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鑑賞: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賞析,值得收藏

2021-01-08 美文悅讀秀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譯文】

深秋慘澹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悽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注釋】

蕭蕭:悽清冷落的樣子。原為象聲詞,如風聲、雨聲、草木搖落聲、馬蹄聲。《詩經·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楚辭·九懷·蓄英》有「秋風兮蕭蕭」,《史記·刺客列傳》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瑣窗:鏤刻連鎖紋飾之窗戶。多本作鎖窗,當以瑣窗為勝。

酒闌:酒盡,酒酣。闌:殘,盡,晚。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有「酒闌」,裴駰集解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有「白露凝兮歲將闌」,李善注曰「闌,猶晚也」。團茶:團片狀之茶餅,飲用時則碾碎之。宋代有龍團、鳳團、小龍團等多種品種,比較名貴。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瑞腦:即龍涎香,一名龍腦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樓賦》抒寫去國懷鄉之思,馳名文壇。

隨分:隨便,隨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東籬菊蕊黃:化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採菊東籬下」句。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於李清照南渡後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

此詞寫作時間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當時趙明誠已去世,「茶苦」和「夢斷」二語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作品賞析】

這首詞的感情調子是比較低沉的。社會亂離,客居異地,詞人在詞中寄託了家國之思,有著身世飄零的感遇。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寒日」,是說陽光有些慘澹、冷清。詞中所寫是秋天,並非冬日。太陽慢慢升高了,一點一點照射到窗上,看上去很明亮,卻給人以冷落蕭索之感。「蕭蕭」,一般用來形容風雨,這裡是說陽光給人的感覺,就如同蕭瑟的秋風一樣,有些悽冷。用「蕭蕭」形容「寒日」,一下子便給深秋的清晨帶來遲暮的氣氛,也為全詞點染了一個色調悽清的背景。「瑣窗」,雕刻有連環圖案的窗子。從它前面的「上」字來看,太陽光照射到窗上,有一個慢慢移動的過程,說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視著,心緒茫然。「瑣」,一作「鎖」。

「梧桐」一句,又在悽清中抹上了一層暗淡的色彩。主人公朝窗外望去,曾經茂盛蒼翠的梧桐樹無言獨立,一枝一葉似乎都凝結著愁怨:它們一定是對夜間的寒霜心有恨意吧。梧桐因天氣轉冷、霜露漸重而開始落葉凋零,但草木無知,本不能恨,詞人採用擬人的手法,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其時,清照遭遇國難,流落他鄉,逢秋作客,不禁倍感悽清和愁怨。不過,她並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而不露,移情入景,借梧桐之恨,傳達自己的情緒。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酒闌」,即酒意將盡。主人公喝完酒後,再喝上幾杯團茶,那又濃又苦的滋味正是她所喜好。「團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製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很多。主人公並非酒徒,其所以如此,無非是心情苦悶,借酒排遣。從夢中醒來之後,只覺瑞腦散發出的清香,沁人心脾。「瑞腦」,薰香名,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至於她做的是什麼夢,又因何而斷,這都留給讀者去想像。

這兩句敘寫主人公在寂寞秋日自遣自慰的情狀。「更喜」和「偏宜」兩詞,表面上寫樂,實際上是寫悲。酒飲得多,表明愁重。苦茶雖宜解酒,但那只是生理上的。精神上的苦悶,根本不是借酒澆愁、飲茶解醉所能排解。「偏宜」,表面是說香氣宜人,實則是說環境的清冷靜寂,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讓人更加明顯地感覺到薰香的香氣。主人公在燃香獨坐、默然沉思中,似乎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但其內心深處,仍是愁雲恨霧,揮之不去。這種以閒寫愁的筆法,是很耐人尋味的。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秋天已經過完,白天還是那麼長,比起仲宣懷念遠方家鄉,主人公更覺悽涼。夏至以後,白天逐漸變短,到秋盡時,主人公卻覺得白天還是那麼長。看似無理,實則有因。終日被思念故土的愁苦所煎熬,自然會產生日長難挨、度日如年的感覺。

「仲宣」一句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少時即以文才見長,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亂時,他避亂荊州,依附劉表,但未被重用。在荊州他寫了《登樓賦》,抒發壯志未酬、懷鄉思歸的抑鬱心情。此時,詞人因「靖康之難」、北宋淪亡而背井離鄉,其身世、情懷與仲宣相仿,故藉以自況,其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似乎還要強烈,因此說「更悽涼」。這一典故的容量是很大的,包含了道不盡的身世之感、亂離之苦。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隨分」,隨便,含有隨遇而安的意思。飄零的命運不知何時才能結束,日思夜想的故土不知何日才能重歸,總不能一直悽涼感傷,被無邊的愁苦壓倒吧。不如端起杯中美酒,隨意痛飲,別辜負了東籬盛開的菊花。「東籬」,種菊花的地方,語出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本來是借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悲愁難遣的家國之思。因此,把酒對菊絕非賞心樂事,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排遣。這種自寬自慰的說法,看似輕鬆,實則含怨。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鳳凰臺上憶吹簫》、《一剪梅》、《醉花陰》等詞,通過描繪孤獨的生活和抒發相思之情,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轉曲折,清俊疏朗。《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寫對女伴們的留戀,感情也極其真摯。她的詞雖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抒發憂鬱的感情,但從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這齣自一個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間派」代言體的閨怨詞來要有價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後的詞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後政治上的風險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慘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詞作一變早年的清麗、明快,而充滿了悽涼、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

在流離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鄉,如《菩薩蠻》寫的「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蝶戀花》寫的「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都流露出她對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懷戀。她更留戀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詞《永遇樂》,回憶「中州盛日」的京洛舊事;《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回憶當年的「勝賞」,都將過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悽涼憔悴作對比,寄託了故國之思。

她在詞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如《武陵春》通過寫"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聲聲慢》通過寫「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處境,運用疊詞,表達了自己難以克制、無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樂》中「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的悲傷,《孤雁兒》中的悼亡情緒,都是在國破家亡、孤苦悽慘的生活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她的這部分詞作正是對那個時代的苦難和個人不幸命運的藝術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還寫過一篇《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說法,是宋代的重要詞論,也成為她詞創作的理論依據,著有《漱玉詞》,李清照詞的風格以婉約為主,屹然為一大宗,人稱「婉約詞宗」。沈謙《填詞雜說》將李清照與李後主並提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

易安詞在群花爭豔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易安體」之稱始於宋人。侯寅《眼兒媚》調下題曰:「效易安體」。辛棄疾《醜奴兒近》調下題曰:「博山道中效易安體」。詞作自成一體,表明已形成鮮明的個性風神。

相關焦點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女酒鬼李清照,在自己的詩歌中宿醉過幾次?
    女酒鬼李清照,在自己的詩歌中宿醉過幾次?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歷史上出名的女酒鬼,李清照要敢說自己是歷史上第二喜歡喝酒的才女,就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除非李白大哥哥cosplay,女扮男裝出現在李清照的面前!
  • 李清照為什麼自號「易安居士」,她對「易安」是一種怎樣的渴求?
    而父親李格非的性格也深深的影響了女兒李清照,以至於後來李清照在青州期間,就秉承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的思想。(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面會寫到)李清照小時候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她從小耳濡目染,加之好學,並在家庭的文學氛圍薰陶下,為她後在詩詞文學方面展現出的才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我與古典詩詞的結緣
    小時候,並沒有唐詩宋詞的薰陶,背誦的,是毛主席詩詞37首,算是我古典詩詞的啟蒙。上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才有了些許唐詩宋詞。一時間,覺得世間的風景、風情和浮生感悟,竟然可以通過幾行文字,表達得如此美妙。從此,便喜歡上了唐詩宋詞。上大學時,更是買了《唐詩鑑賞辭典》和《宋詞鑑賞辭典》細細品讀,那感覺,一如林妹妹讀《會真記》時的回味無窮。
  • [詩詞鑑賞]中國古典詩詞經典賞析36首 |值得收藏,細細品味
    操持豈兒古,無悶徵在今賞析:殘酷的政治鬥爭使本可平步青雲的詩人倍受打擊,在偏僻的海邊小鎮上為了那些兒俸祿忙忙碌碌,久病初愈之後,登樓遠眺,頓時為大自然的清新美麗所折服,徐風微波,池塘春草,園柳鳴禽。一切都是那樣地具有生命的氣息。
  • 李清照的《一剪梅》許多人倒背如流,但「剪」字何意,卻少有人知
    中國古典詩歌是語言的高度凝練,很難翻譯成英文,就算勉強翻譯了也會完全流失詩歌本身的美感,而且古文中的許多修辭手法,外國人更是難以理解。費玉清的《一剪梅》最近火到了國外,「雪花飄飄,北風蕭蕭」(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突然成了歐美網絡年輕人最喜歡用的一句的口頭禪。
  • 秋天的早晨,在桂花的幽香裡,邂逅李清照
    女人都愛花,「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如此。各種各樣的花朵,都曾經盛開在李清照的詩詞裡。比如海棠花:「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鷓鴣天 桂花》正是創作於這一時期,我們從詞中,能夠讀出李清照當時年少輕狂的思想見識,與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氣概。詠物詩詞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很少議論。而李清照的這首桂花詞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託物抒懷。詠物形象生動,議論充滿詩意,堪稱獨樹一幟,別開生面。
  • 電視劇《知否》的背後,是一個醉酒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文採斐然,在詞的創作上成就最高在女詩人中,能把飲酒、醉酒及酒醒寫得如此千姿百態的,李清照無疑是第一人。年輕時,以酒會友,青春浪漫。結婚後,夫妻共飲,品酒談詩。寡居後,借酒消愁,愁上加愁。而李清照的「酒詞」高明之處在於:以酒入詞,而詞無醉態。
  • 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詩詞大會中許多人答錯
    「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李清照的代表作《鷓鴣天·桂花》,又稱《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其詞曰: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這個問題在詩詞大會中考了不下五六次,但每一次都有很多人答錯。原因很簡單,這種花比較冷門,並不經常出現於文學作品裡。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寫詩作詞詠花者甚多,但所詠之花大多是梅花、菊花、荷花。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黃)篇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7、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8、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9、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姜慧卿【教學目標】1.讀懂34首易安詞2.體會詞中的人與情今天走進《漱玉詞》1.同學們了解多少李清照的情況2.老師簡介李清照「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二、 快樂記詩詞:1.
  • 【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 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身為才女的李清照,擁有天底下所有女人的愛好,那便是酷愛鮮花。李清照一生寫花的詩詞無數,真正寫出李氏風格,讓易安詞獨成一派,莫過於她廣為人知的三首詩詞。 鮮花綠葉各有所愛,桂花也只是李清照認為的花魁,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觀感。後人沒有嘲笑李清照的年少無知,反而對她的《鷓鴣天》拍手稱讚,無外乎從桂花中看到李清照身上擁有一流的氣魄。這份氣魄在哪?它藏在那首《夏日絕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裡。
  • 「詩詞鑑賞」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詩詞賞析大全
    【詩詞鑑賞】此聯在第二回中。賈雨村的知府老爺沒當上一年,就被革職。心中雖然慚恨,表面仍嘻笑自若,把當官摟的錢財和家小送回原籍,自己就擔風袖月去遊覽天下勝跡。後來到維揚(今揚州)在林如海家做了林黛玉的老師。一天偶遊郊外,在破廟智通寺山門上看到這副對聯。這副聯語是對那些在名利場中貪求不已的人的一種譏刺和棒喝。賈雨村以為它「文雖淺近,其意則深」。
  • 從李清照詩詞中走出來的名字,個個風華絕代,讓人一眼心動
    李清照的詞都非常的唯美,特別是早期時候的詞,聽起來就讓人心動,接下來就為大家帶來了從李清照詩詞中走出來的名字,個個風華絕代,讓人一眼心動。一起來看看吧!用李清照詩詞起名 唯美大氣的寶寶名字用李清照詩詞起名 唯美大氣的寶寶名字推薦 【溪亭】
  • 從高考中考命題中看古代詩詞賞析中的鍊字技巧
    古人寫詩詞,講究用字,即鍊字。鍊字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創造性的表達。作家在用字時要經過反覆推敲錘鍊,力求使表達的內容達到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從高考中考命題中看古代詩詞賞析中的鍊字技巧。
  • 鄭州:本周遭遇冷空氣 寒日蕭蕭上瑣窗
  • 《中國詩詞大會》:以古典詩詞滋養詩意人生
    現在的孩子都太優秀了。舞臺上的楊雨教授,即使站在董卿身邊也絲毫不遜色。就連很多上了年紀的大媽,都喜歡守候在電視機旁,只為看看這位光彩照人、氣質出眾的"詩詞女神」。在大學校園裡,她也收穫了大波粉絲,大家口中都流傳著關於她的詩詞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