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筋、中筋、高筋麵粉的區別,僅僅一字之差,差別居然這麼大
說到麵粉,大家都知道它可以做出多種多樣的美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特別是北方,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麵食。例如北方的餃子、麵條、拉麵和湯麵。那麼對於製作的麵粉大家是如何選擇的呢?不同種類的麵粉製作出不同的食品,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呢?
麵粉中最常見的就是「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之類的區分。今天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一下這三種麵粉到底有什麼區別。低筋、中筋、高筋麵粉的區別,僅僅一字之差,差別居然這麼大。
1、高筋麵粉
高筋麵粉它又被稱為強筋粉、高蛋白質粉。蛋白質含量為12%-15%,可用於製作麵包或饅頭麵條,筋度較大;以及個別烘焙食品如:泡芙、千層酥時,都要選擇使用高筋麵粉。從顏色上來區分高筋麵粉的顏色偏黃最深,抓一把在手中攥一下,鬆開後不易成團。
2、中筋麵粉
中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為9.5~12.0%,這種麵粉外包裝袋上可能不會特別標明是中筋麵粉,不過我們在購買麵粉的時候只要注意,麵粉袋上有標註做饅頭、包子、麵條、烙餅等字樣的,它就是中筋麵粉。中筋麵粉,也是市面上最容易買到的麵粉,一般商店或者超市售賣的麵粉都是中筋。中筋麵粉顏色為乳白色,
3、低筋麵粉
低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在8.5%以下,筋性比較弱的一種麵粉,常被用來做蛋糕。如果家裡沒有低筋麵粉,中筋麵粉和澱粉的比例按4:1的比例組合,它就是低筋麵粉。低筋麵粉顏色最白,低筋麵粉用手抓起來攥一下,鬆開手的時候不會迅速散開。
關於如何區別和使用低筋、中筋、高筋麵粉,很多人都不懂。如今大家都清楚了嗎?買麵粉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想用麵粉做何種麵食,常購買麵粉的時候,可以根據包裝上的蛋白質含量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