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大學生用中英文雙語乞討,網友質疑:能寫英語,咋不去找工作

2020-12-20 神鳥知訊民生匯

近日,有媒體報導,濟南有一女大學生在街頭用中英雙語乞討。相關視頻顯示,這名年輕的女孩子用漢語和英語寫下了自己的困難,附近保安表示,最近晚上是有個女孩子如此求助,而且不少人都會給個三十、五十的。

這類現象在全國其他地方也出現過,有路人表示不解:"也不是沒手沒腳的殘疾人,也不是老弱病殘,為什麼年紀輕輕的,還會外語還要幹這個。"

其實,這樣用外語進行乞討的多半是學生,一方面是能證明自己是學生,另一方面是想吸引外籍人士的憐憫和施捨。跟一般老、病、殘疾人乞討的不同,這類乞討的人多半是求助學費,不是路人施捨的食物、衣服。

這類現象在各大院校開學前比較集中,基本是學生模樣的人在街頭乞討,乞討者並沒有生理殘疾。這類乞討的內容多半是求助學費,看著是很單純的學生模樣。

大多數人認為這種乞討行為不值得提倡,因為無錢上學可以申請貸款、獎學金,為讀書乞討太沒有尊嚴。有個被採訪的路人特別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會有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其他被採訪的路人也有,有人認為做家教也挺掙錢的,也有人懷疑這個女孩子是不是真的會英語。因為她的乞討文也許是從網絡上抄的,今天是英語,明天可能是德語,後天又會變成法語。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是,這個女孩子的確會英語,但是卻無法臨時找到工作,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她著急用錢,這筆錢等不到發工資的那天就要用到,所以才會出此下策,不惜拋棄自己的尊嚴。

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外語作為金字招牌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國人跟外國人進行基本的交流已經不是問題。而且,現在很多外語APP已經覆蓋了很多運用英語的場景,人們幾乎可以和外國人實時無障礙交流。

如果只是需要查些資料,上網就可以做到,實際生活中真正需要運用外語的場景並不多,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尷尬:如果專業不是外語,在應聘過程中外語證書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口語不過關,又沒有專業的資質證書,就無法從事相關的行業。

同時,現在各大中小院校的外語教學現狀決定了學生們學成後的水準參差不齊,做教育培訓類家教還需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而有的大學生還沒有相應的能證明自己能力的證書,自然就沒法從事家教等相關要求比較高的教育培訓行業。

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去當服務員也比不會外語的人要有優勢,起碼在某些要求外語能力的品牌店中是能拿到不菲的收入的。

但這種情況下肯定是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的,不如乞討來得輕鬆而且容易。網友的言論中,也有指責這種行為有即當網紅又掙錢、名利雙收的嫌疑。

這種現象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人跟人的想法不盡相同,想走捷徑的人是存在的。但看重物質和金錢,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尊嚴不屑一顧,這對於這個女孩子的人生和未來傷害極大,花靠伸手乞討來的錢,這個女孩子遲早會後悔的。

關於"會雙語還要去乞討"的現象,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想要把臺灣打造成中英文通用的「雙語地區」
    她計劃在臺灣地區推行「中英文」雙語並用,甚至將此事作為本次任期之內的重要政策。臺灣將被打造成「雙語地區」根據央視網6月17日的報導,日前蔡英文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將會積極推動英語在臺灣地區普遍使用,最終將整個臺灣地區打造成「雙語地區」。
  • 浙江溫州民警參加雙語主持人大賽驚豔全場
    小夥說唱著英語上臺  《雙語麥克瘋》是上海電視臺外語頻道推出的國內首檔雙語主持人比賽,受關注度較高。比賽中,歐陽超先是用英語模擬主持節目《不得不知道》,又展示了他自編的英語人教版Rap教材。  「警察會說英語並不稀奇,但是像這樣以Rap的方式,即說唱著英語上臺的,倒是沒見過。」節目評委蔣昌建如此點評。
  • 【️116】聖經 · 詩篇 116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
    音頻剪輯:ATV亞特蘭大華語電視臺圖文編輯:《晨修晩禱》轉載請註明來自《晨修晚禱》公眾號 ID: GW13777《詩篇》是聖經裡很受喜愛的一本書當你想讚美神耶和華的時候,請你來讀詩篇;當世上的繁重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請你來讀詩篇;當你不明白神耶和華的作為時,請你來讀詩篇;當你不知道如何禱告的時候,請你來讀詩篇……Psalm 116he
  • 【小聽童中英文雙語分句童話故事】睡美 人(1)Sleeping beauty(上集)
    聽有趣的中英文雙語分句故事,效果就是不一樣!現在,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看看樂樂姐姐為大家表演的「金髮姑娘和三隻熊」!(下集)中英文雙語故事,連續聽2-3個月,孩子基本上能夠「翻譯」得同原文一樣,一年以後,再聽這個故事,孩子就用自己的語言翻譯,說明她已經完全聽懂了。聽一年以後,孩子就可以開始試著練習開口說了。這時,孩子的語音語調會同原版英語發音非常相似。
  • 風靡6年的中英雙語兒童劇《五個傻瓜》馬戲、小丑、魔術、雜耍,孩子輕鬆學英語!
    中英文雙語(中文50%,英文50%),採用沉浸式英語學習方式為孩子們提供一種趣味學英語的互動氛圍,讓小朋友在歡樂中掌握英文。5. 寓教於樂的互動式教育。【演出詳情】一個將要倒閉的馬戲班,有一個厲害的班主、愚笨的小丑、可愛的樂師、溫柔的大力士和不敢說話的演員——小花。小花是班主為了挽救戲班特意請來的新演員,他被班主予以馬戲班火起來的最後希望。今天是決定他們去留的關鍵演出,但是不料各種狀況、鬧劇百出,他們大打出手,各不相讓。
  • 孫儷遺憾落敗,6歲女兒寫英文信安慰,明星孩子咋都這麼優秀?
    等等和小花妹妹分別寫了信給孫儷,等等還做了兩個方案,不管孫儷得獎與否,寫了兩封信分別放在左右口袋。明星的孩子能夠流利地說一口英語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12歲的黃多多,小小年紀就能夠設計禮服,還能用英文進行設計說明和展示,這可是很多大學生還不一定具備的能力呢
  • 想起四六級英語 就讓我渾身難過...
    (誰能考慮到列車會在某站,頭尾車廂分開,駛向不同的方向)用英語詢問了站務員,他一本正經的用日語+手勢解答了N遍,最後終於找來了一位可以講英語的工作人員,和他講清遇到的問題後,工作人員問:「Where are you from?」「China」——條件反射的快速回答後,恨不得咬掉舌頭,這個尷尬意會吧。
  • 小學生作文《起名字》走紅,中英文雙語還贈送小名,網友:有才華
    每篇作文能夠發揮的如魚得水,不過家長們也不用為學生的寫作著急,畢竟寫作文這種需要後天的培養。 但是家長們有時候真是低估了學生的想像力,這不就有一篇小學生作文《起名字》在網上走紅,中英文雙語還贈送小名,老師看見之後後無言以對,家長看後火冒三丈,網友:有才華。
  • 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
    原標題: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損昆明形象   近日,長期從事英語教學的雲南大學外語學院教師趙剛向記者反映,目前,昆明市內有的著名景區、高鐵站、地鐵站、重要紀念地、星級賓館等公共場所的一些雙語標識英文存在錯譯、書寫不規範和不統一等現象,有的地方還錯得離譜。
  • 「乞討遊」成新潮流?西方背包客到中國賣藝乞討,外媒看不下去了....
    不過這次,連外媒對他們的同胞都實在忍不了,開始批判他們無恥的行為,跟著主頁君來看看吧。From 中國日報網雙語新聞微信號:Chinadaily_Mobile近來出現一種現象,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到東南亞「乞討」窮遊,外媒都看不下去了。
  • 【小聽童中英文雙語分句童話故事】金髮姑娘和三隻熊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上集)
    聽有趣的中英文雙語分句故事,效果就是不一樣!現在,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看看樂樂小朋友為大家表演「雙語故事三隻小豬」!父母英語不好,照樣可以輕鬆磨出寶寶的英文耳朵!中英文雙語故事,連續聽2-3個月,孩子基本上能夠「翻譯」得同原文一樣,一年以後,再聽這個故事,孩子就用自己的語言翻譯,說明她已經完全聽懂了。聽一年以後,孩子就可以開始試著練習開口說了。這時,孩子的語音語調會同原版英語發音非常相似。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圓周率與飛花令的碰撞,是理性與感性的交融
    哈哈哈不知道吧,可是最近竟然有人將飛花令對到了圓周率(Circumference ratio)小數點後第204位,據說很多網友都流下了「無知」的淚水。而自己的腦袋真的是用來被湊數的所以,我們需要一種人才,一種兼具中華文化根基又懂得用國際語言和世界交流的人;我們更需要一種能力,一種既能精通漢語語言文化又能玩轉英語世界的能力;或許,我們還需要一本可以將人才與能力這兩個因素連接起來的教材。它不僅要讓讀者懂得欣賞中國文化,同時要讓中國人學會用英語向世界講述我們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
  • 女大學生在銀杏葉上用書法寫情書,網友淪陷:越看越美
    女大學生書法在零零後的眼中,如果自己要表白一個人,要麼是面對面,要麼就是在手機上,寫書信情書?那也太LOW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幾千年以來,古人要寫一封情書會有多麼的麻煩——要費盡心思先寫一首隱晦的詩詞,然後用極為恭敬的書法謄抄在精緻的小紙上,最後通過慢到無法忍受的郵驛「鴻雁傳書」,漫長的煎熬之後心愛的人才能看到那短短的幾行,再經過可以讓人發瘋的等待,你才有可能收到一封同樣深奧如猜謎的回信……
  • 英語字幕這樣看,才真能提高英語
    今天就來介紹一個正確使用字幕的方法(美音和英音都適用):保留中文字幕對初學者或沒怎麼嘗試過這種方式的小夥伴來說,英大建議你先保留中文字幕(儘量選擇有中英文雙語字幕的)。有時候,電視電影的字幕會讓你分心,但它能夠讓你清楚的知道作品講的是是,能更好地適應這部作品的英語環境,包括演員的口音。通過潛意識學習也是學習的一種嘛!
  • 看《新聞聯播》不僅能學政治,還能學英語
    用最正經的語氣,說著最牛的話。讓網友直呼「以後不追劇,只看新聞聯播」。追劇不如追新聞聯播,日更更下飯,保質保量學成語,你想要的全都有!現在,小編要欣喜的告訴你們,除了能學語文、政治,《新聞聯播》還能學英語!怎麼回事?往下看你就知道了《新聞聯播》最近的變化也被諸多外媒注意到了,而且他們提了一個關鍵性問題:「翻譯起來實在太難了!」
  • 會議廳雙語現場工作,除了30/時還有志願者證明!!!【偵探題】
  • 【小聽童中英文雙語故事】小野馬chester上集
    這是卓子叔叔為女兒樂樂學英語而製作的中英文有聲故事,用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播講,現分享給各位小聽眾吧
  • 雙語|中方對外援助物資上寫著的這些詩句,該怎麼翻譯?
    雙語|中方對外援助物資上寫著的這些詩句,該怎麼翻譯?在運往各國的援助物資上面,出現了不少名句,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句子的中英文版本。To 韓國To 伊朗To 日本To 法國To 義大利To 印度To 比利時你最喜歡哪一句?
  • 小學生「豪橫」不學英語理由,笑翻英語老師,網友:我們都不理他
    看著卷面上的一個個「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的英語單詞,有一種頭大如鬥的感覺。小學生「豪橫」不學英語理由,笑翻英語老師小海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英語,就對英語沒什麼興趣。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提問他英語單詞,他一個都不會。
  • 英語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高中畢業不讀的同學,學一門技術的過程是一個幫你自己理清就業方向和思路的過程,如果你很不幸的發現,找了一圈下來,那麼請參考之前關於初高中學歷同學就業的建議,先讓自己學門技術吧,大學生們的常見錯誤,忽視英語的重要性,有些同學在高中時期英語就已經學得哭爹喊娘了,到了大學之後,更是徹底放飛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