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武漢的第二天,早晨醒來,陽光穿過窗簾投射到床上 ,又是一個有溫度的一天,昨天晚上謝絕了盧總今天一起陪著吃早餐的熱情,今天決定自己出去走走,黃鶴樓或者湖北博物館,這是我牽掛的地方。但我更心心念念的的是糧道街。
我打開了手機,就發現丁原強大哥早發來了信息,問今天怎麼安排,是否去糧道街。去糧道街尋訪丁守存的故居是我和丁原強大哥早前的一個約定,沒想到丁大哥惦記得這麼深,昨天得知我到了武漢,今天就主動要帶路尋訪。
其實我與大哥素不相識,也從未謀面。去年和曹漢華兄聊起,他正在聯繫出版《許瀚》一書,我說相比較許瀚,我還是對丁守存更感興趣,曹兄立即向我推薦了住在濤雒三村的丁博原兄長,並介紹說丁博原正在研究丁氏家族文化,並擁有大量的資料,順便還給我發了一張丁守存的照片。
而後,在曹兄的推薦下,我加了丁博原老兄的微信,聊過一番後,他又將丁原強大哥的微信推給了我,祖籍日照的丁原強大哥受博原兄的影響,這幾年開始深入武漢各個圖書館尋找與丁守存有關的資料,因為,丁守存在武昌做官十年,十年,丁守存幹過湖北布政史,按察使,湖北督糧道道臺,參與重修過黃鶴樓,並撰有《重修黃鶴樓記》,而現在的糧道街就是那時留下來的。
只是,原糧道署現在被改造為武昌文華中學,但原強大哥強調,據他的考證,現文華中學的校史館就是當時丁存辦公的小滄浪齋。
我決定立即前去,於是我們從賓館打的,原強哥從家裡打的,到糧道街匯合。
車到了糧道街,我才發現,這是一條狹窄的老巷子,兩邊的樓房也有些舊,但走過的路上,卻有武漢中學,顯示是董必武題寫校名。林彪曾在這裡教過學。顯然,這是一條有歷史的街。石頭牆上,到處是一些歷史名人的浮雕像。計程車師傅帶著口罩不說話,一直到了這條街上,才說,這是武漢最古老的一條街,也是最著名的女人街,這裡有很多的旗袍店,是女人熱衷遊逛的地方。
糧道街屬於武昌區,我們在文華中學門口等了一回,觀察了一下,發現文華中學的校名竟是曾經的國家書協主席啟功題寫的,門口的幾處小建築充滿了歷史感。原強大哥很快就到了,不知道為什麼,他一下子就走到我面前,好像我們老早就認識似的。
寒暄過後,原強大哥去與門衛交涉,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門衛無論如何都不讓進,我們就在門口照了幾張相,原強大哥就熱情地帶領我們圍著糧道街和曇華林小路上轉,到處都是古蹟,這裡,曾經是武昌城的文化中心。
清朝時可以買官的,但買官的銀子到底落在誰手裡,就不是很清楚了。丁守存上任後,印製了買官收據「正實收」,保證了買官的銀子進入國庫,還制定了一系列防止腐敗的措施。
但是丁守存回到濤雒建造曠視山房的時候,其模式,就是湖北督糧道道署的模式,青磚青瓦都是從南方運回去的。
但丁守存的錢與貪汙無關,除了俸祿,那時候丁守存因為工作業績卓著而三次受過朝廷的封賞,而且那時候有些生意可以入股,以丁守存的聰明,入個股份掙個外快是很容易的。
他在這裡讀書學習,研究易經,刊刻研究成果《造化究源》一書,還刊刻了很多書籍,在臨沂督辦團練時他是個軍事家,造火炮時他是個科學家,武昌十年,他更多的時候是個文人。而丁守存的小兒子丁麟年,日照最後一個進士,民國時的山東圖書館館長,也是在這裡出生的。
大哥介紹說,疫情爆發的時候,是從漢口起源,因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就在漢口,但是到了最後,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卻是武昌區,而武昌區最嚴重的地方就是糧道街,這裡小巷狹窄,人口密集,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損失慘重。
但這裡有武漢最古老的醫院,建於1895年的仁濟醫院,這裡還有很多被武漢市政府列為優秀歷史建築的房子,如建於1888年的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以及很多名人的故居,還有廢棄了的下面長滿了野草,上面長滿了狗尾巴草的天文臺舊址。
一這裡不同於新建的戶部巷,這裡每一處 每一米都透著百年歷史的滄桑。原強大哥這幾年一直在尋找丁守存的資料,對這裡走過不知多少遍,如數家珍,令王先生高興的是,他還在這裡找到了組織,武昌區新階層聯誼會的牌子也掛在這裡,上去拜訪了一下,會長不在這裡辦公,這裡是薪階層聯誼會的一個文創基地。
中午原強大哥請我們在陳掌柜吃地道的湖北菜,而後帶領我們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武漢現在所有的景點都免費,但都要提前預約,以控制人流量。大哥的女兒就在辛亥革命紀念館工作,胡錦濤主席,習近平主席都曾來過博物館,都是由他的女兒解說的,今天他的女兒一直在開會,大哥就領著我們沿著兩位主席做過的電梯,走過的路線,參觀了所有的館。
我們依依不捨地惜別,他明年就六十歲了,但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一直以志願者的身份奔波在小區中給市民送菜送東西,他實在是一個有愛心的有奉獻心的人。其實他是出生在濟南的,因為父親工作的調動而來到武漢,他連山東話都不會說了,但他一直堅持,他的祖籍是山東日照。日照丁氏家族的愛國奉獻的基因在他身上一直流淌著。
晚上又趕赴漢口,周總在同濟醫院的梅園賓館8號招待我們,路上計程車司機恨恨地說,疫情就是軍運會期間美國士兵傳來的,他們一塊獎牌沒得著,卻在武漢到處瞎逛,最後被美國得飛機單獨接走,這是前期網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美國也並承認。但可能所有的武漢人都這樣認為。他們也不埋怨政府,說在那樣情景下,是不是大規模傳染病不好定性亂說,政府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預料的。
一場疫情,讓武漢的人民變得更加開放、更加包容,他說現在完全放開,每天生意不斷,每一個武漢人都變得更加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