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的藤本植物,它們沒有粗大的枝葉,也能長得很高

2020-12-25 宇宙探索百科

藤本植物是植物世界中一大特殊類群,其植物形態、生活習性五花八門。

用莖纏繞的牽牛花

牽牛花是人們最熟悉的藤本植物。種在籬笆下的牽牛花種子可以很快發芽,長出細莖苗來。它的苗尖開始時是搖搖晃晃的,一旦觸及籬笆就會自動纏繞上去。牽牛花靠細細的莖纏繞固定物向上生長,能一直長到籬笆頂上去。

在牽牛花的莖藤已經纏繞了好長時,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牽牛花莖的纏繞有一定的規律:總是向右旋轉,即逆時針方向。人們不禁要問:牽牛花莖藤為何會右旋而不是左旋呢?科學家的解釋是:這一規律與牽牛花原產地的地理位置有關。牽牛花原產於熱帶,起源於南半球的阿根廷,在南半球看到的太陽是從東方升起,向西方落下,因為牽牛花祖先在生長過程中追蹤太陽的運行方向,所以它的莖藤就向右旋轉(逆時針方向)。由於遺傳因素的作用,牽牛花後代的莖藤也維持向右旋轉的方式。如果將牽牛花從南半球或熱帶引種到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它的莖藤仍然是右旋的,這說明它右旋的遺傳性十分穩定,不會因為改換了地理環境而變化。

有趣的是,在有纏繞性莖的植物,類似牽牛花那樣右旋的植物還有蔦蘿,它也起源於南半球。

與牽牛花不同的藤本植物,如金銀花、葎草等,它們的莖藤是向左旋轉的。這是因為它們起源於北半球溫帶,從北半球看,太陽也是從東方升起向西方落下,但方向與在南半球看到的相反,莖藤追蹤太陽時,就是左旋的,即順時針方向。

有的藤本植物的祖先原本生活在赤道附近,它們的莖就不那麼固定為左旋或右旋了,因為太陽就從它們頭頂上過去,因此,它們的莖藤或左旋或右旋沒一定規律。像何首烏這種植物即是如此。獼猴桃的藤子也是左右旋不定的。

莖不轉須轉

與靠莖纏繞上升的牽牛花類植物不同的是葡萄,它主要不是依靠莖纏繞固定物,而是在莖上長出卷鬚。卷鬚為莖變態而成,有如人的手一樣。卷鬚能旋轉纏繞他物,主莖就藉此向上生長。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葡萄卷鬚的旋轉方向沒有一定規律,左右上下均可,而不是只向左或右旋轉。

莖不捲葉柄卷

毛茛科鐵線蓮屬的某些種類都是草質藤本植物,它們也能攀緣他物向上生長,但這些植物卻不生出卷鬚來,而是在自身的葉子上長有較長的葉柄,葉柄像卷鬚一樣能卷在他物上,藉此支持莖的生長,擴大生存空間。

吸盤大顯神通

葡萄科中的爬山虎屬植物為木質藤本。它也有卷鬚,能攀緣到廣闊的牆壁上去,可牆是不能被卷的,它們是怎麼爬上去的呢?原來,爬山虎的卷鬚頂端有個吸盤。這個吸盤能分泌出一種膠質,可以緊黏在牆壁上。爬山虎一面生長,其卷鬚一面黏住牆面,終於使其莖枝的生長遍及牆面。這是別的無吸盤藤本植物所望塵莫及的。

莖不成根來助

有些攀緣植物的莖不能卷旋,也沒有卷鬚幫助其向上生長,這時它們可以藉助根來幫忙,如常春藤、絡石等即如是。這些植物的莖在節部或節間上能生出許多不定根,不定根在幼時可分泌出膠狀物質,藉此黏附於牆壁、樹幹或石頭上,同時也可以讓其莖暢行無阻。像北大靜園東西兩側圍牆上爬滿的絡石就是這樣生長的。絡石是夾竹桃科藤本植物,栽種時間不長就能爬滿整個牆面,它們的爬牆本領確實令人驚嘆。

鉤刺不是白長的

薔薇科薔薇屬植物有100多種,我國約有50多種,其中有一些是攀緣狀的灌木,即莖呈蔓生狀。雖然這些木本莖不能卷旋,但在長莖上生有許多較大的鉤刺,如多花薔薇即是一例。它就是靠莖上的鉤刺鉤在別的灌木的枝杈上,以穩定自己的莖,伸展到陽光充足的地方盡情生長。它們是疏林之下的植物,不過它長刺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防身。

帶鉤刺的大型植物,莫如熱帶森林中的攀緣狀棕櫚,這種植物能向四周生出很長的鞭狀蔓條,蔓條上有刺,可以鉤住支持物,藉以向外擴張。林下較蔭蔽,陽光不足,攀緣狀棕櫚藉此可以去找陽光好的環境生長。

它有兩手本領

百合科菝葜屬植物極為特殊,有300種,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有約60種,南方為多。菝葜是攀緣狀灌木,它的莖條上生有硬鉤刺,可以鉤附他物,支持自己的身體。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它的葉子也很奇特,葉柄的兩側各有一條卷鬚。這兩條卷鬚是它的兩個託葉變態而成的。託葉變態成卷鬚是適應攀緣的結果。

在北方要看到有上述特點的菝葜,最好去山東煙臺崑嵛山,在150-200米的低海拔山野裡,這種植物很多。

躺在地上的莖

藤本植物中有些種類好像並沒打算向上爬,它的莖不直立,也無特殊適應器官助其站立起來,而是乾脆躺在地上為生。這類植物最典型的代表是草莓。草莓屬於薔薇科草莓屬,它的莖叫匍匐莖。長到一定長度時,匍匐莖上生根入土,然後生出一叢葉,葉叢中也再生出匍匐莖。如此下去,一株草莓可以變成許多株,爬生到很遠的地方去。如果將匍匐莖弄斷,每一個葉叢即自成一株。這是藤本植物中特殊的類型。人們利用這種特性繁殖草莓,可不用它的果實。

與草莓類似的也有匍匐莖的植物,還包括薔薇科委陵菜屬中的一些種,最著名的如鵝絨委陵菜,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肉質紡錘形的根。地上莖倒地匍匐生,細長,節上生根,上部生新葉叢,可以長成一片一片的。開花時有一根花莖,極矮,上生一花,黃色。葉子是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下面密生白色綿毛。

這種植物廣泛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至西南地區,多生在河谷或溼潤的草地中。它的小塊根多澱粉,可食用。在西北地區,民間採食這種塊根曬乾作食品用,地方俗名「人參果」。

藤本植物的起源

植物界為什麼會有藤本植物?從現有藤本植物的生活習性看,科學家認為,現今藤本植物以熱帶森林中的種類為多,形態各異,多大藤木。由於熱帶森林樹林高大,林下陰暗,樹下植物缺乏陽光雨露,就變態成藤本,通過纏繞或攀緣方法爬到大樹樹冠頂上去接受陽光雨露,以保證自己的生存繁衍。

藤本植物要爬高生活,其身體除了變態成藤本以外,還對應有種種其他適應結構,以保證自身的生存。最明顯的是一些植物的莖藤雖不粗,有的甚至很細,但莖中運輸水分的導管很長,最長可達數米,切開莖的橫切面看看,幾乎全由導管組成。這種植物結構有利於運輸水分、養料到藤莖的生長點去。因為植物爬得越高離地越遠,水分和養分的運輸越困難。

另外,不少植物的藤莖可以在短期內快速生長,有的一年內甚至有幾次生長,發育速度也很快,並且可以多次開花結實。快速生長繁衍的好處是可以更快達到林內較高處,減少被動物啃食其嫩尖的危險性。

還有些藤蔓的嫩尖部分可以分泌化學物質,以保護自身不被動物尤其是昆蟲採食。

那些沒有化學保護的藤蔓,往往在被食之後,在根部近地面處又能生出新的藤蔓,繼續生長。這也是一種適應。此類植物的萌芽更新能力較強,往往在森林大火之後,還能長出新株。

藤本植物的根部也往往會為適應自身的生長發生相應改變,比如有些藤本植物的莖上生有氣生根,氣生根鑽入土中後,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料,使植物的水分和營養供應來得更快更充足。還有些藤本植物在地下生有很粗的塊根,塊根裡面貯存了很多養料。一旦莖藤開始生長時,塊根中貯存的養料就可以幫助這些莖藤更快速地生長。像葫蘆科的栝樓即是如此。

藤本植物世界學問多,本文再介紹一些奇特的藤本植物,其中有些種類與人們的關係密切,頗開眼界。

藤中「巨人」

在我國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以及東南亞的越南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森林中長有一種巨大的藤本植物,名叫扁擔藤。

扁擔藤為木質藤本,屬於葡萄科室爬藤的一種,藤長可達百米。此植物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莖是扁的,主莖基部寬可達40釐米,外形像根扁擔,因此得名扁擔藤。儘管扁擔藤的莖是扁的,但它的分枝仍為圓柱形,葉子為掌狀複葉。有5個小葉,小葉片矩圓披針形,花小,果實較大,漿果形似葡萄,但味道太酸,不能食用。

扁擔藤是一種儲水能力極強的藤本植物。一段手臂般粗的藤條,可儲水近百毫升,被人們稱為藤泉。

據有關測試,1米手臂般粗的扁擔藤老蔓被砍斷後,斷面上溢出的清水多達100-200毫升。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傣族獵人進山,,一般不帶水壺,就靠這種天然水壺中的清水解渴。不過,這水不能多喝,因為喝過了量會產生麻感,還會因此而中毒。在廣東鼎湖山的密林中就能見到這種大藤子,它有很粗的卷鬚,靠卷鬚攀援。

裝了水的藤子

如果你去廣東、海南或雲南的熱帶地區旅行。在熱帶雨林中會發現一種藤子,並不太粗,莖節膨大,節上葉片兩對生,葉片矩圓橢圓形,長可達20釐米,寬可達11釐米,草質。有時還會看見藤上結有果實,果實為橢圓形,長達2釐米,熟果為紅褐色。這種果實實際是植物的種子,因為此藤屬於裸子植物,名叫買麻藤。

有趣的是,如果你用小刀在藤上劃開一個小口子,立即有水流出來,好像自來水一樣,口渴之時,可以用此方法解渴。此特點和上文提到的扁擔藤有相似之處。

買麻藤屬於買麻藤科買麻藤屬,我國有7種,多產於南部的熱帶、亞熱帶林中。

「吃現成飯」的藤本

有些藤本植物靠「吃現成飯」為生——它們為寄生藤本。最著名的寄生植物為旋花科菟絲子屬的種類,如菟絲子、日本菟絲子等。菟絲子的種子發芽出苗後,幼藤前端搖搖擺擺,一旦碰上旁邊的植物,立即黏上去,纏繞之,在其莖藤上生出吸器(吸根)鑽入寄主表皮下,與寄主的莖內輸導組織(運輸水分和養分的器官)相連,直接吸收寄主的營養,過上完全的寄生生活,而其幼苗下的部分則立即斷去。

與菟絲子相近的種——日本菟絲子,寄生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日本菟絲子的莖較粗,有紫斑點;菟絲子的莖纖細,呈黃白色。

在樟科植物中,有一種名叫無根藤的藤本植物。它借盤狀吸根附吸於其他植物上。其莖細長,為綠色或黃綠色,花小,白色,果子球形,大如綠豆粒,種子一個。無根藤寄生於林下或灌木叢上,分布在我國的廣東、廣西、四川、福建等地。在四川灌縣青城山天師洞一帶林中即可見到無根藤。

菟絲子藤可入藥。無根藤也可入藥,但有一點應該特別注意,如果是寄生在鉤吻、馬桑、魚藤、羊角拗、夾竹桃等有毒植物上的無根藤,不能入藥,因為無根藤吸收了寄主的毒素,已經成為有毒植物了。菟絲子藤入藥則不必考慮這麼多,因為它多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豆科植物一般是無毒的。

名花良藥金銀藤

忍冬科的金銀花,又名忍冬,是一種本質藤本,葉對生,葉片橢圓形,花成對生,初開時白色,兩三日後即變為黃色,黃白相映,人常日金銀花。其花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良藥,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金銀花對治療流行性感冒和炎症都有一定功效。因為花中含有機醇及皂甙,對鏈球菌、葡萄球菌、傷寒菌、痢疾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銀翹解毒丸就是以金銀花、連翹為主藥製成的。據說其嫩莖葉食後可解誤食毒蘑菇之毒。

神奇的胡椒

胡椒屬胡椒科,是一種木質藤本植物,莖可長達數米,節部膨大,常生根,葉卵狀橢圓形,較大,花雌雄異株。穗狀花序,花小,漿果小,圓球形,直徑僅三四毫米,熟時紅色,幹後黑色。胡椒原產地在東南亞,我國也有栽種,果實尚未熟時,果皮皺,裡黑色,被稱為黑胡椒。成熟的果實去皮後呈白色,被稱為白胡椒。

別看胡椒的外形不起眼,它的果實(白胡椒)卻是聞名於世的香料,供調味用,也入藥。

胡椒有出奇的輝煌歷史,古時的它貴重如金,梵文古方中曾記述,羅馬商人來時帶了金子,走時帶了胡椒。這說明胡椒當時的價值堪比黃金。對於北歐人來說,在吃肉時,如果沒有胡椒調味,難以下咽。這表明那時對胡椒的需要量很大。在歐洲中世紀時,胡椒被用以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如果此人社會地位低時,就說:「他沒有胡椒。」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1976年訪問美國時,在紐約百老匯大街的特裡尼蒂教堂接受了279粒胡椒子,作為償還自英王威廉三世以來美國所欠的租金。可見直到197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胡椒仍是高貴之物。

番薯輸入的秘密

我國冬天常有賣烤白薯的。白薯曾名甘薯,實應為番薯,是外來植物,它傳入我國頗有奇趣。

番薯是藤本植物,原產於拉丁美洲。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將之傳到呂宋(今菲律賓)。我國明代萬曆年間,福建人陳振龍到呂宋經商,在那裡發現番薯作為糧食有很多優點。當時,福建人民食物不足,他就想將其引入我國栽種,但當時的呂宋嚴禁番薯出口。陳振龍父子躲過了巡查,將番薯秘密帶回國內,並報告了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請求推廣種植。適當年大早,曾下令推廣,結果秋天大豐收,解決了民食的大問題。後來番薯的種植區域不斷擴展。

番薯的莖藤是爬地生長的,莖節處可生出不定根,因此它的藤莖可以一段段切下來做繁殖用。人們吃的番薯的肥大塊狀部分是它的地下塊根。

菊花開到了藤子上

我們平時見的菊花或野生菊科植物,全世界有2萬多種,它們的花組成的花序被稱作頭狀花序。菊科的絕大多數植物是直立的草本,少數為小喬木,平時很難見到藤本菊科植物。有趣的是,菊科居然有藤本植物,它們被歸於藤菊屬,有幾十種,全部野生於南美洲。

1799年,德國地理學家洪堡德和一位植物學家同去南美洲探險,他們到了委內瑞拉,在野外尋奇時,發現一種藤本植物,藤子上開了花,花序是頭狀花序,屬於菊科。此情此景使他們相當驚訝,當即採了標本,並繪了圖。

這種藤菊的葉子是羽狀複葉,而且頂端變態成了卷鬚,從葉形看,幾乎和豆科植物一樣;只有從花序看,才知是菊科植物無疑。可見,植物如是藤本的,它必然靠卷鬚或本身莖纏繞而攀登高處,以出人頭地。這是普遍的規律。

葛藤有故事

葛藤是一種大葉藤本,屬於豆科植物,葉子為羽狀三小葉,小葉很大。在北京的山野裡就能看到野生葛藤,它們多爬在山坡的灌木叢上,無卷鬚,靠莖藤纏繞其他植物生長,全體有黃色長硬毛,地下有塊根。花紫紅色,密生成總狀花序。

葛的花可作醒酒藥,塊根也能入藥。關於葛花醒酒還有一個民間故事呢。據說北宋時期,浙江天台縣某醬園老闆王某和夥計在運酒途中,路過一石橋,不小心將一缸酒滑落於地,缸破了,酒流了出來。王老闆好飲酒,就用手捧著流到路石凹處的酒狂飲,結果醉倒橋邊不省人事。夥計見狀急忙跑回去叫人。待回來時,王老闆已經站了起來,且神志清醒。一問才知,原來王老闆醒來時口渴難耐,喝了不少橋下小溪中的水,立刻神清氣爽。家人仔細觀察,發現橋下長有一種藤本植物,水中散落了很多這種藤子的小花,取水飲之,清香滿口,才知葛花可以醒酒。據說,葛的根和種子也可以解酒醉。

藤本植物與人類的關係,通過上述事例即可知大概。需要補充的是,花卉中有好多種藤本植物,如紫藤、嘉蘭、炮仗藤、凌霄等,其中能入藥的也很多,在此不贅述。

此外,棕櫚科的省藤,藤長達100多米,莖藤可以用來編制藤椅等家具。

豆科中有一種名叫過江藤的藤本植物,生於溼潤的河邊。它的藤子能爬過江河的對岸去。可它到底是怎麼過去的?尚待深入觀察研究。

相關焦點

  • 爬藤植物夏天養護有技巧,枝葉壯實油綠,開花宛若花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養過各種各樣的爬藤植物呢,其中包括金銀花、爬藤月季等等,像這一類的植物,很多花友都非常喜歡,比如說可以將其放在陽臺上讓它順牆往上爬,或者是給它搭一個架子,都是非常的漂亮的。有很多花友就想知道:家裡的爬藤植物如何才能在夏天開出更多的花,並長得更加壯實呢?其實也非常簡單,今天花花就來給大家講一下,如何讓我們家裡的爬藤植物都能長得更好,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6種適合布置花牆的藤本植物,室內也有適宜的品種,看著讓人眼饞
    喜歡養花的朋友,一定想在家裡布置一面花牆,特別是有院子或有露臺的朋友,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了,用來布置花牆的植物一般都是藤本植物或半爬藤型的灌木植物,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植物布置。
  • 老花匠告訴你,好養的藤本類植物有哪些?
    瀟湘館種的均為竹子,而蘅蕪院裡種的全是纏纏繞繞的藤本植物。 想讓自己家變得如同大觀園一般花木扶蘇、綠柳成蔭嗎?老花匠說可以像蘅蕪院一樣養些藤本植物就可以了。這些植物成長容易、四處蔓延,很快就可以讓你的家變成一片花海。 龍沙寶石 薔薇科薔薇屬的龍沙寶石是一種月季的變種,它花色淡雅、花型復古,廣為人們所喜愛。
  • 雙喜藤——一種五彩繽紛的開花藤本植物
    雙喜藤又叫飄香藤,是夾竹桃科雙腺藤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長卵圓形的葉片,色澤濃綠並富有光澤。花朵腋生,花冠漏鬥形,有紅色、桃紅色、粉紅等多種顏色,多種花色的雙喜藤種植在一起,會呈現五彩繽紛的效果。生長期間需要多施磷鉀肥,但要減少氮肥的施用,因為氮肥會讓枝葉快速生長,卻會縮短花期。雙喜藤抗逆性強,較少感染病害,偶爾出現根腐病以及紅蜘蛛等蟲害,通過控制水分和噴灑吡蟲啉就可以解決,全年基本不會出現大的病蟲害。
  • 它們,是植物世界的 「入侵者」
    在特定區域內 ,當一種外來植物對本土植物群造成破壞時 ,我們將其定義為 「人侵」 植物。例如,在 「老家」 歐洲南部、西部、中部,葡萄葉鐵線蓮本是一種無害的攀緣植物 ,但自從20 世紀30 年代 「入駐」 紐西蘭之後,便在灌木叢和森林裡瘋狂地攀緣滋長,其所到之處 20 米高的樹術都被抑制而死。
  • 幾種很實用的常綠藤本植物,可以了解一下
    下面我結合從事園林工作的體會,介紹幾種比較常見常綠藤本植物,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一,常春藤:別名還有爬牆虎、爬樹藤、三角楓、牛一楓、山葡萄、三角藤、狗姆蛇、爬崖藤等等,是五加科常春藤屬植物。學名為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ensis(Tobl.)Rehd.,是尼泊爾常春藤的一個變種。
  • 此款藤本植物,長勢超快,可養成花牆,多季開花,陽臺盆栽也可以
    導讀綠植盆栽是家居生活的必備點綴物,家裡養些花花草草,好處多多,既能美化居室,又能愉悅心情。《花聲盆栽日記·第2705期》來認識一種很優秀的藤本開花植物。藤本花卉是園藝師和花友們很喜歡養的植物,會爬牆,能打造成漂亮的花牆、花柱或者裝飾圍欄、籬笆、陽臺等,以藤本月季、鐵線蓮等為代表。今期的「主角」,一款地栽盆栽都可以的小型藤本,一起來了解下。
  • 藤本植物——為花園中不能種植物的間隙營造出大面積的色彩和美麗
    藤本植物是個美麗的植物類群,為花園植物配置提供了動態變化的成分。通過萌蔓生、纏繞、攀緣或黏附等形式,充滿活力的藤本植物在向上、向下或向外生長的同時,為花園中不能種植普通植物的間隙營造出大面積的色彩和美麗。
  • 藤蔓植物沒有眼睛,是根據什麼找到杆子向上爬的呢?
    藤蔓植物莖部細長,大多只能依附在其他物體(如杆子、樹、牆等)或匍匐於地面上生長的一類植物,如葡萄,爬山虎等。那麼,它沒有眼睛,是根據什麼找到杆子往上爬的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是藤蔓植物的向前或向上生長的本質特性決定的,當碰到堅實的物體時就會向上攀爬1、植物的其枝葉都有向前或向上生長趨勢的特性。
  • 【植物筆記】——紅泡刺藤
    ,在隱秘巷子深處有一塊自留地,自留地的籬笆上攀附著一顆帶刺的植物,上邊結著紫色的小果,憑直覺覺得不能吃,可能有毒。這次直覺告訴我它能吃,也許是知識儲備量增加了一點點,我能確定這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某種泡,便隨手摘了幾顆嘗鮮。
  • 金杯藤
    看著女兒收拾著,不經意翻開了她的八寶箱,裡面塞滿了榮譽證書、獎狀、獎章、金牌,想起她的小學中學,每逢運動會,總能看到她矯健的身姿,還有幾乎每次都能站在最高領獎臺的身影……那麼多金牌,缺個金杯,今兒補上。
  • 盒果藤
    看看今年記錄過的近150號花草樹木,種類雖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但細看還真有一個群體被忽略,那就是野外植物。這天,一個盆友在全國的植物群裡分享一個植物,樣子可愛,一眼就愛上了,而且還是拍自珠海的野外,我竟渾然不知。這可愛的植物名為盒果藤。擇日不如撞日,直接按朋友給的定位驅車前往,這必須看個究竟,現在就帶你一起去看看它。
  • 木質藤本植物常春藤室內盆栽養護方法
    常春藤指常綠木質藤本植物,常春藤原產歐洲、亞洲和北非。花色有白色、綠色。常青藤別名有洋常春藤、旋春藤等。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常春藤耐寒力較強,能忍耐2~3℃低溫。冬季應放在室內越冬。0~5℃不至於受害,以10℃以上為宜。5、光照常春藤室內養護時要求光線充足,尤其長年室內養護的植株,應儘量放南窗處,以使多見陽光,這樣植株節間短,葉型一致,葉色鮮明,但忌強光暴曬。
  • 3種植物黃葉好解決,往葉片上噴點啤酒,枝葉能綠到發亮
    導語:喜歡養花的朋友們是不是都會有一個苦惱,為什麼花店的花葉子又綠,鮮花又漂亮,可是買回來之後沒多久就會發現葉子慢慢發黃沒有光澤!明明家裡的環境比花店更好,可就是自己的綠植長不好。小編以前也是這樣,新買的花沒幾天就會打蔫,葉子也不那麼綠的發亮,知道小編發現一個妙招!
  • 以「根」來主導植物——藤類
    藤蔓(téng wàn),藤本植物,根生於土壤中的一種易彎或柔軟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緣植物。莖細長,不能直立,具有憑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沒有他物可攀附時,則匍匐或垂吊生長。 藤蔓植物通常也稱為攀援植物,這一植物的共同點為莖細長,不能直立,但均具有借自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
  • 花色亮麗味道清香,這四種「藤類」植物養在庭院真適合!
    一、蒜香藤,真的有蒜味?每年立冬有一種花會在這時候悄然盛開,不管是露天的庭院裡,還是陽臺的花盆裡,都在熱烈地綻放著它的花朵,這就是蒜香藤。它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爬藤植物,每一株上面都能開出近千朵花,爬滿了整個院牆,十分壯觀。
  • 植物也有「屬相」之分——與十二生肖對應的奇特植物!
    但無論怎樣命名,我們通常很容易辨別出它們的植物身份,因為它們的名字中通常都帶有「藻」、「草」、「花」、「木」等字眼。當然,「虎植物」也有霸氣十足的異類,那就是葡萄科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爬牆虎。其張牙舞爪的姿態雖然與老虎的秉性有些吻合,不過此「虎」非彼「虎」:爬牆虎的得名更多是因了壁虎,因為在它的分枝頂端長有吸盤,那模樣跟壁虎的腳還真有點相像。
  • 五種長得超級快的爬藤花,幾天就能長成花帘子!
    很多花友喜歡在家裡或院子裡養幾盆爬藤花,一來爬藤花長得快、長得旺,二來爬藤花開花多、開花繁,三來爬藤花易栽種、好養活。而且,居家多栽幾盆藤本花,幾天就能長成花帘子、遮陽棚!今天,探花郎就給大家推薦幾種花開漂亮、皮實好養、生長茂盛的爬藤花!
  • 放棄結瓜,留旺藤摘藤葉,加強分枝藤等管理
    ,沒有必要就為了結瓜而投入那麼多,可以考慮放棄結瓜,促進長藤葉,多次摘嫩藤葉、雄花吃或者賣,轉化快、更划算。澆水也是根據情況來澆的,7-10天澆一次比較正常,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星期,畢竟南瓜是喜歡溫喜光的短日照植物,適宜露天南瓜生長的季節,溫度一般在20度以上,白天光照也比較長、烈,半個月不澆水,保水再好的土壤這時候也比較乾燥了,不利於瓜藤長嫩長壯。
  • 藤編用藤類植物,作為原料編織而成的用品,用途廣泛且工藝精美
    本文系作者怕是一點點自以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藤編:輕巧實用藤編指的是用藤類植物作為原料編織而成的用品。所謂藤類植物,其實泛指所有帶有匍匐莖、攀緣莖的草本、木本植物等,比如牽牛藤、葡萄藤、棕藤等。青藤、花黑藤、灰藤、佛肚藤等都可以作為藤編的原料,其中以青藤、白藤最為常見。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是我國藤類植物的集中分布區,其中最著名的是廣東的藤編。唐朝年間,廣東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瓊州(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等地的老百姓經常用野鹿藤作為原料,編織成簾幕,有的還在上面編織出魚、蟲、鳥、花卉等各種圖紋,工藝精緻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