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的全稱是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根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短刀等,而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太刀」則是被人們廣為熟知的,根據現代考古界所說,最早成型的日本刀的形制是來自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的刀工天國,尤為著名的是太刀小烏丸。
說刀就會講到日本武士,日本武士的產生也是在平安時代,當時中國處在唐朝時期,據許多史料記載武士來源於中國,而日本武士道的發源地則是日本鎌倉幕府,日本刀便寓含著武士之魂,而日本平安時代後期被稱為是太刀時代。
眾所周知的是日本刀在作為武器的同時還以它的優美造型著稱,從日本平安後期到鎌倉時代,日本刀的製作出現了「天下五傳」的制刀流派,即大和傳、備前傳、山城國、相州傳、美濃傳,而日本還流傳著一把巨大的日本刀,並不是誰都能使得動,是日本奇特國寶。
這把刀便是藏於栃木縣二荒山神社的「山金造波文蛭巻大太刀」,長3米2,重14公斤,通常日本的太刀是刀身長3尺(1m)以上至5尺(約1.5m)的彎刀,3尺以下即為小太刀,5尺以上就叫大太刀(或是野太刀)。
首先了解一下日本大太刀的歷史,日本鎌倉時代末期,元朝皇帝忽必烈分別在1274年和1281年派軍攻打日本,日本社會動亂,並且當時日本原有政治體系崩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日本的制刀業一片欣欣向榮,且出現了大太刀。
古時日本人的個子便不高,平均身高是1米5多,使用起1.5米左右長的大太刀,也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但若是3米以上的大太刀就沒有那麼輕鬆了,事實上,若是想要使用山金造波文蛭巻大太刀,基本是拿起來,但揮動不了。
所以這大太刀並不是為日本人準備的,而是供應給神的,另外還有藏於山口縣花岡八幡宮的破邪御太刀,於日本安政6年(公元1859年),由南方著名刀匠延壽派的末裔三光軒北辰子國綱負責製成,長4.65米,75公斤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太刀。
當時日本已經被西方國家強打開了國門,日本武士們難免心懷憤怒的,大太刀名字中的「破邪」,意思就是攻破西方人,「御刀」的意思是供奉,輔佐天皇,日本武士希望得到神社的庇佑,因此命人鑄造由「神」才能揮動的大太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