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川,七月十四「鬼節」是這樣過的……

2021-01-14 掌上吳川

農曆七月十四,在吳川俗稱「鬼節」,吳川市民的習俗是「宴請」祖宗「神靈」!


吳川人家家戶戶都備酒菜拜土地公、拜神、祭祖,追先悼遠,「宴請」祖宗「神靈」。他們還蒸製長條形的米粉糕條祭拜,稱為扁擔糕,意為讓祖先挑衣服財物,還燒紙錢、花紙(表示布匹)、紙紮的花鞋、元寶、金錠祭奠先人,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讓其在陰間「享用」。又或祈求「神靈」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萬事如意。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獨特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


用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稱為拜路頭


吳川人習慣上也大搞七月十五日的節慶,雖然少提「盂蘭節」的節名。這天他們除中午隆重祭祀祖宗外,到了旁晚,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和房屋四圍焚香,把香燭燃插在地上,擺上香案和祭品去拜路頭,還燒一大堆紙錢、花紙、花鞋、元寶、金錠,「宴請」和祭奠外界的無主「神靈」,並祈「神靈」保佑,五穀豐登,老少平安。


世上本沒鬼神靈異 追思先人祈求平安


聽老人說,過去梅菉每年七月十五日都搞大祭祀活動,叫「支幽」,也許是支走幽靈的意思吧。「支幽」分為「山幽」和「水幽」,「山幽」儀式在位於蔗坡的養生亭舉行,請道士拜佛、撒米和撒粉團,備齊祭品公祭陸地上那些「無家可歸」的「神靈」。「水幽」則在河邊舉行,結紙船、放水燈,紙船紅燭照天燒,以祭祀水中的亡靈。

相關焦點

  • 在吳川,七月十四「鬼節」是這樣過的...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中國傳統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 為什麼廣西過中元節要提前一天,還把鬼節叫「七月十四」呢
    《沾福七月半》·桂臨塞上中元八桂景勝春,七月十四度亡魂。若問何處尋美食,不妨杯酒呡嘴唇~~今天中元節!想好吃啥喝啥了沒?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中元節。所以,這天又俗稱「鬼節」,在佛教裡稱為盂蘭盆節。「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期。相傳它是中國傳統的鬼節,也是民間祭祖的日子。這一天地宮將打開地獄之門,已故的親人便可回家,再食一回人間煙火。就這樣每年到了這一天,人們焚燒衣服、擺好酒肉,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孤魂野鬼,並且祈求自己全年順利平安。它成為了一個秋嘗祭祖又表達著祈禱祝福的華夏傳統節日。
  • 有一種鄉愁,叫七月十四
    圖/next文/袁奉一 今天是陰曆七月十四,鬼節。 假如有人特意打電話來提醒你這一點,未免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可在華南的很多地方,鬼節是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甚至比清明節更為盛大。 一般來說,南方人過的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是七月十五,依佛教習俗就叫「盂蘭節」,依道教習俗則叫「中元節」,但民間一律稱為「鬼節」。雖然節日與鬼有關,但這卻是一個與親人一起懷念先人的日子。人在異鄉,也就沒有鬼節可過,只有鄉愁了。
  • 七月半中元節:中國的鬼節,「三俗合一」的日子
    西方有萬聖節,人們在那一天喜歡裝扮成鬼怪慶祝,相當於是西方的鬼節,但在我國,卻有一個實實在在的鬼節,那就是中元節,民間俗稱七月半,傳說是地府開門放鬼魂出來活動的日子,一年僅此一次,每到這一日,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唯恐被鬼纏身,小時候家裡的老人們就經常用這樣的故事來嚇唬不懂事的小孩,因此在許多人心中
  •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 農曆七月十四「鬼節」到!這些禁忌廣州人未必知道……
    沒錯,傳統的七月半——鬼節來啦……普及一下,中國鬼節有三:清明、中元、寒衣清明不用說了,中元節七月十五,寒衣節十月初一而關於「鬼節」廣東人從老一輩傳下來了好多規矩老人們經常告誡我們,這些規矩一定要遵守現在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老人們常說的農曆七月要注意的民間禁忌
  • 七月半為什麼會被稱為「鬼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清明節、重陽節、七月半,是我國三個傳統的節日,同其他節假日不一樣,這三個節是我們用來緬懷先人的,其中又以七月半最為特殊。為什麼要說七月半特殊呢,因為傳說在七月半的時候,逝去的先人會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家人。七月半也被稱為中元節,道教中稱它為「鬼節」。為什麼要稱它為「鬼節」?難道真的有鬼?
  • 你知道為什麼農曆七月十四才是過節的日子嗎?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在我們老家,今天是「鬼節」。今天大家有沒有在家吃大餐啊?中元節按傳統習俗,一年中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又稱三大「鬼節」。而在北方地區的鬼節一般是農曆七月十五。這是為什麼呢?小時候,聽老人家們說,農曆七月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月份。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七月十五一到晚上鬼門就要關門,所以七月十四是鬼們最瘋狂的一天。
  • 七月十五,潮汕人這樣過「鬼節」
    七月在潮汕有著一個重要節日——[中元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時間在農曆七月半。傳說「自七月初鬼門開後,地府的孤魂野鬼紛紛跑到人間遊蕩」,俗稱「冥府開禁,鬼魂過年」。有諺云:「七月半,鬼亂竄。因此,「中元節」又被稱為「鬼節」。在潮汕,七月半這樣過普渡 /施孤潮汕地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有一種稱為「普渡」的風俗活動。普渡,即普渡眾生,也叫「施孤」。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為什麼隆回人過鬼節要吃鴨子?這些禁忌好多人都曉不得!
    俗話講: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相傳這天鬼門關大開,百鬼夜行,所以七月十四鬼節,這些禁忌你應該知道! 為什麼隆回人喜歡過七月十四?
  • 中國鬼節是幾月幾號 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的禁忌
    民間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
  • 猛鬼學堂之十七——鬼節
    北方的鬼節多指七月半,而南方的鬼節一般是指七月十四,尤其是華南、嶺南一帶,香港電影有一個七月十四系列,說的全是鬼節的鬼故事。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 今日農曆七月十四,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了,而《猛鬼差館》說實話,搞笑的成分太多了,嚇人的地方真的不多,所以這部《七月十四》在這179部港片裡算是獨一無二的恐怖電影。最後的答案不僅和西方宗教有關,而且和中國傳統的中元節,鬼節也有關係。》的續集電影《七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時隔六年,於1999年才上映。
  • 又到七月半 各遊戲「鬼節」玩法一覽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
  • 7月14是鬼節,紫金人為什麼吃鴨你知道嗎?
    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今天七月十四在紫金七月十四算是一個大節每到七月十四節日前後很多紫金人之間聊天的話題都是買鴨、劏鴨、做鴨、吃鴨因為這一帶的人過七月十四都是用鴨拜神的!今天的菜市場是這樣的▼紫金人的飯桌是這樣的▼
  • 7月15「鬼節」馬上到了。為何會有「鬼節」之說呢?你是否害怕
    傳說農曆7月15日是節節又叫鬼節du或盂蘭節。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無數鬼魂湧到陽間度假,陽間便成為「它們」的散心地,可謂「陰氣沖天」。
  •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主海報 鬼節燒紙女鬼現身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主海報 鬼節燒紙女鬼現身 」系列校園恐怖電影《七月半之恐怖宿舍》,即將於8月14日全國公映。11日,影片的最後一款物料「鬼節」主題海報曝光,四位女生竟然窩在宿舍中燒起冥幣,而紅衣女鬼則從燃燒的火焰中現身。
  • 「鬼節」七月十四十五兩天務必要知道的以下七點:
    最近幾天很多人打電話和發信息來問我說:韋道長「鬼節」這兩天應該注意點什麼好,由於問的人比較多,所以我現在統一回復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十四,十五這兩天需要注意的以下幾點:一、記得白天的房間要通風聚氣,夜幕降臨前關窗,這樣晚上的邪氣就靠近不了,失眠也會好很多。
  •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 鬼節燒紙紅衣女鬼現身
    由製作過《筆仙驚魂》系列的製片人劉鴻再次製片,餘心恬、翟子陌、馬元、付曼、陳美行、孔銘、徐歉等主演的首部「鬼節」系列校園恐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