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軍統出身,投日組建最精銳的偽軍,竟敢主動叫板國民黨正規軍

2020-12-23 方哥說史

說到偽軍部隊,一般認為戰鬥力非常弱,只能幫日軍維持地方治安。但偽軍中也有能打仗的部隊。有一人曾是軍統出身,投降日寇後組建最精銳的偽軍部隊,竟敢主動叫板國民黨的正規軍。此人名叫熊劍東。

熊劍東,是浙江昌化人,曾經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回國後在馮玉祥的部隊任參謀,抗戰期間他在軍統的前身復興社特務處任職,這個處的處長正是大名鼎鼎的戴笠。他因為有一定才能,受到了戴笠的賞識。

淞滬會戰期間,戴笠組建了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熊劍東被任命為淞滬特遣隊支隊的司令。上海淪陷後,熊劍東帶著這支特遣隊在江浙一帶打遊擊,更名為「忠義救國軍」。1939年3月,熊劍東在上海被日軍俘虜。

由於當時日寇中國派遣軍的憲兵司令是熊劍東在日本的老師,在日本人的軟硬兼施下,熊劍東投降了日寇,從一名抗日將領變節為漢奸。他糾結一部分老部下,組建了一支偽軍,取名「黃衛軍」,自任軍長。

「黃衛軍」的名字,是為了討好日寇,意思是「保衛黃色人種的軍隊」。1941年4月,岡村寧次親自下令,給「黃衛軍」補充了八百支三八式步槍和二十挺輕機槍。此時,「黃衛軍」下轄3個團,1個特務營。

「黃衛軍」成立不久,就在湖北監利遭遇了國軍的襲擊,熊劍東負了傷,整個部隊損失慘重。岡村寧次得知戰鬥情況後,不但不責罵熊劍東,還讚揚他「忠勇可靠」,讓他帶傷在武漢重整部隊,又給他一大批輕重武器。

熊劍東「因禍得福」,整編後的部隊戰鬥力比以前增強了數倍。他出任「黃衛軍」總司令,參謀長是黃埔六期畢業的鄒平凡,另一個黃埔六期生餘世傑任參謀處處長。整編後的部隊仍返回湖北監利,駐地叫楊林山。

在楊林山附近,駐紮著國軍116師萬福麟部。當時,國軍普遍看不起偽軍,萬福麟便主動出擊,企圖一舉殲滅這支偽軍。沒想到,這支偽軍竟然擁有眾多重武器,而且打起仗來非常賣命,萬福麟部傷亡慘重,不得不撤出戰鬥。半個月後,心有不甘的萬福麟再次進攻「黃衛軍」。不料又被打敗,被迫撤出戰鬥。

此後,「黃衛軍」的氣焰越發囂張。1941年底,竟然主動向國軍正規軍53軍駐地進攻,第一天進攻被打垮後,第二天,在日軍的支援下,「黃衛軍」再次進攻53軍陣地,竟然奪下了聶家河陣地。聶家河戰鬥後,日軍又給予其更多補給,並將其擴編為兩個師,官兵近萬人,「黃衛軍」成為了偽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抗戰勝利後,熊劍東部被軍統所屬的交警總隊收編,投入內戰。1946年8月,熊劍東率部進攻解放軍時,在江蘇丁堰受傷被俘,因傷勢重,不久後死亡。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偽軍人數超200萬,這些人都是從哪裡來的?
    據統計,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先後扶持了多個偽政權,並組建收編了多支偽軍。抗戰時期,先後參加偽軍的人數多達200萬人以上,其幫助日軍殘害抗戰軍民,加大了抗日的難度。儘管在抗戰中偽軍被消滅很多,但到日本投降時,全國境內的偽軍依然還有百萬之眾。其中僅被國軍改編的偽正規軍就有238996人,被整編的偽保安團有779116人。
  • 中國最殘忍的特工組織,敢於軍統叫板,被稱為:「殺人魔窟76號」
    中國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地下特務組織也是勢力複雜,既有軍統,中統,中央特科,這些廣為人知勢力比較大的老牌特務組織,也有一些特務組織,規模雖小,名氣也不怎麼大,但是卻敢和軍統叫板。這個組織就是1939年9月5日成立的76號,從成立開始就臭名昭著,由著名的大漢奸周佛海當特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個組織的主力幹將以及創始者是李士群。他早年參加過共產黨,後被捕叛變成為國民黨的中統特務,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投靠了日本人當了漢奸,是典型的「三姓家奴」。這個組織由上海青幫大佬季雲卿在幕後支持,上海灘人人喊打的「殺人魔王」吳四寶也加入了76號。
  • 國民黨特務機構大揭秘!你根本不了解中統、軍統!看後發現很簡單
    北平無戰事劇照但是大家在看諜戰片的時候,經常聽到一些國民黨的特務機構名稱。比如中統、軍統、保密局之類的,聽多了有時候對他們這些機構各自的意義和實際存在價值並非很了解。那麼今天,我就來為各位詳細闡述一下,國民黨的特務機構。
  • 民國的特工王牌,中統和軍統有什麼區別
    1938年,國民黨相繼成立了「中統」和「軍統」,兩者同為特務組織,卻區別頗大。 區別一:出身不同 從出身看,成立中統和軍統的幕後推手不盡相同。 1926年5月,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代理部長陳立夫成立了「黨務調查處」,職責局限於黨員情況的調查登記,與特務工作沒有半毛錢關係。
  • 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到底是國民黨的啥子單位
    在我們觀看的眾多國產諜戰片時,常常遇到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往往把人頭都要搞暈。它們到底是啥關係,有沒有區別。1、中統「中統」的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中統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1937年,黨務調查處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處長。
  • 從日偽軍到韓國最著名的總統——樸正熙的人生前半段經歷了什麼?
    眾所周知,朝鮮半島一直是世界歷史上話題較多、影響較大、分量較足的地區之一,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朝鮮半島被分割成了兩半,韓國和朝鮮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說到韓國,則要說一下自從韓國建國以來第一位長期執政的總統,也就是著名的樸正熙。
  • 你能分清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嗎
    在我們觀看的眾多國產諜戰片時,常常遇到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往往把人頭都要搞暈。它們到底是啥關係,有沒有區別。 1、中統 「中統」的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 中統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
  • 兵無常勢 軍統黑手:戴笠
    與其稱之為「大腦」,不如稱之為「黑手」,這個「黑手」就是戴笠,字雨農,浙江衢州人,國民黨中將。新中國成立之後,周總理在回憶解放戰爭時的事時,說了這麼一句話:「戴笠之死,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戴笠原名並不叫這個名字,他曾經考取黃埔軍校落榜,之後便將自己名字由戴春風改為戴笠,至於改名原因,並不像之前有人所說黃埔軍校不收「往屆生」。
  • 抗戰偽軍超過500萬,五千年最無恥的一幕?日本人說哪有這麼多?
    這些東西,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其實全是胡扯,抗戰偽軍從來也沒有過500萬,都是張嘴就胡扯。 無論是抗戰以後受降數字,還是,偽軍序列表,都是公開史料。日本出版的《華北治安戰》記載在1943年在關內,汪偽軍有25萬,華北偽治安軍有10萬,內蒙偽軍1萬,總共36萬。
  • 國民黨軍統中,為何戴笠僅僅只是個副局長?原來局長都是大人物!
    軍統這個組織機構相比於其他有名的組織成立是比較晚的,在很早的時候在國民黨內部就已經成立了兩個特務機構,分別是黨務調查科和力行社。黨務調查科最先出現,成立於1928年,是後來中統的前身,目的正是為了加強對國民黨內部的監控,由蔣介石的秘書陳立夫在蔣介石的授意下組建完成。
  • 《我的兄弟叫順溜》:從偽軍司令到國軍師長,這才是真正的求生欲
    這可以說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做的劇集,他飾演的順溜,又叫陳二雷,張國強飾演的陳大雷,是全劇最耀眼的角色,深受觀眾喜愛。那救生欲最強的偽軍司令吳雄飛(楊子驊飾演),是個怎樣的人物呢?日軍直接針對的只是新四軍,對國軍55師只防不打;而55師也從來沒有對日寇主動攻擊過,對新四軍的防備卻一直小心翼翼。新四軍作為對日作戰的主力,在統一抗戰的原則下,對一直隔岸觀火的國軍55師也無可奈何。這個偽軍司令吳雄飛的位置更是微妙。
  • 《我的兄弟叫順溜》:從偽軍司令到國軍師長,這才是真正的求生欲
    這可以說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做的劇集,他飾演的順溜,又叫陳二雷,張國強飾演的陳大雷,是全劇最耀眼的角色,深受觀眾喜愛。那救生欲最強的偽軍司令吳雄飛(楊子驊飾演),是個怎樣的人物呢?新四軍作為對日作戰的主力,在統一抗戰的原則下,對一直隔岸觀火的國軍55師也無可奈何。
  • 論求生欲,只服《我的兄弟叫順溜》中的偽軍司令,吳大疤拉吳雄飛
    這可以說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做的劇集,他飾演的順溜,又叫陳二雷,張國強飾演的陳大雷,是全劇最耀眼的角色,深受觀眾喜愛。那救生欲最強的偽軍司令吳雄飛(楊子驊飾演),是個怎樣的人物呢?日軍直接針對的只是新四軍,對國軍55師只防不打;而55師也從來沒有對日寇主動攻擊過,對新四軍的防備卻一直小心翼翼。新四軍作為對日作戰的主力,在統一抗戰的原則下,對一直隔岸觀火的國軍55師也無可奈何。
  • 一度投共,後淪為成特務,最終被槍斃——歷史上真實的「草包司令...
    他出身貧家庭,14歲就開始當長工,1926年當兵參加北伐,後潛逃回家在地方保安團當兵混日子,因為終日賭博,受到家人斥責,只得外出謀生,輾轉於安徽、江蘇、上海一帶。混跡於國民黨警界,曾任江蘇省第一區水上警察隊中隊長、青浦縣水巡隊長等職。 上海淪陷後,胡肇漢流落蘇州陽澄湖地區。
  • 電影《八佰》觀後感:如果八路軍有國民黨中央軍的火力裝備
    電影《八佰》觀後感:如果八路軍有國民黨中央軍的火力裝備……我軍抗戰早期要有國軍中央軍的火力,哪至於抗戰熬8年。為什麼這麼說?國軍差就差在沒有我軍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部隊紀律、對步兵操典的貫徹,以及最重要的對士兵的珍惜和愛護。八路軍差,主要是差在裝備上。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發展
    原本掌控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陳國夫和陳立夫非常嫉妒,授意親信徐恩曾擴大特務組織。徐恩曾奉命在南京建了一個「特工總部」。這個組織一無主管單位、二無公開名稱、三無編制。中統和軍統的融合與正式分開。1932年下半年,蔣介石把戴笠的密查組等組織和陳立夫中組部的特務組織融合,成立了以陳立夫為首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此「軍統局」非後來那個著名的「軍統」,所以有人稱之為「老軍統」。
  • 在軍統中,為何大名鼎鼎的戴笠僅是副局長?你也不看看局長都是誰
    該局分為三處,一處是「中統」,二處是「軍統」,三處管理郵電。而「兩統」當時的第一任局長,都是陳立夫。陳立夫是留美歸來的高材生,他從黃埔時期就跟隨蔣介石,一直擔任蔣的秘書。 1928年,為了加強對國民黨內部的監控,陳立夫在蔣介石授意下,組建了一個「俱樂部」,又在「俱樂部」中找了一批特務成立了 一個「黨務調查科」,專門負責調查國民黨中「左傾」人士,並藉機迫害我黨。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起源
    軍統和中統當然也有前身。先說中統的來源。蔣介石最崇拜的結拜大哥陳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凱幹掉之後,蔣介石對陳其美的兩個侄子視如己出。籌建黃埔軍校時,陳國夫便為黃埔軍校招生和採購物資。在北伐之前,陳國夫和陳立夫在國民黨內部成立了一個名為「中央俱樂部」的小團體,參加這個組織的,當然全是陳立夫、陳果夫的親信。因「中央」與「俱樂部」兩個英文單詞的起頭都是C,而陳國夫、陳立夫姓陳,開頭字母也是C,故被外人稱之為「CC系」。二陳對這個名字其實很反感。
  • 《滲透》國民黨軍統瘋狗,頑固派特務,曹炳琨成功演繹卑鄙齊公子
    《潛伏》諜戰劇中,國民黨黨通局特務謝若琳的成功塑造,演員曹炳琨被觀眾所熟知,演技得到觀眾的認可。《滲透》劇中再次成功地塑造軍統特務齊公子,令人恨的同時又覺得可笑。齊公子是個複雜的人物,性格分裂。齊公子的父親是國民黨元老,軍統總部電訊科魏大銘(顧雨菲的父親)的外甥,能在軍統站住腳只靠這些關係還不行,必須要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