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筆記】——紅泡刺藤

2021-02-07 多彩生活君


拍攝地點:陝西省漢中市漢臺區

拍攝日期:2020.05.28     


2019年,走街串巷拍植物,在隱秘巷子深處有一塊自留地,自留地的籬笆上攀附著一顆帶刺的植物,上邊結著紫色的小果,憑直覺覺得不能吃,可能有毒。


時光荏苒,一轉眼到了2020年5月底,再次走進這條巷子,來到這塊自留地旁,又見到它結了果子。


這次直覺告訴我它能吃,也許是知識儲備量增加了一點點,我能確定這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某種泡,便隨手摘了幾顆嘗鮮。

       

從小就不喜歡吃一些內部較軟的水果(如葡萄、獼猴桃、西紅柿等),不知為何我對這小果如此感興趣,衝洗後放嘴裡嚼了嚼很酸,裡邊籽很多,咀嚼起來可以聽到「咯增咯增」的響聲,果實含色素,多吃幾顆能把舌頭染成紫色,後邊又摘了幾顆發黑的、成熟度高的果子,很甜,吃著吃著就「上癮」了。


更上癮的是想了解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泡,後來請教了大佬,得到「紅泡刺藤」這一名稱。


「刺藤」能想明白是枝條帶刺,總覺得「紅泡」兩字用的比較隨意,畢竟很多懸鉤子屬植物的聚合果都為紅色。 查了中國植物志,紅泡刺藤在貴州被稱為白枝泡,「白枝」非常形象,是描述枝幹上的白粉。這種白粉也許和多肉植物葉片上的白粉類似,紫外線促使植株分泌白粉保護自己。


在後來的觀察中,也聽到有路人說這是「栽秧泡」,可以聯想到「栽秧時成熟的泡」,本地栽小苗秧正是五月底。


實際上部分懸鉤子屬植物,都被稱為栽秧泡、插秧泡,只是當地人按著果子成熟的時間起的俗名罷了。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紅泡刺藤,便根據植物志上的描述進行細節觀察。(下文藍字節選於《中國植物志》)


灌木,高1-2.5米。枝常紫紅色,被白粉,疏生鉤狀皮刺,小枝帶紫色或綠色,幼時被絨毛狀毛。

房前屋後人為種植的植株,水肥充足,葉色深綠。莖稈很粗壯,最粗的植株莖稈,其橫截面略小於脈動瓶蓋。

野外自然生長的植株,老莖呈深紅色,葉色黃綠,分枝較多。

更新迭代,雖然很多莖稈已枯死,但無一不訴說著過去的輝煌。

最開始以為野外生長的這種和之前見到的不是同一種。直到後來觀察到老莖基部新生的枝條,才恍然大悟,二者都是紅泡刺藤。它們的新生枝向上直立生長,老枝自然下垂。


小葉常7-9枚,稀5或11枚,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頂生小葉卵形或橢圓形,僅稍長於側生者;

奇數羽狀複葉,人為栽種的小葉常為9枚也偶有11枚的。

野外的老齡植株小葉常為7枚,葉色多為黃綠色,很可能是野外土壤肥力低且老齡植株分枝多,所需消耗的養分量大的原因。


葉上面無毛或僅沿葉脈有柔毛,下面被灰白色絨毛,邊緣常具不整齊粗銳鋸齒,稀具稍鈍鋸齒,頂生小葉有時具3裂片;


葉軸均被絨毛狀柔毛和稀疏鉤狀小皮刺;託葉線狀披針形,具柔毛。

葉軸下方的鉤刺,「懸起來的鉤子」這可能就是屬名懸鉤子的原因。


花瓣近圓形,紅色;花直徑達1釐米;

觀察到的花瓣均為淡粉色


傘房花序或短圓錐狀花序,苞片披針形或線形,有柔毛;


上圖來源於網絡

花萼外面密被絨毛,並混生柔毛;雄蕊幾與花柱等長,花絲基部稍寬;雌蕊約55-70,花柱紫紅色,子房和花柱基部密被灰白色絨毛。花顎被毛,雌蕊花柱紫紅色,雄蕊花葯淡黃色,雄蕊在外圈。


果實半球形,直徑8-12毫米,深紅色轉為黑色,密被灰白色絨毛;核有淺皺紋。花期5-7月,果期7-9月。

漢中地區,在五月底基本上有果子已經成熟,大面積成熟應該在6月初。



正因為是傘房花序,底部的花先開所結的果子也會先熟,所以很多時候果子色彩豐富,果子成熟時發黑,此時品嘗最佳。


比較了人為栽種(左)和野外生長(右)的果子,差別較大,野外的果子儘管成熟了也比較酸,而人為栽種的較甜。整個果實可以從花託上取下來形成一個「空心」的結構,故被歸為空心莓組。



薔薇科-懸鉤子屬-空心莓組

紅泡刺藤Rubus niveus Thunb.

俗名:白枝泡、薅秧泡,鉤撕刺

產地:陝西、甘肅、廣西、四川、重慶、雲南、貴州、西藏等地。







願我們的生活都能夠多一點色彩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abc15209167708



往期精彩內容:

【種植小記】—— 燈籠草倒地鈴

【種植小記】—— 天津嘴兒葫蘆

【植物筆記】—— 蓖麻



相關焦點

  • 踏花筆記 | 溪鼓農場與彌高村之植物記
    溪流附近發現了光葉蝴蝶草、多須公、白櫟樹、馬松子、長刺楤木、南五味子、光葉山礬。光葉蝴蝶草是一種與長蒴母草同科不同屬的植物,花萼特別大,具翅或或稜,未開花時像極了鴨蹠草屬的佛焰苞。長刺楤木,五加科植物,在一叢雜草中鶴立雞群,每一位途徑它的人一定會被它獨特的樣貌吸引。小枝密生刺毛,綠色的五瓣花在離生花柱的映襯下相當精巧可愛。它傘狀分布的小果實更是令人注目,儘管枝梗上的紫紅色的長刺在虎視眈眈,唯恐你們動它一絲一毫。
  • 五花八門的藤本植物,它們沒有粗大的枝葉,也能長得很高
    絡石是夾竹桃科藤本植物,栽種時間不長就能爬滿整個牆面,它們的爬牆本領確實令人驚嘆。鉤刺不是白長的薔薇科薔薇屬植物有100多種,我國約有50多種,其中有一些是攀緣狀的灌木,即莖呈蔓生狀。雖然這些木本莖不能卷旋,但在長莖上生有許多較大的鉤刺,如多花薔薇即是一例。
  • 葛 藤
    作者:陳永明秦嶺的荒山野嶺中多葛藤,我們都叫它葛麻藤。秦嶺深山氣候適宜種苞谷和洋芋,先民到此,要生存下來,開墾荒地,種這兩種植物。據說他們立於高處,搭眼遠望,凡葛藤架多的山坡,必是土壤肥沃之地,開墾出來種苞谷、洋芋最為適宜。小時候,除了上學外幹得最多的活是砍柴。
  • 以「根」來主導植物——藤類
    藤蔓(téng wàn),藤本植物,根生於土壤中的一種易彎或柔軟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緣植物。莖細長,不能直立,具有憑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沒有他物可攀附時,則匍匐或垂吊生長。 藤蔓植物通常也稱為攀援植物,這一植物的共同點為莖細長,不能直立,但均具有借自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
  • 武林秘籍之如何認識植物
    如三白草開花時,頂端葉子會變白;一品紅冬月花季,頂端幾片較狹的葉子全變紅;雁來紅的葉暗紫色,可是秋天一到,大雁南飛的時候,頂葉變為鮮紅色,十分壯觀;鴛鴦茉莉花初開時紫藍色,後變為白色。有些外形相近的植物,可以通過辨色而區別,如狗肝菜和紅絲線很相似,但前者葉很綠,幹後還是青的,後者幹後變黑。冬青科和衛矛科植物的葉子很相似,但前者在火上一烘會出現黑色弧圈。
  • 老花匠告訴你,好養的藤本類植物有哪些?
    瀟湘館種的均為竹子,而蘅蕪院裡種的全是纏纏繞繞的藤本植物。 想讓自己家變得如同大觀園一般花木扶蘇、綠柳成蔭嗎?老花匠說可以像蘅蕪院一樣養些藤本植物就可以了。這些植物成長容易、四處蔓延,很快就可以讓你的家變成一片花海。 龍沙寶石 薔薇科薔薇屬的龍沙寶石是一種月季的變種,它花色淡雅、花型復古,廣為人們所喜愛。
  • 【謎材】植物名
    【前言:本名錄共收錄植物名4萬多個,是目前比較全的植物名錄大全,信息量比較大,暫只提供2字和3字的名錄,4字以上名錄,請點擊文末「
  • 版納植物園春節開花植物100種
    10. 刺葉美登木22. 滇南冠唇花28. 綠花帶唇蘭52. 絨毛蘋婆金杯藤版納植物園賞花系列:花訊系列:元旦節期間的藤本花卉「多肉秘境」:版納植物園2021年多肉植物主題展版納植物園12月開花植物蔭生園展出多種豬籠草多種馬兜鈴在藤本園盛放春分賞花:版納植物園30種精美的熱帶植物
  • 幾種很實用的常綠藤本植物,可以了解一下
    下面我結合從事園林工作的體會,介紹幾種比較常見常綠藤本植物,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一,常春藤:別名還有爬牆虎、爬樹藤、三角楓、牛一楓、山葡萄、三角藤、狗姆蛇、爬崖藤等等,是五加科常春藤屬植物。學名為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ensis(Tobl.)Rehd.,是尼泊爾常春藤的一個變種。
  • 福建湄洲島植物
    本記錄的科、屬以中國植物志為準      去湄洲島玩了三天,是衝著海邊而去的,沒有想到海邊植物這麼豐富,路邊、沙灘邊、海邊、懸崖邊、村莊裡隨處拍,都是以前沒有見過的植物,好幾次以為認識的植物,結果又是加新,後來我就見一個植物拍一人植物,生怕漏掉哪個植物沒有拍到。      這次湄洲島之遊很開心,居然加新植物29種,意料之外啊!
  • 永州的這種植物很少見,有刺,結紅色果實,你見過嗎?
    在一條大道旁,已經荒廢的綠化帶裡面,生長著這樣一種植物,植株呈散狀生長,小灌木型,葉子小呈橢圓形,根和枝上有刺,枝上的刺不是很堅硬。結成的果實是紅色,圓形,有黃豆那麼大,從遠處看,綠中帶紅,煞是好看!這種植物長在綠化帶上,是不是綠化樹?在其他地方還從沒見過。問了下朋友,朋友說可能是種叫「鳥不站」的植物,一般專門種在果樹或經濟效益好的農作物四周,用來防牛羊或人進去。因為全身是刺,所以叫「鳥不站」。
  • 踏花筆記 |狀元嶺之行
    亦為觀賞植物,在園藝方面的品種亦很多。秋天刷山,確實會邂逅很多的果實,這不,沒走幾步,又遇到另一種正結著紅果子的植物——毛冬青。看到紅果子,別問我能不能吃,反正我是不敢隨便嘗。喜歡刺蒴麻的清麗,每一次遇見它,都要蹲在它的身邊好好端詳它,再輕輕撫摸它。它的果實和蒼耳子很像,所以又有一個別稱,小蒼耳子。刺蒴麻屬中的小刺蒴麻的果實常摻雜於中藥蒼耳子當中,幹著渾水摸魚的勾當,它是蒼耳子的偽品。
  • 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一(附序)
    (所有圖片非註明均為本人拍攝)序對於植物,吾入門尚淺矣,未敢稱之為「志」,故以筆記為標籤乃是為一個興趣而已。時間走得很慢, 25億年的發展進化形成了目前的植物界,前人亦早已多有著術,然觀興寧,卻未見有專門記載。今造林益多,毀林也曾無數,曾經非常眼熟的野生植物日漸退出我們的視野,植物群落的多樣性被破壞後恢復維艱。
  • 藤本植物——為花園中不能種植物的間隙營造出大面積的色彩和美麗
    藤本植物是個美麗的植物類群,為花園植物配置提供了動態變化的成分。通過萌蔓生、纏繞、攀緣或黏附等形式,充滿活力的藤本植物在向上、向下或向外生長的同時,為花園中不能種植普通植物的間隙營造出大面積的色彩和美麗。
  • 血風藤,也叫血風根、紅蛇根、青筋藤、鐵牛入石、拉牛入石等
    血風藤,草藥名,各地叫法不一,或叫血風根、紅蛇根、青筋藤、鐵牛入石、拉牛入石等,我這更多人叫它穿破石或者拉牛入石,來源於鼠李科翼核果屬植物翼核果,以老藤和根入藥。全年可採,味淡,微苦,性溫,有養血祛風、舒筋活絡的功用。
  • 中草藥:廣香藤
    良醫以當地的廣香藤,五加皮,虎刺等配伍,讓他喝上二十天看效果,然後真的見了效果。本文的主角,正是廣香藤。廣香藤,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的根。瓜馥木又名毛瓜馥木,攀援灌木,能攀緣到約8米。小枝、葉背、葉柄和花均有黃褐色柔毛。葉互生。葉片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
  • 種子全身是刺,被稱為十大危險植物之一,你可認識?
    農村一種植物,種子全身是刺,被稱為十大危險植物之一,用得好是良藥,用不好是毒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農村野生植物皆是寶,懂得用的是寶,不認識的只能當雜物除掉,其實自然界的每種野生植物都有它生存的價值,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這種野生植物用得好是良藥,用不好是毒藥,它就是蓖麻,你們認識嗎?
  • 盒果藤
    看看今年記錄過的近150號花草樹木,種類雖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但細看還真有一個群體被忽略,那就是野外植物。這天,一個盆友在全國的植物群裡分享一個植物,樣子可愛,一眼就愛上了,而且還是拍自珠海的野外,我竟渾然不知。這可愛的植物名為盒果藤。擇日不如撞日,直接按朋友給的定位驅車前往,這必須看個究竟,現在就帶你一起去看看它。
  • 廈門植物記(下)
    2020年這唯一的一次刷花,堪稱報復性刷花,拍到的每一種植物,都想去了解它、認識它。寫完算了算,三篇總共才記錄63種,典型的活少話多。整理的過程中發現,廈門植物與臺灣源遠流長。臺灣分布的某些特有種,在廈門也能找到,植物的俗名也基本一致,到底是唇齒相依之地。紅瓜 Coccinia grandis,葫蘆科,紅瓜屬
  • 兩面針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兩面針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兩面針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增訂嶺南採藥錄》;別名在福州叫釘板刺;在廣東、廣西叫入山虎、麻藥藤、入地金牛、葉下穿針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芸香科花椒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