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裔執導的奧斯卡金像獎動畫出爐: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

2021-02-09 加拿大研學夏令營

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執導、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的動畫短片《BAO》(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短片不到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講述了一對母子之間的「相愛相殺」的故事。短片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中國式親情」的討論。

心理學導師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那顆自以為對孩子好的心。

一位空巢母親和

一個古靈精怪的包子

故事發生在一個典型的中國家庭,夫妻兩人的唯一溝通橋梁就是食物——桌上的一籠包子。

一個人在家的妻子,感到十分孤獨。有一天意外發生了,她親手做的一隻包子變成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寶寶。

她立刻就被這個活潑可愛的小東西萌化了心,把他當做了自己的寶貝兒子,還給他取名「包寶寶」。

正如所有初為人母的媽媽一樣,這位媽媽把包寶寶當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細心餵養,百般呵護,生怕他受到一點點的傷害。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媽媽發現包寶寶的世界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母親在打太極,包寶寶卻偷偷溜走,去和兩個男孩踢足球;

媽媽做的一切,固然是不希望包寶寶離開她、擔心他受到傷害,但是包寶寶「不領情」。

原本親密的母子,鬧起了矛盾,包寶寶久久不回家,母親變得十分沮喪和無助。

直到有一天,包寶寶找了個未婚妻,決定離開家生活。

媽媽一氣之下把女孩關在門外,阻止包寶寶離開。然而,包寶寶鐵了心要走,怎麼也不肯留下。

在憤怒情緒支配下,媽媽含淚一把將包寶寶吞吃入腹,隨後跪在地上痛哭。這個情節極富震撼力,迅速將短片的思想升華至一種大格局——母親用愛養育了子女,卻也有可能用愛將子女吞噬。

其實,包寶寶只是這位媽媽的一場夢

「包子」是她潛意識裡的寶貝兒子

正當她為夢中自己

吃掉包寶寶而懊悔不已之際

她的兒子回來了.

 一場關於「控制」的較量 

這部影片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很多人認為在短片中這位母親的眼裡,孩子就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弱不禁風的「包子」,自始至終,這個「包子」都是母親眼裡兒子的形象,而並非兒子真正的樣子。

直到有一天,在母子之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劇烈衝突後,不願放手的母親把「包子」吞進肚中,卻反讓她看到了兒子真正的模樣——他是一個成人,一個有血有肉的、獨立的個體。

在母親眼裡,「包子」變成了「人」,與此同時,她也終於學會了放手和尊重。

中國孩子從小被教導要「聽話」:聽老師的話,聽父母的話,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聽媽媽的話」。某種程度上,「聽話」的「性價比」比較高:一方面意味著孩子遵從父母的經驗,減少試錯成本,人生少走彎路;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父母的權威得到認可和尊重,是對父母付出的一種溫暖反饋。

然而,「聽話」並不恆久,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當他的想法、經歷超出父母的經驗值時,一場較量就開始了。就像動畫片中的媽媽,要幹涉小包子的興趣愛好,要監聽他的秘密,不能接受他的愛情,要阻止他離開家……最終,片中的媽媽在小包子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徹底崩潰了,一把將小包子吞進肚子裡,淚流滿面.多麼痛苦的諷刺!生活中,不也常有這樣的媽媽,最終以愛之名「吞噬」了孩子的自由和人生。

不過,也應該看到,媽媽的控制欲不僅是個人性格問題,還因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們付出的成本實在巨大。從吃喝拉撒睡到輔導作業、考試升學,再到成家立業,很多媽媽犧牲了自己的職業追求、個人愛好,讓渡出極大的時間精力。因而,孩子一旦「失控」,她會感覺到深深的背叛感,會對孩子越抓越緊。或許,有一天,當中國的媽媽們不必再如此犧牲時,她們的掌控欲也不再如此強烈。

此外,那些控制欲強烈的媽媽,也有可能是自己在夫妻關係中有所缺失,是她們更離不開孩子的「依戀」和「順從」。可惜的是,這樣的媽媽,很少有人會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焦慮感和控制欲。

孩子要去拓展新天地時,是揮手目送,還是堅持隨行?對媽媽來說,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一個不肯退場的媽媽,往往為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甚至是子女的夫妻關係埋下衝突的種子。最可怕的是,被一路控制著長大的孩子,惡性循環,最終成了控制欲極強的父母。

真正的父母之愛,是在孩子小時候給出足夠的愛、照顧和尊重,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退場。

有人說,幸福的家庭有一點是類似的,那就是: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這則動畫短片,是讓你淚目?還是讓你深思?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出爐: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
    美國當地時間2月24日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執導、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的動畫短片《BAO》(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7分鐘動畫《包寶寶》戳中無數人的心
    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一部7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親子關係是不少中國家庭的重心恰逢開學季這部影片戳中了很多媽媽的心也引發了關注和討論▼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 故事發生在一個典型的華人家庭
  • 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執導《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全球矚目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終於揭曉!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是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這部溫情的影片觸動了全球無數華人的內心,也贏得了電影屆的一致好評。另外,《綠皮書》等奪獎大熱也收穫頗豐。
  • 第91屆奧斯卡 華裔女導演作品獲最佳動畫短片獎
    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右二) (圖源:路透社)海外網2月25日電據《赫芬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24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電腦動畫短片、以多倫多華人移民故事為劇本的《包寶寶》(Bao)拿下了最佳動畫短片獎。
  • 動畫《無敵原始人》由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尼克·帕克執導
    ­  由「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等一眾歐美明星參與原版配音的動畫電影《無敵原始人》即將在10月19日全國公映,影片由法國映歐嘉納影業,頂級黏土定格動畫公司英國阿德曼動畫公司製作、四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尼克·帕克執導。今日電影曝光英雄版海報和劇照。
  • 奧斯卡金像獎上,以包子為靈感的中國風短片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昨日,奧斯卡金像獎迎來了第91屆頒獎典禮,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的最佳動畫短片獎項,由一部以包子為靈感的7分鐘短片動畫——《包寶寶》所贏得。寒假已經結束,恰逢開學的時間段,這部短片動畫也是戳中了為人父母的內心,動畫中所敘述的故事,是從一個中國典型的家庭背景下開始講起。
  • 華裔女導演掛帥,頂級動畫團隊操刀,空巢老媽媽與一隻包子的故事
    剩下老媽媽一個人寂寞地吃著包子,最後一個包子旱災嘴裡,竟然傳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嚇得老媽媽甩開手,桌上的小包子竟然生出稚嫩的四肢,雙眼輪廓漸漸清晰不過緊閉著,包子坐在屜籠裡抽泣,儼然就像一個剛出世沒多久的小寶寶。老媽媽將包寶寶捧在手心,向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對他非常疼愛。
  • 這顆「中華包子」拿下奧斯卡小金人,榮獲2019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動畫短片《包寶寶(Bao)》《包寶寶》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也是第一部由華人執導的動畫短片。 《包寶寶》的英文名為《Bao》,蘊含著兩層意思:既是指中國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寶」——孩子。
  • 聽說,有一隻中國包子拿了奧斯卡小金人?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The 91st Acadamy Awards)已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25日
  • 2019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觀影指南
    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Awards,簡稱學院獎),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奧斯卡金像獎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用以表彰電影業成就,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
  • 2019奧斯卡金像獎《BAO》獲最佳動畫片 附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
    ­  美國當地時間2月24日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執導、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的動畫短片《BAO》(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短片不到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講述了一對母子之間的「相愛相殺」的故事。短片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中國式親情」的討論。
  • 2019奧斯卡動畫短片十強,「中國包子」也入圍了!
    」10強名單新鮮出爐啦!我們知道,在所有奧斯卡獎項中,「最佳動畫短片獎」永遠是一個備受權威冷落的類別。但其實,這個領域也是相當的不簡單。短片由皮克斯第一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創作和執導。短片由華裔導演張少甫擔任製片。張少甫何許人也?
  • 第91屆最佳動畫短片,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被一個包子支配了恐懼!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娛樂新資訊是:被一個包子支配了恐懼……其實我說的包子是今年出彩的動畫短片《包寶寶》。在2019年1月22日的時候,該影片就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就在昨天,2月25日,它獲得了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包寶寶》。
  • 一隻"包子"捧走了奧斯卡小金人引熱議:有多少父母,正在"吃掉"自己的孩子
    當地時間2月24日夜,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值得一提的是,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出生於重慶)執導的《包寶寶》(皮克斯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電影《包寶寶》這部僅有8分鐘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位年邁的中國媽媽,因兒子成年離家而鬱鬱寡歡,卻又意外地成為了一隻「包子寶寶」(由包子變成的孩子)母親的故事。
  • 一隻「包子」捧走了小金人:來看看「奧斯卡」的中國元素
    當地時間2月24日夜,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值得一提的是,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出生於重慶)執導的《包寶寶》(皮克斯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電影《包寶寶》這部僅有8分鐘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位年邁的中國媽媽,因兒子成年離家而鬱鬱寡歡,卻又意外地成為了一隻「包子寶寶」(由包子變成的孩子)母親的故事。導演石之予解釋到,「包」字一語雙關,既是指中國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寶」——孩子。《包寶寶》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這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同時也是皮克斯第一部由華人執導的動畫短片。
  • 剛剛,動畫《包寶寶》奪得奧斯卡!華裔女導演用一隻小包子,戳中無數媽媽淚點!
    歡迎常來~魔法Auntie張弘分享:就在剛剛,北京時間25日上午,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包寶寶》(BAO)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原來美食、家庭、親情,都在一個小小的包子裡。爸爸卻匆匆往嘴裡塞個包子,就急著上班去了。媽媽只能孤單地一人在家吃剩下的包子。沒想到,包子卻「活了」,變身一個包寶寶!
  •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原標題:《綠皮書》斬獲最佳影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附獲獎名單)北京時間今天上午據最新消息,由阿里巴巴影業聯合出品的電影《綠皮書》斬獲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和最佳原創劇本獎項。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勇奪最佳動畫短片。華裔戶外名將吉米·金(金國威)拍攝的《徒手攀巖》,斬獲最佳紀錄長片。本次頒獎典禮的入圍作品可謂異彩紛呈。其中,中國元素的集中出現,更是為頒獎禮增添一抹色彩。
  • 動畫片賞析: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將為你推薦一部同樣為迪士尼動畫和皮克斯工作室聯合製作,名為《包寶寶》的3D動畫短片。本片雖然只有十多分鐘,但是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和含義。雖然該片沒有《玩具總動員4》那樣的大製作和驚心動魄的冒險情節,但是卻能讓觀眾們在平淡中見真情。該片也保留了皮克斯一貫的靈動真實的畫風,並在2018年一舉多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 英媒分析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中國崛起帶動中華文化輸出
    《包寶寶》動畫海報(資料圖片)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日刊登了題為《<包寶寶>與華人文化:當奧斯卡獎給了80後華裔女導演》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短短八分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以具有中國文化象徵的「包子」詮釋母親的愛,奪下201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 奧斯卡揭曉:重慶妹子和她的中國包子成了獲獎黑馬!(內附全名單)
    留名奧斯卡的中國包子 今年奧斯卡上,一個中國食物隨著一位亞裔女生的獲獎成了本屆奧斯卡黑馬之一。 出生在重慶,後移民加拿大的華裔動畫短片導演Domee Shi(石之予)和她創造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