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覺 性格決定我,沒機會大紅大紫

2021-01-09 新京報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

黃覺與導演畢贛。

黃覺和好友廖凡。

我酒精過敏,現在慢慢能喝一小口,一小口能扛幾個小時,也能開始分辨出威士忌的味道了。我前兩天到對面的酒鋪去買酒,兩面牆滿滿各種不同品牌的威士忌,我說該買什麼啊?完全不懂!特別衰。現在我還體會不到喝酒的快樂,唯一能感受到喝一小口下去,這裡一暖、一熱。但也說不準兩年後我能一次喝個兩杯都不會醉。一群朋友喝酒,有我一個不喝酒的氣氛就不對了,所以我儘量不來,或者我就單獨站在一個地方等著收拾殘局。不喝酒,會少掉一些樂趣,我當然知道,所以我也想喝酒啊!我知道喝了酒會讓人快樂,我想感受。我這個人太理智了,我希望能夠有一個窗口。不喝酒,就感覺總是被禁錮著,有個未知的領域你沒有去過,有一個世界你沒有去開啟。我好奇心那麼重,希望有一天酒神能夠牽著我的小手,一起在草地上,歡愉地舞蹈。 對我來說,開酒吧掙不掙錢不重要,我覺得能聚得起人,或者有那種氛圍,我更喜歡。你去酒吧提我名字免單,我認識的人基本上都是免單。 口述:黃覺

喜歡穿紅戴綠的黃覺,其實內心很森系。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導演畢贛的第二部作品,作為男主演,黃覺不僅將該片視作度過中年危機的一個禮物,還在自己的酒吧裡專門推出了一款同名雞尾酒。

黃覺進入演藝圈的經歷曾經被多次採訪、書寫過。採訪黃覺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曾經有一個故事,一個女孩給他發私信,說想採訪他,發在自己小小的公眾號上,黃覺就答應了。這種「不設防」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黃覺也沒想明白,他回憶起自己讀書的時候也曾經是學校的一個小惡霸頭子,會為班裡所有人出頭,敢跟大學生打架,大家都被他罩著。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後,二十六七歲時開始焦慮,不能再是一個肆無忌憚的年輕人了,要承擔些什麼,去面對這個世界,並且隱隱覺得,要被這個世界所改變。

他梳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大部分的經驗不具備典型性,也沒有什麼可以借鑑。黃覺想過做音樂,或者做攝影師,但都不大實際,他想要份穩定的工作,於是做了演員。「就是命好」。以前黃覺一直說,自己是隨波逐流的人,人生沒有規劃,為什麼可以隨波逐流,可能就是冥冥中知道,命運會指引自己去到該去的地方,所以,不用擔心。

《地球最後的夜晚》

用一種儀式感,來取悅自己

《地球最後的夜晚》拍了九個月。黃覺將拍這部電影比喻為,給自己「度過中年危機的一個禮物」。畢贛找黃覺的時候說,片酬很少,報出了一個讓他吃驚的價格。黃覺就用一個商人的思維想:我損失這個錢,能做什麼事情呢?可能可以買輛不錯的跑車。如果別人把送自己的跑車作為禮物,那跟感興趣的導演合作,也可以看成給自己中年危機送的一個禮物。

兩年前黃覺看過《路邊野餐》後,想找畢贛打聽關於「蕩麥」(畢贛電影裡虛擬的地名)的消息。黃覺熱愛攝影,想去蕩麥拍照。結果畢贛告訴他,「蕩麥」是他虛構出來的、並不存在的烏託邦。之後,畢贛還是用另一種方式帶黃覺去了「蕩麥」,邀他主演了自己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

接拍《地球最後的夜晚》時,畢贛跟黃覺說,片中有個長鏡頭是3D的,觀眾看到一半的時候,中途會一起戴上眼鏡觀看此後的3D部分,這幅畫面讓黃覺覺得非常有儀式感,「像是一種秘密的儀式,挺打動我的,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黃覺說,他喜歡用一種儀式感來取悅自己。

為了拍攝《地球最後的夜晚》,黃覺瘦了20斤,練起凱裡方言,儘管拍攝過程中幾度被虐得夠嗆,也終於在看到成片的那一刻,感覺自己的確真的去到了「蕩麥」。

受困於性格 卻能將自己保存完整

黃覺的微博簡介寫著「攝影藝術家、舞蹈藝術家、畫家、春秋大夢董事長、音樂人」,唯獨,沒有演員。他解釋說,微博簡介的稱呼都帶著一絲自嘲和調侃,而他沒有經過表演的系統訓練,也並不覺得有天賦,但演戲這事對自己挺重要,所以就想把「演員」保留住,沒把它變成一個調侃。「我不應該拿演員這個職業開玩笑,可能還是有一點點自卑。」

28歲時,黃覺從廣告模特轉型影視表演,最初當演員只是為了賺3萬塊錢買電腦。他的興趣愛好被攝影、畫畫、旅遊牽扯著,以至於顯得做演員有一搭沒一搭,直到現在,他也做不到為了增加曝光率去參加真人秀或者參演熱門大IP。熟絡的人脈、自如的社交能力,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浮標,黃覺卻對這些感到尷尬,他基本不參加飯局,即便在飯局,也總是第一個拿起筷子吃東西的人,低著頭,不知道說什麼,「自己都不好意思,就找那幾個曾經有過接觸的話題去問,最近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總說一些很無趣的話。」

他很清楚性格限制著自己,不會主動創造工作機會,他也改變不了。黃覺承認,這種性格導致自己不可能是一個大紅大紫的演員。不過,他很享受這種狀態。「這樣不會折損太多,把自我保存得還挺完整的。」他自得其樂於此,認為跟職業找到了最合適的方式相處。

黃覺是一個連自己生日都不過的人,他喜歡看熱鬧,但不喜歡成為熱鬧的中心。在成為演員之前,他身邊的朋友是老狼、黃小茂,他們「大紅卻不自知」,日子過得隨心所欲又雲淡風輕,黃覺覺得自己「交友不慎」,受到了影響,對名利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

自由而自在 對朋友對感情都適用

我就專門喜歡找她要那些貴而無用的東西。我提出要求,她就送。我想要的是自行車、耳機,我的耳機可能要五萬塊錢。她就特別絕望,說:「把連結發過來。」她從不拒絕。這個關係是怎麼形成的,我也不知道。她是個可以讓我無所顧忌去撒這種嬌的人,我也不是買不起,我也有這個錢啊,但是,比如一個東西,你女朋友送,跟你自己買,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朋友、情侶、親人之外,還有很多種形式,好像沒有什麼能確切地勾勒我們的這種關係,歸類不了。

——周迅新書《自在人間》中一段對黃覺的採訪

黃覺圈裡朋友不多。碰到周迅大致是1995年,認識快半輩子了。採訪周迅如果要帶上她身邊的朋友,黃覺永遠都在,「可能周迅說不出什麼來,採訪的素材量不夠,記者只好找那些邊邊角角彌補一下。」黃覺覺得也挺好,有他這樣的朋友,至少能把周迅敘述得更完整一點,更有血肉一點。

別人談周迅,可能不知道尺度在哪兒,黃覺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偶爾他意識到了會提醒周迅,採訪過我的東西,你要去看一下稿。黃覺懶得看,但他覺得周迅應該看一眼,可最後周迅也沒看。「如果我腦子好使,能記住更多東西,會說得更好,但我腦子太不好了,很多東西都會被我擦掉,包括會讓別人感動的東西。」

自由而自在,是黃覺發散出來的交往密碼。不僅對朋友,他和前任在分手後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他不希望走過的人生,有哪段是沒辦法回頭看的。「回想每一段情感關係中,我沒有做過不堪的事情,也沒有不能回首的人。」就算有,他都會把它修復好,「錯身而過一趟也不容易。」

黃覺將這種對前任「心大」的能力歸結為「天賦異秉」,「我對恨、愛的表達,都沒那麼不極致。每一段情感,我都是無害的狀態,(情侶)不成,做朋友也挺好的。」

既得利益者 被網際網路拯救了靈魂

2018年12月,黃覺發了一條微博,「在飛機起飛前空姐問喝什麼?我要了杯水,隔壁一男的要了杯橙汁,一下就覺得自己特別成熟穩重。起飛後空姐又來問,我要了杯可樂、加冰,隔壁的也要了可樂、不加冰,一下被整懵了,不知道誰更厲害了。」有網友回復,「在飛機上選擇礦泉水確實顯得很體面,更讓我覺得驕傲的是到了用餐的時候,空姐問我:先生您是要鮮蝦意面還是牛腩米飯?我會悠悠地擺擺手說:都不需要,謝謝。」黃覺隨即轉發,「後來我心態就崩了。花生米他那袋沒碰,我要了三袋。」

這只是黃覺和網友互動的日常之一。

黃覺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性格會那麼平和?可能是腦容量不夠?記不住快樂,也記不住恨。這一輩子裡發生的事情,他能記到5%、10%就不錯了。黃覺晚上經常睡不著,為了不影響第二天工作,只能長期服用安眠藥。以前沒有手機可以玩的時候,睡不著黃覺看書、看片子,打電話聊天。自從有了手機,網際網路拯救了這世界上所有孤獨的靈魂。

黃覺將社交網絡當成是自我釋放的方式,他說,自己是網際網路的既得利益者。

他得到了朋友、愛人。他的第一個網友是攝影師,是黃覺上網搜索攝影博主時隨意搜出來的,他一看這人在紐約,拍黑白片的,還是一個華人,就關注了,他現在成了黃覺去美國的一個動因。在黃覺看來,在網上更能交到真的朋友,因為互相關注的人志趣相投的比例更高。所以,他是一個不反對網絡文化的人,甚至很早就給兒子小核桃申請了微信,希望孩子能掌握網絡生態技能。

有的藝人會忌諱把家庭細節放在網上,但黃覺的微博裡,主角一直是妻子麥子、兒子小核桃、女兒小棗。他希望孩子有一天長大,翻到他的微博,可以看到他們成長的經歷和照片,多多少少是他們人生的一份禮物。

遇到對的她 結婚前提了「兩個不」

「認識黃老師(黃覺)之後,他代替了甜食,解決了我的焦慮。黃老師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順我的毛上,我深信這個世上只有他有這能力。」——麥子

黃覺是不婚主義者,但遇見麥子後,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兩個人帶孩子、出去旅遊,家庭生活完全沒有被柴米油鹽淹沒。

黃覺和麥子屬於不同的頻道,但在各自不同的世界裡是一樣的人。麥子是獨生女,有自己很強大的內心世界和個人魅力。她的突然出現讓黃覺覺得不一樣。黃覺當時的心態,個人的自由空間讓他覺得很滿足。「就很奇怪,突然間冒出這麼一個人,可以跟我一起生活。自己的生活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麥子沒有在任何事情上限制過他,黃覺說不想結婚,麥子說好,黃覺說可以生孩子,麥子說好,最後有了孩子,不結婚好像又不太好,黃覺說結婚吧,麥子也說好,你想怎樣就怎樣。

黃覺和麥子前一陣在為拍婚紗照較勁。麥子老想拍一套婚紗照,黃覺結婚有兩個條件,不拍婚紗照、不辦婚禮,現在上了「賊船」,麥子要拍婚紗照,要辦婚禮,這也讓黃覺偶爾感到頭疼。黃覺想了不少辦法希望能搪塞過去,他覺得婚紗照的形式感已經過於形式感了,「我是個刺頭,既要形式感,又要反真正形式感的東西。每次看到拍婚紗照,被攝影師呼來喚去,疲於奔命,新郎和新娘笑得很假的場景,就覺得美好事情的背後其實挺沮喪的。」

如今他從抗拒到已經接受了,但是黃覺還在想怎麼才是一種最自然的方式,但麥子好像又沒有那麼迫在眉睫。他又覺得可以放鬆一陣,「緩一下。」

每次都嘴硬 沒別人想像中那麼酷

黃覺剛跟麥子認識的時候,把她從法國接回來,決定一起生活,帶她去參觀了自己剛裝修完的房子。兩套三居室打成了一個一居室,裡面所有地方,包括廁所都沒有門。麥子走進廁所,坐在馬桶上就很焦慮,覺得以後怎麼在這個地方上廁所。

黃覺剛和麥子在一起時,去宜家買了一堆東西,幫麥子搬到朋友家,搬完東西,麥子說我睡一會兒,就在朋友的床上睡了。黃覺說那我也睡一會兒,在客廳的沙發上倒頭就睡。這是他第一次見麥子的朋友,就在沙發上,張著嘴呼呼睡。

黃覺沒什麼防備心,對世界永遠熱情擁抱,他從不設防,「各種感受都可以來,讓我去感受所有的未知。」

「你看我像有執念的人嗎?」他說,有一次,一個記者跟著他到國外採訪了好幾天,聊了什麼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最後問了他一句說,如果你的生活裡面沒有麥子,可以嗎?黃覺當時回答,我可以。第二天再見記者時,黃覺說,能不能把這句話去掉,會傷害到麥子,「但記者沒把這句話刪掉,反而還把這句話強調了。」

他並沒有因此生氣,他只是有一點喪氣,自己怎麼是這麼一個表裡不一的人,「我內心是很在意家庭,是想說沒有麥子不行的,但我嘴硬,又不想表現出來那麼柔軟的一面。」

黃覺小時候特善良,以至於有時候會被媽媽幹預,讓他心腸硬一些。長大後,黃覺一直生活在這種「軟」和「硬」的衝突當中。「我就是一個日系小清新、性冷淡,很森系,但我的長相又不是那樣子。」所以,黃覺故意穿紅戴綠,很浮誇地打扮自己,用豔俗的外殼包裹著自己柔軟的心。

「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酷,是一個特別心軟的人。」

採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人物攝影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相關焦點

  • 性格決定命運,張震沒有大紅大紫,只是他不想而已
    性格決定命運。張震不太擅長包裝或者炒作,或者說他不想這樣做。這可能是他沒有大紅大紫的主要原因。從形象上看,他不紅和他的顏值沒有關係。可是,具備了長相、演技,也不缺乏資源與機會的張震就是沒有大火。他出道以來,不上綜藝,沒機會在熱火朝天的綜藝節目裡賣人設。做不到跟不喜歡的女演員鬧緋聞,這麼多年炒來炒去也就是他和舒淇那些「不靠譜的」邊邊角角的「故事」。這麼少的曝光率,這麼少的話題度。在現在這個流量時代裡,張震不大火,一點都不奇怪。
  • 黃覺:「卑微感」讓演員進步
    「我都沒認可自己是個演員,我為什麼要求別人認可我是演員。」在採訪中,他冒出這句讓我很吃驚的話。進一步追問,他說這種「卑微」會讓他進步。黃覺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飾演一個軍官,眉宇英挺、神採斐然。那時他還是青澀、29歲的靈魂,彼時剛演過處女作《戀愛中的寶貝》。
  • 【電視劇】《我是你的眼》將播 郝蕾黃覺演繹大愛無疆
    在明天即將播出的劇集中黃覺飾演的陳實因工傷了雙眼,春妮帶著陳實四處求藥,更不顧一切的冒雨下跪,她從未想過放棄的這種信念感染了老中醫,在陳實恢復的期間,春妮就是陳實的眼睛,一場不斷錯過、不斷糾葛的愛情開始上演。「我想要做的事誰也攔不住」「淚水只留給自己,微笑卻永遠給別人」,這樣的田春妮就是心中永遠有真愛的奇女子。
  • 範冰冰與廖凡黃覺親密合影不避嫌
    ,範冰冰還曬出和賈樟柯夫婦、宋佳、廖凡、黃覺以及圈內好友的同框照。另外,範冰冰和黃覺的合影也比較親密,她一手扶著自己的臉頰秀鑽戒,一手貼著黃覺的臉,而且黃覺也已經是人夫身份。 範冰冰本來就是性格比較豪爽的女星,與娛樂圈男星合影從來不會扭扭捏捏,從來不會在乎一些細節。
  • 黃覺與麥子的育兒經上熱搜,網友羨慕:希望能有這樣的寶藏父母!
    節目播出後,黃覺夫婦的育兒理念迅速登上熱搜,引得無數網友羨慕,紛紛表示希望擁有這樣一對寶藏父母!多數網友認識黃覺是源於他的演員身份,他是《傾城之戀》中的範柳原,但他也是一位攝影藝術家、舞者、畫家,黃覺配得上"多才多藝"四個字。麥子是一位漂亮的專業舞者,她很文藝。二人最開始只是網友,有一搭沒一搭。
  • 黃覺與麥子:愛情本來的樣子
    相識於網絡世界的兩人,剛開始在開心網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之後,知道麥子喜歡寫作,經常出入豆瓣,他又輾轉豆瓣。與她聊天氣,聊文學,分享音樂,總之很愉快。他被麥子的文字打動,關於《挪威的森林》,麥子問他:喜歡綠子還是直子?他只說,他喜歡村上春樹。黃覺告訴麥子,自己是個不婚主義者,已經在國外找好了人工代孕。
  • 究竟誰在捧黃覺
    疑惑生氣就是吹鬍子瞪眼,臺詞含糊,肢體、情緒沒一樣準確▼▼▼黃覺的好人緣大概就基於這種安全感吧。就像他很喜歡美劇《難以伺候》的男主,「很有同情心,很在意這個世界,很願意聆聽,性格很柔軟」。所以女明星拍戲願意帶他,大導演們喜歡他。
  • 專訪 | 黃覺&麥子:有了愛情,婚姻還重要嗎?
    我在他的微博私信他說「我是加加,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我,想採訪一下你,放在我自己的小小公眾號上。」沒想到,他真的就!同!意!了!我們七聊八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地聊了聊,他對於婚姻、家庭以及小孩的看法。我不想劇透,只能說黃覺的暱稱「覺寶」是有原因的,聊天中好幾次我都問「這我能寫嗎?」
  • 黃覺:令周迅與恩師翻臉,和徐靜蕾秘戀多年,最終卻閃婚王菲好友
    而這樣的黃覺也因此養成了放蕩不羈的性格,因成績不好,兩人初相識時,黃覺還在為生計奔波,而周迅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黃覺和周迅都被對方的性格所吸引,漸漸的,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為了幫助黃覺,周迅便向自己的恩師介紹了黃覺來拍戲。但因為黃覺毫無演戲經驗,周迅的恩師便拒絕了她的要求。
  • 黃覺:心裡一直有一條路
    周迅立馬就想到了黃覺。此時的黃覺,主職是模特,沒事兒的時候就窩在北京租來的屋子裡倒騰電子音樂。而沒來北京闖蕩之前,他在廣西學了多年舞蹈,還考進了廣西歌舞團。體制內的工作,說辭就辭了,來北京,追求精神家園——就像《戀愛中的寶貝》中的主角一樣。《戀愛中的寶貝》是他第一次演戲,二十七八歲的人,已有了自己的秉性。
  • 黃覺:演完《地球最後的夜晚》,我才敢叫自己演員
    黃覺形容和畢贛一起工作,「就像一對去炸礦洞的搭檔,我探勘,他塞炸藥,他是一個不把眼前障礙掃除掉就不罷休的人,他想往前走,前面有一個牆,我摸方向,覺得可行,他就往裡面埋炸藥,開始炸」。那時候我喜歡玩,喜歡跟朋友們交流,對未來沒什麼設想,生活很充實,充實到覺得物質生活可以捨棄。」2001年的一天,黃覺打開電腦看著自己做的音樂,發現做了一大堆沒人聽,模特的工作也越來越少。這時,導演李少紅正打算拍一部電影,她問周迅,身邊有沒有一個男孩兒跟這個城市很貼近,「像塊青苔一樣,扔在哪兒,他都能存活」。周迅馬上想到了黃覺。
  • 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獲取金雞獎,結束後給了黃覺一萬塊
    周冬雨在晚會上也是開始了自己的感悟,周冬雨還是非常靈巧,沒有太多的包袱,周冬雨開心地說起自己就是一支小黃鴨,沒想到今天變成了金雞,也是沒想到,確實周冬雨這樣的成績在影視牆以後估計很難再遇見了。
  • 首發|黃覺和麥子的家,正在進行時......
    黃覺說,在此之前家裡從沒有過自己的空間,「你就可以看到我在家裡的地位」。脆弱的爸爸卻悵然若失:「搬過來就預示著不再需要我每天把他們抱回自己的床上了。」在黃覺看來,麥子或許正在經歷他經歷過的某個階段,「我有段時間也特別喜歡看房子的裝修,會去想像自己裝修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後面有過幾次經驗後,就只想知道一個房子有沒有裝好,能不能拎包入住。」在他看來,空間的真正性格是它的內容物——是你放的音樂和房子裡面的氣味。
  • 與徐靜蕾同居五年,和周迅曖昧,稱絕不結婚的黃覺後來怎麼樣了?
    這個工作雖然說和文藝有些不搭,但是卻給黃覺帶來了新的轉機。在一次聚會中,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在演藝圈小有名氣的周迅。那時候周迅還是一個小女孩,空有演技沒有機會實現。兩人的相遇屬於是互相成就,周迅將他視為人生的知己,同時也給他進入影視圈的機會。2001年的時候拍攝《戀愛中的寶貝》,缺少一位生活乏味,但渴望飛的更遠的角色。這時候周迅腦海中馬上就想到了黃覺,他本身就是這樣的一位。
  • 黃覺、麥子,兩倍大的共同體
    但正是這樣一對夫妻,讓網友們直呼又相信愛情了。麥子也曾嘗試為黃覺寫劇本,但黃覺更尊重的是她當下喜歡和想寫的話題。他認為麥子對同年齡段女生的情感更為了解,如果要去寫一個他這個年齡段的男生,這不是她擅長的。「他讓我去做自己想做的擅長的事情。可能走著走著哪天我們隨遇而安地遇見了,就遇見了。」
  • 《山海情》黃覺:好閨蜜是周迅,兩人相伴28年,終於翻紅
    父母工作比較忙,便把他送到廣西藝術學院,沒想著未來如何,至少可以寄宿,緩解父母不能照管的壓力。黃覺也挺爭氣,在報名的4000人裡脫穎而出,被學校錄取。當然父母給的優良基因,也是當時的制勝法寶。在藝術學院期間,黃覺刻苦練習,在古典舞和民族舞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寄宿生活艱苦而寂寞,練就了他堅強獨立的性格。學了五年的舞蹈,畢業後,黃覺被分配到廣西歌舞團工作,成了團裡最養眼的小夥子。
  • 再薦1部諜戰片黑色名單:黃覺顏丹晨雌雄鬥法扣人心弦
    我的公號是《讀史談視》,我的主業是說諜戰。解放前夕,國民黨不甘大廈將傾,在上海炮製出一份針對社會名流的黑色名單,計劃實施刺殺行動。我地下黨為保護被刺殺對象,與軍統特務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電視劇《黑色名單》就講述了解放前夕上海灘圍繞刺殺與保護的驚心動魄的諜戰故事。
  • 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錯錯錯……
    這不,我們的小空空突然有一天腦洞大開,說:「文小叔,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可是這幾天我看《黃帝內經》思來想去,覺得這話不對,至少說得不全面。」 文小叔眼睛一亮,問曰:「有嘛不對?說來聽聽。」 小空空歪著腦袋,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我覺得不是性格決定命運,應該是五臟決定命運,因為我們性格是由五臟決定的啊。
  • 文藝男神黃覺:和徐靜蕾分手變不婚主義,如今被一個叫麥子的徵服
    周迅性格古靈精怪,而黃覺則是沉悶木訥,沉默寡言,不過兩人很快就成了知己,因為兩人這個時候都不是很有錢,但是周迅堅持讓黃覺出演男主,最終導演選擇妥協,讓黃覺出演了男主,而黃覺也因為這部戲進入了演藝圈。但分手後,黃覺情緒很低沉,因為這個,他也改變自己的戀愛觀,他決定以後找個普通的女孩,可以談戀愛,
  • 性格決定命運,不合理的人物性格崩塌了《愛我就別想太多》的人設
    >《愛我就別想太多按照這個趨勢下去,這部劇有機會競爭今年分數最低的連續劇了。其實,這部劇的也邀請了一幹實力演員助陣,其中的陳建斌更是實力派演員,他的作品中,幾乎沒出現這麼低分的情況。那麼,這部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會得到如此低的分數。筆者覺得,劇中人物性格不夠合理,很可能是不被認可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