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李太白,酒中何仙姑——李清照「酒後之詞」賞析

2021-01-10 果爸愛文化

果爸小啟:

提起李清照,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國千古才女第一人,她是北宋詞壇婉約派教母,卻以一首七絕詩震驚整個詩壇: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短短20字,卻寫盡了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氣概。

也許大家未曾料到,這個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卻是一個日常以酒代茶的「癮君子」,諸多詞作酒氣燻燻,甚至絲毫不輸「李白鬥酒詩百篇」。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 家世背景與眾不同,喝酒瘋玩樣樣在行

李清照其實早在待字閨中時,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女」。

李清照本是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進士出身,任職宋徽宗時的禮部員外郎,一個司局級幹部。

李清照母親是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的狀元王拱宸的孫女,與李格非郎才女貌。李清照可以說是嘴裡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窗含水曲琴聲潤,人讀花間字句香。

然而李清照親母死於難產,繼母怕背負虐待前任孩子的惡名,對她沒有嚴加管教。

李清照自小主要受父親的薰陶,讀大書、喝小酒、睡懶覺、蕩鞦韆、駕船野遊……是當時頗為前衛的文藝女青年和花樣百出的問題少女。

尚待字閨中就是這樣的瘋丫頭,這在封建禮教約束嚴格的時代堪稱一個「異類」,一個宋朝的「女版古惑仔」。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二、 閨中少女偏嗜酒,共詞一醉一陶然

在《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中,她這樣描寫自己出嫁首優哉遊哉的少女生活: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喝醉了酒,還駕船四處「浪」,以至於都忘記了回家的路,哪裡有一點大家閨秀的體統。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而在她的另一首《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中,她這樣寫道:

咋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個大姑娘家喝得酩酊大醉,還「恬不知恥」地自嘲「濃睡不消殘酒」,真是令人苦笑不得。

果爸認為是戲說李清照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了一個家宅的興榮和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

該劇於在芒果臺首播反響強烈,成功入圍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主題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廣為傳唱。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三、 夫唱妻隨情意濃,一首新詞酒一杯。

在《點絳唇 蹴罷鞦韆》裡,她這樣描寫自己第一次見到趙明誠時的樣子: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不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第一次見趙明誠,還好沒有喝酒,要不然會否酒後失態,還真難以猜測。

雖然沒喝酒,但晚鞦韆玩得盡興,睡一個懶覺起來,整個人還一副慵懶的模樣。

一不小心見到了夢中情人,又羞又急。急什麼呢,當然是沒有好好梳妝打扮一下,不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現在戀人面前。

和羞走,不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但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後,就完全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了丈夫。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話說趙明誠在外地上班,負責賺錢養家,李清照在家中負責貌美如花。

轉眼重陽節到了,李清照思念老公,「東籬把酒黃昏後」,作了《醉花陰 薄霧濃雲消永晝》,付諸郵差。

而趙明誠收到以後,覺得老婆的詞寫得著實好,但心裡又不服氣,便早也塗抹晚也凝眉,先後寫了50首詞。

他把詞拿給好友看看,準備把好友認為最好的一首詞寄給老婆。誰知好友看過之後,連連搖頭,說:「佳作沒有一首,佳句倒有一句。」

趙明誠連忙問是哪一句。

好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聽了羞愧難當,真沒想到自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寫的詞,居然全是平庸之作,這唯一為好友所稱道的,居然還是自己搬運老婆的現貨。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四、 身似浮萍酒做伴,一杯清酒一杯愁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遭遇國破家亡、夫死人漂泊。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

《聲聲慢》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李清照流離失所,漂泊他鄉,也忘不了借酒消愁,而且「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抒發了深切的思鄉之情。

儘管人已老,可李清照卻說:「我還是那個少年(女)沒有一絲絲改變,忘了除非醉,香消酒未消。」

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果爸小結:

李清照與酒有關的詞,還真的不勝枚舉:

她的《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她的《念奴嬌 春情》有「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她的《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她的《憶秦娥 詠桐》有「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她的《轉調滿庭芳》有「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易安居士所作的詞中,多多少少都帶著一股酒味。果爸把她稱為「詞中李太白,酒中何仙姑」,應該名副其實吧。

相關焦點

  •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李清照詞中的伉儷情深
    李清照天資聰穎,才華過人,所寫詩詞在當時就受到晁補之的大力讚揚。趙明誠痴迷於金石之學,終生不渝,有「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二人生活上非常簡樸,但遇有名人書畫、古代碑帖,卻不惜「脫衣市易」,李清照就曾經用一根金簪換得一幅古畫!閒來無事,二人互相出題,猜古人所記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誰猜中誰先飲茶。
  • 讀這兩首詞,李清照愛酒,也愛荷花
    他說蓮荷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內中虛心,外在剛正不阿,沒有那些花枝招展的枝蔓,它們在水中亭亭玉立,向遠處散發出清香。人們說梅花、蘭花、菊花和竹子是有崇高氣節的,荷花也何嘗不是這樣呢。人們喜愛荷花,也賦予了荷花高尚純潔清廉的美好品質。在宋代有一個女詞人李清照,她也是非常愛花的,她的詞裡寫了不少的花卉。她年輕時一遇到下雪天,還喜歡跟丈夫趙明誠一起到郊外踏雪尋梅。
  • 詞中之龍:辛棄疾經典詞十首
    賞析:在詞中作者用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在結構上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一句否定九句,前面的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壯詞」瞬間變成「哀詞」,陡然下落,戛然而止,無限悲憤不言中。
  • 李清照詞賞析
    【輯評】全詞寓情於景,境界開闊,情調沉鬱,含蓄雋永,委婉曲折地表現了詞人的身世冷落之悲和家國淪亡之苦。(孫崇恩)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
  • 李清照:論詞
    近人輯有《李清照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李格非傳》後附傳。 【題解】 李清照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傑出女作家、著名詞人,而且以一篇《論詞》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以來詞學創作繁榮,但詞學理論的發展則明顯滯後,大都是一些比較零散的論述,也因此,李清照這篇較為完整的《論詞》專文便顯得格外醒目和珍貴。
  • 命運之詞、歷史之詞、時代之詞的李清照,一直活在我們的生活裡
    李清照(李易安),一個從宋朝走出來的奇女子。她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傑出女詞人。她的詞,篇篇佳構,字字珠璣,照亮了宋詞的天空。宋代·王灼曰:「易安居士,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採第一。」明代·楊慎曰:「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胡適說:「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但我們知道她是最會做白話詞的。她對於北宋的大詞家,二晏、歐陽、蘇、秦、黃一一都表示不滿意。」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詞,道不盡的殤和美!
    憐花惜玉「捲簾人」,一代才女李清照!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兩首著名的《如夢令》詞。萬曆四十年刻印的《詩餘畫譜》中,有一張依該詞詞義而作的繪畫。畫中即已明確地將捲簾人畫成了一個侍女。近幾年出版的各種有關李清照詩詞賞析的論著,也幾乎都持這種「侍女」說,極少例外。因此,人們普遍認為,這首詞的主題,是通過女主人公與其侍女之間「凝鍊的對話,曲折地抒寫了惜花的心情」。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詞賞
    應是綠肥紅瘦》,取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雖然講的不是李清照的故事,但故事發生在李清照的時代-宋代。電視劇非常精彩,主題曲《知否知否》也十分好聽,推薦給大家,看一看,聽一聽。
  • 如何理解李清照詞中和電視劇《知否》中的「綠肥紅瘦」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你知道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因為「昨夜雨疏風驟」,雨雖小,風卻大,花朵都被打落了才是。自此,我們可以看出,「綠肥紅瘦」的意思是:早上,李清照酒醒後,問侍女院子海棠花怎樣,而後覺得:「昨天夜裡,雨小風大,把院子裡的海棠花打落,現在應該是綠葉多,而紅花少。」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這些都是中國古詩詞文化的精髓,而在漫長的中華文化中,也有被稱為「千古詞人」的詞人李清照,作為一介女流之輩,李清照並不是空有美麗的外表,恰恰相反,她不僅有美麗的外表還有一身的才華。她的才華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而她曾寫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這首詞,將她自己的深夜孤寂寫出來了,並且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在李清照的詞中,究竟有何魅力,才能被世人稱為「入神之詞」呢?
  • 古典詩詞鑑賞: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賞析,值得收藏
    【創作背景】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於李清照南渡後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此詞寫作時間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當時趙明誠已去世,「茶苦」和「夢斷」二語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 宋婉約詞裡的「淚」與「酒」,是詞人們的憂患與超脫
    宋婉約詞裡多見「淚」與「酒」。「淚」源於痛苦憂患,「酒」超脫憂愁。——題記宋婉約詞貫穿著兩條情感線索,一為憂患感,一為超脫感。「淚」與「酒」分別呈現了這兩種情感。「淚」是詞人們源於現實人生的痛苦憂患,「酒」則寄寓了他們對痛苦憂患的超脫。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晚年有一首《攤破浣溪沙》的詞作,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是晚年的作品呢?亦或說詞中有沒有什麼信息可以得知這首詞是李清照作於晚年的呢?不妨走進詞中看一看,詞中有一句「病起蕭蕭兩鬢華」,這句中有兩個重要的信息:一是「兩鬢華」,意思是形容鬢髮華白稀疏的樣子,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是李清照晚年時期,因為人到了晚年,頭髮會變得花白,也會變得稀疏起來。
  •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喜歡遊玩,寫了一首詞,成為經典名作
    千金小姐「路子野」,愛玩愛酒生活歡樂又「瘋癲」,這是少時的李清照,年少時讀李清照的詞,總覺得用詞十分旖旎,意境十分美妙,但後來才知道,詞裡不光有她的真實境遇和快樂,也會藏著她的相思和悽苦。李清照有著傳奇而坎坷的經歷,在那個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才貌兼備的李清照硬是固執又倔強地在歷史中劃下了屬於她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提到李清照,大部分大家都知道她是宋朝首位女詞人,也都知道她的含蓄詩與跌宕起伏人生道路。而對詞大家而言,敏感多疑與爛漫痴情早就是必需心態。不論是什麼季節,哪些情景,總是會感慨萬千,作詩作詞一首。但是,倘若只論大家在什麼季節憂傷憂慮之感最多,那麼必然是秋季。秋季這一時節仿佛素來便是為悲傷憂慮而生,大家通常挑選在這個時節道別朋友、避開家鄉。
  • 同樣是遊湖,李清照16歲時,和51歲寫的詞,意境截然不同
    李清照追憶年少時候的美好時光,那時候經常到溪邊亭中遊玩到黃昏時分,在美景中還喝醉了酒,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裡。酒喝夠了要回家,卻不小心把小舟劃到了荷花深處。於是她就奮力地把小舟劃出去、劃出去,而此時,自己划船的聲響卻驚起了一群鷗鷺。
  • 李清照寫下一首小詞,短短幾句卻暗含心機,第一才女名不虛傳
    詞中是說少女清早起來,覺得頭有點不舒服,這是怎麼了?原來是昨夜的雨太急了,搞得人心情不好,所以就借酒消愁了。但不曾想這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於是,她急忙問收拾房屋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
  • 李清照16歲時寫了兩首詞,瞬間名滿京城,至今仍是婉約詞巔峰之作
    李清照的少女時代是跟隨父親在汴京度過的,十六七歲的年紀,正如一朵嬌豔的花兒含苞待放,但李清照豈會是庸脂俗粉,顧影自憐不是她要的生活,蜚聲文壇才是她的理想。(註:本文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慣,均採用虛歲,下同。 )李清照的諸多作品中,後世最熟知的莫過於兩首《如夢令》,但你可曾想到,如此驚豔時光的千古名篇,竟然是出自一位十六七歲少女之手?
  • 除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的這些詞一樣妙不可言
    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露濃花瘦」似乎正是與「綠肥紅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露濃」正是點出了早春時節鮮花上蘸著點點露珠,而「花瘦」也勾勒出了少女纖細的身材。當然,這「露濃花瘦」也可想像為是一個蕩罷鞦韆香汗淋漓的纖瘦女子,可謂是美妙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