道


除了皇室和政要,五大道也住著一些逆襲的屌絲,比如低級軍官,還有大太監。

重慶道23號的主人孟恩遠,原來不過是袁世凱手下一個低級別的軍官。不過他憑藉伶牙俐齒,為自己掙得了軍功。相傳慈禧太后視察小站練兵的北洋新軍時,頭上的髮簪掉落。

髮簪落地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多人看見也不敢吭聲。孟恩遠看到後趕緊拾起,搶步上前,單膝跪地雙手將髮簪舉過頭頂,大聲說道「鳳簪落地,重返佛山」。

(拾簪子也能實現階層流動,比買學區房輕鬆多了。)


這一下老佛爺滿心歡喜,稱讚袁世凱連一名普通士兵都訓練得非常得體,可見訓練新軍卓有成效。孟恩遠給袁世凱掙足了面子,又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袁世凱也樂意提拔於他。出身低微的孟恩遠也從此發跡,最終做到吉林省督軍的職務。

不過「拾簪將軍」這個名聲也傳開了。

而重慶道55號的慶王府本來是清末著名太監總管小德張的宅邸,而且還是他親自設計的。小德張是清末李蓮英之後的太監大總管,一度權傾朝野。不過1912年後,他也在天津過起了寓公生活。

這棟房子大門的臺階,顯示了這個太監的野心。他把臺階設計成十七級半,因為十八是九的倍數,而九的倍數的數字又是皇家專有的,他既想與眾不同體現出高貴,又怕落得僭越的名聲,於是就做成粗看十八級,仔細看其中有一級臺階略矮的樣子。建築的琉璃使用黃、藍、綠三種皇族可以使用的顏色。

十七級半的臺階,承載一個太監的富貴夢。

反正皇室都沒了,他也就借著房子爽一把。房子的地板是當時最好的菲律賓實木地板,玻璃是比利時彩繪玻璃,暖氣片也是不遠萬裡的德國製造。如今,這些物件仍然在使用。可沒想到,慶親王載振到天津後看上了小德張的房子,小德張無奈半賣半送地出讓給他。便有了如今的慶王府。

小德張後來一直居住在天津,到了七十九歲時候還能踢不用手搬的「朝天凳」,身體綿軟,體格健壯。新中國建立後,為了自食其力,他還在睦南道邊金林村家門口,親自「炸果子」售賣。

(圖說:愛勞動的晚年小德張。)

5.  因為貪汙被判死刑的兩大貪官也曾住在五大道



馬場道54號,房子第一代的主人名叫王仲劉。在天津的「名人」裡,王仲劉是個小字輩,因為真正有名的其實是他的父親王錫彤。王錫彤,號稱中國水泥大王,與天津工商名人周學熙是最好的搭檔。

相關焦點

  • 天津五大道推出「網遊小洋樓」 助力疫情防控
    人民網天津2月8日電 30個小洋樓故事一鍵收聽,幾百張景區高清大圖一覽無餘,讓天津市民和全國遊客「宅」在家中足不出戶也能夠「神遊」天津五大道。今天,由天津五大道旅遊資源經營有限公司開發的「暢遊五大道」小程序正式上線,首期30集「會講故事的小洋樓」系列有聲故事也在蜻蜓FM和喜馬拉雅FM、荔枝FM三大平臺同時推出,「網遊小洋樓」服務新平臺正在逐步完善。
  • 天津五大道,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見證了中國百年社會歷史變遷
    五大道是天津市的一片固定區域,其中包含五條比較有名的街道,所以叫五大道。這裡隨處可見上世紀民國時期那種歐式風格的小洋樓,和哥德式的鐘樓、屋頂,這些建築不光是美觀,更重要的是它背後的故事。
  • 「雲遊天津」走進和平區:從五大道穿越百年歷史風雲
    「雲遊天津」走進和平區:從五大道穿越百年歷史風雲 2020-08-14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天津五大道,別墅洋房林立,各色遊客紛紛合影留念
    這裡是天津五大道,作為天津一個非常著名的街區,這裡不僅以非常豐富多彩的建築聞名,而且因為環境優雅,具有極為特色的民國風格,在這裡也成為很多人拍照留念的地方,所以很多人來到五大道,還是有很多的玩法和有意思的經歷!
  • 走進萬國建築博覽苑一一天津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是迄今天津乃至全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 五大道始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陸續建成的具有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中西合璧式等建築風格的花園洋房2000多所,建築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五大道地區的小洋樓最初多為開闢租界的洋人們居住,徐世昌、曹錕等曾在此寓居,五大道是有著太多名人故事的地方。
  • 天津的五大道,值得去那裡散散步
    去天津,天津之眼是必去的,感覺天津人還是比較養生的,晚上八點街,就不是很熱鬧了,而且很多店都不營業,天津之眼也沒有開到很晚,可以到很高的地方看夜景,看海河上的遊船。有四條路通向馬可波羅廣場,也有意式建築,晚上每家西餐廳門口會有歌手駐唱,和後海、鳳凰古城有點相似;據說會有地道的啤酒和西餐,對於這些就不懂欣賞啦。
  • 天津五大道雅趣:小洋樓裡逛書店,繁華紅塵中的靜氣
    這個時節的天津,最好吃的事西北角,最好看的事小洋樓。初冬的五大道,葉子總是落個不停,散散步也是極好的,逛累了找個中意的咖啡館坐坐曬曬太陽也是一種享受。更何況,小洋樓裡藏著書店。腳下踩著咯吱咯吱的木地板,坐在漆皮脫落的木窗下,古鏽的吊扇慵懶地旋轉,歲月遠去,書香因仍……在洋樓別墅裡開書店並非新鮮事,「螞蟻海洋」曾蝸居在河東的小別墅裡,擠擠挨挨堆滿了書。如今在天津小洋樓最集中的五大道風情區內,繼原來澳門路的「奔跑者書房」,雲南路的「浩然書屋」消失後,最近又有幾家文化書店陸續開張。
  • 天津五大道那些個口碑最好的超人氣餐廳
    【銓滿記】五大道新民園裡一家香港人開的茶餐廳,不去香港也能吃到的正宗港式味道。地處民園外圍,整潔明亮,戶外露天位愜意非凡。香茅草烤羅非魚外焦裡嫩,值得推薦。好吃的小炒牛肉,鮮香爽滑!地址:和平區 五大道洛陽道55號(河北路與洛陽道交口•先農大院內)
  • 漫步天津五大道:民園廣場周邊小洋樓不少,大多是名人舊居
    我經常路過天津五大道文化旅遊區,但從未完整地遊覽過。不過只要有機會,我都願拿起手機,在這個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地方邊走邊拍,記錄自己看到的街道、建築和歷史故事。 以前也斷斷續續地寫過幾篇與天津五大道相關的小文,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以後有機會還會寫下去。
  • 深藏天津五大道的王爺府,由清宮大太監營建,百年後成奢華酒店!
    清晨漫步在五大道七橫八縱的街道裡,四周一片寧靜,讓人很難想像這是位於一個大都市的核心區域。而街旁那每一座氣勢不凡的洋樓中,都包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陳年舊事。從人流密集的南京路步行去深受遊客歡迎的五大道,僅僅一箭之遙。
  • 告訴你不知道的天津!告訴你不知道的五大道!
    津門煙雲文| 張耀明夏秋之交,五大道花紅柳綠,鬱鬱蔥蔥。辛亥革命後,天津成為全國的「政治後院」,末代皇帝、王公勳戚、遺老遺少、下野總統、總理和各省督軍紛紛遷入天津,星羅棋布的名人名宅多達四五百處。在五大道地區,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曾居住過兩任總統,分別是曹錕和徐世昌;七任國務院總理,分別是潘復、唐紹儀、顧維鈞、張紹增、顏惠慶、龔心湛和朱啟鈐;此外還有數十位督軍,省市長等。
  • 【十一特輯】來了天津五大道都玩兒啥?看了這篇就知道
    原創 樂遊天津 樂遊天津都說來天津一定要去五大道這裡濃縮了近代百年天津的歷史那麼,小津今天就給您推薦來到五大道必要打卡地方>在五大道民園廣場樓上,你卻能遇見和平區55項非遺手藝。
  • 劉歡—來自五大道的歌壇大哥大
    走到胡同的盡頭平川裡1號就是劉歡的家|網圖如今房子雖然早已易主但好在為了保護五大道一帶的歷史風貌建築至今仍然沒有拆除劉歡和陳道明都在12中讀過初中那時候劉歡就特別喜歡音樂有一次課間他在教室裡教同學學打鼓把課桌拍得山響受到班主任的嚴厲批評|網圖1979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五大道的行道樹(圖)
    在綠化上,五大道兩側當年種植的行道樹主要是國槐。近百年的風雨滄桑,原有的樹木老化,病蟲害多發(尺蠖是危害槐樹的主要病蟲害之一),同時槐樹的根系較淺,遇大風大雨的天氣易倒伏。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新世紀伊始,行道樹的更新納入了園林部門的工作目標。  天津市的市樹是白蠟樹。白蠟枝葉繁茂,根系發達,速生,耐溼、耐鹽鹼,符合天津的水土條件。
  • 天津五大道之民園體育場,其實夜遊更美,只是時間不允許
    大家好,城市的智慧又來了,還是狂遊達人,六一兒童節,帶孩子跑天津民園體育場遊玩了,感受一下萬國建築與現代的藝術風格。還是引用網絡知道了解一下。 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天津總會有一些博大精深、歷史悠遠的「土文化」為「老天津衛」們所不能釋懷:譬如這裡開辦了中國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堂北洋大學
  • 開在畫廊裡的餐廳,天津這是頭一家!明明就在五大道,我卻錯過它1000次...
    推門進入餐廳,兔子的目光馬上就被牆上這些畫作吸引了,雖說自己本不是一個文藝青年,但看到美的事物總是忍不住多看幾眼。後來聽店員說,現在店裡正在做一位英國畫家的畫展,來這裡吃飯相當於可以免費看畫展。納斯喀的羊排卻去除了羊肉的羶味,但保留了羊肉最香的那個味道,不誇張,絕對是天津數一數二的美味!
  • 「洋樓藝韻——華紹棟五大道水彩畫小展」在五大道藝術館開幕
    「洋樓藝韻——華紹棟五大道水彩畫小展」在五大道藝術館開幕。 「洋樓藝韻——華紹棟五大道水彩畫小展」在五大道藝術館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由中諾(天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五大道歷史博物館主辦,天津市拍賣行業協會、天津市南開國學促進會協辦,五大道藝術館承辦的「洋樓藝韻——華紹棟五大道水彩畫小展」2019年12月28日下午在五大道藝術館開幕。
  • 也談《五大道》紀錄片
    再談談文化在網上有人評出天津文化的關鍵詞:煎餅果子、包子、郭德綱、霍元甲……很多朋友認為,這些評價者不是天津人,因為這些都不能完全代表天津。可是回頭想想,真正的天津人,又有幾個了解嚴復?知道北洋女師?聽說過武備學堂?現在浮躁的社會,加之快餐式的文化,很難讓人對真正的歷史肅然起敬,卻只能對眼前的食慾和聲色增加滿足感。
  • 天津五大道街道抗風捲簾門津建有限公司
    天津五大道街道抗風捲簾門津建有限公司天津津建防火捲簾門廠2014年2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公告,決定對家用火災報警產品、可燃氣體報警產品、防火門、手提式滅火器、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產品等59種消防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即「CCC認證」)。
  • 天津旅遊之五:異國情調,西洋景下,演繹租界內的北洋歷史!
    二、九國租界範圍廣,不僅限於五大道 當時天津的九國租界範圍非常大,比當時的天津城要大好幾倍,現在的五大道景區範圍,僅僅是當時英租界的一小部分。 在天津五大道之外也還有非常多的歷史風貌建築,比如袁世凱的故居就不在五大道,而是位於海河北岸的奧租界海河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