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世上僅有的皮膚化石,霸王龍是不是「毛茸茸」的有了定論

2021-01-11 觀察者網

澎湃新聞6月9日消息,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最後一幕,那隻拯救主角、皮糙肉厚、脾氣暴躁的霸王龍站在遊客中心大廳,秒殺了幾隻迅猛龍後高聲大喊,一條寫著「當恐龍統治地球」的橫幅落下,場面霸氣十足。

現實中,霸王龍又叫雷克斯暴龍,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正因為霸氣的外表,它成為了《侏羅紀公園》這類恐龍題材電影最愛的終極惡霸,即使它們本身生活在白堊紀晚期。

BBC《與恐龍共舞》團隊發布的霸王龍畫像

然而,過去十幾年間,中國陸續發現了一些帶有羽毛的暴龍類化石,讓不少人懷疑它們的近親霸王龍也是如此。「毛茸茸」的霸王龍?爬行世界霸主的「人設」都要崩壞了。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挽回了霸王龍的形象。通過對世上僅有的霸王龍皮膚化石的分析,該團隊得出結論:霸王龍身體被鱗片包裹,即使有羽毛,也只可能存在於背部。相關成果發表在6月7日英國皇家學會旗下的《生物學快報》上。

霸王龍皮膚化石

2004年,中國考古團隊在遼寧北票發現了一種體型很小的早期暴龍超科:奇異帝龍(Dilong paradoxus)。奇異帝龍化石的尾椎、下頜和其他部位都保留了纖維的印痕,表明這種動物有一層絨毛。2012年,中國又在遼寧北票發現了體型最大的帶毛暴龍科動物,化石上保留著精美的羽毛印痕。該種恐龍也因此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領導考古項目的中科院研究員徐星指出,這些恐龍的羽毛是鳥類羽毛的早期簡化形式。徐星猜測,恐龍可能用羽毛進行視覺展示。

中國的這一系列考古發現讓學界開始懷疑霸王龍的真實模樣。霸王龍會像這些近親一樣擁有精緻、甚至還挺華麗的羽毛?還是被一層已經退化、並不起眼的細小絨毛包裹?還是經歷了從羽毛到鱗片的反向進化,順利披上冷酷的鱗甲?

由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的7名科學家組成的這個團隊,對世上僅有的包含皮膚痕跡的霸王龍化石進行了分析。這些化石包含一隻名叫Wyrex的霸王龍的頸部、骨盆和尾部皮膚,出土於美國蒙大拿州,自2006年起存放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自然科學博物館。他們發現霸王龍的皮膚被光滑的鱗片覆蓋,並無長羽毛的跡象。除了霸王龍之外,他們還檢查了同期的一些大型暴龍,比如蛇發女怪龍(Gorgosaurus)和艾伯塔龍(Albertosaurus),結論是相同的。如果這些暴龍真的長有羽毛,也只可能長在背上。這是他們唯一沒有化石佐證的身體部位。

我國發現的「華麗羽王龍」,是霸王龍近親

學界的主流觀點是羽毛會進化得越來越複雜。這種進化觀點也被虛骨龍類的化石所驗證。霸王龍長鱗片無疑是一種「開倒車」的現象,對主流觀點提出了挑戰。為什麼普遍長有一定程度羽毛的虛骨龍類進化到霸王龍這一支,羽毛退化消失了呢?特別是在奇異帝龍和華麗羽王龍這類較小型暴龍還長著羽毛的情況下。

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現代鳥類腿部的鱗片與爬行類的鱗片並非同源,而是羽毛二次演化的結果。

羽毛減少必然伴隨著熱量損耗的增加,從這個結果倒推,那麼沒羽毛的霸王龍比那些長羽毛的前輩必然保溫能力更強。研究人員首先從同期的其他古生物化石出發,排除了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們保留了幾點可能成立的假設:從比例來看,暴龍的腿部非常長,因而運動量可能更大,也就能適應更多的熱量流失;從體型來看,這些白堊紀晚期的龐然大物,基於其表面積-體積比,保溫能力自然更強。為了保持體溫的恆定,羽毛的消失顯得順理成章。大象就不長毛。這個體積理論也可以用於解釋此前發現的一些大型食草類恐龍羽毛退化的現象。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王心馨)

相關焦點

  • 千載難逢 完整霸王龍化石「史丹」即將拍賣
    迄今發現最完整的霸王龍(又稱雷克斯暴龍)化石之一、名為「史丹」(Stan)的巨型恐龍骨化石,將於下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隆重登場,或將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在過去20多年裡,「史丹」一直放置於南達科他州的研究機構作科研及展示,由於「史丹」的骨頭相對完整,經常成為學者研究霸王龍的對象。本次拍賣將於10月6日在紐約舉行,出價預期會落在600萬至800萬美元之間,拍賣價可能與另一具更為完整的霸王龍化石「蘇」(Sue)差不多,這副化石1997年拍賣時以840萬美元落槌。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霸王龍是暴龍科暴龍屬下唯一的物種。從外觀上看,它有著一對粗壯的後肢,相比後肢,它短小的前肢與身體看似格格不入,因此,到目前為止,霸王龍的前肢到底是幹什麼用的?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不過,有古生物學推測有兩個假說,一說是前肢能夠幫助霸王龍在進食時,按住獵物,方便撕咬;一說是它的前肢是方便繁殖期時作為身體的支撐使用的。
  • 恐龍家族的「戰神」霸王龍到底有多強
    一九零二年,一位恐龍化石採集家布朗偶然間在美國發現了一具大型食肉性動物的骨骼,並將其命名為霸王龍。自此人們才開始對他展開了系統性的研究。不過與身體其他部位相比起來,霸王龍的前肢就顯得極為短小,長度僅有一米。但根據研究表明,他們的前肢並不脆弱。相反骨頭非常結實,而關節也特別靈活。當霸王龍進行捕獵時,他會先用嘴部咬住掙扎的獵物,隨後使用前肢進行固定,以防止獵物逃脫。可惜的是,受身體與後肢比重的影響,霸王龍的移動速度和其他龍相比並不是那麼快。根據電腦模擬測的它的移動速度,僅為十一米每秒,這相當於一個較高水平的短跑選手。
  • 霸王龍化石「史丹」下月拍賣,價格上看800萬美元
    世界上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之一、被暱稱為「史丹」(Stan)的12公尺的暴龍標本,將於下個月在紐約拍賣,金額可能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根據報導,這具有188塊骨頭的霸王龍化石於1987年在南達科他州布法羅(Buffalo)附近被發現,該州黑山地質研究所(Black Hills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花了3年多將它完整挖掘出土並重建。「史丹」的研究人員估計,它死於約6000萬年前,年齡約20歲。
  • 美國發現霸王龍與三角龍打架化石,科學家試圖尋找決鬥背後的真相
    據外媒12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正在競相尋找著名的「決鬥恐龍」化石背後的真相。2006年,美國蒙大拿州的一條小溪中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霸王龍與三角龍的纏繞在一起的骨骼。副教授埃裡克·羅伯茨(Eric Roberts)是這項研究地質方面的負責人,他說由於這些化石當時被私人搬走移動過,事先沒有做適當的地質調查,現在研究起來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他告訴《布裡斯班時報》:「我和大學生們一起去了現場,試圖了解與這類化石有關的所有其他背景。
  • 考古團隊發現兩具恐龍化石,生前疑在搏鬥,霸王龍和三角龍誰強?
    恐龍家族中之所以會出現「內鬥」,是因為始終會有一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它們才不會分哪些是同類,哪些不是同類,一旦飢餓起來任何一種動物都不放過。說到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霸王龍,這種出現在恐龍稱霸末期的恐龍給人類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除了霸王龍之外,和它同一時期也給人類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三角龍。
  • 暴龍超科代表恐龍,霸王龍,特暴龍,帝龍等
    關於前肢的作用現在沒有統一結論,主要是圍繞霸王龍的食腐性在爭議,後面馬上介紹。表皮與羽毛:在我國發現在帝龍,身體有一層覆蓋物,被認為是種原始羽毛。霸王龍與其他霸王龍科近親也被推測具有類似的原始羽毛。但在加拿大與蒙古所發現的成年霸王龍科化石具有罕見的皮膚痕跡,由典型的卵石狀鱗片所組成,見下圖。霸王龍的皮膚化石只找到比較零碎的這張。
  • 霸王龍也許能吃掉你,但永遠也吃不到劍龍肉
    1.比霸王龍跑的還快的人目前地球時速最快的人非博爾特莫屬,他的速度可以達到44km/h,而根據科學家對霸王龍進行建模分析可以預測,霸王龍的奔跑速度最快大約是29km/h,至少在較短的距離上博爾特不用擔心被霸王龍吃掉。
  •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
    圖註:加拿大弓河沿岸的壯麗風景,圖片來自網絡圖註:約翰·德格魯特與他發現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2018年,卡爾加裡大學的碩士生傑瑞德·沃裡斯(Jared Voris)正在做一些關於暴龍科的研究,當他造訪皇家泰勒博物館庫房的時候注意到了這些化石,他發現化石存在著與其他暴龍類不同的特徵,很有可能是一個新的物種,便勾起了研究的興趣。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巨型短面熊是美洲史上最強的熊科動物,而霸王龍則是恐龍時代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的碰撞絕對大有看頭。但是,可惜的是巨型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而霸王龍則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所以,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有相交的那一天。
  • 捕獲一名霸王龍女孩!女孩不愛娃娃超愛恐龍是不是有問題?
    作為正文分割線,先曝一張霸王龍女孩的經典吼叫,依姐面目猙獰起來,完全沒有女孩子的模樣,仿佛她的身體裡就住著一個霸王龍一樣。依姐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恐龍的,已經無法考證,但去年2歲時我們帶她去自然博物館看恐龍化石的時候,她還是一臉懵逼,各種神遊,完全感覺不出來有什麼熱情。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劍龍化石 本報記者 吳曉鈴 攝  馬門溪龍 霸王龍 暴龍 劍龍 翼龍……  近5萬件古生物標本匯成一個「栩栩如生」的史前生物世界  本報記者 吳曉鈴  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暴龍、翼龍等已絕跡6500
  • 霸王龍來過!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這一生長在距今68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的巨獸,僅僅在北美洲留下了化石等,世界其他地區則鮮有發現。而近期,霸王龍足跡在江西贛州被科學家發現,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霸王龍的老祖宗,體重還比不過我這個肥宅
    大眾比較熟知的暴龍是白堊紀末期稱霸北美洲的種類,也被稱為「霸王龍」。它們體長可達13米,咬合力更能達到了驚人的6噸,一口下去就能咬穿汽車的鋼板[1-2]。暴龍家族中的「晚輩」大多是霸王龍那樣的大塊頭,比如北美洲的蛇發女怪龍(Gorgosaurus)、亞洲的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等等。相比之下,原始的暴龍則要小得多,就像「祖母暴龍」的體型還沒有你家狗子大呢。 這些原始暴龍的化石大多分布在亞洲,而在北美洲卻比較罕見。因此,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白堊紀的北美洲大地上是否也棲息著原始的暴龍呢?
  • 霸王龍的小爪爪能幹嗎?
    不怕霸王龍的壹讀君|吳銳壹讀君小時候有個小小心願,就是希望霸王龍那一雙萌萌的小爪(上肢)有一天能長大點,因為它看著實在是太不協調了
  • 顛覆常識:新版霸王龍與《侏羅紀公園》大不同
    那個時候的研究,只基於七八具骨架化石,之後又挖掘出更多霸王龍化石,科學家最新構建的霸王龍模型已經和電影中的很不一樣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最近正在舉辦「霸王龍:終極掠奪者」(T-Rex: The Ultimate Predator)展覽。
  • 科學家得出5種恐龍新發現,霸王龍還有一個老表,來自加拿大
    至今恐龍已經滅絕超過6600萬年,但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在不停地研究它們,這裡有5個關於恐龍科學家的新發現,不知道你聽說嗎? 讓我們來一睹為快: 1. 泰坦龍有…..有角?
  • 霸王龍「史丹」拍出預估價格四倍
    當地時間10月6日晚,佳士得拍賣行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一次拍賣中,成功地為全球現存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史丹」,也是全球第二完整的霸王龍骨架找到了買主,拍出高達1.87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包括各項費用在內,總價格接近3200萬美元,是拍賣前預估價格800萬美元的近四倍。
  • 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這顯示它們儘管體型十分龐大,但很有可能是一種底層動物! 侏羅紀的海洋霸主:滑齒龍 滑齒龍有兩種,一種生存與1.6~1.55億年前的侏羅紀卡洛夫階,另一種則是俄羅斯滑齒龍於侏羅紀晚期,滑齒龍的體型比較爭議,因為發現的化石不完整而難以估計,但2002年墨西哥發現的疑似滑齒龍化石,保守估計其體型也超過15米,但古生物學家懷疑其上未成年,因此它的體型可能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