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腦控制機械臂,如此科幻的事情現在已成為現實

2021-02-13 狂丸科學

最近大火的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

裡面的女主是一名傷殘退役士兵,

戰爭讓她失去了雙臂,

因此她裝上了一對用大腦控制的手臂,

然後便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

其實在現實生活裡,

能直接用大腦控制的義肢也真實存在。

上面機械的發明者來自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

是珍妮弗·L·克林格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

(圖中站立者為Jennifer·L·Collinger)

他們幫這位53歲的高位截癱患者簡·舒爾曼,

成功掌握了用大腦控制機械臂,

進而完成一系列複雜手部動作的技能。

比如用大腦控制手臂抬起來,

和邊上的研究人員握個手。

慢慢地將手臂移過去,

張開手,撿起放在桌上的小球。

或者將物品遞給身邊的珍妮弗博士。

舉起來,再鬆開手,

有點慢,但很流暢。

完成這些動作,離不開不起眼的電子晶片,

每塊晶片只有4mmx4mm大,

上面有96個微型觸點。

在將上面的晶片植入患者大腦之前,

研究者們會利用成像技術,

詳細分析患者大腦的功能區域。

找出大腦中控制手臂及手掌的區域後,

研究者們便會進行手術植入晶片。

與晶片相連的接口則被留在外面。

人腦會以生物電信號的形式控制肢體,

植入大腦的晶片捕捉到電信號以後,

通過接口傳送給計算機,對信號加以解析,

隨後計算機命令機械臂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研究大腦與機械臂互連互通的領域,

珍妮弗教授並不是獨行者。

芝加哥大學的尼古拉斯·海佐波勒斯教授,

早前在猴子身上用同樣原理做了組對照實驗,

研究由於肢體殘缺而長期閒置的大腦職能,

有沒有可能在機械手臂的訓練下,

重新啟用甚至恢復。

(圖中調試者即為Nicholas·Hatsopoulos)

他在相關實驗的採訪中介紹說,

試驗一共選取了三隻因故失去部分肢體的猴子,

教授為它們的大腦中植入晶片,

並訓練它們使用與晶片相連的機械臂。

(猴子在用大腦直接操控機械臂)

為了實現對照,教授將猴子們分為兩組,

命名為Monkey-Z的一組,

晶片植入在有完整肢體那一側的大腦皮層。

而命名為Monkey-K的一組,

晶片植入在肢體缺失那一側的大腦皮層。

(猴子在用大腦直接操控機械臂)

下圖簡略顯示了植入晶片的大腦皮層當中,

相應神經網絡連接的密度與強度。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最終兩組猴子的神經網絡都得到了增強。

(圖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796)

也就是說,經過大量地使用大腦操縱機械臂後,

原本因為失去肢體而退化的神經連接,

重新恢復了部分功能,

並且可以訓練大腦進行一些之前沒做過的任務,

這深刻地顯示了大腦的適應性和神經的可塑性。

(猴子在用大腦直接操控機械臂)

隨著時間的推移,

大腦直連機械臂的研究相關技術也在發展。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在完成了簡的實驗後,

在2016年招募了新的志願者來開展研究。

高位截癱患者內森·科普蘭是其中一員,

這將幫助他藉助新科技,重獲手部的觸覺。

通過一項叫做皮層內微刺激的技術,

研究人員利用植入大腦內部的晶片,

成功繞過脊柱,直接對大腦釋放觸覺電信號,

以此讓內森的大腦產生「觸覺」的感覺。

剛結束手術,開始進行操作訓練時,

內森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

比如握拳,揮手之類的。

但是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多和大腦的恢復,

內森現在可以感受到手上的壓力,

並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到壓力的強弱了。

將眼睛蒙上以後,研究人員觸碰手指,

內森可以清楚地說出被觸摸的是哪一根。

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們表示,

他們現在做的這些手臂開了個好頭,

而最終目標是做成一個完全仿真的機械手臂,

有觸覺,能感覺溫度,還能自由操作的那種。

到底能不能造出來狂丸不清楚,

不過看這個研究進度的話,

末日鐵拳在現實登場應該為時不遠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狂丸」

回復關鍵詞「好文」看下列精彩文章

 · 用套套點火潛水捕魚 · 旅行青蛙去了哪

 · 英國神秘骷髏博物館 · 成龍秘密宅邸遍地機關

 · 任天堂重新定義遊戲 · 美女靠教物理成網紅

相關焦點

  • 「第三隻手」機械臂:採水果,破牆壁!
    id=68227在探討機械手對人們的用途時,無論是額外的手指還是一個或兩個額外的機械臂,其功能都常限於緩慢移動的輕量級任務。這些任務往往是持有或攜帶物體,穩定物體或使用者等等。但人們想要的並不只是如此,而是能讓我們變成像漫威漫畫裡的超級英雄一樣的可穿戴機械臂。這種類型的可穿戴機械臂被稱為額外機械臂(supernumerary robotic arm)。
  • 四肢癱瘓30多年,美國一男子成功用大腦控制機械假肢吃上蛋糕!
    這名不幸的男子叫Robert 'Buz' Chmielewski,少年時遭遇了一次衝浪事故導致四肢癱瘓,在2019年,他接受了一次10小時的手術,將6個電極植入大腦,從而控制一對機械手臂。在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JHM)的合作下,Chmielewski現在能夠操作兩個假肢,並操縱它們執行不同的任務,比如餵自己吃夾心小蛋糕。
  • 大腦植入微晶片 科幻電影的橋段即將成為現實場景?
    科幻電影一直都是人類將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展示出來的做好的方式。無論是當年震撼了世人的《太空漫遊2001》,還是近些年來的經典電影《盜夢空間》等都表現出了人們的探索。這些「人類」之所以會比現代人類更加強大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改造了自己的血肉之軀並且在大腦中植入了晶片,從而獲得強大的能力,而這一切據悉有可能在五年之內成為現實。近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開發微創方式侵入大腦,挖掘更大的人類潛力。
  • 用意識控制
    最近,隨著科幻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上映,在世界範圍內又掀起了一波「原力」熱潮。我們中的有多少人在年少時曾經幻想過自己可以點亮光劍,隔空抓物,或放出閃光,凝結護盾等,將那些超現實的畫面一一實現?然而,隨著年歲增長,我們從書本上學會了「物質決定意識」的哲學道理,也知道了憑藉意識不可能真的放出能量來,這些年少時的夢也漸漸散去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手機App控制的機械臂小車(KittenBot+MeArm)
    作品構思先來看一下完成後的演示視頻:這個機械臂小車的想法一直存在於鄔樂的腦海裡,整個作品在今年暑假開始動手,耗時1周左右完成初步編程工作。 整個作品的構思比較簡單,就是希望在移動的小車上配備一個機械臂,可以移動的抓取物品,同時可以支持通過手機App來控制。
  • 最先進仿生機械臂問世,靈感竟來自星球大戰中盧克的機械手!
    LUKE仿生機械臂擁有了近乎自然的控制方式,可增強截肢者的獨立性和生活質量。並於2014年得到了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許可。2016年末,美國陸軍率先向傷殘軍人提供盧克機械手用於復健。LUKE的表現LUKE仿生機械臂也設計了許多抓取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據所需要的動作提前開啟或者關閉。它的設計也能夠應對一些現實中的狀況,比如說天氣和地勢等。
  • 機械臂也有感覺啦!「天行者盧克」之名的機械臂獲突破
    美國猶他大學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款能夠讓截肢者再次觸摸和感覺的機械手臂;關於用意志控制的機械臂其實已經有很多開發成果了,但是它們大多只是能按人(猴子也行)的意志移動,卻沒有觸感和其他感覺;而這一次的突破就在於此。此機械手的靈敏度很高,以至於接受移植者基文·沃爾加莫特(Keven Walgamott)可以做到在完整地摘下葡萄,剝香蕉皮,甚至是發送簡訊。
  • 用虛擬實境來模擬手術過程,讓人工智慧來輔助做手術……這些科幻大片裡的情節即將進入我們的生活
    影片中這個故事發生在遙遠的26世紀,那時候只要大腦還活著,精湛的外科醫生就可以讓人「復活」,用機械代替任何其它人體部分。而在現實中,我們的醫學究竟發展到了哪個地步?未來是否可以實現那些科幻大片裡的情節?今天下午在省人民醫院,也有一群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我們展示了可以預見的未來,那裡也有機器人,也有腦機接口,還有滿滿的醫學最新「黑科技」。
  • Arduino四軸機械臂
    過去的一年小夥伴在QQ群內提了不少問題,其中最多應該是如何製作機械臂了。《利用舵機製作簡單機械臂》這篇文章已經發布了幾年,它是基於STC單片機開發的三軸機械臂,有不少小夥伴也根據它製作出自己的機械臂,甚至還有人用它參加電子製作大賽獲得名次。顯然大家對機械臂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當然也有小夥伴覺得控制舵機的單片機程序有些複雜,不好理解,那麼下面e哥就介紹如何利用Arduino更加簡便的製作機械臂。
  • myCobot - 全球最輕最小的六軸桌面機械臂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機械臂的發展已是如火如荼。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先進位造技術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融合發展,機械臂現已被廣泛應用在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智慧新能源等高新產業,成為「智能製造」時代下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 利用舵機製作簡單機械臂
    這個機械臂總共用了3個S90型號的舵機,通過按鍵遙控操作,可以實現上下、左右、抓放動作。3個舵機只能讓機械臂在三個維度上運動,本次製作中一個舵機控制上下移動,一個舵機控制左右移動,一個舵機控制抓放動作。如果想使機械臂擁有更多動作可以通過添加舵機數量來實現。關於舵機是如何使用可以參看《舵機使用介紹》,本文就不再重複介紹了。電路示意圖▼
  • 人類可以用意念控制物體了?一高位截癱老大爺,靠控制機器生活
    一個人不需要動手,只要腦子裡想一下,就可以通過意念控制物體。這樣的劇情,我們在科幻片裡屢見不鮮,是人類對「超能力」的一種猜測。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或者說,他們總是能夠創造奇蹟。
  • 國產機械臂「魔術師」何方神聖?受總理和首相點讚,做每個人都能用得起的機械臂
    與ABB、庫卡那些粗壯的工業級機械臂相比,作為市場中少有的面向消費者的高精度機械臂,它不僅五臟俱全,功夫還多得有點出乎意料!還引來了功夫之王李連杰與其同框~使用爪子和吸盤這些末端工具,機械臂可以進行各種抓取和搬運工作,比如堆積木,模擬流水線,模擬倉儲管理等等~DOBOT魔術師深得人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操作簡單!
  • 全球17件不可錯過的機械臂創意應用作品
    中國:機械臂攝影機系統拍攝XR擴展現實 由新媒體藝術團隊 DING DONG STUDIO 與宇寧兄弟運用XR擴展現實技術,並輔助機械臂拍攝,實現的作品「深夢」便展現了XR在未來的無限可能。整個亭子是在一層柔軟的薄膜內部用機械臂手織上可以增強結構的碳纖維而形成的輕型纖維複合材料外殼構築物,同時這種建造方式使用到最少的材料實現了結構穩定性。
  • 技術丨全球17件不可錯過的機械臂創意應用作品
    中國:機械臂攝影機系統拍攝XR擴展現實 由新媒體藝術團隊DING DONG STUDIO與宇寧兄弟運用XR擴展現實技術,並輔助機械臂拍攝,實現的作品「深夢」便展現了XR在未來的無限可能。整個亭子是在一層柔軟的薄膜內部用機械臂手織上可以增強結構的碳纖維而形成的輕型纖維複合材料外殼構築物,同時這種建造方式使用到最少的材料實現了結構穩定性。
  • 機器人、機械臂、機械狗,挑戰三大機器人的INNFOS是實力允許還是膽子太大?
    在宣傳片末尾的彩蛋中可以看到,人形機器人、機械臂、機械狗在玩球的過程中,行為自主,動作流暢,仿佛是有了自主意識一般。人形機器人、六軸機械臂、四足機器人,無論哪一個都是技術含量超高的大項目。敢於同時挑戰三大機器人的公司到底是實力允許,還是膽子太大搞噱頭呢?
  • 首個雙手控制腦機接口:開顱手術 10 小時植入 6 個電極,癱瘓人士用...
    Buz Chmielewski 藉助科技的力量,用意識同時控制了兩條機械臂,這在醫學上還是首次。首先,他控制左機械臂拿刀、右機械臂拿叉,切開盤子裡的蛋糕。接著,其中一條機械臂緩慢移動,將蛋糕送到嘴中。其實,研究團隊用在他身上的正是大眾既耳熟能詳又表示擔憂的一項技術——「侵入式腦機接口」。
  • 馬斯克計劃給人腦裝上晶片,人類會成為「半機械人」嗎?
    作者:曾廣 原標題:馬斯克打算給人腦裝上晶片,但人類尚未做好準備成為「半機械人」 自20世紀中葉計算機誕生以來,人與機器的關係成為新的哲學命題,其中純粹的「自然人」與經過改造的「半機械人」之間的關係是爭論的一環。
  • 「章魚博士」的機械臂研發出來了!背後剛滿20歲的投資人讓很多人汗顏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機械外骨骼的投資人,才19歲是便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萬美元,這背後的故事,能讓我們很多人汗顏。 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反派團隊中的章魚博士大家有印象嗎?在電影《蜘蛛俠2》裡,章魚博士靠意念來控制四隻機械手,並時不時與蜘蛛俠來個殊死搏鬥,成為了蜘蛛俠的死對頭之一。
  • 苦瓜臉的布魯斯·威利斯:機械骨骼迎戰外星人,5部經典科幻不重樣
    布魯斯·威利斯科幻新片《外星罪孽》發布劇照,機械骨骼的戰鬥服金屬質感非常強烈,但這也無法掩蓋65歲的光頭硬漢被歲月侵蝕的痕跡,老態非常明顯。年齡如此之大,還要迎戰外星人拯救人類,也難怪布魯斯·威利斯的「苦瓜臉」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