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聽過的兩個"榮耀「,一個來自爆款的手機遊戲,一個來自爆紅的網絡推文《記住,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絕不拿著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結尾,」無關年齡,事關榮耀而已「。
我承認關於中年危機的關注和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當前這樣急躁浮躁的社會氛圍,最近還經常看到朋友圈一位哥們每天晚上11點、12點、1點在曬辦公室加班的照片,那時候的我通常躺在床上準備聽喜馬拉雅的十點讀書或者看看頭條視頻上的各種八卦。
好幾次很想發一個消息給那哥們,別那麼拼了,命是自己的,特別想告訴他就算工作再忙,別忘了抽空鍛鍊身體.後來還是沒有多嘴,我知道他的速度和節奏中有一種身不由已。
再過五年的他也許會更忙,孩子那時候會上小學,如果再要和身邊的南京孩子攀比一下就讀的學校,恐怕這個年輕的爸爸要麼多賺錢、要麼攢資源,而他絕對不會讓自己輕易慢下來,所以他會和大多數身邊的人一樣,嘴裡罵著這操蛋的生活,然後又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操蛋的生活大潮中去了。
隨波逐流——
無論你多麼拼命地賺錢和打拼,中年危機都不會繞著你走,你沒錢沒地位的時候覺得自己苦逼,有錢有地位的時候又會患得患失,生怕後面的生活質量下降,那個落差可比壓根就沒富過更可怕。
有一個朋友做某產品代理,我覺得他錢應該賺的不少,為什麼這麼說呢?柜子裡的羽絨服全是頂級品牌,所有行李箱只用rimowa,為了和小區保安賭氣,額外又買了一輛50萬的車用來佔車位.但是他每天煩心的事兒也不少,因為店裡沒有僱傭其他員工,除了他親媽就是他自己看店,他說很多單子沒了他就不能成,還說收錢的事情不能交給外人,一年到頭難得給自己放個假,出去玩就使勁花錢覺得才算對得起自己。
有些人,你是沒法去勸的,尤其是在人家賺錢正熱火的時候,你勸他慢下來,他覺得你不懂『錢可以帶來安全感」,可是生活讓我漸漸明白,真正持久的安全感絕對不是用錢能實現的,一定是內心對生活當下和未來的篤定和相信,才會支撐你內心的城堡。
再說到保溫杯這事,我就是一個超級愛帶保溫杯的人,以前冬天在戶外主持活動時,到後臺喝一口熱水能給整個人滿滿的能量,沒有人可以在身邊照顧關心你的辛苦日子裡,你必須懂得自己照顧好自己。現在到了冬天,早晨出門都會灌好溫開水,然後放在車子上,等紅燈的時候就按起來瓶嘴喝一口,不止能解渴,還能消解很多煩躁。
幾年前,小虎夫婦送了一個日本虎牌的保溫杯,一下子把我的喝水B格提升了好幾級,日本保溫杯的技術水平也是絕了,你要是早晨灌的開水,到了中午還能燙嘴呢。坐高鐵出去玩的時候,書包裡也一定會裝著保溫杯,提前準備好袋泡茶到了車上衝,舒舒服服地戴上耳機聽著音樂,看著窗外田野和村莊飛馳而過,這可比咕嘟咕嘟喝礦泉水好多了。
以前年輕的時候(20多歲剛出頭吧),覺得能經常去酒吧和夜店的才牛逼,現在偶爾看到有人深夜曬一堆KTV裡的酒瓶子,多少也覺得有些幼稚了,倒不是說人過了30、40就不能去酒吧KTV喝酒,而是真的不應該再以此為榮了。你活那麼大了,還不知道好好照顧自己,要那種所謂的榮耀和仰望有什麼意義?你深更半夜倒在路邊草叢裡哇哇吐,你跌跌撞撞地趴在馬桶邊淚流嗷嗷哭,你到底有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呢?
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酒後的狀態?因為讀書期間,也在三裡屯的夜店裡兼職做了半年駐場主持,每天開場營業時也都是人模人樣的老闆、經理、白領進來,沒到散場時喝得不省人事的大有人在,到最後張總、李總、趙哥、王哥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笑話。
那種認為拿著保溫杯的男人就是」沒有出息「的人,恰恰是在迴避和逃避啊,我認為一個能端得起酒杯也能懷揣著保溫杯的男人才爺們,該喝的酒我絕對不賴著,不該裝的B我也不死撐著,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成熟的標誌是什麼「,我喜歡其中的一個回答,成熟有四個照顧,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生活,然後是情緒,最後是價值體系。成熟的人本質上是能自我照顧的人,讓自己吃好吃的,讓自己穿好看的,讓自己的工作有挑戰性,讓自己學習不斷提升,和身邊的人交朋友,處理好關係。你是一個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人,而非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小孩子。
保溫杯還是經常帶著吧,
此事無關榮耀,
事關身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