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小知識蝴蝶球投手

2020-12-25 全運體育網

大聯盟歷史上截至2004年統計,這個地方所出現的蝴蝶球投手也不過70位左右的數量,他們就像是食物鏈裡逐漸瀕臨絕種的生物,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也有耐人尋味的生存故事,大多時候這個族群就是像是一脈單傳的血統,鮮為人知卻又掩蓋不住蝴蝶球的迷人之處。

以蝴蝶球開創生涯第二高峰,成為聯盟史上第一位拿下賽揚獎的蝴蝶球投手,藍鳥隊先發迪奇(R.A. Dickey)曾經說:「幾乎沒有人會一開始就打算當蝴蝶球投手,你什麼時候聽過十二歲打少棒的孩子會說我以後想在大聯盟投蝴蝶球?」

「之所以當上蝴蝶球投手,會興起練習蝴蝶球的想法,是因為手臂受了傷,或單靠快速球已無法生存,走投無路了才會這麼做。」

短短一句話,點出蝴蝶球投手在棒球路上最容易受到的考驗。事實上在美國棒球中,蝴蝶球本名是彈指球(Knuckleball),顧名思義是以手指關節彎曲,以中指、食指最小接觸面積,讓球體能夠在最少旋轉圈數下投出,經過氣流造成不穩定變化讓打者揮空。

為了抑制球體旋轉,蝴蝶球投手的揮臂通常是最小化程度,主要是靠著手指在伸直時的彈力把球彈出去,因此讓許多過去有傷痛史的投手或是野手轉任投手尋求東山再起時的唯一機會。

且由於蝴蝶球投手的手臂與其他投手相比,有相對較長遠較大負擔的局數貢獻量,所以其續航力往往比一般的投手好;熱身也不需要花費過久時間,因此除了先發之外、成為球隊長中繼的牛棚投手也十分常見。

蝴蝶球投手沒有嚇人的95英哩球速,更多時候他們得忍受自己球路所帶來的劣勢,諸如暴投、被盜壘、容易挨長打等特性,甚至得受制於天氣溼度等等,但對他們來說,這很可能是少數能夠幫助自己來到大聯盟最高殿堂的唯一機會。

蝴蝶穿花之孤獨美學

因為球路飄忽不定,可以說「就連投手本身也不知道球會往甚麼方向跑」,這樣的感覺。相對於速球從投手投出到打者面前這段距離,大約旋轉15到20圈;蝴蝶球投手到達本壘板前大約只轉了4分之1圈到1圈左右。

因為幾乎沒有旋轉,所以氣流中的馬氏力無法對球體產生作用。蝴蝶球變化的秘密一部分存在於球表面的縫線,縫線表面高度雖僅0.5公釐,雖然只是小小的突出,但是卻會受周圍氣流的影響,由於旋轉的十分緩慢,因此作用在球體上的力的大小與方向時時刻刻都在變動,導致球體產生無法預期的不規則變化。

若投手施加力量往左右方向變動的話,球往往會往右彎之後再往左彎;若是投出上下方向的尾勁,球下墜速度就會在途中時而減弱、時而增強,所以視覺上有一種「球在搖晃」的感覺。因此學習投蝴蝶球有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在於若投手投球速度過快,旋轉太多就難以產生變化。

對球探來說,挖掘出色的手臂是他們在偵查過程中的天職;因此相對蝴蝶球投手來說,光是練習投出有變化軌跡的彈指球,至少得花上一年的時間,過程中還必須說服球探在控制部分有一定的水淮,才有可能受到青睞。

再加上投手的投球本質是球速,當所有球界都在追求這個特點時,蝴蝶球投手自然而然成了理論上的怪胎,且隨著棒球歷史演進,追求速度與強力投手的想法只有變本加厲。

蝴蝶球投手在練投的過程中資源非常稀少,因為舉目望去沒有任何教練有辦法教導他們平生沒遇過的狀況,因此蝴蝶球投手會團結起來,自組一個蝴蝶球兄弟會,相互指導給予投球上的建議與看法。

前紅襪蝴蝶球投手威克菲爾(Tim Wakefield)曾經說過,「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每當我投球遇到狀況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到我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人,因為根本沒有人像你一樣投蝴蝶球。」

迪奇則是認為,蝴蝶球投手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他認為每當有蝴蝶球投手投出優質先發,無論是教練或是球團只會認為那是某一天運氣好所致。

「他們壓根不認為蝴蝶球投手能夠維持投一休四進入輪值圈;傳統派教練覺得你只是好狗運、數據派管理階層會覺得蝴蝶球資訊太少,總之他們很難相信蝴蝶球投手能夠對球隊帶來貢獻。」

為了不讓蝴蝶球投手感到孤單,有辦法在遇上問題時能夠找到幫助,退役與現役蝴蝶球投手們據說自組了一個兄弟會,有一個群組能夠即時通訊,當任何新進的菜鳥們遇上投球問題時,其他蝴蝶球前輩能夠快速地分享經驗與解決辦法。

例如過去三季都在紅襪隊打拼的新生代蝴蝶球投手萊特(Steven Wright),就利用這個方式能夠即時獲得許多投球上的資訊來改善問題。

「我就是這麼做的,我寄群組簡訊的原因是大家都有不同的調整方法。我會寄給大伙兒來看所有人的方法,雖然大家可能各自有不同看法,有時候會得到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但也有可能是同一樣東西卻有不同描述方式。總之,比你一個人不知方向胡亂思考,總是強得多了。」

蝴蝶群俠列傳

關於蝴蝶球的起源與命名眾說紛紜,一開始被認為是曲球的變種;但隨著歷代蝴蝶球投手的演變與改善,在握法上跟投球軌跡上漸漸演化出特有的投球風格。

相傳最早是由芝加哥白襪投手西柯提(Eddie Cicotte)來做為武器球,生涯投出超過200勝的佳績,卻因為涉及「黑襪事件」早早結束職業生涯;伍德(Wilbur Wood)同樣出身白襪隊,是聯盟史上最早以蝴蝶球投手身分拿下,單季20勝、200、自責分率低於3的紀錄。這個紀錄高懸超過30年,後來才在2012年被迪奇再度達成。

歷史上第一位以救援投手身分進如名人堂的威爾漢姆(Hoyt Wilhelm),因當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一路延遲到29歲才在大聯盟投球;最後靠著蝴蝶球一路投到50歲才退休,生涯寫下許多紀錄,他在1969年成為首位達成200次救援成功的投手,於1970年成為第一位出賽超過1000場的投手。

霍夫(Charlie Hough)曾經擔任1993年馬林魚隊創始的開幕戰先發,當時他已經是高齡45歲的投手,靠著蝴蝶球擁有長達25年的職棒生涯,退休時也拿下超過200勝的勝投紀錄。

至於大聯盟超過百年歷史,出現過最著名的蝴蝶球投手兄弟檔,非尼克洛兄弟莫屬。哥哥菲爾(Phil Niekro)、弟弟喬爾(Joe Niekro)雙雙縱橫大聯盟超過20年的職業生涯,兩人靠著蝴蝶球合計拿下539勝,至今仍是大聯盟兄弟組合計最多勝的紀錄。

與許多蝴蝶球投手共通,兩兄弟的職業生涯輝煌階段都在30歲過後才出現,哥哥菲爾比弟弟更有成就。菲爾在30歲過後,三度拿下單季20勝以上的勝場紀錄、包括連續三季投出單季至少300局、200K以上的投球局數;生涯超過300勝,一直投到48歲才高掛球鞋。

在40歲後奮勇拿下121勝,並在45歲完成生涯3000次三振的紀錄,至今兩個項目仍是大聯盟記錄,因此退休後以80.34%得票率入選美國棒球名人堂。

紅襪知名蝴蝶球投手威克菲爾2012年宣布退休時,已經是靠著蝴蝶球贏得200勝的大投手,擁有長達19年的大聯盟生涯;事實上早年他曾經被球探認為是連2A層級水準都不及的內野手。

最近幾年,恐怕只有迪奇一人足以替所有蝴蝶球投手一吐怨氣;充滿悲情色彩的他,自被診斷出手肘缺少一條韌帶後,職棒生涯就起起伏伏直到他開始學習蝴蝶球後,直到2012年在紐約大都會隊投出單季20勝的紀錄後,不僅成為1980年以來首位20勝、聯盟第2位單季20勝、200,防禦率低於3的蝴蝶球投手;迪奇拿下單季20勝與最後奪得賽揚獎時,已經是37歲的老投手了。

抓住蝴蝶

投蝴蝶球是一門困難需要精進的學問;那麼接捕蝴蝶球恐怕是另一個更令人感到棘手的部分。

曾經與尼克洛搭檔過的捕手優庫爾(Bob Uecker)說:「捕手恨死蝴蝶球了,根本沒人想跟這樣的投手熱身;你唯一能接到蝴蝶球的方法,只有拿一個大手套,然後耐心地等他變化完以後掉到地上,再把球撿起來傳回給投手。」

至於為什麼蝴蝶球可以每一天都長得不一樣,有幾個資訊可以提供接球者作為參考。如果天氣太過於潮溼是完全不利於蝴蝶球的發展;相反的,乾燥的投球環境可以加劇變化軌跡與下墜幅度。

同時球場的風勢也是關鍵之一,許多快速球投手多少認為順風可以幫助自己在球速上發揮;但蝴蝶球投手可不這麼想,順風風速會讓球體旋轉變多、導致軌跡變化變小。

其實某種程度上蝴蝶球投手還必須看天吃飯,同時也需要克服天候因素來矯正自己的球路變化,比起一般投手要能夠更敏銳地察覺場地因素帶來的影響,賽場中要修正投球軌跡其實是相當考驗蝴蝶球投手的;正因為沒有規律、沒有絕對的方法能夠修正,也是蝴蝶球投手另一種迷人之處,這種遺世獨立的感慨,整個棒球界恐怕只有使用蝴蝶球投手能夠體會。

相關焦點

  • 棒球小知識蝴蝶球
    蝴蝶球被公認是最難以控制的一種球種,之所以得名為蝴蝶球是因為這種球一旦出手就仿佛像翩翩飛舞的蝴蝶一般雖然速度不快,但落點詭異,隨風而動讓打者完全無法捉摸。被稱為棒球界的六脈神劍。
  • 蝴蝶飛離人世間 MLB史上最偉大蝴蝶球投手不幸離世
    尼克羅可以說是MLB史上最偉大的蝴蝶球投手,24年的職業生涯效力過勇士、揚基、印第安人和藍鳥,1987賽季後退役並在1997年被票選至名人堂。他的主要榮譽包括五座金手套和五次明星賽,此外,他還五次成為賽揚獎票選前六,1969年僅次於湯姆-西弗,拿到國聯賽揚獎第二。
  • 紅襪衛冕之路添疑雲 蝴蝶球投手賴特因興奮劑被禁賽80場
    文/ESPN 譯/張子涵騰訊體育訊 波士頓紅襪隊蝴蝶球投手史蒂文-賴特於今天因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而被禁賽80場。史蒂夫-賴特行走於MLB全靠他變化詭異的蝴蝶球2016賽季入選全明星的蝴蝶球投手史蒂夫-萊特去年接受左膝手術,還因為場外家庭暴力被MLB禁賽15場。
  • 聰明的看棒球·投手球路與捕手手勢
    作為一名紐約土著,他經營著自己的一檔欄目,叫做「和Zack一起看棒球」,帶著人們去美國各地觀看棒球比賽。他還有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博客,叫「棒球收藏家(The Baseball Collector)」,裡面展示了他的收藏品。
  • 你……懷念那顆蝴蝶球嗎?
    或許有些新球迷還不了解蝴蝶球,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蝴蝶球,顧名思義,蝴蝶球指投手投出球的球路像蝴蝶一樣飄忽不定。在去年10月蝴蝶球投手斯蒂文-賴特(Steven Wright )進行手術後,蝴蝶球投手在今年徹底絕跡(每年開季都會有一名籤約大聯盟合約的蝴蝶球投手記錄在今年中斷)。 在下一個蝴蝶球投手出現之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回憶大聯盟近十年令人映像深刻的三位蝴蝶球投手。
  • 棒球技巧曲球是最早誕生的變化球
    曲球是最早誕生的變化球,早在1867年便被投手運用於賽場當中。雖然歷經了很長的時間,但仍然是職業棒球場上公認具有很強迷惑性的變化球,也是投手初學變化球的必備球種。握法是食指與中指併攏置於縫線上邊緣,運動軌跡程拋物線,幅度較大速度較慢。
  • 《王牌投手 振臂高揮 夏季大會篇》別樣的青春棒球番
    製作於2007年的《王牌投手 振臂高揮》(下簡稱《大振》)是一部棒球題材的動畫。其製作公司A-1 Pictures憑藉此番一炮而紅,三年後又推出了這部作品的續集。兩部動畫合計四十集的時間,講述了一個新成立高中棒球隊的故事。平心而論,像《大振》這樣的少年熱血動畫,在日本類型動畫中已經屢見不鮮。在棒球場上揮灑汗水、空氣中瀰漫著荷爾蒙的氣息,這種故事已經被安達充等一眾動漫業界人士開掘的明明白白。
  • 【棒球知識】棒球統計數據普及
    父親會告訴孩子,他曾經見證過漢克阿倫擊出歷史性超過棒球之神貝比魯斯的第715支全壘打,而祖父則會告訴孫子,他曾經看過喬迪馬喬在場上的一舉一動。而促成這一種傳承性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棒球數據統計的完整性。作為一名棒球迷,我們可以輕鬆的從網上找到十九世紀的棒球英雄卡普安森生涯的一點一滴,包括他的打擊率,安打數,全壘打數等等,而這些數據也是我們比較不同時代球員的根據所在。
  • 棒球之神貝比魯斯獲頒勳章 川普:你們知道他是投手嗎?
    貝比-魯斯職業生涯起點是波士頓紅襪,他能投善打頻頻創造紀錄一己之力引領棒球變革 源自波士頓的揚基名宿魯斯本名小喬治-赫爾曼-魯斯(George Herman川普手持球棒向記者展示揮棒川普賣弄知識水平 記者批判一番有無道理典禮上川普特別提到「魯斯當時是聯盟最好的投手之一,現在的人們不清楚這一點」。
  • 棒球統計數據普及知識
    棒球是一項偉大的運動的主要原因便是這項運動的傳承性,在美國,孩子和父親甚至是祖父間都可以從中間找到共同的話題。父親會告訴孩子,他曾經見證過漢克阿倫擊出歷史性超過棒球之神貝比魯斯的第715支全壘打,而祖父則會告訴孫子,他曾經看過喬迪馬喬在場上的一舉一動。
  • 【棒球冷知識】左撇子打棒球可能更強!
    頂級棒球投手中左撇子運動員佔了40%。左撇子在棒球運動作為投手和一壘手等角色有天然的優勢和出色表現,在大聯盟中備受關注,甚至有更高的平均年薪。普通人口左撇子比例大概10%,大聯盟投手中這個比例將近30%,有些隊(比如以投手群見長的舊金山巨人隊)甚至接近50%。
  • 小熊投手達比修有:現實版棒球英豪 10種球路+左右手均可投球
    視頻:日本強投達比修有職業生涯集錦 七彩變化球堪稱聯盟一絕,時長約7分33秒在棒球的最高舞臺MLB裡的投手一般都有2顆以上的拿手球種——即便像馬裡亞諾-裡維拉(Mariano Rivera)有一顆拿手的切球,他也需要和速球搭配使用。
  • 開創美國棒球先河?19歲天才投手加盟日本職棒
    美國19歲天才投手:卡特-斯圖爾特(Carter Stewart)放棄大聯盟選秀,以6年至少700萬美元合約加盟日本職棒的福岡軟銀鷹隊,如果表現優異,他的獎金和獎勵可能比籤約金更多。軟銀隊在過去五年中,奪得4次日本職棒的冠軍。
  • 棒球的打擊那麼難是因為連最好的打者也沒有在用正確的方式打球
    之所以棒球的打擊那麼難,是因為連最好的打者也沒有在用正確的方式打球。因為這要求打者無論是在訓練時還是在比賽中每分每秒都隨時要去進行調整。
  • 日本棒球王牌退出亞運挑戰大聯盟 最強投手缺席或利好韓國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25日,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棒球正賽即將開打,日本棒球國家隊傳來消息,王牌投手吉川峻平向日本棒協提出退隊申請退出本屆亞運會,他的退出也被韓國媒體認為是韓國隊奪冠的最大利好。23歲的吉川峻平身高1米85右投右打,因為目前他和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亞利桑那響尾蛇隊籤下了小聯盟合約,籤約金達到了65萬美元,因此不符合日本棒球協會的參賽規定所以宣布退隊。吉川此前效力於日本社會人球隊松下企業,被很多媒體認為是本屆亞運會日本隊的最強投手,最快球速達到148公裡,伸卡球被認為是能夠挑戰大聯盟最強的球種。
  • 棒球小知識 | 當你在談論捕手的傳球時,你會想到哪一點?
    大家好~棒球狗棒球小知識又來惹~學棒球,學英文,爸媽也可以是孩子的棒球老師~保證原汁原味的美國棒球資訊~
  • 看慣了男生打棒球,沒想到被一位中國美院的女投手驚豔!
    還是在1998年前後,一部名叫《棒球英豪》的日本動畫登陸中國各大地方衛視,就像《足球小將》孕育的足球夢和《灌籃高手》滋生的籃球夢那樣,它成為許多少男少女心中的棒球啟蒙片。但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棒球規則的杭州,一位女生卻「拉扯」起了一支球隊。不僅是創始人、球隊經理,也是賽場上的主力投手,得到了對手的尊敬。
  • 棒球世界盃12強全明星隊獎項!張奕獲先發投手王威晨三壘手
    第2屆世界12強棒球賽日本逆轉韓國,奪下冠軍,賽後公布12強全明星隊,最有價值球員由日本隊的鈴木誠也拿下,中華臺灣隊的張奕獲最佳先發投手,王威晨則是最佳三壘手。賽會最有價值球員由日本隊的鈴木誠也拿下,由中職會長吳志揚頒獎;全明星隊中華隊包辦2個獎項,分別是最佳先發投手張奕、最佳三壘手王威晨。張奕預賽先發對委內瑞拉、複賽再戰韓國,總計出賽2場投13.2局無失分,獲得2勝。
  • 【活力一臨】一份棒球小白必看的知識清單,等你查收!
    你是否被日漫裡經常出現的棒球比賽所吸引?是否被日美劇裡棒球手帥氣的全壘打所折服?是否又經常有一種衝動想立刻學習棒球迅速成長為一名棒球達人?但是又苦於棒球規則太多讓自己眼花繚亂、止步不前?既然如此,那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學習棒球必知的一二三事吧!
  • 【棒球大視野】 棒球運動中的高科技產物
    玩家們可以從一群超級投手中選擇一個對手,然後對著他們實體大小的圖像揮棒。在顯示屏後面,有一個自動投球器可以通過每位投手對應的小孔中投出球。圖中顯示的是一位年輕的棒球愛好者在等待Curt Schilling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