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冬凌草)
九月的第一工作日裡,閒暇之餘我在新店石板街上瞎蹓躂。
新店石板街,典型的鄉鎮街道,很寬敞,滿滿的充斥著現代的氣息,人多車雜,熙熙攘攘。
從喧囂的新街上步入石板老街,漸次少了一些聲息。漫步走在街道上,竟有些闃寂。老街裡多半是舊房,過去上門板作為口面商鋪的那種,也有新磚房、樓房夾雜其間,大門上的門牌編號寫著「向陽街」等字樣,有的已模糊,落滿灰塵。青石鋪就的路,隙縫處泛起苔色,石面磨出了一些光澤。人稀路閒,路閒街靜。間或有人走過,能聽到清楚的腳步聲。還有幾個人在屋裡打麻將,麻將搓的稀裡譁啦。雖然有些房屋有新修茸的痕跡,但仍掩不住老街粉牆黛瓦在滄桑歲月中留下來的斑駁和灰暗底色。
(圖片來源:冬凌草)
老街真的老了,就像一個在屋簷下曬著冬陽的老人,眯著眼,袖攏著手,顯得淡定又有些無奈。
老街的東頭有著小商品市場的斑駁字樣,這讓人不得不想起老街曾有的輝煌。就是現在,狹窄的街道兩旁,白色的遮陽傘或遮陽棚下面,依舊擺著日雜小百貨,還是久遠的的箱格子式的擺盒,古老中帶著別樣的親切。
(圖片來源:冬凌草)
一條街的老去,就如人凋落的紅顏,水流過的路徑,總留下一些印跡。有時你不得不感嘆時間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巨匠,耐心地打磨著一切,不管你是否喜歡。
好像是沒有到新店鎮工作之前,在我的記憶裡只是依稀記得有條石板街,至於那老街究竟是個什麼模樣就說不明白了。
石板路,隨彎就彎,木板口面的商鋪鱗次櫛比,百貨店、理髮灘、包子鋪、雜貨店、木器社、鐵匠鋪等等的鋪面夾雜著沿街兩面次第鋪開來。街上人聲鼎沸,貨物琳琅滿目,顯出一派生機。老街好靜。雖然靠東的一面還有幾十米的商鋪,但門可羅雀,鮮有顧客光顧。小貓懶洋洋地地躺在古老的櫃檯上打嗑睡,白髮老人見我拍照,警惕地從門後探頭張望。
我知道,一人、一物、一地,老去是自然規律,寂寞是老的歸宿。儘管你十分的不情願,但也由不得你。就像新店老街上曾經的鐵匠鋪,任憑爐火燒得純青,任賃揮起八鎊錘如何有力,也不能遏止時光的腳步,也喚不回老街曾有的繁華。
走出老街口,新街上的喧鬧頓時映入眼帘,充斥耳鼓。回程的客車上的音響正傳出滕志剛滄桑嘶啞的聲音,很應景,正是《老街》。
點擊左下角,進入「赤壁信息網」!無!所!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