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次元與二次元的轉換方面,導演五百採沿用了原著既有的世界觀、場景和人物設定,僅僅是在角色成長性和故事性層面進行二次創作。五百認為,之所以選擇IP改編,看重的便是原作所搭建的故事框架和氛圍,沒有必要打斷重塑。
對於喜愛國漫的觀眾而言,《畫江湖之不良人》是一部並不讓人感到陌生的作品,全網30億的點擊和超過800萬的玩家奠定了其頂級國漫IP的地位。隨著9月21日同名網劇在愛奇藝上線,《畫江湖之不良人》能否跳脫出此前漫改真人劇作品普遍為人詬病的各種問題,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
據悉,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是愛奇藝獨家定製劇,單集投資金額300萬,一次性拍攝24集,分為兩季播出,目前已上線十二集。該劇由《心理罪》導演五百執導,屬於新武俠題材,主打「主線高還原度+細節二次創作」,具有濃鬱的2.5次元風格。口碑方面,在豆瓣一度斬獲8.0的高評分。
然而有趣的是,《不良人》網劇的口碑與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截至目前,網劇《不良人》的首日播放量超過2800萬,目前播放總量超過7200萬。相比於上線首日即點擊破億的《老九門》和《幻城》,這部動漫改編的真人網劇的數據算不上太過出眾,這被業內視為次元壁的一種存在形式。
該劇導演五百日前在接受數娛夢工廠專訪時表示:「(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追求的並非大IP,大卡司的爆款網劇,而是選擇啟用新人、精於製作,走的是口碑傳播+長尾收割模式。所謂數據的背離,會隨著時間而逐步修正。」在五百看來,上述模式或許會成為2.5次元網劇未來新的開發模式。
(圖為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導演五百)
2016年初,在與楊苗合作完成《滅罪師》拍攝之後,五百開始搜尋新的突破點。五百在圈內素有「鬼才」之稱,善於發掘小眾題材作品背後的商業價值,此前的《心理罪》和《滅罪師》的成功均體現了五百的這種創新特質。而他此次所確定的項目,便是動畫《畫江湖之不良人》的真人化。
《畫江湖之不良人》原作為北京若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若森數字)原創的3D武俠動畫,目前連載第二季。截至2016年7月,全網播放量超過30億,手遊玩家超過800萬,是目前綜合排名靠前的國漫IP。
五百告訴數娛夢工廠,此次改編最吸引人之處在於作品本身的2.5次元屬性和新派武俠的題材,前者對於IP轉化手段提出了創新需求,後者則意味著老題材的新生。
可以說,自金庸古龍作品改編熱度下降之後,市場鮮有武俠佳作,尤其是針對年輕用戶的新派武俠題材斷檔明顯,亟待注入新時代的元素使題材重生。在這個基礎上,五百以一魚兩吃的手段運作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帶有明顯的試水意味。
(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新設計了一系列武打招式,至於效果如何則見仁見智)
回顧此前中國的漫改真人作品,一直存在改編數量少,成功案例少的「雙少」局面。尤其是對於《畫江湖之不良人》這種原作基礎強大的作品,一旦真人化,往往極易發生原著粉和新晉觀眾互不買帳的尷尬局面。
(網劇中,黑白無常角色的高度還原在粉絲中收穫了一致好評)
這同樣代表著《不良人》網劇自誕生之初就有天然的高風險。為此,五百想到的方式是增加合作夥伴,以各司其職的方式分散風險。那時,《滅罪師》還未上線,市場反響尚不可知,但得益於此前《心理罪》的大獲成功,五百還是成功說服了若森數字和愛奇藝共同合作。
其中關鍵的投資模式走的依舊是平臺定製劇路線,由愛奇藝方面主控投資,單集投入成本300萬,一次性拍攝24集,分為兩季播出。目前已上線十二集,VIP會員可觀看全集,而普通用戶則需要等待每每周兩集的更新。
由於採用了全新人的演員陣容,所以300萬的單集製片費用得以大比例地投入製作環節,從而保證網劇的整體製作水準。
對於五百而言,從劇本到成片,漫改真人劇有一段曲折的改編路程要走。其中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平衡劇感與網感,三次元與二次元的轉換。事實上,這也正是栽倒無數前人的地方。
2015年,玄機科技旗下的知名動畫IP《秦時明月》改編的電視劇登陸湖南衛視,口碑方面豆瓣僅僅給出了4.6的評分,距離原作7.6—9.1的評價區間相去甚遠。
而在收視率方面,《秦時明月》電視劇0.338的收視率甚至一度創出了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的收視率新低。
有業內人士此後在復盤《秦時明月》電視劇時總結出了三個主要方面的問題:
(1)原作粉絲與新晉觀眾的撕裂。玄機官方本來運營著一個粉絲達180萬的貼吧,熱度為國漫第一。但由於電視劇的改編嚴重令原作粉絲感到失望,從而讓原著黨喪失追劇熱情。
(2)明星加成不足反成拖累。蔣勁夫與陳妍希自角色敲定之時便飽受爭議,開播之後更是被網友吐槽演技和角色定位。雪上加霜的是,蔣勁夫當時恰好面臨與唐人的解約風波,更為該劇帶來了新的負面影響。
(3)略顯尷尬的播出時間。2015年9月播出的《琅琊榜》極大地刷新了觀眾對於古裝題材的審美程度,對於開播相距僅不過兩月的古裝大戲,二者不可避免地會被拿來對比。
此次在運作《畫江湖之不良人》網劇時,出品方乾脆徹底摒棄了傳統電視臺的播放渠道,採用超級網劇形式解決劇感與網感之間的矛盾。
而在三次元與二次元的轉換方面,導演五百採沿用了原著既有的世界觀、場景和人物設定,僅僅是在角色成長性和故事性層面進行二次創作。五百認為,之所以選擇IP改編,看重的便是原作所搭建的故事框架和氛圍,沒有必要打斷重塑。
「當然,這並不代表網劇《不良人》是對動畫的徹底翻拍。事實上,網劇還是有大量二次創作的成分在其中的。例如動畫的長度只有600分鐘,而網劇24集有1000分鐘的總時長。這樣達到的效果便是,原著粉看著親切又有新鮮感,而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它的故事性不受原作影響,具有獨立的完整性。」五百告訴數娛夢工廠。得益於此,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的豆瓣評分一度攀升至8.0。
其實,五百本身的成長經歷也對他理解改編二次元作品帶來了巨大幫助。作為較早接受動漫文化的80後一代,五百從小是看著《七龍珠》《灌籃高手》等作品長大的,在創作上深受影響,甚至自己還堅持過10餘年的漫畫創作,對於二次元人群具有深刻理解。這或許便是《不良人》網劇能夠在此前一片漫改真人劇的低分口碑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數娛夢工廠現已覆蓋新浪微博、虎嗅、鈦媒體、界面、百度百家、新浪創事紀、今日頭條、搜狐、騰訊、網易、DT財經、藝恩、一點資訊等。
內容交流與資源合作請聯繫:
shuyumg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