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麵10年蒸發100億港元,網友:除了名氣大外一無是處

2021-02-21 品牌新發現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叱吒中國拉麵界的味千拉麵,現在已經成了昨日黃花。2010年底至今,味千中國的市值已蒸發掉超過100億港元。

「不好吃」「骨湯就是方便麵調料」是網友們對味千的評價。上市這幾年,味千到底發生了什麼?

回望味千的這十年,仿佛就像是遇到「水逆」一般倒黴。

十年前,雄心勃勃的味千提出了「五年千店」的計劃。結果,第二年味千就遭到了「勾兌門」的大力打擊,導致多家門店關閉。

後來,重裝旗鼓的味千又再次出發,於2016年投資了百度外賣,本想著是一個不錯的生意,哪知道百度外賣隨後就被餓了麼收購。如意算盤落了空,味千手中的百度外賣股權價值大大降低。

接連幾次重創,讓味千陷入了虧損的境地。即便如此,味千還是吃力地繼續著它的開店計劃,到2018年底,味千擁有了766家門店,較2016年增加了93家,所謂的「千店計劃」也沒有實現。

2018年,味千似乎稍微有點扭轉頹勢了,結果自家高管又在背後捅了刀子。該高管在味千擁有1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大臣」的背叛,又給味千添上一筆新的傷痕。

如果只是單看2019年的業績,味千的「水逆」好像終於停止了一般,4個季度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均為正數,分別為5.1%、4.8%、6.9%以及6.8%。然而,這卻是他們提高了產品單價的結果。2018年,味千拉麵的人均開支還是48元,2019年一下就升到了近54元,你說銷售額能不漲嗎?

短暫的漲價的確能為門店帶來效益,但消費者不是傻的,品牌君發現,並不是所有的食客都能接受味千拉麵這樣的漲幅。

品牌發展多次受阻,到底是什麼,讓一代拉麵王味千流落到要靠漲價來維持業績的地步呢?

味千走到今天這番田地,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因素。

味千一開始的火爆,其實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當時的中國市場上並沒有什麼日本料理,味千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一塊的空白。然而,現在大家都知道,市面上的日本料理越來越多,不僅是拉麵,壽司、壽喜燒等日本料理的品類也豐富了起來。久而久之,日本料理的代名詞,不再是味千拉麵了。

再來是拉麵本身的問題。味千在推出伊始,就表示自己是「大骨熬湯」,和日本的拉麵是一樣的。但是,品牌君身邊吃過味千的人都表示,味千就是一股方便麵調料味,再加上「勾兌門」對產品的打擊,讓消費者不再為味千的拉麵買單,甚至有人說,這是交「智商稅」的拉麵,除了有名氣外一無是處。

然而,拉麵本身出問題,味千並沒有想到從根本上來解決,反而是逃避拉麵口味問題,在菜單上推出各種口味的鐵板飯、韓式石鍋飯和蓋澆飯,甚至還出現了和日式料理毫不搭邊的食物——印度飛餅。想去味千吃日料的食客,在翻看菜單時看到印度飛餅,心裡真的不會緩緩打出一個「?」嗎。

不僅如此,為了加強全時段的營收,味千還在門店內加入了下午茶輕食的選擇。問題是,又有誰會去想在一家拉麵快餐店裡享用下午茶呢?

綜上所述,味千在品牌運營上遇到的問題,總結下來就是:

1.日料品牌變豐富,味千不再「獨自美麗」;

2.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拉麵的口味問題;

3.推出與主業無關的產品,不利於品牌建設,效果不佳。

在品牌君看來,味千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拉麵口味的問題。想想也是,如果一個餐廳賣的食物都不被消費者所認可,那還怎麼談業績呢?味千現在首先要做的,不是豐富菜單、增加營業時段,而是升級拉麵口味,重塑品牌,讓消費者再次對味千的拉麵產生信任感。

相關焦點

  • 拉麵突然不香了?味千中國店面可能要越來越冷清了
    主打日式拉麵——味千拉麵為品類的味千中國(00538-HK)在十年前就相當成功,2010年,味千中國在中國開店達508家,其創始人潘慰以45億元人民幣財富四度蟬聯「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味千中國如今已不再是十年前名聲大噪的拉麵王。2010年底至今,味千中國的市值已蒸發掉超過100億港元;2018年,味千中國的總營收不及2010年。
  • 味千拉麵品質再升級
    風靡全國的快速休閒餐廳連鎖品牌味千拉麵再度聯手金牌導演徐佩侃(David Tsui),重磅推出都市勵志微電影《好朋友,一輩子》。日前多家媒體前往味千拉面上海工廠探班拍攝現場,本次活動作為該片首次曝光,邀請了線上活動「新星就是你」所評選出的顧客當天參演。
  • 味千拉麵、九毛九的「瑞幸」之鑑 「大胃王」的渡劫進行時
    2011年,味千拉麵股價曾高達13.52港元。截至2020年4月9日,其股價僅為1.83港元,市值不足20億。從「扔花」到「扔磚」,投資者態度變化的背後,戰略布局失敗只是間接因素。由此導致的業績不振,才是主因。
  • 全聚德、味千拉麵紛紛中槍,你的店何去何從?
    君不見,那些開了幾年或者十幾年的「中年」餐廳,現在生存越來越困難。沒有性生活,不敢病、死不起、離不開、放不下——成為了這群餐飲人的真實寫照!品牌名:全聚德年齡:24歲全聚德最近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的股價今年一直是跌!跌!跌!半個月前,全聚德跌到歷史最低點,市值在一個月內蒸發了10億。
  • 拉麵是一種修行,一碗入魂;味千拉麵忘記了修行,更丟了魂
    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它確實創始於日本,1968年,味千拉麵誕生於日本熊本縣。 說不是,是因為你現在中國吃到的味千拉麵跟現在日本的味千拉麵都來自中國。 1988年,出生在山西的潘慰隨父母赴香港生活。
  • 國人為什麼不愛味千拉麵、吉野家們了?
    日式快餐的另一巨頭,味千拉麵也不太妙。  相關資料顯示,「骨湯門」事件後,味千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餐檯周轉次數,從5.2降到4,隨後一路下跌至2019年的3.4,生意日益冷清。與此同時,同店銷售也波動劇烈,過去五年裡,其單店銷售漲幅分別為-7.5%、-8.1%、2.2%、-2.6%和7.0%。
  • 淨利下滑逾7成 味千拉麵該如何挽回消費者信心?
    對於集團營業額的上升,味千拉麵稱主要原因是年內集團門店數量增加。《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味千拉麵財報發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該集團共擁有連鎖餐廳799間,較2018年同期的766間增加33間,餐廳網絡覆蓋全國31個省份及直轄市的176個城市。
  • 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港式餐飲的好日子過去了
    然而,翠華集團宣布,因控制成本,自3月23日起,位於中環威靈頓街近22年歷史的翠華旗艦店將暫停營業。這家翠華旗艦店,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19號地下至二樓,自1998年9月起營業至今。店鋪建築面積約8160平方英尺,目前月租約130萬港元,租約原定於今年10月到期。翠華的歷史可追溯至1967年。
  • 同樣是拉麵,為什麼和府火了,味千被拍在了沙灘上?
    在一次赴日考察時學習了味千拉麵的標準化運作模式後,潘慰就回國開啟了中國味千拉麵的擴張之旅,並於1996年在香港開出第一家店。憑藉著「正宗日式」、「大骨熬湯」的賣點,潘慰成功將味千拉麵在中國市場推廣開來。
  • 比味千拉麵還好吃的拉麵,網友去親自嘗一下,發現根本沒法兒比
    在中國最火的日本拉麵莫過於味千拉麵了,味千拉麵因為它太過於美味,而且加上動漫的宣傳,味千拉麵一度成為了日本拉麵在中國的代表。其實包括小編在內,都覺得味千拉麵就是日本拉麵,日本的拉麵都是這個味道。但是日本的拉麵絕不是就一個味千拉麵,拉麵也是分很多種類的。
  • 味千拉麵2019年淨利下滑超7成:「貪腐門」挫傷品牌 食安隱患頻發...
    2018年12月,味千拉麵財務長劉家豪被曝挪用公司資金179.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54萬元),2019年3月,公告披露劉家豪於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間以假支票的方式挪用公款約2363.7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024萬元),數額超此前十三倍。彼時,公司股價跌至新低2.22港元,重創投資者信心。
  • 味千拉麵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近期,味千拉麵發布財務長劉家豪挪用公司資金的追回進度,而受此事影響的味千拉麵近來的發展狀況以及即將到期的五年千店計劃也重回人們的視野。但根據味千拉麵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味千拉麵2019年上半年僅新開了4家門店,門店總數為770家,「到2020年門店數量超過千家」的計劃以此速度恐難實現。
  • 味千拉麵被指「貼牌日貨」 營養報告遭農大炮轟
    記者調查:  味千獲代理權是中國企業  「我還一直以為味千拉麵是一家日本拉麵店。」昨日,消費者邵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味千拉麵的忠實食客,託盤菜單上滿篇的日文曾經對她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味千拉麵的服務員也曾經向我強調,味千拉麵是日本第二大拉麵連鎖店。」
  • 味千拉麵「千百味」,後廚蟲蟲開大會
    2011年7月味千拉麵被爆骨湯湯底非豬骨熬製,而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誠信受到公眾質疑。同年11月上海工傷對該公司涉嫌虛假罰款20萬元。然而除了已經曝光的味千拉麵湯底由濃縮液勾兌以外,其後場環境如何?舒適的就餐環境極其背後的生產環節是否完美如一?真探組記者展開調查。近日記者來到「動壹」二樓味千拉麵南昌中山路店。
  • 大骨熬湯50年的味千拉麵,負面新聞不斷,門店數量卻一直不減
    但對許多人來說,最初的日式飲食啟蒙可能來自於味千拉麵。它是日本本土的正宗拉麵店,由於與中國飲食文化貼近,引入中國後也獲得了無數麵食喜愛者的稱讚。味千拉麵店內人氣最高的,必然就是拉麵。味千拉麵的廣告語是「大骨熬湯50年」,湯底呈奶白色,上面漂浮著很多的油珠。品嘗湯底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用心,湯底醇厚鮮香,除了鹹味以外,還有一種回甘的鮮味。它不是由調料速成的鮮味,而是融合在湯底的骨香。筷子伸進底下的湯中,便可撈起白色的麵條。
  • 龍薇系金寶寶、順龍控股兩日共蒸發4485萬港元
    據黃有龍對金寶寶21億股的持股數計算,經過近兩日下跌,黃有龍、趙薇夫婦財富蒸發2730萬港元。而根據其入股時價格計算,入股一年,趙薇夫婦虧了5億港元。另外,黃有龍在順龍控股上財富兩日蒸發1755萬港元。這樣算下來,趙薇夫婦在兩隻仙股上財富蒸發4485萬港元。據公開資料,細價股指那些相對來說發行股數比較少的股票。
  • 遼寧首富的「墜落」:公司一天蒸發265億港元,副總老婆失聯
    輝山乳業則是個老國企,經過重組後,僅4年便成了東北最大液態奶企業,全國排名第四。2002年,國企迎來改制,當地希望引進新資本。這時,楊凱出場了。楊凱時任瀋陽隆迪糧食製品公司董事長。2014年,輝山乳業進入首批港通股名單,市值一度接近400億港元。2016年,楊凱以260億的身價成為遼寧首富,是當年胡潤百富榜唯一入榜的乳業企業家。高樓蓋得太快。
  • 【聚焦開發商】新世界發展斥資20億港元購香港麗港城商場
    據香港媒體消息稱,近日新世界發展以近20億港元向裡昂證券購入香港藍田麗港城商場,這是繼上月底斥資16-18億收購觀塘商夏後,再次出手收購東九龍工商物業
  • 金斯瑞創始人被捕,市值蒸發40億港元
    消息一出,金斯瑞股價連續兩日下挫,累計跌幅超過17%,市值蒸發超40億港元。截止11月24日收盤,金斯瑞報收10.36港元/每股,總市值200億港元。公告同時披露,章方良已辭任非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公司提名委員會成員及主席、公司制裁風險控制委員會成員及主席,以及子公司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該決定於11月22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