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問題大了》
每周約一天
我們一起
看影視,聊生活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蝙蝠俠系列的第六部,也是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2008年全球票房冠軍的電影。有人評價說,這部電影好到一秒都沒有浪費。不知道有多少朋友之前看過?
今天呢,小編作為一個不會講故事的女同學,就不和大家討論太多故事情節了,我們從人物說起吧,影片中的四個人物:小丑,光明騎士,Rachel和黑暗騎士。(內容會有些微劇透,請不要介意哦~)
為什麼一開始不說我們的超級英雄Batman,而是大反派小丑呢?希斯萊傑的小丑形象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也因此獲得了2008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遺憾的是希斯於同一天在家中自殺逝世。
看電影之前,Mickey問我,「罪犯為什麼會犯罪呢?」因為欲望?嫉妒?或者是仇恨?然而這些在小丑身上都不適用。一開始可能是想逼Batman現身,可是最後他又在阻止別人揭開他的面紗。
那他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他只是想打破別人的信仰。「They are only as good as the world allows them to be.」他認為規則能容忍到哪裡,人們就遵守到哪裡。所以他就是想給人以壓力,看人性的反面到底能到什麼程度。他要打破Batman的規則,甚至不惜用自己的性命去誘惑他去刺激他。
小丑最善於發現人性的弱點。在影片中他說了兩次自己的故事,雖然這兩個故事相互矛盾,有人說他是神經錯亂,說的話不可考究,但是兩個故事一個關於親情,一個關於愛情,他兩者都失去了,也正說明他沒有弱點了,一個百無禁忌的極端。
小丑每次的戰鬥都是從內心去擊垮對方。影片中他一共給了三次選擇,最精彩的莫過於兩艘裝有炸彈的輪船,一艘載滿了罪犯,一艘載滿了普通市民,雙方各自有對方船上炸彈的引爆器,誰先引爆對方的誰就能最終活下來。那麼你覺得誰會活下來?原本準備放一張電影裡的原圖,但是真的有點 so scaring,所以為了各位小夥伴們考慮,我還是找了張漫畫版的。(有沒有愛上我?哈哈)
Harvey 是整個影片中跨度最大的一個人,兩面人。
最初他是光明騎士,是高譚市的希望,也是Batman心中的救星。他正義,勇敢,甚至於無私。但這一切似乎都只是一方面,他想讓自己成為的一面。
當未婚妻死在爆炸中,自己也在大火中失去半張臉之後他的另一面徹底爆發出來了。他只想著報仇,他徹底成了一名機會主義者。
Harvey 最後的瘋狂也被小丑視為自己最大的勝利,他摧毀了高譚市的希望,他證明了人的原則是可以被打破的,只要你抓住他的弱點。
作為整部片子裡戲份最多的女性角色,Rachel的存在給蝙蝠俠的形象增加了很多人情味,褪去超級英雄的身份,他其實也是個期待兒女情長的平凡人。Rachel,黑暗騎士的前女友,光明騎士的未婚妻。其實從這點來看,也能知道Harvey Dent和 Bruce Wayne之間應該是有很多相似點的,就算只是表面上。女人看人的眼光總是不會差太多。拋開性格上的亮點不談,關於Rachel我只想從女性的角度說說我的感受。有人說女人都愛英雄,但是又希望英雄變成平凡人之後才願意和他在一起。其實這話一點都沒錯,女性對英雄主義天生的崇拜,所以很容易被吸引。但是一旦真的在一起,每天處在無盡的擔憂害怕,從希望到絕望的循環中,最終都會選擇放棄。Rachel說,等到Wayne不再是蝙蝠俠的時候,她會回來。最終她卻選擇了Dent。一開始我覺得她是因為蝙蝠俠的使命,因為知道人們需要他,她不願意成為他的負擔,所以她最後放棄了等待。但是Mickey 同學告訴我,Rachel是因為失望了。蝙蝠俠說要去自首的時候,她是真的有在期待,甚至可能已經在計劃將來的二人世界。但是最後並沒有,Dent 頂替了蝙蝠俠去自首,而Wayne並沒有站出來。她看到了Wayne心裡的猶豫,所以她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那麼關於《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介紹就到這裡了,
部分劇透也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立刻去看這部影片的衝動呢?哈哈~
下周我們繼續約~
文/孟林燕
歡迎各位留言或者後臺私信,和我們一起,分享喜歡的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