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JAMA Oncol】保乳術後全乳放療出現乳腺纖維化?這個關鍵性預測因素不容忽視

2021-01-20 腫瘤資訊

保乳術後全乳放療(WBI)可提高保乳率和乳腺癌特異性生存,但WBI也可導致乳腺纖維化、形成不良外觀,明確放療誘髮乳腺纖維化的風險因素將有助於細化治療。有假說認為,乳腺放療敏感性受遺傳因素控制,其中侯選改變是TGFB1啟動子多態性C−509T。美國Grossberg教授在JAMA Oncol雜誌發表的研究首次前瞻性證實了放療導致乳腺纖維化的基因組標誌,即TGFB1 C−509T是乳腺纖維化的關鍵風險因素,評估TGFB1基因組型可指導乳腺癌更加個體化的局部治療。

TGFB1基因產物TGF-β可通過刺激成纖維細胞遷移、增殖和膠原釋放在正常和病理生理性纖維化過程中發揮作用,TGFB1 C−509T多態性能增加基因表達和血中TGF-β水平。回顧性研究顯示,TGF-β能增加部分人群放療誘導乳腺纖維化的風險,但近期RAPPER研究未能證實二者關係,不過該研究在纖維化評估方面存在欠缺。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評估TGFB1 C−509T與乳腺纖維化風險間的關係。

本項研究擬前瞻性評估TGFB1 C−509T與放療誘導乳腺纖維化間是否存在關聯,纖維化評估採用醫師報告的LENT/SOMA量表,與RAPPER研究中採用的CTCAE纖維化評分量表相比,可改善纖維化嚴重程度評估的敏感性。

本項研究中的乳腺癌患者均來自一項開放式隨機臨床研究,≥40歲,0-IIA期,接受保乳手術,術後放療採用大分割WBI(42.56Gy,16個分割)與傳統分割WBI(50Gy,25個分割)二種方式,暴露因素為TGFB1 C−509T多態性,放療後至少觀察3年,採用LENT/SOMA量表評估≥2級乳腺纖維化。

研究共招募287例患者,其中167例的TGFB1基因型和3年放療誘導毒性的數據完整,其中89例(51%)患者具有至少一個拷貝的C−509T。12/87(13.8%)例具有C−509T和3/80(3.8%)例不具有C−509T的患者發生了≥2級乳腺纖維化,多變量分析顯示只有C−509T和術後美觀評分與乳腺纖維化風險明顯相關。

本項研究顯示TGFB1基因伴有至少一個拷貝C−509T時,患者在WBI後發生乳腺纖維化的風險增加,這種關係不依賴放療分割方案以及術後或放療前的美乳手術;而−509C純合子可阻止WBI後的乳腺纖維化,因為本項研究中此種基因型的患者只有3.8%發生了≥2級纖維化,而C−509T患者則有13.8%發生了≥2級纖維化。此結果與既往報導結果相似,即−509C純合子患者乳腺纖維化發生率低。本項研究首次前瞻性證實了基因因素與放療誘導遲髮乳腺纖維化相關。

確定放療毒性的遺傳風險因素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就是如何精準、敏感的定義放療毒性結果。本項研究採用LENT/SOMA量表評估纖維化程度,有回顧性研究中採用該量表評估,證實了放療誘導乳腺纖維化與C−509T有關。本項研究中具有明顯臨床意義的纖維化定義為LENT/SOMA 2級(「明確的密度與硬度增加」,與1級纖維化定義「幾無可觸及的纖維化」很容易區分)。

本項研究結果與前瞻性RAPPER研究結果相矛盾,RAPPER研究採用的CTCAE纖維化評分量表,1級纖維化定義為「觸診時密度增加」, 2級定義為「明顯的密度增加、彈性很小」,1、2級間界線區分很模糊,造成評分不敏感,導致RAPPER研究中只有一例患者評為2級纖維化,因此該研究中遺傳學因素對纖維化影響的檢測效力非常有限。而本項研究的陽性結果則說明測量工具選擇的重要性。

纖維化用作本項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因為它是多种放療不良結果的基礎,如不美觀、功能減退以及影響生活質量。本項研究發現,C−509T增加乳腺纖維化風險,因此也增加不良功能性結果風險,導致乳腺萎縮、與纖維化相關的系列併發症,證實了結果間的臨床相關性。

然而纖維化並非驅動影響乳腺外觀、生活質量的全部因素,不良乳腺外觀是多因素結果,不僅與放療後纖維化相關,還與疾病本身、宿主因素、手術因素有關。本項研究觀察到,放療前美乳治療與遲發纖維化風險間具有明顯相關性,術後乳腺外觀欠佳反映的是腫瘤解剖位置不佳、較差手術操作或傷口癒合不良,每個因素均可導致癒合過程的纖維化增加,因此推測這種致纖維化環境也增加放療後遲發纖維化的發生。

C−509T基因型臨床最有意義的應用在於可幫助放療後乳腺纖維化風險評估,本項研究數據顯示,−509C純合子患者標準放療後乳腺纖維化風險很低。例如預後良好患者決定是否進行瘤床補量照射時, C−509T是否存在可能就會提供有益信息。當然這一應用還需要前瞻性進一步研究。目前正在評估TGFB1基因型在淋巴水腫風險和乳腺重建中的作用。

本項研究雖然隨訪時間達3年,但纖維化及其它放療相關毒性在3年後亦可發生,因此研究結果可能會低估C−509T作用;研究中患者人數較少會影響亞組分析結果,如種族分析顯示,西班牙患者攜帶C−509T的比例很高,但因人數較少無法進一步評估,人數過少也影響−509T純合子(只有14例患者)作用的評估;本項研究只納入了早期乳腺癌、接受中等放療劑量的患者,因此無法評估TGFB1基因型與局部進展期、炎症性或復髮乳腺癌的纖維化或功能性結果間的關係。

總之,本項研究證實,早期乳腺癌全乳放療後3年,C−509T增加≥2級乳腺纖維化風險(LENT/SOMA標準)、不良功能性結果風險,明確患者基因型有助於風險評估,並為發展治療方法提供理論基礎。

Associ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Polymorphism C-509T With Radiation-InducedFibrosis Among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18 Jul 19. doi: 10.1001/jamaoncol.2018.2583. 

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28個腫瘤相關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保乳術後,一定要做哪種治療?否則無法根治!
    討論時刻保乳術後,為什麼一定要放療?研究顯示,保乳術後接受全乳放療與不接受放療相比,能夠降低2/3的局部復發率,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早期乳腺癌患者,放療是局部手術後必要的後續治療手段,能夠提高保乳手術的成功率,並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
  • 低分割乳腺放療1周的療效與安全性不劣於標準放療方案治療3周
    低分割乳腺放療1周的療效與安全性不劣於標準放療方案治療3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22:44:09 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Adrian Murray Brunt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乳腺癌預後的好壞,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不容忽視
    完全治癒的病人也非常多,但以目前的醫療手段沒有辦法提前預測哪些人是真的治癒、不會復發。那麼,乳腺癌治療後會不會復發?預後怎麼樣?與很多因素有關,最主要的是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狀態和病理學性質等3種因素。
  • 乳腺癌放療患者必讀:常見8大副反如何「解」?
    放療是通過放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在乳腺癌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與外科手術相輔相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加全乳放療,使其局部復發率從10%降到2%;對於腫塊較大或腋窩淋巴結陽性的患者,乳腺癌根治術後放療可使5年局部復發率降低到原來的1/4~1/3。
  • 乳腺癌術後放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關於乳腺癌術後放療有哪些不良反應這個問題,成都頤和醫院專家為您解答:   乳腺癌術後放療的不良反應分急性不良反應和晚期併發症。急性不良反應發生在放療中和放療結束後半年內,包括乏力、血白細胞減少、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保乳患者可有乳房腫痛。
  • 當乳腺外科男醫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腫瘤可能會出現在患者乳房邊緣,有些B超醫生做得不仔細就會遺漏;也有腫塊和皮膚粘連的情況,這些都必須通過查體才能明確。此後陳益定每次門診都會大方地要求患者查體,他也提醒其他男醫生一定不要忽視這一步驟。查體時最好有第三者在場,就算患者面露難色,也可以建議同科室的女醫生來幫忙,再不行就在病歷上填寫「拒絕查體」。
  • 乳腺增生怎麼治療,乳腺增生的多種治療方法
    大多數人由於對乳腺增生、乳房結節的認識不夠導致草木皆兵,乳房疼痛、摸到疑似腫塊就開始擔心害怕是不是乳腺癌,去醫院就診篩查發現只是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原來只是虛驚一場。那麼,乳腺增生到底是什麼疾病呢?乳腺增生症是指乳腺導管、腺泡、間質出現的增生和退行性變,是一種非炎症非腫瘤性的疾病,與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有密切關聯。
  • 放療副作用——你必須知道的常用知識
    放療副作用——你必須知道的常用知識原創與癌共舞論壇與愛共舞訂閱號今天在放射治療過程中,高劑量的輻射通過破壞腫瘤細胞的DNA來阻止或延緩腫瘤細胞的生長。在這個過程中,輻射也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到腫瘤細胞周圍正常細胞的DNA,這樣就會導致接受放療的患者出現副作用。
  • 癌症放療的痛苦,未來有望通過FLASH質子放療解決
    是否有更有效且更安全的放療方案呢?該雜誌是美國放射治療及腫瘤學會(ASTRO)官方雜誌,被稱為放射腫瘤學領域的「紅皮雜誌」,也是國際腫瘤放療領域權威的、影響力最大的雜誌。
  • 10個女性體檢8個有乳腺增生,乳腺增生都會癌變嗎?
    一般認為,相關因素主要有以下三1. 內分泌因素多數學者認為與卵巢內分泌失衡有關。由於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導致腺體增生過度或復舊不全而發生纖維化,引發乳腺痛,組織結構發生紊亂,乳腺導管上皮和纖維組織不同程度的增生和末梢腺管或腺泡形成囊腫。
  • 上海仁濟醫院乳腺外科專家首次實施腔鏡下乳房重建術
    人民網上海6月24日電(董志雯)近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乳腺外科陸勁松團隊成功實施首例乳腺癌腔鏡輔助下乳房切除加背闊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術。如今,患者術後恢復快,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不僅達到美觀的效果,同時儘可能的減少了手術創傷。
  • 化療和放療哪個痛苦
    核心提示:在目前的情況下對於腫瘤疾病的治療,化療與放療都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不過化療與放療這兩種方法,對於我們的身體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也會使患者感覺到非常的痛苦,那麼化療和放療哪個痛苦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乳腺纖維化病
  • 手術同時進行放療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實現術中放療常規化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近日,來自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消息,該院乳腺腫瘤中心與腫瘤放射治療中心等多學科協作,共同完成保乳術聯合術中瘤床放療。目前,術中放療已經常規開展。
  • 乳腺導管癌「三級」了,是不是很嚴重,沒辦法治療了?|乳腺癌|乳腺|...
    但是乳腺癌其實也是分為很多種的,比如乳腺導管癌、乳腺浸潤癌、乳腺非浸潤性癌等等。臨床上也會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對於診斷報告上的一些詞不太理解,比如說乳腺癌導管癌,那麼,在這個乳腺癌導管癌後邊還有個乳腺導管癌三級,這個「三級」是不是更嚴重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一種女性多發的疾病,原發性乳腺淋巴瘤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同時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易出現結外復發的情況,中樞神經系統復發也比較多見。,開始由乳腺腋窩發展在乳腺和腋窩表面會有青色的腫包出現,這時候應及時治療,如果拖到後期很難有一個好的治療效果;Ⅲ期累及乳腺及橫膈兩側淋巴結,由腋窩部位繼續延伸,向橫膈兩側開始發展,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還會繼續延伸;Ⅳ期乳腺及淋巴結外與淋巴結相關或非相關組織中均有腫瘤存
  • 乳腺結節、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有何區別?哪個危害大?
    在女性健康中,比較受到關注的就是乳腺相關問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很多不常見的問題,也開始陸續出現。應該說是以前不能被檢測出來的問題,現在的技術水平都能檢測出來,就比如說結節、增生、纖維瘤,更或者是重大的問題,都能及早地被發現。
  • 化療嚴重還是放療嚴重?分析一下放療和化療的區別,你就知道了
    目前癌症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中藥治療(常見的有人參皂苷r g3、靈芝、黃芪)等。雖然說癌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但是臨床上目前還是以手術、放化療為主。手術就是對病灶體進行切除,而放化療既可以作為手術的輔助治療,也可以單獨使用,目的就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 關於乳腺你需要知道的8個小常識
    第二、乳腺手術史,乳腺癌患者其對側發生乳腺癌的風險較常人高出2-5倍,因為她本身就存在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另外乳腺不典型增生可使乳腺癌的危險增加4-5倍。這裡說的是不典型增生,跟咱們平時說的乳腺增生不是一回事,通俗的說,乳腺增生包括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一種癌前病變,與乳腺癌關係密切,但還不是癌。乳腺良性增生也可能會發生癌變,只是比不典型增生發生的機率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