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開始了,家有幼升小孩子的家長們,你們給娃報各種幼小銜接班了嗎?
對很多家長來說,報這個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做好準備,對即將到開始的小學學業更有自信。
但是你知道嗎?有一個科目是既能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又是進入小學後孩子要接受的第一個測試——體能測試。
和其他小學後才開始學習的科目不同,體能測試一般在孩子入學後一兩個月就會進行。
這第一場考試要是準備好了,孩子對接下來小學生活也會更適應、更有信心。
最關鍵的是,每天只要不到半個小時的練習,一個暑假下來效果就能非常好。
那體能測試到底有什麼標準?又該怎麼準備呢?
我們特意請來了管教練,來帶家長們一起準備——
小學階段,體測項目最關鍵的三項,就是跳繩、坐位體前屈和 50 米跑。
訓練只要抓準了要點,孩子的能力一個暑假就能肉眼可見的快速提升——
項目一
坐位體前屈
在體測的 100 分中,佔比 30% 的坐位體前屈是所有項目中分值最高的。
相對跳繩,坐位體前屈短時間內訓練不易出效果,必須每天持續拉伸,堅持至少一個月以上,才會有突破。
練習方法
1.器械準備:
在家練時,可以買個坐位體前屈測試器。
沒有的話,可以用小板凳凳腳貼牆、凳面朝向自己替代。
2.訓練方式:
家長可以按著孩子背部,慢慢動態下壓;也可以適當壓住不動,幫助孩子保持靜態拉伸的姿勢。剛開始大概保持 10 秒,根據孩子訓練情況逐漸拉長時間。
3.注意:
●一定要做熱身練習:
正式拉伸前,一定要做些動態拉伸的熱身練習來避免拉傷:
●提醒孩子不要憋氣,保持勻速吐氣下壓。
4.注意避免以下幾種錯誤動作:
錯誤一:單手推
錯誤二:突然發力推動遊標
錯誤三:拉伸時膝蓋彎曲
錯誤四:腳底沒有貼合
項目二
一分鐘跳繩
練習方法
1.練習跳繩前,也可以配合輔助練習,熱身的同時也能增加趣味和互動性。
跳繩節奏練習:
分步驟初學跳繩:
2.跳繩練習要點:
●練習時可以從爆發和耐力上交叉進行,比如:
星期一練習爆發力,採用 10 秒、15 秒或 20 秒衝刺練習法,單位時間內盡全力跳,每組衝刺練習一次後休息1分鐘,視情況練習 5~7 組;
星期二練習耐力,可採用定數量或定時練習法,500 個一組,組間休息 2~3 分鐘或連續跳 3 分鐘,組間休息 2~3 分鐘,視情況練 2 組或更多;
星期三模擬測試,看 1 分鐘能跳多少,家長要幫著做記錄。
這樣爆發-耐力-模擬測試交替結合練習,很容易出效果。
3.跳繩注意事項:
●跳前要調整跳繩的長度,可以讓孩子用一隻腳踩住繩子中間,繩子被拉直後末端到腋下的位置,就是合適的長度。
●跳繩時要避免後腳跟著地,這會對大腦、腳踝和脊柱產生影響。可以先帶孩子玩墊腳尖的動作,找找前腳掌落地的感覺。
●跳繩耐力訓練如果出現勾腳問題要適當休息。
項目三
50米跑
練習要點
對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50 米跑的難點在於難以適應指令模式,從而出現慢半拍、不盡全力跑等情況。
所以練習時主要從規則、反應起跑練習以及力量與協調性練習這 3 點入手。
練習方法
A.規則練習:
●熱身運動:繞肩、繞腳踝、擺臂練習
●預備時身體前傾,兩腳前後間距 1 個腳的距離站立。
●
聽到起跑口令迅速往前衝,不要東張西望,眼睛始終盯著終點線後幾米固定位置。
B.反應起跑練習:數字指令
聽到 1 就直接跑,聽到 2 就在原地轉一圈再跑出去;
或者先背過去,聽到起跑指令馬上轉過來跑。
C.力量與協調練習:
●擺臂練習
剛開始練習一定要規範擺臂姿勢:向前擺臂肘關節不超過身體;向後擺動手不超過身體。
練好姿勢再進行擺臂速度練習:快速擺臂 15 秒一組,每次 2~3 組,每組間隔 1 分鐘。
●高抬腿練習
原地高抬腿:從 15 秒一組開始練,每次 2 組,每組間隔 2 分鐘。
高抬腿向前進:原地高抬腿熟練後,可以在戶外和孩子進行高抬腿向前進遊戲,比如比賽高抬腿跑完 5 棵樹距離。
●其他練習
除了以上兩個必要的練習外,後踢腿、弓步壓腿、靠牆深蹲、蹲跳等練習都可以每天換著和孩子玩。
注意事項:
●練習要對昂頭、低頭、閉眼、憋氣跑及時糾正。
●不要全腳掌著地跑。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用跑樓梯、小步跑、蹲跳練習找找扒地的感覺。
●速度力量練習後(跳繩、跑步)不要馬上坐下,要踢踢腿,慢走幾分鐘,再坐下休息。
其實啊,幫孩子做體能準備不只是為了成績,更重要的是健康、靈敏的身體能讓孩子更有活力。
而且專業研究表明:一周只要運動 3~5 次,每次 30~45 分鐘,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記憶、注意力和教室行為的正向效果!美國還有個斯坦福成就測驗,發現體能好的學生數學勝過全體的 67%,英文勝過全體的 45%。
也就是說,體能好的孩子真的可能更聰明!
家長們趕緊行動起來,在這個暑假裡陪孩子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