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是26年前陳凱歌導演的驚世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然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霸王別姬》講的是兩個戲子的故事,段小樓和程蝶衣,兩個人相知相伴前半生,卻在時代的波瀾裡最後走向毀滅。
這個電影經過編劇的修改,大大超出了原著的內涵,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假霸王和真虞姬,在亂世裡一曲輓歌,葬送了從前的自己。
而24年後的《妖貓傳》,是陳凱歌導演繼《霸王別姬》後又一部引起全國矚目的電影。沒有趁手好用的編劇,這次的電影完全是導演自己的私人展示,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百分百純粹的陳凱歌。
《霸王別姬》,悲歡離合盡在兩位主角動蕩不安的一生中不言而喻。我第一次看哥哥張國榮的電影,就很喜歡程蝶衣。偌大一個亂世,霸王也會失真,程蝶衣卻還是那個堅貞不渝的虞姬,從一而終。
從一而終很多時候用在寡婦或者貞婦身上,這些人無論被迫還是主動,都堅持了對傳統婦德的服從和追隨,而程蝶衣追隨的是藝術。這個角色把原著拔高到了另一個境界。
可以說是堅守,也可以說是傳承人。我個人更喜歡稱為守護。
這就是我從兩部電影裡看出來的東西。
《妖貓傳》的守護人是白龍。而楊貴妃是一種化身。
陳凱歌導演在講戲的時候反覆強調,楊貴妃這個角色不能落到實處,一定要如夢似幻,不能進入凡塵,演員幾乎完美地演繹了他這句話。
楊貴妃是大唐的夢,一個凋落的王朝夢。就像程蝶衣心裡一直抱著的虞姬夢,他不管外面的霸王真假如何,虞姬在程蝶衣這裡,是真的,從生到死,真了一輩子,沒有差一分,差一秒。
我看的時候,總覺得,太像了。
由此想起陳凱歌被罵得很慘的《無極》,實際上,《無極》也不過是一個同樣美到極致的化身,引發了無數的紛爭。
我想,是不是他的電影裡,始終有一個夢,一個很美的、不可言說的事物,他努力想把「它」守護好,程蝶衣一輩子酸甜苦辣,才勉強守住了本就脆弱易碎的「它」,到了《妖貓傳》,是白龍,白龍失去肉身,失去年少的自己,變得面目全非,勉強護住了一段時間。
我說「一段時間」,是因為「它」碎了。
程蝶衣在最後用自己生祭了「它」,虞姬是真的,霸王是假的,那麼「霸王別姬」呢?一真一假,又何來糾結?程蝶衣清醒了。
白龍卻知道「楊貴妃」是真的去了,它守著餘下的憤懣和不甘心開始報仇,楊貴妃的軀體雖然還在,但「楊貴妃」已經死了。
電影結尾,空海對白龍說:「這也是貴妃想對你說的,她不是那個軀體也已經很久了。」
久到白龍忘了為人的時光,和為人的感情。
凋零的一些不可言說的東西,白龍懂了,懂了就是極樂。
白龍走了。
貴妃早就不在了。當年唐王朝上空引無數人如痴如醉的美早就湮滅了,守護人守護的貴妃,已經只是個驅殼。
《妖貓傳》,是無奈,是滄桑,是失落,是不可言說。
陳凱歌的電影,一直在講他想講的東西,可是就像「楊貴妃」一樣,那是已經在人們心中漸行漸遠的東西,它不可說。
就像我今日寫下的這篇文字,歸根結底,終究還是意難平,有感而發,但其實不如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