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青春期的時候狂愛臺灣偶像劇,聽得也大都是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的歌,所以對於臺灣並不陌生。也許少女時代被洗腦太徹底,以至於現在一個大齡少女走在路上看機車飛過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浪漫的感覺。墾丁沒有辜負我對它浪漫的想像,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我唱著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真正去到阿里山之後看到滿地的遊客便沒了興致;我單曲循環著羅大佑先生的《鹿港小鎮》,想像著鹿港的街道和鹿港的黃昏,可是我等來的只有鹿港的驕陽似火;我期待著外婆的澎湖灣,颱風天坐著遊船在海上搖曳一個多小時抵達港灣,然後在風中凌亂地毫無美感。好在還是個樂觀愛玩的姑娘,瘋瘋癲癲又愛假裝文藝,一路玩來,失落過後還是滿懷希望哼著記憶中的歌繼續上路。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沙,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某一個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任記憶裡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裡喧譁。在臺灣漸漸習慣用耳朵去旅行,在墾丁,竟然意外地聽出了這片海流浪的氣質。一行四人,租了一輛白色的計程車上路。墾丁街道上的人很少,即便是傳說中的墾丁大街,也絲毫不能與我們日日穿梭的逢甲夜市媲美。也因此,我們一路暢通無阻,幾乎是每隔十分鐘就可以抵達一片海。所以我們在一天內走過臺灣海峽銀白色的沙灘,爬過有小螃蟹的黑礁石,看過氣勢非凡的西太平洋海岸,也趕上了恰巧天氣轉陰沒有夕陽的關山日落。每到一處,大齡少女的這一顆偽文藝的心都會有不一樣的心境。在關山等日落的時候偶遇一行上科學課的國小學生,拿著課本整齊地坐在臺階上聽著老師講解大自然的奇妙現象,作為一個文藝的少女,怎麼能沒有觸動,當然是很感傷!一直以來喜歡小孩子,喜歡那種朝氣蓬勃,或許是因為自己越來越丟失了那一份天真和好奇,對於萬事萬物雖仍想要去體驗,但有時心裡難免會說一聲「 哦,也就是這樣」。很久很久以前, 我們也是跟在老師身後拿著畫板探究自然的孩子,看風景的時候除了感嘆自然的美妙便心無旁騖,而現在以觀日落為名,坐在海邊吹著海風思考著未來,權衡著不同道路的各種利弊,並不大喜歡這種成長,但又能怎樣。墾丁之所以有一種浪漫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曾經的那一部《海角七號》吧,如今阿嘉的家成了景點,50臺幣可以上樓遊覽,樓下是賣明信片的商鋪,白色的獨棟,遊客也沒有過多打擾這一份安靜。鵝鑾鼻作為墾丁地標性建築,是非去不可的了。草坪上跳著躺著坐著各種漂亮的姑娘,她們朝著鏡頭笑地好燦爛,男朋友們敬業地趴著蹲著跪著只為拍出讓姑娘們滿意的照片,孤單的單身狗搶不到合適的位置,拍了一棵孤獨的樹。在墾丁不得不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潛水了吧,因為內陸的孩子之前從沒有深入到海下,所以滿心期待。此行住著幾十塊人民幣的青旅,節衣縮食只為省下那2000臺幣到水下一看啊!誰曾想還是太天真,背上幾十斤的裝備,瞬間變成了駝背老太。墾丁沒有辜負我的想像,沒有辜負我所有美好的想像。這麼多年,也走過了很多風景,但是總會有些許遺憾,或許是天氣,或許是交通,或許是遊客太多,或許是自己心情不那麼晴朗。但是墾丁多變的天氣,更是增添了些許樂趣。乘車馳騁在墾丁的馬路上,窗外就是風景就是海,耳邊就是海風就是故事,墾丁的安靜和生機很好的組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突兀,是個適合放心去流浪的地方。註:以上文章為作者投稿,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兩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謝謝。
投稿郵箱:
laqn20140603@sina.com
投稿內容:
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字數不限
投稿時請留下姓名─職業(學校)─電話─個人微信號(以利我們後續連繫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