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神奇的電臺,這裡只聊孩子的話題。就連主播人陽陽,都不知道電話另一端的孩子是如何找到她的。這就是《陽陽的陽光在線》。
總有一些不可承受之重,讓生活泛起波瀾。
01
前幾天加班太累,於陽陽向主管大汪申請了半天調休。
終於撈著睡了個懶覺,陽陽覺得心滿意足,晃悠悠吃了午飯去乘輕軌。
非人流高峰期,站臺上等待的人並不多。陽陽正氣定神閒地望著遠處,一片空地上機器轟鳴,田野正被改造成高樓大廈。
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突然從她身前跑了過去。陽陽的腳前就是站臺黃線,那個孩子在黃線內跑竄。
雖說站臺裝有安全玻璃門,以防止人掉落軌道,陽陽還是覺得哪裡不妥。
02
就在小男孩躥過一位身穿黑色大衣的中年女士身邊,女士忍不住開口喊:「這誰家的孩子,要照顧好!多不安全!」
一位看手機的年輕女子一把揪住那個小男孩,將他拽到身邊。
小男孩掙扎著還想跑,他媽媽訓斥道:「再跑!一會兒丟了看誰找你!」
已能聽到輕軌進站的聲音,那小男孩扭著身子就要脫手,有人提醒:「拉著小孩的胳膊吧,不易滑脫。」
小男孩媽媽改為抓住他胳膊,又騰出另一隻手幫他抹了把鼻涕,總算一起進了車廂。
03
陽陽進辦公室時,杜一鳴都在了。每到年末大家都忙,忙著總結、計劃、迎接新一年。
熊小毛說:「陽陽,真有你的!我實習期請假,大汪都不給批。」
大汪正進來,接上話頭:「你一個大男人,又不來大姨媽,還每月要請一兩天假。」
一屋子人都笑岔了氣。
大汪想起還要為陽陽正名:「人家陽陽是加了好幾天班,才申請了半天調休。」
陽陽頗感無奈,申請個調休也躺槍啊。
04
辦公室剛安靜下來,趙玫玫突然「啊」了一聲。坐在她背後的沈君怡誇張地輕撫胸口,嗔怪道:「玫玫,你今天怎麼總是一驚一乍的?人家的小心臟多受不了。」
玫玫說:「不好意思。我一個朋友是『守護者』志願者,動用民間力量協助警察尋找走失孩子的。今天連著報警兩起,這會兒找到一個,另一個還在找。」
杜一鳴說:「家長估計要急瘋了。」
玫玫說:「可不是?一直哭。邊哭邊找。」
陽陽上網搜了下新聞,不搜不要緊,一搜嚇一跳。
05
她粗略統計了下,僅12月份,各公安局及傳統媒體報導的孩子走失新聞就有十多起,還都是最終順利找回的。
12月4日,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地區,一位約七八歲孩子走失,群眾報警後找回。
12月7日,遼寧省本溪市地區,一位小女孩與爺爺玩捉迷藏走失,群眾報警後找回。
12月10日,江西省吉安市地區,一位4歲小女孩趁爸爸做飯時外出走失,群眾報警後找回。
12月11日,成都地區,一位男孩在超市走失,至商場外與其他孩子玩耍時,群眾報警找回。
12月12日,江蘇省鎮江地區,兩個孩子走失,一個四歲一個五歲。家長報警後找回。
12月12日,福建省龍巖市地區,一位3歲左右男孩在廣場附近走失,群眾報警後找回。
12月12日,福建省龍巖市地區,一位小女孩在商場走散,群眾報警後找回。
12月13日,福建省龍巖市地區,一位小男孩在車站走失。家長下午1點多報警,警察3點多接到群眾電話,匹配後找回。
12月還有山東棗莊市地區一位四五歲男孩走失,經附近幼兒園老師辨出後找到家長。
……
06
杜一鳴沉默了會兒,說:「其實我小時候也走失過。」
玫玫說:「鳴姐,你真幸運。必有後福!」
小毛說:「鳴姐,你不是新疆的嗎?那地方民風淳樸,萬幸啊。」
杜一鳴說:「我那會兒五歲,獨自走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越走天色越黑,腦袋都是蒙的,心裡只有害怕。」
玫玫問:「鳴姐怎麼走丟的?」陽陽問:「鳴姐怎麼找到家人的?」
見大家都很關心,杜一鳴回憶著:「那是一個暑假,我跟著比我大五歲的姐姐和一個堂姐,三人去離家30多公裡的姑姑家住。玩了幾天後,我們想回家,但當時媽媽沒時間接,姑姑沒空送,讓我們再多等一天。」
07
杜一鳴接著說:「可我們都不想等。姐姐和堂姐就決定帶著我去找車站,自己買票回家。從姑姑家出來後,可能是想走近道,我們離開公路穿越戈壁灘,走著走著發現迷了路。我當時小,又嬌氣,就鬧著喊餓喊累。姐姐和堂姐路過一些挖煤的人,把我留在那裡等,她們計劃找到車站再回來接我。」
「眼看太陽快下山,我覺得等了好久好久,就順著她們走的方向去找。但因為在戈壁灘上,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位置坐標,也看不到一條路。就這樣走著走著,我也不知自己走到了哪裡,周圍都是戈壁,也不見一個人,一個動物。」
「我哭著找著,看到一條乾涸的人工渠。在新疆,人們在戈壁灘上開鑿一條溝渠,溝渠兩邊用水泥板加固,穿越戈壁到達綠洲,用於引水灌溉莊稼。我下意識地沿著人工渠一路走。太陽下山後,我終於看到一條公路,公路旁聚著一群人,正在等車。那就是附近唯一的車站。」
「我放聲大哭,一位阿姨過來問我,我說了事情的經過。我只知道姑姑的名字、住什麼地區,但說不清姑姑家的住址。阿姨說她剛好是那裡開商店的,帶我先坐車回去,看誰認識我。我跟著她到了商店,她問了很多人,都說不認識。」
「一直到晚上,我姑姑聽到消息,帶著媽媽來商店。我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媽媽披頭散髮、臉色蒼白,抱住我就大聲痛哭,我姐也是批頭散發。在我走失的那段時間,她們比我更難受。」
08
杜一鳴輕呼了口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幸好沿著人工渠走,可能也出於求生本能。因為當時太小,沒什麼生活經驗,父母也沒時間教我們這些。」
玫玫小心翼翼地問:「你怨你姐和堂姐嗎?」
杜一鳴說:「當然不怨!是我自己沒有耐心等,她們其實沒走多久就回去找我了。我和她們走岔了。不過,我現在也不愛獨自等人,寧願和人一起走。」
杜一鳴說:「這件事並沒有給我留下陰影。我一個朋友卻因為自己的孩子差點兒走失,現在還耿耿於懷。」
陽陽問:「是在城市裡發生的嗎?」
杜一鳴:「是。城市環境也複雜,好人也多,只擔心那些居心不良的人。」
09
杜一鳴說:「朋友當時一人帶著倆孩子在大商場外側飯店吃飯,飯店靠著一條寬大的馬路。朋友正和大寶吃著飯,二寶走到門口玩。她一抬頭,發現不見了二寶蹤影,叫了好幾聲都沒回應,當時心就慌了。她衝出門外不見人,又跑去商場裡也沒見人,腿都嚇得發軟。」
「朋友確定二寶不在商場裡,就趕緊把大寶託給飯店老闆娘,再次出去找。她四處詢問,一位送外賣的女士問她是不是一個小男孩,好像和一群人過了馬路。朋友衝過寬闊的馬路,在對面人氣不旺的廣場附近看見了二寶,旁邊還圍著幾個人。」
「朋友衝上去摟住二寶痛哭,二寶當時並沒感覺,看到媽媽哭也被嚇哭了。她見周圍燈光昏暗、人跡稀少,忙帶著孩子跑過馬路,回到那家飯店裡還驚魂未定。她說自己後來總做噩夢,還經常因此失眠。」
陽陽說:「這位媽媽是太自責,把責任都攬到了自己身上。孩子平安就好,大人也要像孩子一樣,從當時的害怕中走出來。」
10
大汪在一旁邊聽邊工作,此時開口道:「我女兒可能比較大了,這方面還挺有意識的。有次經歷很驚險,我都不知道,回去路上她才說。她說那天在外面上完培訓課,我還沒去接,就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等。一個穿著黑衣服的男人走過去,說他可以帶女兒去找我。女兒說她會找老師藉手機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很快就到了。那男人後來就走了。」
小毛問:「那男人怎麼知道你女兒在等爸爸?」
大汪說:「我也問了。女兒說可能是同學問她時,那人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我有點兒後怕,誇女兒機智,為此還和她去吃了頓披薩。當然,我覺得培養安全意識挺重要,不管年齡大小,平時還是要給孩子說說。」
杜一鳴說:「這點特別重要。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盯住孩子就好了,但總有各種情況發生,最好能教孩子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孩子3歲左右,可以教他記住爸爸媽媽的姓名、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最好是說給警察聽。稍大些,教孩子辨別好壞人群,不要跟陌生人走或幫陌生人帶路,要找那些穿制服的警察、工作人員等。再大些的孩子,給他們適當講些江湖騙術,提高自身防範意識。比如不要喝剛認識人送的開瓶飲料、聚會不跟風吸食所謂的興奮食品、不隨便跟朋友出去飲酒過夜。」
11
小毛不解地問:「其他挺有必要。但為什麼不能給人帶路?不是助人為樂嗎?」
大汪說:「你真是單純少年!之前發生多起社會事件,你沒見過報導嗎?有些不法分子僱傭小孩或老人,他們裝作迷路的人,專找善良的未成年人幫忙帶路,有的是詐騙或勒索財物,有的甚至販賣人口。總之,指路說路可以,但如陌生人要求帶路,讓他直接找警察叔叔就對了。」
陽陽說:「還有,有機構分析了『寶貝回家』網的數據……哦,『寶貝回家』是國內唯一專門提供未成年人尋人信息的公益網站。數據統計發現,1-12歲失蹤數男孩多於女孩,其中4-7歲的男孩最易失蹤。但13-18歲女孩失蹤數卻略多於男孩。」
杜一鳴說:「這是全國數據,大些年齡的女孩子,有些可能是因為被騙外出打工或賺錢。不管是做父母的,還是孩子自己,都要多些常識,留個心眼。」
玫玫突然歡呼起來:「找到了找到了!我朋友說,第二個走失孩子也被熱心人發現,報了警,已經聯繫上父母。太好了!」
12
節目時間到,陽陽接起電話:「你好!愛笑最好看,生活有陽光。這裡是陽光在線,我是主播陽陽。」
傳來一個小男孩的聲音:「陽陽姐姐,你好!我叫陶陶。不是淘氣的『淘』,是樂陶陶的『陶』。」
陽陽:「陶陶好!你找陽陽姐姐想聊什麼?」
陶陶:「媽媽最近說了些事情,讓我感到害怕。」
陽陽:「可以舉個例子嗎?」
陶陶:「媽媽說,如果我一個人在家,不能給陌生人開門。還說我在外面,也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不能跟陌生人走。我現在不敢一個人出門,也不敢獨自呆家裡了。」
13
陽陽:「嗯,陶陶,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有的事情的確很嚇人,比如打雷、閃電、暴風雨等。但有時候是想像力在作怪,把安全的東西變成了可怕的東西。」
陶陶:「可媽媽這麼說,讓我覺得一個人呆著很不安全。」
陽陽:「陶陶喜歡搭樂高積木嗎?」
陶陶興奮起來:「我最擅長搭積木!我已經可以搭動力組套裝了。」
陽陽:「陶陶很棒呢!你搭動力組,要看說明書嗎?」
陶陶:「當然了!而且還不能看錯,不然會搭不成功的。」
14
陽陽:「陽陽姐姐覺得,媽媽給你說的那些注意事項,就是保護你安全的說明書。」
陶陶:「哦,我懂了。樂高說明書是為了搭出成功作品,媽媽的說明書是讓我避開危險。」
陽陽:「陶陶真棒!只要按說明書做,你可以安全地呆在家裡或其他地方。」
陶陶:「就像老師說,過馬路要看紅綠燈、注意盲區,我也不害怕過馬路了。」
陽陽:「陶陶很聰明!也是個勇敢的孩子!」
15
節目過後,陽陽又看了一些資料:截至2018年7月,『寶貝回家』網有超過四萬個家庭在尋找孩子,單日註冊量最高一天達190多個家庭。
那些容易走失的地方,包括醫院、火車站、汽車站、超市、商場、公園、餐廳等,這些地方人流量大,年幼的孩子容易迷路。
陽陽工整地記了些要點,便於和家有寶貝的朋友分享:
3歲以下幼兒
家長提高警惕。擁擠環境儘量抱起孩子,防止踩踏或走失;外出時一人負責看管,避免以為別的成員在看孩子;為孩子製作聯繫卡縫在衣服內側,包括姓名及兩位聯繫人電話;給孩子穿戴一些顏色鮮豔或標誌明顯的衣服、頭飾或其他物品等。
培養孩子意識。家以外的地方不要隨意捉迷藏;聽爸爸媽媽叫時有反應;有趣的東西要帶爸爸媽媽一起看;找不到爸爸媽媽時原地不動;能分辨警察叔叔、保安叔叔、服務臺或售貨員阿姨等;做一些情景扮演遊戲,教孩子應對走失情況;如孩子可以做到,教背一個或兩個家庭成員手機號碼。
適當使用輔助工具。人流擁擠或陌生的地方,可適當使用防丟失牽引繩、防走失手環、GPS定位防走失手錶、防走失報警器等。但這些不能替代對孩子安全意識的培養。
3-6歲孩子
注意安全常識。擁擠環境或乘坐交通工具時,拉住孩子的胳膊而不是手,以免滑脫;外出時一人負責看管,避免以為別的成員在看孩子;不要讓孩子在沒有大人看護的情況下跟一群孩子外出玩耍。
培養孩子意識。教會孩子背記家庭電話、所住城市和小區名、家庭成員的名字;教孩子識別好壞人群,認識警察叔叔、保安等穿制服人員,及服務臺阿姨、售貨員阿姨等;教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品或玩具,更不要跟著陌生人走;如陌生人強行抱時,要大聲喊或向身邊路人求救,說不認識這個人;給孩子樹立「界限」概念,可以在哪個範圍內隨便跑,比如社區公園、草坪、兒童遊樂場內,但不能跑出去;用合適的方式告訴孩子社會現狀及他應該遵守的規則。
適當使用輔助工具。如孩子願意,可以佩帶兒童手錶或GPS定位工具。但不能以此替代對孩子安全意識的重視和培養。
7-12歲孩子
用合適的方式告訴孩子社會現狀,及應遵守的規則。
激勵孩子記住路標、辨別方位、學會看地圖認清路線。
教會孩子遇險打110電話求助。
教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品或不明物品,更不要跟陌生人走。陌生人要求帶路或到家中幫忙時要拒絕,請他找警察。
教孩子幾招防身術,如果陌生人強行抱時,要大聲喊並向身邊的路人求救,說根本不認識這個人。
13-18歲未成年人
用合適的方式告訴孩子社會現狀,及應遵守的規則,
告訴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食品或不明物品,不要跟陌生人走。告訴孩子在陌生人要求帶路或到家中幫忙時要拒絕,請他找警察叔叔,
告訴孩子不要喝剛認識人送的開瓶飲料、聚會不跟風吸食所謂的興奮食品、不隨便跟朋友出去飲酒過夜。
告訴孩子不要盲目相信某地賺錢很容易而外出打工。
萬一發生走失
立即報警:失蹤24小時內是黃金尋找期。發現後立即報警,告知孩子走失時具體地點、時間、體貌特徵、服飾特徵等,並由一名家庭成員到派出所立案。
發動尋找:留一個大人原地等待,同時大聲呼喊;發動親朋好友分頭快速尋找;詢問附近的人或店家。
廣播尋人:在公園、商場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及時向工作人員要求廣播尋人。
調看監控:在警方幫助下到事發地調查監控錄像,並在隱患區域查找。不止看孩子影像,還有反常車輛、紙箱、旅行包等。
求助民政部門:如周邊有救助站、福利院等地,別忘了求助。
穩定情緒:不要不停責怪某位成員,這時大人比孩子還脆弱。
一些通用常識
請不要把幼小孩子單獨留在家中、店鋪或車上,已發生多起類似事件。
請不要把孩子交給陌生人或不知根底的人看管或帶走,無暇照顧時要交給可信賴的親朋好友。
教孩子發現走失後,在原地等父母來找,或向警察叔叔求助。
教孩子在危險時要大聲喊救命,及逃跑、咬人等求生技能。
鼓勵孩子遇到危險時要勇敢機智。
幫助適齡孩子建立交往原則。
《易經》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四時小仙親子成長系列小說
《陽陽的陽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