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原力」的時代真的會到來嗎?用意識控制

2021-01-10 中國網科學頻道

文章來源:蝌蚪五線譜

「願原力與你同在。」——《星球大戰》。

雖然距離《星球大戰》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8年,但「原力」帶來的魔力一直從未從人們的心中消退。最近,隨著科幻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上映,在世界範圍內又掀起了一波「原力」熱潮。我們中的有多少人在年少時曾經幻想過自己可以點亮光劍,隔空抓物,或放出閃光,凝結護盾等,將那些超現實的畫面一一實現?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我們從書本上學會了「物質決定意識」的哲學道理,也知道了憑藉意識不可能真的放出能量來,這些年少時的夢也漸漸散去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用意識進行控制,這可能嗎?

近幾年,一些新出的電影周邊產品似乎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現在,只要你打開淘寶網,搜索「腦波玩具」,就會看到一些看上去很有科幻範的玩具,讓你可以用自己的腦電波控制小球的移動,甚至和朋友展開腦力對抗比賽。雖然只是一些玩具,精度方面不得而知。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也許到這個世紀後半段,我們將可以用我們的心力直接控制計算機和各種智能物品,看上去就像那些超能力者一樣。

現在看來,這項技術已經有了基礎,也許還需要幾十年的艱苦工作才可以將其完善。這個革命要成功,需要有兩個條件。首先,頭腦中的想法必須能夠控制周圍的物體。第二,負責識別的計算機必須能夠了解人的思想,以便實現這個願望。

前一個條件的顯著突破發生在1978年。那一年,德國埃默裡大學和蒂賓根大學的科學家將一根細小的玻璃電極直接放進一位中風後癱瘓的病人大腦中。此電極連接到計算機上,分析他的大腦信號。中風病人能夠看到計算機屏幕上光標的閃動。然後,利用生命反饋,他嘗試只憑思索去控制計算機顯示的光標,就這樣,實現了人的大腦和計算機之間的首次直接接觸。

在那以後,布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約翰·多諾霍完善地開發了這項技術,他創造了一個叫做「腦機接口」的設備,幫助大腦受到傷害的人的溝通。他引起了媒體的重視,甚至在2006年成為《自然》雜誌的封面人物。他的患者裡有不少的中風病人,雖然身體完全癱瘓了,但是他們的大腦還是活躍的。他放了一個小小的晶片在病人大腦控制運動神經中樞的部位。這個晶片連接到一個分析和處理大腦信號的計算機上,最終將信息發送到一個筆記本電腦上。開始時,患者對光標的位置不能控制,但可以看到光標移動。通過反覆試驗,患者學會了控制光標,幾小時之後就能把光標定在屏幕上的任何地方。通過練習,中風病人能夠讀寫電子郵件和玩視頻遊戲。最後的結果是,一個癱瘓病人能夠執行任何計算機可以控制的功能。

而杜克大學的另一組科學家則用同樣的思路,在猴子身上取得了類似的結果。他們在猴子的大腦上放了一個晶片,這個晶片連接到一個機械臂上。開始的時候,猴子們很煩躁,不知道怎樣操作這個機械臂。但經過一些訓練,這些猴子利用它們的腦力能夠慢慢地控制機械臂的運動,例如移動它去抓一根香蕉。它們可以本能地移動這些機械臂,就好像這些機械臂是它們自己的一樣。

這意味著有一天,我們能夠利用純粹的思維控制機器。就算是癱瘓的人也能以這種方式控制機械手臂和腿。或許能夠把一個人的大腦直接與機械手臂和腿連接起來,不經過脊髄,這樣,患者就又能行走了。而這也為利用大腦的能力控制世界奠定了基礎。

計算機有可能識別意識嗎?

第一個條件看上去可以滿足了,那麼,輪到第二個條件。即計算機真能夠識別一個人的思想嗎?

從1875年起,人們就知道,大腦是根據通過神經電流產生微弱的電信號工作。這些電信號可以通過放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拾取的電脈衝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叫做腦電圖。前面提到的腦波玩具正是利用了這個方法,這些玩具裡面放置了腦電波類型的電極。如果你以某種方式集中思想,催動腦電波活躍,你就可以激活頭巾中的電極,從而對玩具發出指令。當然,這樣的指令非常粗糙,電極本身還不能真正識別你的思想。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它能迅速檢測大腦發射的各種頻率,無須精心製作昂貴的儀器。但是腦電波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能定位思想在大腦中的特定位置。這意味著它最多只能粗放地檢測大腦是否正在活動,活動的激烈程度如何,大概意向是什麼,卻很難提取出更加具體的信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引入了一個更敏感的方法,那就是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fMRI)。fMRI掃描儀利用無線電波產生的「回波」窺視活組織的內部。這使我們能夠鎖定各種信號的位置,產生大腦內部的3D圖像。這是相當美麗的一幅圖景,人的大腦猶如連上了密密麻麻的燈泡,隨著意識的活動,各處的燈泡不斷地亮起又熄滅,蔚為壯觀。

可惜fMRI掃描儀是非常昂貴的,要求實驗室有完整而笨重的設備,這使得它很難被普及應用。但是它已經成功給出了我們大腦如何思考的細節。事實上,fMRI掃描儀甚至可以檢測到大腦中思想的運動,解析度為0.1毫米,比大頭釘的尖頭還小,大約相應於幾千個神經細胞。因此,能夠給出大腦思索過程中能量流動的三維圖像,精確到令人吃驚的地步。最終,甚至有可能建成能夠探測單個神經的儀器,在這種儀器的幫助下,人們也許能夠讀取與特定思維相應的神經系統模式。

前段時間,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取得了突破。他們通過對觀看各種物體,如食物、動物、人和各種顏色的普通物體的人進行fMRI掃描,來確認計算機識別意識圖像的能力。他們編制的軟體程序能將這些物體與相應的fMRI模式聯繫起來。看到的物體越多,電腦程式在fMRI掃描上識別這些物體的效果就越好。

結果表明,即使對於完全新的物體,情況也是如此,並且軟體程序通常能夠正確地將這個物體與fMRI掃描匹配。當出示120張這些物體的圖像時,軟體程序能夠識別出的與這些物體有90%是正確匹配的。當出示1000張新圖像時,軟體識別的成功率為80%。他們最終表示,雖然目前只是識別,但也許很快就有可能只通過測量人腦的活動,就能重新構造這位觀察者所看到的圖像。

這個方法的最終目標是創建「思想詞典」,到那時,每個物體與某個fMRI圖像有一對一的關係。通過閱讀fMRI模式,我們能夠譯解這個人在想什麼。最終,計算機將能夠掃描從大腦中湧現出來的成千上萬的fMRI模式,並譯解它們。用這種方法,我們能夠譯解一個人的意識流。

雖然這暫時還難以推廣,但目前,這種思路已經可以為我們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提供幫助。比如fMRI掃描儀可以用做初步的測謊儀。講謊話比講真話引起更多的大腦中心的活動。因為講假話意味著你知道真的,但不得不思索謊話和它的種種結果,比講真話要求更多的能量。而掃描儀能夠檢測到這個額外的能量消耗。

目前,科學社團對fMRI測謊儀做最後的判斷環節持保留意見,特別是在法庭的案例中。因為這項技術仍然太新,不足以提供堅實的測謊方法。印度的一家法院已使用這項技術處理過一個案例,現在美國法院也有幾個案例涉及fMRI。也許還需要若干年仔細的測試,繼續研究功能磁共振測謊儀的限制和精度,才能將它徹底投入使用。而它的逐步便攜化,最終將使計算機可以隨時隨地地識別人類的意識。

一旦達成了上述的兩個條件,屬於科技的「原力」之路便可以昂首起航了。這路上可以預見的一個站點是心靈遙感,就像神話中通過思想可移動物體的,那種上帝般的能力。

看看現在蒸蒸日上的智能家居概念,試想一下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在自己的家中行走時,我們用大腦活動直接告訴計算機我們要做什麼,然後由計算機識別後,再去控制我們周圍的東西。它可以移動重的家具、重新布置桌子、進行修理等,只要想想,它就可以為我們完成。

而這也不僅僅是方便生活而已,對於那些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如技術工人、消防隊員、太空人等,這方面的發展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這樣一來,他們不必親自操控那些可能帶來危險的器具,或是親身涉險去完成工作,只需要通過將大腦連接到設備上,將自身的經驗和想法投射到現場的機器那裡,機器自然會為他們完成工作。但只是這樣的話,看上去或許還不夠酷。

想想在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原力是一種神秘的場,它遍布星系,釋放「絕地武士門」的智能,使他們能夠用他們的頭腦控制物體。這種力量能操控光劍、射線槍,甚至將整個恆星飛船輕輕浮起,還能控制別人的行動。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身邊還沒有發現這種名為「原力」的場,這意味著我們暫時還不能成為「絕地武士」。但是在將來,我們或許可以擁有另一個足夠讓我們施展這種魔法的場。

利用某些被稱為「超導體」的物質,有可能實現靠意識移動物體。科學家們認為在本世紀末,或許就能夠創造出在室溫下運作的超導體,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在自己身邊創建起巨大的磁場,但只需要消耗很小的電能。就像在20世紀時,被稱為「電的世紀」一樣,在將來,室溫超導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一個磁的時代。

如今,產生強大的磁場還非常昂貴,但在將來,有可能變得幾乎不需要費用。這也使我們有可能僅靠純粹的意識就能移動物體。比如把小的超級磁鐵放在各種物體的內部,就能幾乎隨意地到處移動它們。

我們設想在一件物品中放一個小的超導體,然後用意識啟動,通過磁場傳遞能量,使它能產生磁能爆發,這足以推動它在房間中到處移動。例如,設想在一個桌子裡面放了超導體。通常情況下,這個超導體不帶電。但是,在通上小電流後,它就能產生強大的磁場,能夠推著它在房間中移動。換句話說,我們將能夠靠意識激活埋藏在物體中的超級磁鐵,並控制它的行動。在將來,室溫超導體可以藏在普通物體中,甚至藏在非磁性物體的內部,通過意識控制其外部磁場就可以使它移動,或是做出各種改變。

這會不會讓你想起電影《X戰警》中的「萬磁王」呢?他舉起手,用他的思想操控金屬變成各種形狀,或是做出攻擊,或是載著自己在空中飄浮。他甚至可以直接移動沉重的金門大橋,使人感到震驚。想像一下未來的人類操控室溫超導體時的姿態,靠著無處不在的磁場,他們釋放自己的意識,讓一切隨著自己的心意移動,就像有許許多多的「萬磁王」一樣。

科幻作家克拉克曾經說過,但凡足夠高深的科學技術,最初看上去都與魔法無異。也許未來的人類在回顧我們這段歷程時,會為《星球大戰》這樣的電影而感到驚訝。在他們看來,這是一部偉大而精準的預言片,展示著那個時代的生活面貌,只是此時的我們還不得而知。在這一刻,就讓我們以欣賞太空歌劇的態度,去沉浸在這浩瀚星河的世界中。

之後,再親眼見證飛速發展的科技最終會將我們帶往未知而魔幻般的未來。(作者:

顧新書)

相關焦點

  • 科幻作家陳楸帆:AI寫作時代的到來,會終結科幻嗎?
    《出神狀態》講述了末日後的上海故事,人類意識處於雪崩邊緣,主人公在意識殘存的最後時段,決定去上海圖書館還書——通過完成這樣一個儀式,他證明自己仍是一個文明人。其中,AI寫作的內容,用以表現他在意識渙散狀態之下產生的幻覺。這部AI參與創作的小說,後來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 《星球大戰》物理學:原力有可能真的存在嗎?
    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之時,許多人在銀幕上都見到了女主角蕾伊向年老而又孤獨的盧克·天行者學習如何掌握原力的場景。在觀影的同時,有人也提出了一些顯而易見而又歷久彌新的問題:科學上,特別是量子力學中是否有類似原力的東西存在?物體能否在遠距離上被突然操控?答案,或許就在現代物理學中。
  • 星戰原力大揭秘一:為什麼原力聯結是一種黑暗面秘法
    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中,蕾伊和凱洛·倫開始使用原力聯結(也稱為原力紐帶)進行交流,這種技能隨之受到關注。實際上,這不是星戰第一次使用原力聯結,在《最後的絕地武士》之前的許多年中,西斯和絕地就一直在使用它。
  • 使用福萊希真的會傷害到狗狗嗎
    最近有很多粉絲在微博私信小編說網傳使用福萊希會傷害到狗狗誒,真的嗎真的嗎?
  •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後的醒覺
    但是,就在2015年12月18日,我看完這部最新的《原》之後,發現30多年前的激動,已隨風飄逝,只剩下了惆悵!因為新世界看來了無新意,在《復仇者聯盟》(Marvel's The Avengers)系列電影之後,再看《星際大戰》,只是復古與懷舊罷了!被原力選中的拾荒女孩很多人會說,這部電影在基本上,不就是正傳三部曲(編注2)的翻版嗎?
  • 願原力與生活同在!
    這讓億萬生物爭相膜拜的原力究竟是個什麼鬼?它是一種超自然的而又無處不在的神秘力量,是所有生物創造的一個能量場。被這個官方解釋搞暈了的人,請不要懷疑你的宇宙觀,純粹是個人理解能力問題,來來來,給你指一條快速理解原力的捷徑,找到具象化類比的something,比如火影忍者裡的查克拉、聖鬥士星矢裡的小宇宙、《道士下山》裡的猿擊術.
  • 手機屏幕真的是越大越好嗎?小米9se使用體驗
    手機屏幕真的是越大越好嗎?用過大屏手機就用不回小屏手機了嗎?我懷著這樣的疑問從6.3寸的vivoX21換到5.9英寸的小米9se。但手機的性能還會不斷的前進,手機可真的不能再重了。要是手機繼續重下去,躺在床上玩手機的時候手一松都會造成慘劇。但是隨著米9se的進一步使用,我也感受到了小屏手機的局限性,玩遊戲的時候,視野不可避免的被手指遮擋,看視頻的時候也沒有大屏手機的那種沉浸感。還有最影響使用的一點就是續航。
  • 《最強蝸牛》原力結晶有什麼用 原力結晶作用介紹
    導 讀   最強蝸牛原力結晶是最近禮包當中出現的一個新物品,有很多玩家對於它特別的好奇, 那麼這個的話到底有什麼用
  • 純粹論《原力覺醒》的美好
    當我第一次觀看《原力覺醒》預告片的時候,讓我無比興奮又印象深刻的是下面的這一幕。新作的主角蕾伊(黛西•雷德利飾)問道:「關於以前發生的事有很多傳言。」而原作主角之一的漢索羅(哈裡森•福德飾)回答道:「是真的。全都是真的。黑暗面,絕地武士,全部都是真的。」這實際上是很有寓意的一幕。
  • 暴力拆解《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萌寵機器人,用的都是哪些晶片?
    昨晚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J·J·艾布拉姆斯給我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球形機器人BB-8,這個新的賣萌神器不知道又奪走了多少觀眾的心。據稱《星際大戰7:原力覺醒》新登場的機器人BB-8使用的是Sphero的技術,而且電影中用的不是CG而是真的模型。
  • 好強大的一股原力
    先來看看什麼是好強大的一股原力!原創作者:長安四刀2020年8月7日星期五先說個神劇!閒的時候無意看過一部電視劇,對其中一個場景記憶尤甚:二郎神下界捉妖,卻不知是石敢當出世了,天界出現一股強大的原力,白炙閃耀!光芒萬丈!那原力如孫悟空的金箍棒瞬間膨脹捅破九天雲巒,亮瞎了胖萌呆的二郎神的第三隻眼,他呈現著驚訝而震驚的表情:好強大的一股原力!
  • 當機器人的時代來臨,我們真的控制得了嗎?
    當時看到機器人為了救男主,用只剩下半截的機器身子費力拉住男主時,感覺挺讓人感動的。還有像聊齋的《機械畫皮》,機器人表面上是為了摸透所謂的愛情,實際上已經有了開始控制人類的想法。雖然看了影片會有點覺得這是男孩有點咎由自取,他毫無底線的虐待機器人,最後隨口而出的話被機器人執行。
  • 為什麼說《樂高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好玩?
    然而,在幾個小時之後,《樂高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使我最終入坑了《星球大戰》,並且我現在還在樂高深坑的邊緣掙扎……之所以會是這樣,是因為《樂高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真的很好玩。你家的第二個手柄總算派上用場不過也是因為《樂高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有如此多類型遊戲的元素,讓我不禁對他的遊戲類型產生了好奇,直到它在E3 2016的最佳家庭遊戲中獲得提名之後才恍然,「家庭遊戲」的確是對這個類型的遊戲的最佳定位。
  • 建議改名叫《木蘭:原力覺醒》
    4,服飾、妝容和中國那個時代不符。2,花木蘭真的這麼爛嗎?我昨天去電影院看完了整部電影,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覺得它應該能值6.5分或者更高。上面這些網友說的問題,它確實都有。比如很多人會用下面這張圖作為證據,說電影的審美有問題。
  • 蒜泥科技:AI音樂時代的到來,會刺痛我們懷舊的心嗎?
    目前:Joox、QQ音樂和KuGou等音樂流媒體應用公司一直在使用人工智慧來分析聽眾的偏好,並為個性化的聽眾體驗推薦特別策劃的播放列表。通過使用基於人工智慧的「推薦引擎」,音樂流媒體應用程式分析聽眾的現有歷史並推薦新歌。
  • 暴力拆解《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萌寵機器人,看看都用了哪些晶片?
    昨晚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J·J·艾布拉姆斯給我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球形機器人BB-8,這個新的賣萌神器不知道又奪走了多少觀眾的心。據稱《星際大戰7:原力覺醒》新登場的機器人BB-8使用的是Sphero的技術,而且電影中用的不是CG而是真的模型。
  • 《星戰9》到底有沒有為原力帶來平衡
    by Grzegorz Domaradzki普通觀眾都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三部曲的推進的節奏有問題,導演以及電影製作方會覺察不到嗎?擁抱了黑暗面還能浪子回頭嗎?如果無法回頭那不如鐵了心墮落到底,但自己真的希望看到自己變成那樣嗎?單就凱洛·倫的成長曆程,當時的我對於 Ep.9 抱有期待,希望在下一部電影中看到凱洛·倫是會朝著我期待的方向去成長。
  • 人類的後天本能時代真的到來了麼? 《潮溼地帶》
    沒想到不起眼的德國人竟然敢用這個大膽的話題拍攝影片。如果你要問我這部影片跟國際上有名導演的大作相比怎樣?我想只會讓他們汗顏至極!這部影片就是德國人盡皆知的:《潮溼地帶》。網友評價這是一部帶著小清新口味的重口電影。影片以一個叛逆少女的視角來審視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對於細節和主角的心理狀態以及行為動機把握得非常到位。
  • 《黑鏡》:意識克隆是智能家居控制的終極形態?
    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的意識會被克隆然後被加以利用?科幻片《黑鏡》給我們描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場景,而且被加以利用的正是現在市場上非常火爆的人工智慧、智能家居控制。這樣問題來了——意識克隆會成為智能家居控制的終極形態嗎?
  • 【今夜你會不會來!】全球最強一戰《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火爆首映!
    因為現在的導演們好像都忘了預告片是幹什麼用的,像今年暑假的《終結者 5 》的預告片就把 50% 以上的劇情加入了預告片,看完預告就感覺看完了這部電影怎麼還能在真的看電影的時候高潮?達斯維達的事業,應該就是用原力統治銀河系把。要注意的是 Kylo Ren 的名字裡並沒有西斯武士必有的 Darth,推測他是一個西斯編外的人員吧。這個地方應該會有劇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