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為愛發電」這四個字。
因為它代表著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因為自發的熱烈和欣賞凝聚成的一股力量。
比如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為有趣嚴謹的評論,近期多次出現在熱搜裡,在噴子和鍵盤俠常出沒的微博,儼然一股清流。
鄭淵潔先生的評論區裡沒有吵架,也沒有陰陽怪氣,大家都在積極的和老先生互動。在該條熱搜下書迷們也順便來了一波童年回憶殺,他們說,能看著鄭淵潔的童話長大,是他們的幸運。
有網友這麼評價老先生:
「小時候覺得他把讀者當作平等的成年人對待,長大了又覺得他把讀者永遠當成孩子。」
恰如其分。
成年法則
《舒克和貝塔》當年的風頭,就像我們那個時候的喜羊羊,如今的光頭強,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童年回憶。
舒克和貝塔這兩隻小老鼠於1989年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相中並且搬上了熒幕,在短短的13集中講述了,一個出生在小偷家族的飛行員舒克和被小花貓咪麗欺負的坦克兵貝塔,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好朋友,一路升級打怪,懲惡揚善happy ending的故事。
不屈從於原生家庭,改變命運,團結友好,以德報怨摻入了孩子們的心間。
動畫片僅有短短的13集,但實際上這只是整部童話的前57集故事,後面還有300集。
為什麼沒有翻拍成動畫片?
《舒克和貝塔》越往後越消極。
在後面的情節裡,講述了戀愛套路、仇富仇名、出家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情節。
如果說前50集算童話,那後面更多的是成(年)人故事。
在鄭淵潔的童話宇宙裡,他脫下了那層糖衣,給我們展示了很多「成(年)人法則」
關於生存:
「生命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舒克冒出一句有哲理的話。「生命和殘暴是孿生兄弟。」貝塔不甘落後,也跟上一句。
關於時間:
時間能消除一切仇怨。在時間面前,世間的一切仇恨都顯得微不足道和軟弱無力。
關於人性:
「一會兒等它們餓了就老實了,」糕魚氏說,「只有吃飽了的人才要人權,餓肚子的人只要生存權。要讓它們老老實實聽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始終不讓它們吃飽。只要一讓它們吃飽,它們就想自由,想出來。
在《皮皮魯歷險記》告訴我們要活得真實:
出名是最痛苦的事,出了名老得端著架子活。老想著怎麼才能不辜負自己的名,活活能把人累死。
居住在不屬於自己的地方,生活得再好,也不會幸福。
還在另一部童話《金拇指》中提到了近來被熱議的容貌焦慮:
我得給你掃個盲。知道女人真正的三wei在哪兒嗎?你聽好,女人真正的三wei是品質、勤勞和智慧。
而在「童年噩夢」的《魔方大廈》中告訴我們陪伴的重要性:
鄭淵潔將黑暗寫進童話,是在把每一個孩子當作平等的成人看待。
複雜人性
如果說鄭淵潔用童話的方式給孩子們展示了成年人的真實世界, 而有這麼一部動畫片則探討了人性的複雜。
《虹貓藍兔七俠傳》——它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武俠動漫連續劇。
十四年前,可謂是火遍大江南北,上百家電視臺同時播出,風頭甚至蓋過了同時期內播出的日漫。
但就在它大熱時,卻停播了。它被一位家長舉報了,說這部動漫暴力、血腥、三觀極歪,會帶壞他家孩子。
作為一部武俠劇,劇中確實出現過極多「流血」事件,但壞人有情有義,好人玩陰謀詭計叫「三觀不正」?
魔教堂主牛旋風,毋庸置疑的反派角色,他爭強好勝,極愛喝酒。正派人物大奔,性子急,好賭,本應是水火不相容的兩人卻因為牛脾氣和熊脾氣臭味相投,成為了知己。
在一起拯救七劍傳人紫雲劍主莎麗的途中,牛旋風為了救大奔擋住巨蛇讓他先走,而後還在莎麗落入牛旋風手中時,大奔受命前來搶奪時,即使贏了賭約也將莎麗抱還給大奔。
一個有情有義的魔教反派,完全忽略了敵我雙方的身份,後來更是為了兄弟甚至不惜犧牲性命。
在人只有好壞之分的童真世界裡,《虹貓藍兔七俠傳》告訴我們人性是複雜的,黑暗的,也能是光明的,向善的。
還有我小時候最不喜歡的一個角色——達達,身為七劍傳人之一,竟然公然背叛了七劍,一點都沒有仁人志士的樣子。
但長大後再看,覺得達達的「背叛」實屬人之常情。
手無縛雞之力且身懷六甲的老婆落在心狠手辣的反派少主手裡,稍有不慎就是一屍兩命啊。
在人性這個層面上,從來都有各種各樣的案例來舉證其是何種複雜,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之分。
--
人在成長,社會在轉型,時代也在變化。
很多作品小時候怎麼看都覺得莫名其妙,長大後再看卻別有一番滋味。
螢屏上是故事,螢屏外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