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王的男人》之「誰不是戲子?!」

2021-02-22 鹿慕溪畔

按語: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戲子也叫伶人,在歷史上夠悠久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專有一部分為此做傳——《滑稽列傳》。北宋文壇大咖歐陽修所寫的《伶官傳序》就是《五代史》中《伶官傳》的序言。 優伶和倡伎原本的任務是給主人取樂,同時,也用幽默滑稽的方式諷諫主人。同時,宮廷優伶們表演民間的生活給君王看,讓君王能夠知道民情。

韓國與中國歷史同源,他們的電影《王的男人》講的就是戲子的故事。這部老電影(2006年),據說是韓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一齣戲,反響強烈,拿獎拿到手軟。

初看時很不以為然,幾個撂地賣藝的戲子表演粗鄙下流,葷段子引人發笑。隨看推進,笑後欲哭,越覺得意味深長,簡直是一部罪海求生史,值得我磨磨鏽筆寫影評了。

一.展映劇情


一對下層戲子長生和孔吉,為了孔吉不再賣身而奮起反抗,殺了班主後,逃到漢陽。遇到街頭賣藝的六甲七平八福,長生和孔吉身手不凡徵服了觀眾,也徵服了「六七八」。戲,一路演。為吸引觀眾,長生編排了宮廷諷刺劇,從街頭演到皇宮。進了宮,命運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皇宮成了江湖,個個身不由己。直到陪著燕山君一起從生命的舞臺謝幕。

長生和孔吉,命運跌宕在三齣戲中:

首先,戲班出逃。

在一個每天為三餐刨食的戲班子裡,長生和孔吉是搭檔,也是臺柱子。演出中,長生看到班主和貴族僱主交頭接耳,他知道班主又一次把孔吉賣了。於是,長生故意從繩索上落地導致演出失敗。這是脫離苦海、尋求救贖的開始。

晚上果然如此,孔吉又要被叫去,他雖被欺凌,卻無力也無意反抗,他的「願意去」是違心,是為眾人餬口。但長生是覺醒的,反覆目睹之下,長生認為為一餐飯出賣自己是不值得的。於是拼死阻攔孔吉,直到被班主打暈。班主說:「在這個人吃人的時代,你就少管閒事吧。」意同於:在這個罪惡橫行的時代,任其吞噬吧。

長生的寶貴在於執著地堅持救贖,醒來後,他衝入貴族的房中拉出孔吉,二人非逃即死。當班主揮棒要廢掉長生時,軟弱的孔吉用彎刀殺了班主。長生和孔吉仿佛逃出埃及一般,不用看班主的臉色,不用再出賣肉體。

其次,街頭賣藝。

他們逃到了京城漢陽,結識了藝人六甲七平八福,開始組團表演,長生編排宮廷諷刺劇,內容開始惡搞皇上和寵妃張綠水。演出粗俗,不外是用生殖器做文章。但現場效果奇好,得了不少賞錢。

沒有班主,沒有欺凌。有觀眾,有夥伴,有錢有飯,憑本事吃飯,只要本事夠!他們以為自救成功,得到解脫。這是長生和孔吉過得最自由最快樂的一段日子。

好景不錯,官府以「嘲弄皇上,大逆不道」的罪名抓捕了他們。長生情急之下提出給皇上表演,如果皇上不笑,再死不遲。

第三,皇宮深海。

一入宮門深似海,一條蕩悠悠的繩子,從此離地越來越遠。

首演的保命戲,沒有演好。演員要嚇死,耍寶寶不亮,敲鼓鼓不響。連一向膽大的長生都以為回天乏術,這時孔吉媚生生上場,與長生對手戲,投燕山君荒淫之好,得龍顏大悅。一人笑,五人活。賤民之命,真如塵土。

二出官僚戲,精彩至極。呈現朝廷重臣賣官鬻爵的情節,買官者送財寶美色,大人往往來者不拒,細節處誇張為顯醜陋的實質,官員看得如坐針氈,皇上笑得大快己心,並下了龍座主動和長生搭戲,把綠水也送上。加戲至此,高潮處奏樂起,君民同樂。然有人歡喜有人愁,癲狂的皇上亦激情宣布對尹大人處以極刑。

從此的演出,不是笑聲,而是血腥,長生們的戲成了要命的戲。

晚上,孔吉被召,長生重新陷入不安之中。誰是王的男人?誰又不是王的男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長生,如之奈何?

三出宮廷戲,翻出舊帳。說戲子無情,是生存使然。孔吉破了規矩,這個戲子情重成讖。知道王的身世,看懂王的眼淚,他的同情心洶湧,決定把人人心知肚明的暗昧惡行演出來。可是剝開傷口總會帶血,於是,一齣戲使原本暗藏的陰謀呈現眾人面前,把大家心知肚明不敢言說的舊案浮出水面。優伶,成了李氏王朝的喪門星和燕山君的掘墓人。 果然,皇上手刃兩名先帝遺妃,撞死太皇太后。燕山君的暴戾乖張一覽無餘。

三齣戲中穿插遊走著荒淫、貪婪、復仇、殺戮的罪惡氣息。在罪與罰中,人人在尋求救贖,或自救,或他救。然而沒有勝者,都是那般無望。

二.定格人物


王是什麼?

君王的身份在體制中是至高無上的,手握生殺予奪的大權,似乎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皇上是這個世界上最苦的職業。不管願不願意,他要翻閱奏摺,出席典禮,還要在各執一詞的官員們中做仲裁。私生活也被制度化,被監督,言行合乎「禮」。官員們動不動用「祖宗」「社稷」「黎民百姓」牽制他,要求君王要有皇家威嚴,要有儒家儀禮,要有賢君風範。總之,君王就是天子,不是俗人。

誰是王?

從身份看,無疑就是燕山君了。這個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有著苦難的童年。

戲子有面具,他們戴上面具就可以進入一切的角色,這樣的自由實在令人嚮往,燕山君嚮往。他沒有這樣的面具,卻實實在在有一張扒不掉的面具,牢牢扣著他——童年陰影,眾臣牽制,先帝威懾,使得他面目僵直,沒有自我。戲子們大膽放肆的表演,甚至在他的生殖器和愛妃的排洩問題上做戲,這癲狂的表演,超出所有人的預設,恰衝破了燕山君的冰霜點,他的面具漸漸裂開,笑了。他的笑,救了五條命,也開始了真要命的模式,因為隨著面具的開裂,燕山君暴戾乖張的真面目無所顧忌地呈現出來,這個真面目就是人之真實罪性。

曾經,他衝破牽制寵愛妓女出身的張綠水。

曾經,他大興土木,建宮殿,擴獵場,驅人口。

曾經,他廢僧人,重聲色,關寺廟,改妓院。

曾經,他棄儒道,逐儒生,殺士林。

如今,面具碎了一地,他要自己的七情六慾蓬勃開花,已離瘋狂不遠。他用酷刑殺掉貪官,不是嫉惡如仇、主持公義,而是心理補償:「你們成天諫言,說我驕奢淫逸,要我勤政愛民,可你們難道自己就乾淨嗎?你們有什麼資格說我!」

報復,帶來了極大的快感。他跑到戲子的鼓前,癲狂敲擊。人的本性自由噴湧,就是罪惡的井噴。我想到了當年的羅馬暴君尼祿。

那麼,王的男人是誰?不止這個比女人還要媚的孔吉,沒有誰,不是王的男人。

忠心耿耿的內侍處善,三代侍君,見無力回天,不願忤逆,自縊身亡。以死忠於自己的身份——王的男人。

假意恭順實則中飽私囊的眾臣,他們儘管牽制王,卻依仗王;逼燕山君退位,依然需要新王轄制自己。像極了後宮雖不愛王卻極力爭寵的嬪妃。所以,臣子更是王的男人。

誰是劇中真的王?

看到最後,我認為是長生。與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中段小樓比,長生可以甩他幾條街。段小樓是假霸王,他活得理性,戲是戲,生活是生活。長生不然,他身懷絕技、敢作敢為、一身霸氣,他的光輝在劇中最耀眼,是真正的主角,連王都為他搭戲。無論戲裡戲外,他本色擔當,是真戲子,是真男人。片尾他自稱自己是宮中之王。

不少觀眾認為長生和孔吉是好基友,我不以為。長生是保護者,也是挑戰者。長生的保護欲由來已久。他自述入戲班前,在貴族家做家奴。一次主人丟了戒指,所有奴隸都被審查。長生只淡淡說,那天很冷……於是,他說是他偷的,結束了眾人挨餓受凍的苦境。他付出的代價是嘴被打爛,得到的滿足是眾人受到保護。

面對戲班裡軟弱的孔吉,次次被賣身,長生看不下去,絕非出於男男狹隘,而是公義和同情。

戲,是長生的根本。繩,是長生的舞臺。

電影開場就是長生在繩上自由騰躍,滿滿演繹長生是有真本事,有真本事者往往不畏權貴。首場繩上戲,透著長生技藝之「精」。

第二次繩索加在宮殿之上,他捨棄生機,冒死譏諷王。長生挑戰的,是王。敢與王對抗的,也是王。這場繩上戲,箭雨翻飛,險象環生,顯出長生的「勇」。

第三次繩上,他以盲人之體,憑精湛功力,展坦然心性。雖然面對恨他入骨極度嫉妒的王,雖然身處黑暗繩索震蕩一如他的過往人生,他依然面不改色聲響雲霄。戲裡戲外,長生不改其「真」。

長生地位卑微卻不卑躬屈膝,處於險境也能冷靜應對,面對權貴亦可嬉笑怒罵。然而他也「盲」了很久,如馬太福音中「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所言,當他說自己「一無所有」時,被燕山君用烙鐵烙瞎雙眼。

電影關於「眼瞎」的大段告白也極精彩。長生陳說自己對表演的熱愛,內心被錢的蒙蔽,對孔吉的失望,對這世界一切都虛空的頓悟——他亦是罪人一個。

這個影片中,長生力圖做個救贖者,自救和救人。然而,在這苦難深重的世界,誰能拯救誰?!這樣的拯救,註定失敗。

當孔吉問他:

下輩子做什麼,貴族嗎?——才不!

皇上嗎?——才不!

那做什麼?——戲子!

他自稱是「宮中之王」,入戲出戲,自由切換。

人生不就是一場戲嗎?誰不是戲子呢?

戲如人生實在是「戲是人生」。戲子的決絕在於一旦上妝,敢不敢演,想不想演,都必須往下演。哪怕你演得很糟糕,也要往下演。戲子的悲涼在於明明知道是假的,但一定要投入,要逼真。如同明知道虛空人生,還要天天追求過的充實;明知道是客旅是寄居的,可好像永遠不死不離開;明知道這是短暫的,但把它當成永恆。

同為戲子的你我,當怎樣演給世人和天使看呢?

相關焦點

  • 《王的男人》戲子
    從小到大,看過這麼多古裝電視連續劇,無一不是在說戲子薄情、戲子誤國,仿佛戲子就一定會與昏君綁定在一起,這是一對固定搭檔。但是今天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對「戲」,對「民俗」仿佛又有了新的認識。 最初看這個電影其實是奔著李準基來的,因為最近一直在追《惡之花》,有點上頭,我看影視作品的習慣就是:看到一部好看的作品,就想把相關演員的好作品都看掉,仿佛這樣才能讓我更加了解我所好奇的人。不得不說李準基在《惡之花》裡的演技與顏值都是我欣賞的,也正是如此,我才找到了這部讓他當年一炮而紅的電影——《王的男人》。
  • 《王的男人》如果有來生,你還願意做戲子嗎?
    如果有來生,你還願意做戲子嗎?長生:願意孔吉:願意程蝶衣:願意段小樓:……阿西吧,突然有被虐到!閒話不多說,我們來看一看《王的男人》這部電影。其實,單從愛情這個角度看,影片圍繞著孔吉、長生與王之間的愛恨糾葛展開,經典的老三角模式,其情節設置上也是狗血和三觀齊飛。按豆瓣網友的話說:爛到家了。然而,在「腐」這方面,這部影片很好的展現了東方之美的意蘊,若即若離,曖昧朦朧,看破不說破,與西方的同性電影根本不在一個世界。
  • 《王的男人》角色分析
    王,是這個電影的主角,他乖張暴戾,因為小時候目睹母親慘死而變得扭曲,每次大臣用先皇和法律束縛他就會受刺激,變得瘋瘋癲癲,他不是一個好王,他大修獵場,把京城一半的人趕出去,但是他的放縱狂悖,好像又是有源可遡的,他在宣洩在放縱,他看到戲子在嘲諷自己而大笑,說明他心理非常扭曲,也明白自己的荒誕,他遇到孔吉,他喜歡這個長相柔美,單純善良的人,這次我看的刪減版,記得第一次看是有王親吻孔吉的鏡頭的,他是真的喜歡孔吉
  • 《王的男人》王的男人愛過王嗎?
    長生:「不是。」孔吉:「王?」長生:「也不是,如果有來世我還做戲子。你呢?」孔吉:「我也是。」 而《王的男人》為何給在我觀影后留下強烈的觀感,不僅是因為結局的意難平,更是因為影片裡的人物關係與影射的社會因素。 時代孕育人物,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環境的影響。無論王亦是戲子,看似一個天一個地的身份差別,亦然不可避免走上相同的悲劇結局。 談起李準基飾演的孔吉當真是翩翩美少年,在戲裡,他是古靈精怪,步步漣漪的戲子。
  • 《王的男人》陰柔的表皮,堅韌的內核
    觀影結束,連看幾篇影評,發現很多同學拿王與霸王別姬做比較。首先我想說,兩部片子精氣神和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簡單說一下不同之處,因為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王比霸王更加直白更透明,癲狂的王無奈的王缺愛的王就那麼血淋淋的展示出來。而霸王更加隱晦,任何感情都蒙上了一層紗,連批判都那麼隱晦(當然這可能跟本朝的表達習慣有關係)。我認為兩劇沒有可比性,畢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表達方式完全不同。
  • 戲子誤不了國,能誤國的也一定不是戲子
    我不知道「戲子誤國」是誰發明的,但我能判斷發明這句話的人一定是個孬種。因為稍有獨立人格的人就很清楚,誤國的不是戲子,戲子再折騰也還到不了誤國的境界,真正誤國的,是貪 官,是奸商。 貪 官誤國。貪 官手裡有(木又)力,他們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和踐踏國家利益,無視公平正義和群眾的水深火熱。
  • 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電影《王的男人》
    2006年,韓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一場戲,所謂《王的男人》,指的是「供笑獻勤,以奉我輩」的戲子。臺上出將入相,貌似風光。臺下卻是權勢的奴僕,也是陷在肉身中無力自拔的奴僕。你不把你的嘴變成敞開的墳墓,就換不來錢糧把這張嘴餵足。老話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好像世界是一場虛空。所以看戲就像做夢,有時催著它演完,有時捨不得醒來。
  • 「戲子誤國」——安黎語絲(之九)
    新時期裡,「戲子」得以翻身解放,從淪落風塵,被人蔑視和驅逐,到居廟堂之座上賓,被人追捧和膜拜。「戲子」早已擺脫了「戲子」的低賤與屈辱,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家」或「人民藝術家」。「戲子」的時來運轉和身份轉換,是一個透視鏡,既映現著一個時代的進步,又映現著一個時代的荒謬。
  • 電影「王的男人」觀後感
    但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其中原因之一會不會和自古以來的傳統有關?戲子在古代是十分卑賤的職業,是九流中下九流的職業。所以人人都可以踩踏,當然直呼其名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我絲毫沒有看不起戲子的意思,我也是很多明星的粉絲,雖然不是特別粉。相反,明星們的錢很多,這讓我深深羨慕和佩服,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明星應該是擔任文化傳播的重要使者,我對傳統文化很喜歡,對流行文化也很感興趣,明星的演繹正是文化價值傳播的重要途徑,這讓人還是心存感激的。所有的事物存在即合理嘛。電影「王的男人」和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給了我想寫這篇文章的想法。
  • 韓劇《成為王的男人》
    韓劇TV上把此劇翻譯為《成為王的男人》,講述的是一個從小不受父親喜歡的兒子,多年不受重視也不得關愛,被養的情緒衝動、殘暴無比。君王父親去世,幼子太小,雖不喜他也只能傳位於他。可悲的是父親死前還在撐著最後一口氣罵他,並委託讓他照顧弟弟。託付幼子還在使用刻薄的語言,可見這個父親在世時對世子李憲的厭惡有多重。
  • 《王的男人》一種愚昧,兩種誘惑,三層次美
    在太監私放他時,不逃反而留下嘲諷王的荒淫暴政。結果孔吉情急之下,只能屈服再屈服:「您要讓賤民的血髒了您的手嗎?」後來,在看到被燒瞎雙眼的長生,我甚至能聽到孔吉的內心對自己吶喊:「你對得起誰啊?」ps:這裡細節做得超級逼真,長生坐牢時乾燥起皮的嘴唇,嘴角和手臂上的傷痕,受不夠的苦啊。
  • 成為王的男人只為擁有王的女人?!
    《光海,成為王的男人》,編劇以此為噱頭,一人兩角吸引觀眾。河善,作為一個戲子,因為與國君面龐相似,入宮做王的擋箭牌,其中卻愛上了王的髮妻中殿柳素雲,因為自己的妹妹達萊被左相的兒子侮辱,自己也深受左相侮辱「狗價二兩」所以懷恨在心,首次重回宮中繼續做王,目的就是為妹妹報仇,源頭根本就不是為了國家大義。
  • 《廚子戲子痞子》三個男人三臺戲
    內地導演管虎的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首次聚集劉燁、張涵予、黃渤三位金馬獎影帝,三人在2012年4月的電影媒體見面會上宣布「零片酬」出演,並聯合擔任影片的出品人。這種導演和演員自己投資出品電影的模式,在國內尚屬首次。管虎表示,自己直接參與投資,可以不像以往那樣受製片人的約束,也是想嘗試一種獨立製片模式。
  • 戲子,男權世界最無力的詆毀
    文/瑛瑛01演員進校園,羞辱了誰?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還未面世,主演範冰冰卻先回應了一位華師副教授的歧視:我不是戲子!對於「戲子」言論,憤怒的不止當事人範冰冰,還有很多網友,其中包括華中師範大學的學生。在很多人眼中,讓校園蒙羞的不是「亂入」的範冰冰,而恰恰是那位副教授。
  • 李準基發展史回顧:從《王的男人》到《惡之花》
    第二年,他遇到了改變他人生的作品《王的男人》。這部作品也是突破了2000-3000比1的競爭而被選中的。李準基在劇中飾演有著乍一看會讓人誤以為是女人,有著美貌的戲子「孔吉」一角,他在首次擔任主演的作品中就成為了千萬演員。
  • 誰說戲子誤國?該罵的是誰,你懂的
    我不知道「戲子誤國」是誰發明的,但我能判斷發明這句話的人,一定是個孬種。因為稍有獨立人格的人就很清楚,誤國的不是戲子,戲子再折騰也到不了誤國的境界,真正誤國的,是貪 官,是奸商。貪 官誤國。貪 官手裡有(木又)力,他們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和踐踏國家利益,無視公平正義和群眾的水深火熱。
  • 是戲子,也是閨蜜
    師傅的話最實在,戲子的身份雖卑微,但到底可供自己一份溫飽,離開戲臺,藍笙也便不再有不同於旁人的光彩,現世人心,靠不住……然藍笙心意已定,一個在戲臺上唱了多年情愛的女子,終在戲外得遇意中人,那份堅定,心無旁騖。鳳秋懂藍笙,未有任何勸阻,只道,但願那安志平不是薄情張生。藍笙握緊鳳秋的手。
  • 顛倒的年代也容不下他的安然無恙|《王的男人》
    如果你曾經認真看過《王的男人》這部電影,那麼李俊基飾演的孔吉,美豔不可方物的形象一定還留在你的腦海裡。《王的男人他的美既來自於容顏之美,又超越了容顏之美。0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孔吉雖然是一個戲子,但同其他的粗鄙戲子全然不同,他在除戲劇以外的任何場合,都彬彬有禮,不像戲子,倒像是一個貴族。電影很多地方影射了孔吉在戲子中的與眾不同:① 會寫字。
  • 《今日影評》史航評《新喜劇之王》: 回歸質樸
    1月24日,《今日影評》特邀影評人史航帶領觀眾順著《新喜劇之王》曝光物料的蛛絲馬跡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一字之差代表周星馳回歸本心導演精工細作史航充滿期待從片名來看,《新喜劇之王》與《喜劇之王》之間僅差一個「新」字,史航在《今日影評》中認為,這是因為周星馳希望《新喜劇之王》不是《喜劇之王》的翻拍版,且他希望在地平線上有新的喜劇王者出現。
  • 韓國影視劇中的戲子、妓生、畫師,在古代實際是怎樣的?
    01 × 戲子×《王的男人》 2005 1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