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的第一場大型演唱會是在五棵松,由於太緊張,直接就吐了,乾嘔。」
李榮浩
——01. 李~榮~浩~
「讓我們歡迎本期嘉賓,李~榮~浩~」
阿炯像往常一樣,做了開場獨白後,喊出了嘉賓的名字。如果放在兩個小時前,我的感覺還如同不認識他的時候一樣,沒有什麼太多炙熱的情感。
提起李榮浩,自然就想到了《模特》、《李白》這類經典的代表作。不可否認,他是歌壇才子。歌曲被很多人欣賞,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我的朋友。
「那可是李榮浩!」她激動的說道。
「那你去不了,還是消停工作吧」
「可我真的很想去,想聽聽他說自己的事。」
他的事?架不住她軟磨硬泡,我答應帶她去節目錄製現場。
「我人生的第一場大型演唱會是在五棵松,由於太緊張,直接就吐了,乾嘔。開演唱會開到現在,現在在舞臺上比在生活中還放鬆。」
他輕鬆自如的坐在靜姐對面,侃侃而談。他穿的很簡單,白T+黑色的牛仔褲,你在他身上看不到浮躁,他也不是故意壓低聲線,聲音卻聽著很舒服。他說「也有人質疑我,說李榮浩做音樂都是一個風格,其實我很高興,因為我做出了一個風格。」
靜姐說:「模特的歌詞我看了,一開始沒看懂,這語法亂的啊」
他說:「對啊,因為我不是就一件事寫歌,我想表達很多事情」
這樣的風格,也許是與往常歌壇裡不一樣的,但這就是李榮浩啊,就像他說的「這就是我」。
做歌手之前,他從來沒想過會給自己發專輯。
最早他一直幫別人做專輯、做演唱會,而自己會發專輯的原因,也是因為有一個朋友無意間問他:「聽說你自己寫歌、唱歌,你給我聽聽」。
聽完後對方問他「你要不要發」,就這樣,李榮浩發了專輯。
李榮浩說《模特》那張專輯的照片,是穿自己衣服照的,鬍子也沒刮,因為時間太匆忙,而他能入圍「金曲獎」也是因為好朋友。
朋友建議他可以試試投稿「金曲獎」,但一開始李榮浩並沒有抱著希望。隔年5月,他突然收到了入圍「金曲獎」的通知。
李榮浩第一次面對媒體時,笑料百出!逼得媒體只能問「北京天氣怎麼樣」!這類問題。
2017年,李榮浩在專輯上做了一些突破,他不想再像傳統發專輯一樣,而是選擇一個月發一首歌,直到11月發片。
——02. 我與死神只是一個擦肩
李榮浩對自己的私事,從來都是三緘其口。
這次,他說了。
現場安靜到可以聽見針掉了的聲音……
李榮浩曾遭遇嚴重車禍,車鑽到大貨車車底。
「我肋骨斷了三根,其中兩根插到肺裡,一條腿膝蓋反轉,但因為肋骨扎進肺,有血氣胸,需要先放血。」
「但當時我的情況不適合打麻藥,我看著醫生拿刀在我身上扎孔,放血。」
「扎了七個。」
「治療腿的時候也不能打麻醉,得把腿拉出來,再反轉按回去。」
李榮浩輕描淡寫的說著,現場的人屏著呼吸,默默落淚。這是李榮浩第一次這麼詳細的講述著他車禍後的情況。
儘管如此嚴重,李榮浩並沒有把病情告訴家人,直到他消失二十天後,家人要報警才說自己發生了車禍。李榮浩說當時在醫院住了一年多,才逐漸康復。
——03. 生活,你還有多少磨難?
【「在災難面前不屈服,而應更加勇敢地去正視它。」——維吉爾】
而他恢復健康後,緊接著父親重病了。
「我想告訴所有的父母,當你們生病了千萬不要隱瞞兒女。」
父親病重的時候,他剛開始是不知道的,三個月後他才知道,那時候爸爸的病情已經無力回天。
「我爸滿嘴裡幾百個泡,他吃不了東西,但也會都吃完,因為他想活著。」
聽到這,前文提到的我的朋友,已經泣不成聲。李榮浩所經歷的事情,讓人不敢回想。如果仔細去追究,你也只會無奈的喊道,生活,你還有多少磨難?
李榮浩稱,自己從不願意向外界講這些,只想讓人們通過他的音樂認識自己,而不是他的經歷。
「我第一次看見爸爸媽媽抱在一起,爸爸要走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他對我說,這以後沒有什麼會讓你再害怕了」
現在,他已經將媽媽接到身邊,一起生活。對於媽媽他滿是心疼和感激,只想在以後的生活中,多陪伴媽媽。
對於首次做客《非常靜距離》的李榮浩來說,他的故事令人感嘆,有悲有喜,有笑有淚。
李榮浩從小就喜歡音樂,他說雖然那時候沒有想過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但就喜歡彈吉他。
為了彈吉他,他從初二開始輟學,一開始和父母抗爭的時候,每天早上起來拿著一天的糧食,把自己鎖在屋裡,彈琴。聽磁帶自學吉他,「3.29秒和3.30秒之間,忽然又八個音,這到底是什麼,就開始去想」。
學吉他不上學,和父母鬥爭了好幾年,學了3、4年後,他偶然得到一本教學書,再自學一遍。到了二十幾歲,李榮浩開始參加高考,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差一分,第三次卻陰差陽錯的再次錯過了高考……
今晚24:12深圳衛視《非常靜距離》,一起來看李榮浩吧。
- END -
粉絲福利
留言寫出「你最想對李榮浩說的話」
在留言區#留言並獲點讚數#最多的前6名
將每人獲得李榮浩的親筆籤名照一張!
活動時間截止到明天中午12:00,並發布中獎名單
今晚24:12深圳衛視
*李榮浩*
做客全新版《非常靜距離》
感謝奢悅s-yue獨家冠名~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獲得更多明星資訊
#轉載需授權,尊重原創#
#商務合作,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