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G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據說是香港金像獎協會評出1980——2002年的179部經典港片,大家現在還可以百度的到。
這裡面可以說是恐怖電影的唯有《猛鬼差館》和《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了,而《猛鬼差館》說實話,搞笑的成分太多了,嚇人的地方真的不多,所以這部《七月十四》在這179部港片裡算是獨一無二的恐怖電影。
小G當時就是抱著什麼樣的恐怖電影可以入選經典港片的心態第一次看它的。
到今天,這部電影我看了至少三遍,一方面是因為很喜歡劉青雲,人帥演技又好,電影上映是1993年,距今已經24年了,那時的劉青雲超級帥啊,而且他簡直太適合演警探了,不苟言笑的臉寫滿了天然而細密的推理表情,第一次看他飾演警探是從《黑俠》開始的,從此我就一直被這樣一個高大的警探形象吸引;另一方面則是一個很基本的原因,即這是一個好的故事,它可以吸引我再次觀看,現在很多影片已經無法將一個故事講好,一個無聊的故事我很少看完,別說再次觀看了。
《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於1993年上映,電影講述劉青雲和周文健飾演一對警察搭檔,奉命調查一件離奇兇殺案。
隨著調查的深入,卻不斷發生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現象,和他們扯上關係的人也相繼離奇死亡。
電影以各種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來製造懸念,懸念的鋪墊足夠吊人胃口。
所有讓人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現象都直指最後的答案,兇手到底是誰?
最後的答案不僅和西方宗教有關,而且和中國傳統的中元節,鬼節也有關係。
《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是一部很不錯驚悚懸疑電影,本片更是榮獲1994年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女配角提名及最佳新演員提名三項大獎。
《七月十四》的續集電影《七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時隔六年,於1999年才上映。
電影講述一個警察捉鬼的故事。
雖然以中元節作為故事背景,引入傳統的鬼怪元素,但不像前作大玩驚悚推理。
電影前半部分花費大量戲份做各種鋪墊,從中段開始,劇情則開始徹底反轉。
李燦森和女鬼並非人鬼戀,和李燦森纏綿的不是女鬼,而是男鬼。女鬼口中的前世因果,後世是李燦森的女兒也是騙人。
吳鎮宇並非痞子警察,原來是好人,發爛渣其實是在做好事。
故事整體雖有些羸弱,但足夠荒誕滑稽,配以劇情上的反轉,總能讓人大笑不止。
電影雖然有鬼怪元素,但卻一點不恐怖,反而是一部非常搞笑的電影。
「每年都要來,不來就要死」、「死了都要來」這兩句誓言貫穿《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全片。
影片中除了最後六姐妹的鬼魂,並沒有鬼魂的出現,電影中殺死他們的是荒屋內牆上掛著的三角惡魔力量,但我還是習慣的稱呼這種靈異邪惡力量為「鬼魂」。
七月十四鬼門開的傳說被改編成不少的恐怖電影,本片是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前半段簡直就是一部喜劇片,全程都沒有太過刺激血腥的畫面,但小夥伴卻一直都身處於緊張的氛圍中,不曾放鬆。
在那個以「鬼」嚇人的恐怖片時代 ,本片不同於當時的鬼片,該片的情節、故事的編排,都大大超前了那個時代,結局更是神來之筆。
寫完這部電影,此時深夜10點多,閉起眼睛腦海裡仍然能不斷想起結局時已死去的朋友們站在荒屋裡向女主揮手呼喚女主加入他們「聚會」的鏡頭,感覺今晚又要一夜無眠吶...
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四,小夥伴可千萬不要隨便的發誓啊!
老規矩了,這裡不再做詳述了,小G今日收到侵權通知了,所以今後您可以直接在微信公眾號:滾哥網盤資源 回復關鍵詞就可以,具體什麼關鍵詞,最好是回復全名就行,別有錯別字哦!同樣您也可以看下面的「今日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