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遊之五:異國情調,西洋景下,演繹租界內的北洋歷史!

2020-11-19 騰訊網

上一篇《天津旅遊之四:大俗大雅,在民俗中感受津門文化!》談到了天津的民俗文化,這一篇和大家聊聊天津的「洋」--租界內的北洋歷史。

一、九國租界--是民族恥辱也是歷史印記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腐朽墮落的滿清政府和列強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劃定租界,讓中國百姓遭受到更多的痛苦和磨難。

天津在被迫開闢為通商口岸之後,英,美,法,日,俄,德,意,奧,比等九國先後在天津強佔了租界,天津成了外國租界最多的城市。

從清末到北洋政府時期,天津一直是一個地位特殊的城市,天津距離北京僅有120公裡,但由於租界面積龐大,當時的中國政府又不能管轄,所以各路政客、巨賈、文人都喜歡在天津的租界區置辦房產,在個人有危險時可以躲入租界,而一旦需要出山時,又能快速行動。

在天津居住過的清末至北洋時期的名人有許多,包括末代皇帝溥儀,他在1924年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從1925年至1931年,先後在天津張園和靜園居住六年之久,並在靜園中與日本人策劃了偽滿洲國陰謀。

北洋政府時期的前五位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都在天津租界居住過。

其它的民國總理,部長,將軍,北方各省的軍閥,富商巨賈,文化名人,簡直數不勝數,但凡在北洋歷史中出現的有名人物,大多都在天津停留過。天津租界的歷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北洋歷史。

二、九國租界範圍廣,不僅限於五大道

當時天津的九國租界範圍非常大,比當時的天津城要大好幾倍,現在的五大道景區範圍,僅僅是當時英租界的一小部分。雖然是在英租界,但建築風格卻多種多樣,有英式建築、意式建築、法式建築、德式建築、西班牙式建築,還有眾多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折中主義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當時的租界當局僅僅是出售土地,地上建築都是購地者自行設計建造,當時的很多中國權貴在此購地後,大多延請歐美建築師設計建造,所以造就出了如此豐富多彩的建築風格。

比如位於重慶道慶王府,原來是清末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後來由於溥儀遷居天津,慶親王載振也合家遷居天津,便向小德張購得此宅。這棟建築就是一棟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築。

在天津五大道之外也還有非常多的歷史風貌建築,比如袁世凱的故居就不在五大道,而是位於海河北岸的奧租界海河東路。

大總統馮國璋和袁世凱的故居一樣在海河北岸,大總統徐世昌的故居在新華南路。

末代北洋大總統曹錕在租界區共有四處府邸,全都在五大道之外。

張學良的少帥府位於法租界的赤峰道。

所以,要想更全面地了解天津的風貌歷史建築,絕不能僅僅在五大道轉悠。

除了五大道外,還有位於法租界被稱為天津「華爾街」的解放北路金融街,當時匯聚了幾十家銀行和洋行,建築風格以高大莊重為主,這裡的風貌建築也保存得比較好。

三、保護和利用

天津對這些歷史風貌建築的保護還是不錯的,但有些保守。遊客在五大道遊覽,很多歷史名人故居都是大門緊閉,只能看看門前的銘牌,其實,大多數遊客更想進入到房間裡,看看這些歷史人物的居所到底是什麼樣的。

1.開放起來更利於保護

對歷史建築的保護,純粹的閉門謝客,並不一定是好方法,我們都知道如果一棟建築沒有了人氣,就很容易老化,其實,我們可以有更積極主動的方法來保護。

在法國,有很多古堡建築,都是一些老貴族遺留下來的,但很多貴族已經沒落了,無力維持這些古堡,但這些幾百年的古堡又必須保護,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把一些古堡一歐元賣掉,條件就是買家要負責古堡的日常維護,而且不能改動古堡的建築結構,要想進行裝修,必須得到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審核。

那些買了古堡的人,自然不能看著古堡荒廢,於是就承擔起日常維護的責任,而且很多古堡被改裝成古堡酒店,開放給遊客住宿。遊客住在古堡裡,感受著幾百年的歷史積澱,了解歷代古堡主人的生平事跡,就好像來了一次穿梭之旅。在這樣的措施下,很多面臨荒廢的古堡被重新煥發了新生。

2.規劃深度旅遊

天津的這些歷史風貌建築也可以借鑑法國的方法,開發歷史風貌建築的深度旅遊。首先,要對每棟建築都編制檔案,挖掘其中的歷史故事,讓遊客在遊覽時能夠進入歷史故事之中,更有趣味性。

第二,區分不同建築分別利用,有些歷史名人的建築,可以開發成小型博物館,有些建築可以開發成特色旅館,比如某個名人的故居,可以在其中改造幾個房間作為小旅館,給那些高端的、喜歡歷史的遊客住宿。

有些可以開發成小型的高檔餐廳。在北京就有一些四合院餐廳,每天也就接待幾桌客人,但檔次非常高,很多高端客人爭相預定,就因為那些四合院曾經是一些名人的故居,坐在名人曾經坐過的客廳吃飯,非常有歷史感的。

同樣的,天津如果開發出一些名人故居餐宿,同樣會有客人追捧。比如某將軍故居,某總理故居作為住宿或餐廳,遊客在消費的同時,還能了解和接觸歷史,肯定是受歡迎的。

第三,定製一些專項遊覽。比如可以按照不同的建築風格設計遊覽路線,讓遊客一次能看到各種風格的建築,導遊必須要經過專門培訓,或者請一些天津大學建築系的學生作為兼職導遊,給遊客講解建築知識,讓遊客了解建築的趣味性。

或者根據歷史事件設計紀錄片式的旅遊線路,比如以溥儀被趕出故宮後在天津的這段時間,設計一個遊覽行程,讓遊客身臨其境般地走入溥儀的故事當中。隨行有專門的攝製團隊,為遊客拍攝旅行紀錄片,這樣的高端特色旅遊,一定能成為天津的旅遊特色招牌。

3.風景區的特色交通

現在五大道有一些歐式遊覽馬車還是非常有特色的,但80元一位的價格還是偏高一些,而且馬車夫的服裝很隨意,沒有穿統一的制服。

如果能在五大道區域建設有軌電車,並且進一步減少汽車通行,會更方便遊覽,也會成為景區的一個特色項目,很多人會慕名而來。畢竟這樣的有軌電車在國內可是僅大連才有,一般人難得能夠乘坐一次。

這樣的電車既能夠成為景區特色,也方便了景區內的交通,慨文在歐洲的米蘭,維也納,布達佩斯等好幾個城市都乘坐過這樣的有軌電車,在紐西蘭的基督城也乘坐過,每一次坐上去都感覺非常舒適,在以後也總要回憶起那個經歷。

這些有軌電車都成了所在城市的名片,外來的遊客大多都要體驗一番。

四、對城市的宣傳

以天津的城市風貌,很多影視劇應該願意來取景拍攝,但我們在電影電視中卻很少看到以天津為背景的影視劇,一些劇明明是在天津取景,卻是講一個上海的故事,這難免令人遺憾。

因此,天津應該在如何宣傳城市上想想辦法。

能不能組織一些作家、編劇寫一些以天津為背景的小說和劇本?

能不能邀請一些影視劇組到天津來拍攝外景?

能不能請一些綜藝節目來天津外景拍攝?

可不可以在網上組織一些以天津為背景的攝影、攝像大賽?

把城市宣傳好,帶來的可不僅是旅遊方面的成績,會在許許多多方面為天津帶來利益。

這一篇是我的天津旅遊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非常喜歡天津這個城市,希望天津能發展的越來越好,也希望天津的旅遊主管部門能夠看到這個系列文章,如果能夠有所借鑑,慨文就滿足了。#天津#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天津旅遊之一:懷揣金鑰匙,打不開寶藏之門,只因沒有揚長避短!

天津旅遊之二:津北山行,享宴文化歷史,一山一寺一林一城

天津旅遊之三:九河下梢,渤海明珠,水上之城更要親水!

天津旅遊之四:大俗大雅,在民俗中感受津門文化!

相關焦點

  • 也談《五大道》紀錄片
    有人覺得欣喜;有人覺得自豪;也有人認為這是旅遊推介片;還有人嚴重質疑片中出現的種種錯誤……凡此種種,其實都是必然會引起的連鎖反應。天津的歷史龐雜且線索眾多,目前還沒有一本全面介紹天津歷史的、入門級別的書籍或者電視片,所以讓普通百姓理解天津過去的歷史,是件相對麻煩的事情。本片但敢於涉足天津這樣錯綜複雜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大膽地嘗試。
  • 「西洋」「東洋」「南洋」「北洋」到底在哪裡?
    中國歷史上也有「四洋」,分別是東洋、西洋、南洋、北洋。那麼,它們究竟在哪裡?  最早出現的是西洋  西洋一詞產生於宋,據《西山雜記》記載:五代時泉州蒲有良到佔城,出任西洋轉運使。其中,西洋,專指印度南部沿海地區。還有汪大淵《島夷志略》多處提到「西洋」,《異域志》則有專門「西洋」詞條。
  • 天津各景區遊玩攻略大全
    ·最特別的是馬場道和睦南道,道路不寬,卻坐擁300座小洋樓,背後都有著一段歷史,細細遊覽體驗,驚喜更多。 ·遊覽五大道的方式,最特色的莫過於乘坐馬車,此外還可乘人力車或電瓶車遊覽,全程有導遊講解。 ·閒逛或租輛自行車也是非常好的,如行程不是很緊湊,不妨靜下心來閒逛一下。
  • 天津超完整攻略,在這座好玩的城市暴走
    天津曾經是幾國的租界地帶,是西洋文化和中國傳統及地域文化承載體,曾作為中國近代歷史上北方最為繁華的"徽輔首邑",見證了天津近代的繁榮和輝煌。如果想品嘗美食,你需要來一次天津。如果想感受歷史,你更需要來一次天津。今天小編就分享一波天津必體驗攻略!天津不可錯過的必體驗TOP201. 讓人捧腹大笑的相聲茶館02.
  • 漫步天津五大道:民園廣場周邊小洋樓不少,大多是名人舊居
    我經常路過天津五大道文化旅遊區,但從未完整地遊覽過。不過只要有機會,我都願拿起手機,在這個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地方邊走邊拍,記錄自己看到的街道、建築和歷史故事。 以前也斷斷續續地寫過幾篇與天津五大道相關的小文,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以後有機會還會寫下去。
  • 夢遊天津
    老規矩,還是先說下為什麼放這首歌。大概TUC-FIU的08級學子都會對這首歌有種情懷,算是我們的畢業之歌吧。所以,如果能用一首歌來表達我對天津的愛,那就是為你年輕吧。兩旁一幢幢建築物造型獨特,哥德式、羅馬式、羅曼式、日爾曼式、俄羅斯古典式等中古時期的西洋建築,讓您領略到異國的風彩與情趣。進前,各種名目的銀行、信用社、信貸社、證券交易所、信託公司、投資公司、保險公司、金銀首飾店等鱗次相比,讓您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您不得不相信,解放北路是東方的"華爾街",是最富有的街道。
  • 天津的內涵,就在五大道的這些故事裡
    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多清朝皇親國戚、遺老遺少從北京來到當時的租界寓居;另外許多富賈巨商、各界名流、紅角、北洋政府時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過足跡。一些北洋政府內閣包括總統、總理、總長、督軍、省長、市長等各界名流人士百餘人下野後在此寓居,力圖東山再起。五大道成為「國中之國」是因為社會與朝政更迭變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風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與海關之利,充滿了商機。
  • 紀錄片《五大道》——歷史與現實的雙重交響
    作為北方重鎮,天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津文化隱喻了近代中國文化的獨特基因:在西方的激烈衝撞下,中國改變閉關鎖國的政策,走上自強不息之路。人文紀錄片《五大道》正是以天津租界為舞臺,演繹了中國近代史上屈辱的衰落與艱難的新生,既揭示天津文化的生成歷程,也為讀解歷史打開了多重空間。 天津曾是中國歷史一個遲遲無法癒合的傷口。
  • 天津旅遊十大必去景點,你知道嗎
    天津位於華北地區渤海沿岸,緊鄰首都北京,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六百多年,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 天津最全歷史沿襲,六百年心酸造就國際化大都市
    天津,簡稱津,現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位於華北地區海河五水匯合流入渤海處。天津是「天子之渡口」的意思,是明朝皇帝朱棣為紀念「靖難之役」自己在此地順利渡河而親自御賜之名。
  • 黃昏下的陽朔西街,仿佛增添了一些不一樣的異域情調!
    夜晚下的陽朔西街美輪美奐陽朔縣擁有灕江景區、《印象·劉三姐》、碧蓮峰山水園、聚龍潭、蝴蝶泉、劉三姐水上公園、鑑山寺、西街等旅遊景點十幾處之多,陽朔在今年11月份,榮登「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西街是一條有著1400多年歷史,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最有代表性的一條古街了!這裡曾留下150多位國家領導人的足跡,我們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曾在西街這裡演講過,這裡依然迴響著孫先生那平等、法制、自由、博愛之聲!偉大的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住於此,所以說西街更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所以說在陽朔生活的人們是那麼的幸福,那麼在西街安居樂業的人們更是猶如在世間的樂園一般快樂!
  • 天津旅遊地圖:解放北路號稱東方華爾街,為何不如上海外灘有名?
    先說結論:如果你喜歡歷史、文化、建築、攝影,天津解放北路很適合你作為旅遊目的地,好好轉轉必有很大收穫。如果你喜歡看風景、逛遊樂場、吃喝玩樂之類的,解放北路會讓你覺得枯燥乏味,最好別去。如果要去解放北路,建議從南向北遊覽。比如上午在五大道轉悠,中午吃完飯,再到小白樓。如果直接去,可以到小白樓地鐵站下車,從起士林開始看。
  • 深藏天津五大道的王爺府,由清宮大太監營建,百年後成奢華酒店!
    從人流密集的南京路步行去深受遊客歡迎的五大道,僅僅一箭之遙。然而,就在這短短幾步路的距離,卻能將都市的吵鬧喧囂便悄然隔開,沿街兩側,多是綠植遮掩的西式花園別墅和充滿異國風情的院落住宅,馬蹄和銅鈴聲,聲聲入耳。
  • 天津五大道之民園體育場,其實夜遊更美,只是時間不允許
    坐落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83號,屬於天津著名的國際文化旅遊景點———「五大道」地區。 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天津總會有一些博大精深、歷史悠遠的「土文化」為「老天津衛」們所不能釋懷:譬如這裡開辦了中國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堂北洋大學
  • 天津最美的街區,歷史悠久,風韻猶存,堪稱萬國建築博物館
    ,當人們來到這裡,這些充滿異國風情的洋樓建築依然散發著貴族的氣息。,由於多國租借的並存,天津的建築文化也呈現出了多樣性和豐富性,五大道和小洋樓就被譽為是天津的「城中之城」。天津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最為顯著的標誌就是擁有眾多的歷史風貌建築,天津的名人故居和民國建築也成為了我國近代史的縮影。
  • 天津歷史博物館圖片一組,晚清英國日本租界的繁榮
    近日有幸參觀了天津歷史博物館,看到了很多英國日本租界的東西,就知道一百多年前英日租界的繁榮,以及外國人對於中國人壓迫。
  • 廣州近代史和租界的縮影——沙面
    歷經百年,有許多國家在這裡建立了領事館,現在沙面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德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露德天主教聖母堂是屬於法租界內的建築,面積不大,整體為黃色;廣東外事博物館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收藏了全球各地贈送的禮物,樓梯旁的空間還展示了多副沙面的老照片。
  • 「皇姑屯事件」倖存者、歷史洪流中的幸運兒、最後的北洋財長...
    19世紀末,在天津丁字沽、西汊一帶扛活打工做苦力的他也不會意識到,此時他正站在近代東北歷史的一個節點上——那一年被認為是清封禁令鬆弛、真正開始向東北移民的「元年」;他更不會想到,此後他會主動地站在東北發展的另兩個節點上——十年後作為清朝滿蒙地區移民屯墾的主管,成為闖關東從「候鳥型」向定居型轉變的推手;又二十年作為北洋政府的賑務督辦和財政總長,成為數百萬關內民闖關東大潮的推手。
  • 走進萬國建築博覽苑一一天津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是迄今天津乃至全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 五大道始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陸續建成的具有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中西合璧式等建築風格的花園洋房2000多所,建築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五大道地區的小洋樓最初多為開闢租界的洋人們居住,徐世昌、曹錕等曾在此寓居,五大道是有著太多名人故事的地方。
  • 憑實力出道,這些天津網紅打卡新地標真沒逗你玩
    五大道上總會有刷爆全網的網紅店,老城區的胡同裡總有百年老建築重煥新生,海河邊一棟又一棟摩天大樓不斷拔地而起,刷新著北方城市天際線。 最新版本的天津應該怎麼玩?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天津近期最紅的玩法指南,8個憑實力出道的熱門地點,讓你在吃喝玩樂中見識這座低調城市的別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