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全國影院復工也有一些時日了,雖然在諸多復映片的幫助下,影市迎來了新的局面,但票房大盤仍然持續萎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歇業半年的電影市場想要完全復甦,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在映的復影片不少,但票房號召力有限,加上新片乏力,電影市場眼下最需要的是一部能夠擔當「救市」重任的超級猛片。
這個擔子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八佰》身上,作為無數國人關注的華語大片,《八佰》極具爆款潛質。
01高成本高配置,不折不扣的華語大片
《八佰》由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等一眾實力演員主演,電影圍繞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國民gm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孤軍奮戰4晝夜的故事。
網傳《八佰》的投資超7億,在國內電影這樣的投資實屬罕見,而電影的主演陣容也是肉眼可見的奢華,據不完全統計,已知參與該片的明星就多達39位。
無論是從題材,還是主創團隊,這部影片都極具吸引力,而從影片曝光的預告片更是讓人看後躍躍欲試。其實早在去年,該片定檔時就讓一眾觀眾十分期待,呼聲可謂相當的高,當時不少人預估該片票房有望突破30億。可惜那會不知出了什麼狀況,影片卻突然宣布撤檔,這一撤檔就是一年,而觀眾也因此整整等了一年。
如今,《八佰》高調來襲,不少觀眾自然期待,但是影片能否成為一部爆款,能否扛起拯救電影市場的大旗卻更讓人關注。
02成為爆款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八佰》的確具備成為票房爆款的實力,但他能否成為票房爆款,成功拉動電影市場則面臨著諸多挑戰。因為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八佰》似乎都沒能撞上。
受疫情影響,觀眾的觀影熱情其實早已被磨得所剩無幾。雖然仍有觀眾不離不棄,但大部分觀眾還是不敢輕易走進影院。從之復工後的影片表現來看,無論是復映片,還是新片上映,數據表現都不是十分理想,至今更是沒有一部影片能夠有力帶動這個低迷的電影市場。
此時的《八佰》,不僅需要憑藉自己的質量親自去帶動觀眾的觀影熱情,還要面臨著一天只能開放一半場次的排片,以及30%上座率的限制所帶來的挑戰。因為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電影的票房產出會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八佰》的上映時間也比較尷尬。8月21日上映,雖然這個時候沒有一部影片可以真正對他構成威脅,但是暑期檔也即將結束,即便影片已經宣布提前一星期點映,但這樣滿打滿算這個暑期也只算半個月,這意味著電影可能要錯過大批學生觀眾。
比起《八佰》這樣的英勇「救市」,徐崢的《我和我的家鄉》選擇在國慶似乎來得更為保險些?
03或成為影院復甦的真正起點
從去年至今,在《八佰》撤檔的一年時間裡,其實無形中把觀眾的期待值被吊得很高,很多觀眾都有為該片進影院的衝動。而從之前外國復影片單日票房最高可以達到近2000萬來看,《八佰》的票房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目前《八佰》上映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如果影片的點映口碑不錯,在質量和口碑的加持下,影片公映後的票房絕對能夠刷新影院復工以來的票房新高。
與此同時,如果影片能在短時間票房突破億元的話,那麼 《八佰》的上映或許將是疫情過後,內地影院復甦的真正起點,在他的帶動下電影市場也將逐漸步入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