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卡二丁守存的糧道街

2021-02-09 阿香半畝園

  

        今天是在武漢的第二天,早晨醒來,陽光穿過窗簾投射到床上 ,又是一個有溫度的一天,昨天晚上謝絕了盧總今天一起陪著吃早餐的熱情,今天決定自己出去走走,黃鶴樓或者湖北博物館,這是我牽掛的地方。但我更心心念念的的是糧道街。

        我打開了手機,就發現丁原強大哥早發來了信息,問今天怎麼安排,是否去糧道街。去糧道街尋訪丁守存的故居是我和丁原強大哥早前的一個約定,沒想到丁大哥惦記得這麼深,昨天得知我到了武漢,今天就主動要帶路尋訪。

    

        其實我與大哥素不相識,也從未謀面。去年和曹漢華兄聊起,他正在聯繫出版《許瀚》一書,我說相比較許瀚,我還是對丁守存更感興趣,曹兄立即向我推薦了住在濤雒三村的丁博原兄長,並介紹說丁博原正在研究丁氏家族文化,並擁有大量的資料,順便還給我發了一張丁守存的照片。

        而後,在曹兄的推薦下,我加了丁博原老兄的微信,聊過一番後,他又將丁原強大哥的微信推給了我,祖籍日照的丁原強大哥受博原兄的影響,這幾年開始深入武漢各個圖書館尋找與丁守存有關的資料,因為,丁守存在武昌做官十年,十年,丁守存幹過湖北布政史,按察使,湖北督糧道道臺,參與重修過黃鶴樓,並撰有《重修黃鶴樓記》,而現在的糧道街就是那時留下來的。

       只是,原糧道署現在被改造為武昌文華中學,但原強大哥強調,據他的考證,現文華中學的校史館就是當時丁存辦公的小滄浪齋。

      我決定立即前去,於是我們從賓館打的,原強哥從家裡打的,到糧道街匯合。

       車到了糧道街,我才發現,這是一條狹窄的老巷子,兩邊的樓房也有些舊,但走過的路上,卻有武漢中學,顯示是董必武題寫校名。林彪曾在這裡教過學。顯然,這是一條有歷史的街。石頭牆上,到處是一些歷史名人的浮雕像。計程車師傅帶著口罩不說話,一直到了這條街上,才說,這是武漢最古老的一條街,也是最著名的女人街,這裡有很多的旗袍店,是女人熱衷遊逛的地方。

         糧道街屬於武昌區,我們在文華中學門口等了一回,觀察了一下,發現文華中學的校名竟是曾經的國家書協主席啟功題寫的,門口的幾處小建築充滿了歷史感。原強大哥很快就到了,不知道為什麼,他一下子就走到我面前,好像我們老早就認識似的。

        寒暄過後,原強大哥去與門衛交涉,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門衛無論如何都不讓進,我們就在門口照了幾張相,原強大哥就熱情地帶領我們圍著糧道街和曇華林小路上轉,到處都是古蹟,這裡,曾經是武昌城的文化中心。

       清朝時可以買官的,但買官的銀子到底落在誰手裡,就不是很清楚了。丁守存上任後,印製了買官收據「正實收」,保證了買官的銀子進入國庫,還制定了一系列防止腐敗的措施。

但是丁守存回到濤雒建造曠視山房的時候,其模式,就是湖北督糧道道署的模式,青磚青瓦都是從南方運回去的。

       但丁守存的錢與貪汙無關,除了俸祿,那時候丁守存因為工作業績卓著而三次受過朝廷的封賞,而且那時候有些生意可以入股,以丁守存的聰明,入個股份掙個外快是很容易的。

他在這裡讀書學習,研究易經,刊刻研究成果《造化究源》一書,還刊刻了很多書籍,在臨沂督辦團練時他是個軍事家,造火炮時他是個科學家,武昌十年,他更多的時候是個文人。而丁守存的小兒子丁麟年,日照最後一個進士,民國時的山東圖書館館長,也是在這裡出生的。

        大哥介紹說,疫情爆發的時候,是從漢口起源,因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就在漢口,但是到了最後,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卻是武昌區,而武昌區最嚴重的地方就是糧道街,這裡小巷狹窄,人口密集,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損失慘重。

       但這裡有武漢最古老的醫院,建於1895年的仁濟醫院,這裡還有很多被武漢市政府列為優秀歷史建築的房子,如建於1888年的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以及很多名人的故居,還有廢棄了的下面長滿了野草,上面長滿了狗尾巴草的天文臺舊址。

       一這裡不同於新建的戶部巷,這裡每一處 每一米都透著百年歷史的滄桑。原強大哥這幾年一直在尋找丁守存的資料,對這裡走過不知多少遍,如數家珍,令王先生高興的是,他還在這裡找到了組織,武昌區新階層聯誼會的牌子也掛在這裡,上去拜訪了一下,會長不在這裡辦公,這裡是薪階層聯誼會的一個文創基地。

         中午原強大哥請我們在陳掌柜吃地道的湖北菜,而後帶領我們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武漢現在所有的景點都免費,但都要提前預約,以控制人流量。大哥的女兒就在辛亥革命紀念館工作,胡錦濤主席,習近平主席都曾來過博物館,都是由他的女兒解說的,今天他的女兒一直在開會,大哥就領著我們沿著兩位主席做過的電梯,走過的路線,參觀了所有的館。

          我們依依不捨地惜別,他明年就六十歲了,但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一直以志願者的身份奔波在小區中給市民送菜送東西,他實在是一個有愛心的有奉獻心的人。其實他是出生在濟南的,因為父親工作的調動而來到武漢,他連山東話都不會說了,但他一直堅持,他的祖籍是山東日照。日照丁氏家族的愛國奉獻的基因在他身上一直流淌著。

       晚上又趕赴漢口,周總在同濟醫院的梅園賓館8號招待我們,路上計程車司機恨恨地說,疫情就是軍運會期間美國士兵傳來的,他們一塊獎牌沒得著,卻在武漢到處瞎逛,最後被美國得飛機單獨接走,這是前期網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美國也並承認。但可能所有的武漢人都這樣認為。他們也不埋怨政府,說在那樣情景下,是不是大規模傳染病不好定性亂說,政府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預料的。

       一場疫情,讓武漢的人民變得更加開放、更加包容,他說現在完全放開,每天生意不斷,每一個武漢人都變得更加從容。

相關焦點

  • 真羨慕,住在糧道街的武漢人!
    這也是糧道街的神奇之處,遍地蒼蠅館子,依舊吸引著無數人前來,完全不辜負「糧道」二字。當城市還在沉睡,糧道街已經醒來,當城市開始甦醒,糧道街已經飄出早餐的香氣。 小吃、早餐,是糧道街熱鬧的開始。三胖也是糧道街的老店了,腰子粉聲名在外。水沸了後,咕嚕冒泡,腰子和寬粉入水後歡快地跳躍舞蹈。幾分鐘後,水變色成了湯,腰子呈現迷人的紫褐色,寬粉也吸足了湯味變得柔軟,一碗腰花粉完成了完美的首秀。
  • 「糧道街」牌特產咖啡,只有這裡能喝到
    因為一張掛著「糧道街」路牌的咖啡圖片,今年國慶期間,糧道街上的「本周COFFEE」成功火出圈。◎圖片由周周提供本周COFFEE店主打手衝咖啡,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藍色「糧道街」路牌標籤,竟然吸引了不少遊客專程為了它穿越武漢三鎮,前來拍照打卡。
  • 老武漢的古早味,糧道街上純手工製作的桂花水晶糕
    今天我又來糧道街啦,這次不聊過早小吃,也不聊燒烤宵夜,只來說說老武漢的古早味糕點!除了耳熟能詳的汪玉霞、萬松園、揚子江,曹祥泰這些老店,散落在武漢街頭巷尾兒時回憶中的糕點小店,現如今基本都消失不見了。糧道街上的老傅家糕點,小小的門店,主打水晶糕和驢打滾,不管什麼品種,統統都是5元/個。他家是純手工現做,上午製作,中午開賣,比如蔓越莓水晶糕,抹茶紅豆水晶糕這些年輕人喜歡的口味,很快就被賣完。
  • 丁守存:悲喜交雜的晚清科技先行者
    無用武之地的丁守存灰心喪氣,被迫暫時中斷了武器研究。道光二十九年,丁守存轉任戶部山東司主事,仍擔任軍機章京,並出任廣西鄉試副考官。二丁聚首,效力軍營鹹豐帝即位後,天下烽煙四起。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賽尚阿被派往廣西弭平亂局。為報答知遇之恩,也為建功立業,丁守存主動請纓,希望跟隨賽尚阿共赴前線。還未出京,丁守存就得到了一個振奮的好消息。
  • 武漢這9條街,我都是靠吃來記住的!
    人均:8元地址:糧道街港飲之港旁正宗桂林米粉應該是武漢最好吃的桂林米粉,名聲在外,開了快20年,味道和以前一樣 ,熱燙吃下去,粉的口感彈滑,湯重口味,有牛羊油的味道,很厚重。人均:7元地址:糧道街武漢中學校門旁草草集從裝修風格到菜單到wifi設計,都非常文藝小清新,基本的主食、沙拉、炸物、飲料都有。
  • 武漢特色美食街有哪些?武漢史上最全最新美食街大盤點!
    武漢有很多美食街,每一條美食街都會有不同特色的美食,都滿足了吃貨們的食慾。那麼武漢的美食街有哪些呢?武昌區1、胭脂路熊太婆原湯水餃人均:10元左右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06:30-21:00地址:武昌區糧道街與胭脂路交匯處如家酒店對面斌斌鮮魚糊湯粉人均:6元左右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06:00-12:00地址:武昌區胭脂路與候補街交叉口西20米(近湖北中醫院)
  • 武漢23條超高人氣美食街!每一條都藏著無數刁角美味!
    人均:8元地址:糧道街港飲之港旁正宗桂林米粉應該是武漢最好吃的桂林米粉,名聲在外,開了快20年,味道和以前一樣 ,熱燙吃下去,粉的口感彈滑,湯重口味,有牛羊油的味道,很厚重。人均:7元地址:糧道街武漢中學校門旁草草集從裝修風格到菜單到wifi設計,都非常文藝小清新,基本的主食、沙拉、炸物、飲料都有。
  • 扒一扒武漢三鎮美食街,這一年你都不愁吃!過時不候!
    糧道街是武漢市井味道的代表。人均:8元地址:糧道街港飲之港旁正宗桂林米粉應該是武漢最好吃的桂林米粉,名聲在外,開了快20年,味道和以前一樣 ,熱燙吃下去,粉的口感彈滑,湯重口味,有牛羊油的味道,很厚重。
  • 糧道街上做了38年的豆皮,科班出身,每天限量20鍋!
    和十步一見的粉麵館相,武漢的另一樣過早之光——豆皮,已經格外少見。豆皮的講究,絕不遜色於任何一道武漢的早點,複雜的製作工藝,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望而卻步。糧道街上,就有這樣一位爺爺,已經操著鐵鏟38年,始終堅持在豆皮製作的一線。每天20鍋豆皮,60斤糯米,售完即止。10點多再去,就只能隨緣了。
  • 火到韓國的武漢美食已經全部都找到,坐地鐵去吃吧!
    韓國美食界「扛把子」白鍾元 打卡武漢特色小吃 讓網友直呼: 真想坐飛機到武漢來吃吃吃 立刻,現在,馬上!
  • 武漢這50家老牌美食,據說地道的武漢人都知道
    十分君也整理了50家武漢老牌名店,看看你打卡了那幾家!長堤街桂萍牛雜丨牛雜鍋仔地址:礄口長堤街聞著牛肉鍋的香味,吃著入味的紅油蘿蔔以及軟爛不柴的牛肉牛雜,哪怕藏在老街的刁角處,這裡每天都生意爆滿。胖嫂油燜蟹丨油燜蟹地址:前進二路151號胖嫂家螃蟹的燒法很好,味道濃厚,肉質鮮嫩,吃到後面還可以加熱乾麵進去,吃到撐。
  • 走吧,去吃武漢!
    八斤生煎包(大智路地鐵站D出口200米我愛我家門口);江漢路煎包一絕(漢口中山大道818號萬達廣場門口);五福生煎(糧道街57號);遊記煎包(精武路對面天橋旁)等。蔣婆抄手(中山大道路口蘭陵路94號);老街福龍抄手(江漢二路與南京路交叉路口)等。燒麥▼
  • 寒假武漢遊玩攻略
    不過沒關係,不管是選擇留校,還是還沒來得及回家,即使足不出武漢也能享受和其他同學一樣的美好假期體驗哦~ 這期推送就帶大家看看武漢市內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吧~ 糧道街 路線:街道口站上車,到地鐵螃蟹岬站下車。
  • 100名武漢民間吃貨的私藏美食指南
    2、@小小珊肯定是水路街的阿斌豆皮了,每天他家都是排著長隊,看著老闆在那裡翻豆皮,看多少次都不會膩。3、@秀秀秀大成路與解放路交叉口的志宏宮廷糕點應該有姓名!每次路過都要給家裡的奶奶買點桃酥。4、@吃吃醬大成路超有名的小秋水餃,聽說袁弘都帶著他老婆過來打卡過,是這條街名氣最大的早點店了。
  • 武漢「最出名」的小吃街,裡面都是外地遊客,武漢本地人很少去
    許多人在全國各地都有一條當地人根本不去的「著名」小吃街,但是在外地人的「旅遊攻略」中都會出現,而且這裡屬於一定要打卡的地方,還有一些需要做朋友圈的地方,這裡經常賣各種特色小吃,南京的夫子廟,像西安的回民街,湖北武漢也有類似的「著名」小吃街?
  • 武漢地鐵:軌道交通13號線能夠與5號線司門口及7號線小東門站換乘
    據悉,武漢地鐵:軌道交通13號線由漢口經漢陽南岸嘴過江後至武昌,沿糧道街設置,能夠與5號線司門口及7號線小東門站換乘。據微信公眾號中北路了解,根據市政府2019年批覆的《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年)》(武政辦〔2018〕155號),武漢軌道交通13號線起於臨空經濟區,止於未來城,沿高新二路敷設。目前,武漢軌道交通13號線處於前期研究階段,最終線站位方案及建設時序以相關部門批覆為準。
  • 武漢堂食集錦!從火鍋到燒烤,從小龍蝦到日料,齊活
    蝦皇武漢虎泉直營店一生必吃的小龍蝦,蝦皇作為潛江的明星品牌,在武漢同樣人氣高漲,不用開車去到潛江,正宗的潛江小龍蝦家門口就能吃到。# Add. 香港路店武漢日式燒肉中的明星,來過的人都毫不吝嗇的給出了5星好評,澳洲安格斯鮮牛肉中國獨家授權餐廳,來自澳洲天然牧場的谷飼牛肉,每一口都是臻選。# Add.
  • 不到武漢你永遠不會知道,螃蟹岬其實沒有螃蟹,小龜山也沒烏龜
    正如你不到武漢也不會知道,原來螃蟹岬裡沒有螃蟹,而小龜山中也找不到烏龜。其實武漢不止是螃蟹岬和小龜山十分迷惑人,在武漢的地鐵站名裡,還有個水果湖,同樣也並不是水果眾多的湖泊。先來說說螃蟹岬吧,螃蟹岬由曇華林和中山路圍繞,只是一座較為普通的小山丘,但因其東部延伸入湖,外觀很像螃蟹的蟹鉗,所以被當地人命名為螃蟹岬。
  • 一個在武漢生活了三年的廣東妹子整理的武漢美食大全
    外地人只知道戶部巷,其實這有條武漢美食街也是很出名的,叫糧道街,說起這家串串,簡直是糧道街的一家傳奇店鋪,去的大部分是學生,也常把聚餐定在這裡。推薦:牛肉、苕粉、核桃奶、冰粉人均:46元地址:武昌區糧道街文華中學旁邊★這裡你們要吃我這顆大安利【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的【油餅包燒麥】就在這家串串旁邊,份量足個兒大,油餅薄薄脆脆的很香,燒賣軟軟糯糯的,有黑椒味,並不油膩,我介紹去的每個去吃了一遍還想吃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