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西安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官微「西安網警巡查執法」發布消息稱,2020年8月14日,接網民舉報,抖音平臺用戶「西安XX哥」通過其抖音帳號發布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經調查,該淫穢色情信息發布者為柳某某,西安藍田人。其對通過網絡發布淫穢色情信息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八條之規定,西安市藍田縣公安局依法對柳某某予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在連日來的採訪中記者發現,在行業暴利的刺激下,網絡直播亂象屢禁不止。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網絡主播用低俗表演吸引用戶高額打賞;為「漲粉」,直播跳河、拼酒、吃燈泡;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網購市場秩序……
為走紅不擇手段
為了引起關注,迅速走紅,有一網絡暱稱「蛇類科普蛇哥」的男子在某魚網絡直播平臺上發布「真人秀」直播視頻,稱在海南瓊中野外發現閃鱗蛇。記者上網查詢發現,「蛇類科普蛇哥」拍攝了不少有關蛇類的視頻,在某魚直播平臺上的帳號有近50萬的粉絲,還通過直播在線接受粉絲「打賞」,一些「粉絲」不明情況,動輒打賞上千元。2019年底,有網友對該直播主播發布的內容提出了質疑,稱其發布的閃鱗蛇蛇種在海南並無分布,涉事網絡主播「蛇類科普蛇哥」等人涉嫌非法捕捉、非法運輸野生保護動物。據知情網友介紹,該「蛇類科普蛇哥」在某魚平臺帳號達到83級,對應平臺收入已達到700多萬。不少網友稱,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了「打賞」,如今希望該平臺退還「打賞」費用。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從業主播告訴記者,為了能夠贏得粉絲關注、讓粉絲送自己禮物,從而達到營利的目的,不少主播會做出「出格」的行為。「有些主播為了賺錢,會想方設法向粉絲索取『火箭』,比如穿著暴露等等。」該主播說,一般主播的收入由底薪加提成構成,每月幾百元到一二十萬元不等,「有實力的主播靠本事,有很多明星主播很受歡迎,而沒實力的就只能想點歪路子了」。此外,不排除有的主播是為了出名,或者出於娛樂等目的。
主播和平臺形成利益鏈
時間回溯至2016年,這一年被稱為「網紅元年」,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提供網絡直播服務的平臺超過了300家,直播用戶規模已經超過4億,網紅變現的能力也讓全社會為之側目。
「在直播平臺上,隨便播點什麼都有可能會有人看,吃飯、睡覺、畫畫、做飯,甚至是看別人睡覺這種對多數人來說沉悶至極、無聊至死的事情。」在西安一家網絡直播公司上班的小青告訴記者,自己做遊戲直播已經4年時間了,開始那兩年最火,每年都能賺七八十萬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網絡主播收入主要靠粉絲打賞,也就是會員在直播平臺通過充值方式購買的道具或禮物。「我們公司的『臺柱子』是專門直播唱歌『打PK』的美女沫沫,上周在一次直播中,一個粉絲大哥出手闊綽,一下子就送了99個『嘉年華』禮物。沫沫分得了8萬多元提成。」小青說,網絡直播平臺的經營模式是通過網友購買平臺內的虛擬禮物而獲取收入,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網絡主播進行分成。主播獲得的禮物越多,收入越高,直播平臺的利潤也就越大。
直播造假已成一股歪風
只需花60元,就可以在抖音直播中刷100個「機器粉」觀看數據,觀看時間長達2小時;在淘寶直播中,更是120元能買到1萬個機器粉觀看數據;還有專門組織真人粉絲進行直播刷數據的商家,粉絲進去直播間觀看1分鐘,就能拿到5毛錢的酬勞……如今,直播造假已成網絡上的一股歪風。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在6月2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直播刷粉數據、銷量刷單造假已成新槽點。最初,營銷團隊在風口浪尖上進行一條龍服務,尋求主播,定位打造,通過營銷策劃積累到一定量粉絲後,便開始夥同商家欺騙受眾,主播吆喝,商家打榜,刺激粉絲跟風,最後主播得佣金,商家得變現,可謂是缽滿盆滿,最終卻苦了那些忠心耿耿的粉絲。緊接著就是宣傳造假,數據吹噓,在此刺激下,各行各業的大老闆小老闆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大軍,有啥賣啥。更有人鋌而走險,幹起了「直播帶假貨」。
「造假的根源在於利益,直播帶貨是一個萬億級的龐大產業,從業者眾多,行業進入門檻很低,只要註冊個直播平臺帳號,就可以帶貨了。但是,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下,各方為了爭搶流量資源,實現各自的利益,就不免夾雜進一些違規操作,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加劇了行業的亂象。」資深時事評論員江德斌認為,從有效治理的角度看,斬斷違規者的利益源頭,才是最佳策略。因此,將造假者納入「黑名單」,使其無法再獲利,是一項有力的措施。
(文章來源: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