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平臺精準「圍獵」 整容整形低齡化趨勢明顯

2021-01-17 輿情頻道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調查發現,整容整形低齡化的趨勢愈發明顯。讓人感慨的不再是「第一批」00後開始整容了,而是早早進入美容賽道的00後已經體會到了不可逆的身體傷害。記者採訪到一位05後的女生,已進行過上百次醫美項目。為了規避醫院要求父母簽字的規定,她甚至在網上選了個工作室。一系列手術,帶給她的是「雙目難以完全閉合」「胸下永久性瘢痕」。

這些急匆匆的00後們,有的隻有八九歲,就開始諮詢美容整形,根本顧不上思考會付出什麼代價。

近年來,一些醫美平臺投放的廣告刷屏社交平臺,圍獵著「求美者」的生活。這些廣告對未成年人精準出擊,比如「當不了學霸,那就當校花」「高考是最後一次不看臉的競爭,以後顏值最重要」「整容,爸爸同意了就行」,時刻暗示著年輕人整容低風險、低門檻。

在某問答平臺上,「如何說服父母同意我去整容」已成為熱門話題。為了美,這群未成年人不怕一次又一次「挨」刀,越發成為「顏值即正義」的忠實擁躉。在這個話題下,有出主意的,有討論項目的,而那些態度「開明」、認為「整容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的父母,悄悄收獲了很多「羨慕」。

徵求父母同意的主要難點之一,在於爭取資金支持。不過,現在「整容貸」把門檻拽得更低。「零抵押、零擔保、低利息」的標語背後,是精妙的公式和苛刻的條款,很多年輕人稀裡糊塗就鑽了進去。精心策劃的軟文給你貼心的攻略,仿佛整容再輕巧不過,隻要躺上手術臺就能了卻此前的顧慮。

「高分子雙眼皮」「PC定位雙眼皮」「生物焊接雙眼皮」等話術被整容顧問說得頭頭是道﹔分析明星整過幾處的帖子更是寫得行雲流水,末了還會添上一句「果然有高人加持」﹔部分網紅們大肆鼓吹著「微整不是整」,隔著屏幕就能讓你心甘情願地掏錢。

可是,精雕的淚溝淌不出能讓時光倒流的眼淚,高聳的山根也會有喘不過氣的一天。於是,「整容貸」催生了專職做整容維權的律師,而「整容貸的江湖,如何把女學生變成墮落天使」的故事,並不鮮見。

當我們迫切地想被貼上「瓜子臉」「小蠻腰」之類的標簽時,更容易迷失掉「真實的自我」。心理學中有個「暈輪效應」,你會因為個體一部分的優點,而傾向美化其整體。比如我們在看到長得好看的人時,會情不自禁地認為對方也擁有其他優秀的品質,如溫柔、有才華之類的。

但這一理論並非為「顏值」站臺,而是在說一種錯誤認知。陷入這一思維定式,不僅讓我們無法正視對方,更時常會看不清自己。

不是整了就「美」了,也不是美了就「贏」了。不刻意去迎合他人的審美,活出自我才最迷人。《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就是「整容會幫你成為人生贏家嗎」,辯手顏如晶說,保留並強化自己的特色,不要試圖變成別人。即便你很胖,也要在這條胖的路上強化自己,好過去跟「女神」搶飯碗,這才有機會成為人生贏家。女演員張檬談起整容,隻因男朋友的評價,讓她肆意改變的容貌斷送事業。但讀書時就被催著割雙眼皮的黃軒,卻為自己拒絕整容的堅持感到慶幸。即便演藝人生要被套進一個個「角色」裡,但他至少有些事上能做自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沒有錯,但也要記得沒有任何手術能做到零風險。別急,盲目跟風,有時候賭上的是來不及好好規劃的「明天」。

(責編:程欣(實習生)、李婭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學生族整容呈低齡化趨勢
    說起來她的整容項目絕對不是很多,變化最大的就是臉型,從方臉直接變成了瓜子臉,這歸結於下頜角消失,顴弓明顯收窄,也就是所謂的削骨。後續整容,得到了更多的資源,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她的美。最開始的時候雖演技過硬,但因容貌不夠出色所以事業一直很一般,甚至有人稱呼她為:方臉的男人婆。後續整容,得到了更多的資源,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她的美。我認為這很大一部分歸結於她自己本身的氣質。
  • 警惕醫美APP「美麗陷阱」
    ■苑廣闊  隨著「顏值經濟」不斷升溫,整形醫美成為不少愛美人士的選擇,醫美APP平臺應運而生。然而,不少用戶表示,一旦進入醫美APP便成了商家「精準圍獵」的目標。  很多網友發現,自己一旦在某款醫美APP註冊登錄,很快就會被對方「洗腦」,總感覺自己有瑕疵。
  • 三個月光顧一次整形科 「00後」熱衷醫美的痛與思
    6月初,一系列文案出現在某醫美客戶端的廣告中,為新推出的「雙眼皮節」預熱。這則刷爆電梯間的廣告,也因一個「爸」字所暗含的對低齡醫美者的鼓勵,引起廣泛爭議。某醫美服務平臺發布的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分析稱,每100位中國醫美消費者中,就有19位「00後」,「00後」開啟醫美消費的勢頭比「90後」更強。
  • 張檬為愛整容卻後悔,醫美整形風險知多少
    我們在同情張檬,為她一時衝動選擇為愛整容而惋惜的同時,也應該了解醫美整形的風險,畢竟整容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說不能選擇整容,而是應該在整容之前慎重考慮,了解相關風險。 阿虎醫考小編今天整理了醫美整形的風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謹防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的「美麗陷阱」
    依託用戶流量和供需匹配效率優勢,網際網路平臺正推動輕醫美產業的良性發展。艾媒諮詢《2019年中國輕醫美市場消費認知情況分析》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醫美線下機構和基於微信社群的網絡內容社區成為消費者獲取輕醫美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網際網路醫美平臺。報告分析認為,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的滲透率提升及內容化趨勢,將有效推動行業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專業醫美平臺未來或將成為消費者了解及鑑別輕醫美信息的重要窗口。
  • 2018年醫美整形趨勢: 私密整形、腹部提拉等手術需求大漲
    在消費升級、明星效應與求美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大眾對美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整形美容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醫療美容行業因而能夠迅速發展,在全球經濟中佔領著重要地位,在中國也是比肩婦幼、口腔等市場化成熟度較高的產業。然而在眾多的整形美容項目選擇中,消費者卻各有所愛,比如光電美膚用戶普遍超過手術和注射用戶。近年來該行業的趨勢也有些許變化,求美者到底在做哪些類型的項目?
  • 【醫美科普】臺灣整形的特點
    她是臺灣全新大安診所的林蓁醫師明星們都怎麼整容?臺灣整容和韓國整容有什麼不同?臺灣整容的特點是什麼? 請聽她說! 與大多韓國醫生的整形觀點不同,臺灣醫生認為:不要講究什麼三庭五眼、黃金比例,你就是你,整形要保留你的特點,修正你的不足。對於底子好的人,臺灣微整絕對是挽留青春,保持年輕的好選擇。 韓國旅遊籤的單次準許入境時間為30天。對於要動手術的人來說,是比較充裕的。
  • 種草日記造假、整形致人死亡 醫美不再那麼「美」
    虛假宣傳啃掉口碑去年年末,扒明星整容案例做宣傳的更美被李易峰、張藝興、王一博、秦嵐等多位明星起訴,成功登上熱搜。截圖自更美APP官方微博。相比醫美行業2019年發生的其他事情,更美被集體訴權更像是一道「涼菜」。
  • 割雙眼皮成入門項目,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
  • 「醫美貸」陷阱:應聘高薪工作,先要貸款整容
    當前醫美的消費群體越來越低齡化,以大學生、年輕人為主。(視覺中國/圖) 21歲的王晴最近每天都會接到五六個催款電話,2019年年底的一次整容,讓她背上了還不起的貸款。
  • 割雙眼皮成入門項目,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_直擊...
    之所以著急,是因為小糖覺得高三時光正好也是完美的整形恢復期,可以用嶄新面貌迎接大學生活。有如此打算的不在少數。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
  • 割雙眼皮隆鼻只算入門級,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之所以著急,是因為小糖覺得高三時光正好也是完美的整形恢復期,可以用嶄新面貌迎接大學生活。 有如此打算的不在少數。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
  • 小時調查│男孩三個月就去一次整形科,年輕的「00後」已經熱衷醫美
    6月初,一系列文案出現在某醫美app的廣告中,為新推出的「雙眼皮節」預熱。這則刷爆電梯間的廣告,也因一個「爸」字所暗含的對低齡醫美者的鼓勵,引起廣泛爭議。某醫美服務平臺發布的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分析稱,每100位中國醫美消費者中,就有19位「00後」,「00後」開啟醫美消費的勢頭比「90後」更強。
  • 醫美亂象:國內的外國整形醫生,九成沒有執業資格
    這樣的人,很容易對整形效果不滿意。很多求美者對整形和醫美沒有理性的認識與合理期待。他們總希望做一個小手術,就能變成黃曉明或Angelababy了,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李戰強曾在自己的微信公號上列舉了整容心態十宗罪,包括:幻想、消極、自負、草率、多疑、偏執、急功近利、貪婪、嫉妒和僥倖。
  • 微整形還是危整形,演員高溜整容失敗背後的醫美亂象
    因朋友建議微整,演員高溜在廣州熙施時光醫療美容門診整容後,疑似鼻尖壞死一事引發熱議。高溜發文提到的「做微整在演藝圈根本不算什麼事,就好比大家平常回家敷個面膜一樣」道出了微整市場的火熱。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火熱市場背後仍存灰色地帶。「零基礎可報班、無從醫資質培訓6天後上崗」等各類微整形培訓班充斥在市場。培訓後的人員流向醫美機構,或自己開設工作室.
  • 赴日整形為什麼要選霓虹小小醬?|日本醫美
    ▽審美就更明顯了,看中日韓的整容案例就很清楚。韓國整容風格偏向精緻、完美,無論長什麼樣都修剪成標準女神。看「韓國一線女星整形標杆」樸敏英。很標準的韓國審美,抹去個人辨識度,追求華麗變身。▽中國整形正出現大範圍撞臉事件,人人看起來都是網紅。
  • 《整容室》:醫美背後的秘密,整形路上的故事,黃暴、狗血於一體
    2003年首播以來,一共播出了七季,國內的醫美最近開始轟轟烈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於整形了,這部劇不僅僅是講述整形,整容換個名字叫醫美,好像就高端了很多,很多涉世未深的少女,因為整容深陷套路貸,真的變美還好,就怕是人財兩空。
  • 未成年人的美容整形「賽道」,誰來規範
    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  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
  • 未成年人的美容整形「賽道」誰來規範
    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
  • 香港富商孫女韓國整形身亡,暴利醫美亂象幾時休?
    據相關數據顯示,韓國整容市場規模在2017年就突破了5萬億韓元(約合300億元人民幣),佔到全球整容市場的四分之一。與駭人聽聞的醫療事故同時,逐利而來、遍地開花的醫美整容機構,和缺乏資質的從業人員,同樣讓外界對這個行業充滿了暴利和混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