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醫美APP「美麗陷阱」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苑廣闊

  隨著「顏值經濟」不斷升溫,整形醫美成為不少愛美人士的選擇,醫美APP平臺應運而生。然而,不少用戶表示,一旦進入醫美APP便成了商家「精準圍獵」的目標。

  很多網友發現,自己一旦在某款醫美APP註冊登錄,很快就會被對方「洗腦」,總感覺自己有瑕疵。網友的這種感覺並非誇張,實際上,很多醫美APP都和醫美機構合作,宣揚「整容改變命運」,最終營造出一種焦慮情緒,捕獲消費者的錢包。

  醫美APP應是處於中立地位的中介平臺,當它站到醫美機構一邊,和醫美機構合夥設置「美麗陷阱」時,它就踩到「虛假宣傳」的底線了,恐難讓消費者信任。而且,一旦消費者遇到什麼問題,作為「合謀者」的醫美APP,恐怕也得承擔責任。

  對於醫美APP普遍存在的失範行為,期待有關部門能夠進行「精細監管」,既要給裡面誇大、虛假的宣傳擠擠水分,同時也要對花錢買好評、刷單等不良現象予以規制。

(責任編輯:郭文培)

相關焦點

  • 警惕「醫美面膜」消費陷阱
    □ 吳學安「能夠加速創面癒合」「能夠治療皮炎」「能夠祛除紅血絲」……諸如此類的宣傳語,近年頻繁地出現在網售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宣傳上,讓消費者認為,醫美面膜無論從安全性還是護膚方面都超越了普通面膜。這些網售的醫美面膜真的有用嗎?多位醫生就此表示,醫美面膜相當於皮膚科的「創口貼」,在美容護膚方面的作用不如普通面膜。
  • 謹防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的「美麗陷阱」
    近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聯合新氧公益發起的「爸爸怒噴黑醫美」行為藝術,引發輿論對於醫美的討論。隨著「顏值時代」的來臨,市場需求不斷上升,醫美行業也迎來高速發展與轉型。但也有不少聲音指出,該行業在營銷與傳播過程中不斷通過販賣焦慮、虛假宣傳等手段製造「美麗陷阱」。
  • 廣東藥監:美白等產品非法添加藥物較為嚴重 警惕醫美面膜陷阱
    針對市場上掀起的「醫美面膜熱」,郭昌茂稱,消費者應提高警惕,正確對待,「行業內所謂的醫美面膜是指持有醫療器械備案憑證的面膜(大多為Ⅰ類醫療器械),其主要成分是醫用輔料,其實質用途是用於輔助治療皮膚疾病或損傷。健康的皮膚不需要使用醫美面膜,也沒有證據顯示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具有更好的護膚功效」。
  • 花3萬元做「醫美」,眼睛竟殘了!「美麗陷阱」防不勝防!
    人們對「美」的追求,讓醫療美容行業呈爆發性增長態勢,不僅線下醫美機構火爆,近來線上網際網路醫美行業也是一片「欣欣向榮」。不過,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對線上醫美行業調查發現,「顏值經濟」下如今「美麗陷阱」卻另消費者防不勝防:部分醫美平臺醫美產品真假混用、平臺商家良莠不齊、美容貸成「高利貸」,讓網際網路醫美平臺陷入信任危機。
  • 警惕面膜類化妝品消費陷阱
    來源:法制日報「醫用面膜」充斥電商平臺監管部門接連出拳整治 警惕面膜類化妝品消費陷阱7月21日,為推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進一步規範化妝品註冊備案及生產許可、質量等管理問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起草發布了《化妝品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事實並非如此——當心「醫美面膜」陷阱「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
  • 藥監局官方提醒:醫美面膜是個陷阱!別瞎用
    這兩年醫美面膜被炒的紅紅火火。每次說讓大家適度看待面膜功效的時候,總有小夥伴說:建議使用醫美面膜。醫美面膜安全性高,功效好。如果在此之前你一直還認為醫美面膜相比普通面膜來說功效更好,更安全,能放心大膽的無限制使用。那現在應該醒醒了。就在昨天國家藥監局官方網站對「醫美面膜」做出闢謠。
  • 「醫用面膜」充斥電商平臺 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原標題:「醫用面膜」充斥電商平臺 警惕面膜類化妝品消費陷阱7月21日,為推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進一步規範化妝品註冊備案及生產許可、質量等管理問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起草發布了《化妝品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聚焦醫美產業 奧園美谷新設美麗產業研究院及醫美、科技事業部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萬晨曦12月14日晚間,奧園美谷(000615.SZ)發布公告,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公司組織機構的議案》。此次調整後,奧園美谷新設立了美麗產業研究院、醫美事業部、科技事業部。記者了解到,醫美事業部將聚焦醫美服務,科技事業部重點圍繞醫美材料和醫美科技,美麗產業研究院則將利用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技術賦能,助力奧園美谷成為美麗健康產業的材料商、服務商和科技商。
  • 藝星醫美美麗先行,宣言跨界時尚
    變美是一門醫術,更是一門藝術,藝星醫美秉承時尚醫美品牌風範,多次與【國際•藝術】親密接觸,致力於開創美力新風尚。  Yestar星粉之旅又一站•香港賽馬會杯廣州總決賽  藝星醫美受邀成為"2016浪琴表中國馬術巡迴賽香港賽馬會杯廣州總決賽"的合作夥伴。
  • 「醫美面膜」並非絕對安全!原因是……
    這些面膜呀~ 打著「醫美」旗號被商家誇得天花亂墜號稱「任何人可以用,絕對安全!」而且「功效極強!」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醫美面膜」是什麼?今天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醫美面膜」和普通面膜的區別注意,我國沒有「醫美面膜」的產品文號,網絡上宣傳的「械字號醫美面膜」,其實都是「醫用冷敷貼或者醫用敷料」等醫療器械產品,與化妝品面膜毫無關係。
  • 媒體揭「醫美面膜」陷阱:該叫法並非專業名詞,系商家創造
    「『醫美面膜』的叫法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面膜我現在只用醫美的!」「我要把其他面膜的錢省下來全買醫美面膜!」……打開一些社交平臺,經常能看到關於「醫美面膜」的推薦。今年8月中旬,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查詢一些「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品牌,發現其銷量巨大,其中一款品牌月銷量高達40萬單,還有兩家店鋪相關面膜銷量均達10萬單。儘管國家藥監局今年1月就宣布不存在所謂的「醫美面膜」,但在一些網絡銷售平臺上,依然能見到「醫美面膜」的身影。
  • 一不小心便可能陷入"美麗陷阱" 整形業仍需嚴格監管
    追求美,是每個人的權利,本無可厚非。然而為了追求完美對醫美整形過度依賴,面對的不僅是高昂的花銷,更有諸多的騙局:整形日記造假、美容貸成「高利貸」、藥品乃「三無產品」……消費者一不小心便可能陷入「美麗陷阱」。
  • 低價「陷阱」、套路貸、違規經營 美團醫美亂象幾時休?
    高額盈利的背後,美團醫美實則亂象叢生  從2017年涉足醫美行業,到2018年迅速成立醫美業務部,瞄準醫美市場。記者發現,除卻低價「陷阱」、套路貸,美團醫美還存在從業人員素質低、違規經營等行業亂象,一些自詡醫療美容機構的商家甚至沒有醫療執業許可。  在美團APP上,記者隨機點開一家痘博士連鎖祛痘機構,便能看到團購項目和美容師的推薦,但這些美容師並不具備執業醫師的許可。
  • 小心這個醫美陷阱
    李皓 美麗也是技術活隱形牙套矯正已經成為時髦的網紅醫美產品 | https://www.dentistryiq.com每隔一陣,我們都會發現有一些網紅醫美產品刷爆朋友圈。
  • 識別醫美面膜陷阱 謹慎購買功效產品
    △圖為省藥監局化妝品監管處處長郭昌茂介紹相關情況 注意識別醫美面膜陷阱 行業內所謂的醫美面膜是指持有醫療器械備案憑證的面膜,其主要成分是醫用輔料,實質用途是用於輔助治療皮膚疾病或損傷。
  • 《怪你過分美麗》:警惕「能力陷阱」,別讓你的能力累垮你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怪你過分美麗》大結局了,這部電視劇以娛樂圈為背景,將鏡頭聚焦在藝人背後的經紀人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的眾生百態,也看到了職場鬥爭的殘酷現狀。當我看完整部劇後,不禁感嘆這部豆瓣評分8.0分的國產劇,的確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電視劇,每個人看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而我也開始思考: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如何才能做到左手事業,右手人生?
  • 「醫美貸」陷阱:應聘高薪工作,先要貸款整容
    剛開始,王晴並沒有整容的打算,她只是在成都一家醫美機構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沒想到,這是一份以工作為誘餌的貸款陷阱。 2020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通報,一次性打掉了十餘個「招工美容貸」詐騙團夥,共刑事拘留涉案嫌疑人123名,涉及北京奧斯卡醫療美容、艾菲醫療美容等9家醫療機構。
  • 美麗的陷阱
    愛美沒有錯,但過度盲目地追求美卻會讓我們付出慘重的代價。盲目追求美麗就是一道美麗的陷阱。在顏值當道的社會裡,怎樣的女子才能稱得上是美女?也許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弧犀,螓首蛾眉,巧笑見兮,美目盼兮」。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身材無敵。
  • 伊美麗·醫美論壇 賀華煜全國醫美巡講招商合作(2021~2022)
    2014年於創立自己的機構,現為深圳市燊越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伊美麗品牌創始人、伊美麗高端紋繡培訓機構院長、民營醫療界知名職業經理人、醫療美容領域實戰運營管理專家。工作之餘,筆耕不輟,除詩歌、散文作品常有創作外,現已出版探究醫美行業生存法則的系列叢書《向死而生》、《涅槃重生》、《向陽而生》。《中小型醫美機構生存法則》簡介解密醫美行業大敗局、尋求大破局,為行業賦能,為同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