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年少不懂陳凱歌,看懂已是摽梅之年

2021-02-19 花鈿說

曾經年少審美延遲,我沒有看懂《無極》,於是跟風加入了群嘲《一個饅頭引發血案》的大軍,隨著歲月流逝,我也已入摽梅之年,直到了今日看了他的《妖貓傳》,才恍惚之間發現,我們都欠陳凱歌一個道歉。

01

有人說,陳凱歌的《妖貓傳》是來一雪《無極》的恥辱,我只能說,你不懂他。針對這個問題,陳凱歌自己也做了回應:

「如果一個人,作為一個創作者來說,要用6年的時間去替自己「正名」,要替自己翻案,我覺得太沒勁了,太無知了。生命如此短暫,時光如此迅速地消失,你用6年時間去幹這個,證明什麼呢,證明你,這不還是要通過別人的肯定來實現自身的價值嗎?我沒這想法。

你以為這個《妖貓傳》出來它就沒人說你不好嗎?今天我把話放這兒,一定會有人說的,你再花6年、10年、60年的時間去證明嗎?我沒這想法,我從來就沒這想法。」

12年前中國還沒有奇幻類型的電影,陳凱歌的《無極》橫空出世了,但在當時,少有人能看懂它,十多年過去了,玄幻題材的電影開始鋪天蓋地了,但還沒有哪個比當初被踏了一萬隻腳的《無極》拍得更詩情畫意。

是的,我一直覺得陳凱歌是所有導演中最具才華和詩意氣質的藝術家。他的父母都是讀書人,從小便受到詩詞歌賦的薰陶,所以他的電影總是充滿了強烈的詩情畫意感。

十二年前,陳凱歌說五年之內沒人能看懂《無極》,五年後,開始有人看懂了《無極》,十二年後的今天,已經有很多人看懂了無極,並開始為《無極》正名。

陳凱歌接受《人物》採訪時說:「我願意做這樣的人,首先做一個嘗試,我們東方式的這個奇幻的電影。但是從做的角度講,我覺得還是挺詩情畫意的。」

《無極》的人物、故事、思想內核都是東方式的。東方哲學不喜歡簡單的二元對立,人性是複雜的,善惡是模糊的,命運是殘酷的,掙扎是徒勞的。拋開魔幻的外殼來看,《無極》其實是一個挺現實的故事,開了東方玄幻電影的先河。

他30年的時間只拍了14部電影,但是他每一次拍電影,都是希望有一個新的表達。

我們很少見到他去拍商業片,更很少見他去委身流量明星,他對人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在藝術電影領域這是優勢。所以自《黃土地》而始,他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直至《霸王別姬》加冕。但王冠同時也是枷鎖,他的藝術家氣質和商業類型片格格不入,《無極》就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

電影也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陳凱歌的超前審美與超前表達,在十二年前與時代格格不入,但是放在今天,一點都不突兀。

曾經年少審美延遲,我沒有看懂《無極》,於是跟風加入了群嘲《一個饅頭引發血案》的大軍,隨著歲月流逝,我也已入摽梅之年,直到了今日看了他的《妖貓傳》,才恍惚之間發現,我們都欠陳凱歌一個道歉。

02

震撼!悽美!大膽!癲狂!華麗!感動!

寫這篇文章時,我還未從陳凱歌塑造的那場盛唐之宴中走出來。

難忘那敲擊心靈的樂曲、震撼瑰麗的盛景、以及那悽美魔幻的故事。

它,儘是過火,儘是癲狂,讓我幾乎恍惚之間夢回盛唐。

《妖貓傳》改變自日本小說家夢枕貘的《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故事講述了盛唐時期,長安城接連發生妖邪靈異事件,癲狂詩人白樂天與仰慕大唐風採的倭國僧人空海法師組成CP,攜手探查真相。

兩人緊跟一隻口吐人語的黑貓,卻意外觸發了三十年前,因楊貴妃之死引發的一連串故事。

隨著各色人物相繼登場,大唐盛世與時代隱痛被一一揭開,一個被歷史紛亂刻意掩蓋的真相也漸漸地浮出了水面。

雖是一部魔幻片,但卻情節緊湊,故事引人注目,不裝神不弄鬼,極賦東方韻味。

03

「多少次的午夜夢回,我幻想著我活在玄宗的時代。」這是影片中的一句臺詞,讓我印象很是深刻。

這句獨白,不僅僅是陳凱歌的,也是千千萬萬個凡夫俗人的。

我們仰望盛唐,不僅僅仰望它的繁華,也仰望它的絢爛文化,更仰望它的美好希冀。

而大概也只有從小種下盛唐情結的陳凱歌,才能把真正的盛唐氣象呈現給世人吧,所以我們看到了《妖貓傳》。

為了讓影片再現盛唐風貌,陳凱歌花了六年時間,按真實比例還原了一座恢弘大氣的唐長安城,一草一木,一磚一石,一氣一質,無不昭示他的目營心匠。

拍一部戲建一座城,好一番大膽癲狂的盛唐氣象。


恢弘磅礴的盛唐氣象讓我震撼,魔幻悽美的妖貓故事讓我感動,而黃軒扮演的白樂天卻讓我久久難忘。

他狂放不羈,腦袋中充斥無數孩子氣的浪漫幻想,宛若「痴人」。

為了寫好千古絕唱《長恨歌》,他甘願做一個觀察皇帝日常行止的閒官——起居郎,不管為官辭官也皆是隨性而為,甚至愛上自己詩歌中的人物,又透著一股大膽癲狂的神經質。

令我更加感動難忘的是,白樂天與空海法師在他的居所裡爭論的一幕,與瑰麗絢爛的唐宮相比,他那四面鑿光的簡陋屋舍有了一種格格不入的遺世獨立之感,但又顯得並不突兀,這種不突兀來源於三面牆上堆滿的書卷,一面牆上貼滿的貴妃畫稿。

這種痴與癲,是多少文人墨客所嚮往的境界啊。現在的人很少談詩,很少深究一些美好而深沉的東西,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裡,詩歌的缺乏已經成了每個人身上的一根刺。讓人痛心,讓人惋惜。

如陳凱歌所說:「唐詩總有在某一個瞬間和你的人生際遇相撞的時刻。」

04


《妖貓傳》看似是講一個關於妖貓的魔幻故事,又看似是展現恢弘華麗盛唐氣象。

但,其實,這又是一部陳凱歌式的前瞻片。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不是簡單的重複。他在諷刺,諷刺今天這個時代。

在我看來,唐詩代表的其實是一種物質與精神上的平衡之氣。

那時候的盛唐,繁盛到了巔峰,但那時候的詩歌也達到了歷史的最巔峰,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可以超越它。

即使是曾經短短的物質貧乏時代,精神文明都遠遠地走在時代前頭,社會風氣正,好人好事層出不窮。

再看如今的時代,經濟高速發展,物質高速增長,社會高度開放,但精神文明呢?不僅僅沒有增長,反而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後退。從各行各業裡的精神文明退化現象來看,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這種強烈的失衡感,帶給我們是愈演愈烈的失落感。

多少次午夜夢回中,我們總會有一種感覺,仿佛靈魂深處中缺少了一點什麼。

即使我們已經在不斷地竭盡全力餵養著自己的靈魂,但還是感覺遠遠不夠。現實的魔爪總會把我們從中拉扯出來,嚴肅地告訴我們,不要不切實際了,不要異想天開了。

生在這個時代下的我們,其實都有一點點悲壯感。

而這部電影裡,讓我看到了那麼一點諷刺感。

年少不懂陳凱歌,看懂已是摽梅之年。

我要感謝這個時代有陳凱歌,感謝他,一直孤獨地堅守著詩情畫意與精神文明。

-END-


- 關於作者 -

※花鈿,一枚90後樂天派美少女,一半理性一半感性還有一點正能量,自詡為有思想的野生吃貨,偶爾文藝,多數逗逼,喜歡讓食物填滿五臟六腑,立志用文字喚醒未來。

微信公眾號:「花鈿說」(huadiansay)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焦點

  • 《妖貓傳》的美,就值得我們謝謝陳凱歌
    12年後,陳凱歌導演再次拿起奇幻之筆,以海嘯般的力度,抒寫了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盛唐之美《妖貓傳》。大家或許也看過花絮,陳凱歌導演為了拍一個完美回眸,N機了N遍。但《妖貓傳》這些耗資巨大的搭建,其實早就是陳凱歌導演拍大片的家常便飯了。
  • 《妖貓傳》證明《霸王別姬》是陳凱歌拍的
    《無極》十二年,中國電影並沒有拍攝出哪怕一部超越《無極》的魔幻大片,回頭看來,最大的問題,是觀眾沒看懂陳凱歌的《無極》。這一次,觀眾看懂了。陳凱歌,當然要感謝李安御用編劇王惠玲,但中國電影,這一次,要感謝的是——陳凱歌。
  • 《妖貓傳》評價兩極分化,陳凱歌並不在乎:說不好的,都是沒看懂
    文 | 調侃貧道新版 《妖貓傳》後,中國影迷圈的那個謠言應該破了—— 嗯,Sir說的是,「《霸王別姬》是陳凱歌之父,陳懷愷代拍的」。
  • 從《霸王別姬》到《妖貓傳》,陳凱歌想說什麼?
    《霸王別姬》是26年前陳凱歌導演的驚世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然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令人難以望其項背。《霸王別姬》講的是兩個戲子的故事,段小樓和程蝶衣,兩個人相知相伴前半生,卻在時代的波瀾裡最後走向毀滅。而24年後的《妖貓傳》,是陳凱歌導演繼《霸王別姬》後又一部引起全國矚目的電影。沒有趁手好用的編劇,這次的電影完全是導演自己的私人展示,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百分百純粹的陳凱歌。《霸王別姬》,悲歡離合盡在兩位主角動蕩不安的一生中不言而喻。我第一次看哥哥張國榮的電影,就很喜歡程蝶衣。偌大一個亂世,霸王也會失真,程蝶衣卻還是那個堅貞不渝的虞姬,從一而終。
  • 陳凱歌《妖貓傳》7大看點
    在《道士下山》之後,時隔 3 年,導演陳凱歌帶著《妖貓傳》回歸大銀幕,並稱「這個可以是我的電影作品的一個起點」。千年前的大唐因為一隻奇怪黑貓的出現,皇宮之內怪事頻發,攪得人人惶惶,妖貓來襲,你準備好了麼?
  • 妖貓傳:「文人儒者」陳凱歌的文質彬彬與文化自信
    而陳凱歌卻恰恰在這個節點站起來,一出《妖貓傳》再次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媒體上依舊是褒揚聲不斷,而聽到的更多卻是唾罵,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這究竟是怎麼了。  所以到了不惑之年以後,馮小剛掙脫了資本的綁架,迅速拍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等片表達自己的訴求,陳凱歌也拍了《搜索》《道士下山》《妖貓傳》來傳達自己的思想。
  • 是《妖貓傳》贏了《悲傷逆流成河》,還是郭敬明贏了陳凱歌?
    ,互拍對方作品《悲傷逆流成河》和《妖貓傳》,最終郭敬明組逆襲以182票取勝,超出陳凱歌組23票。從網友反饋來看,有不少網友認為郭敬明之所以能贏,是因為《悲傷逆流成河》的劇本水準本身就比不上《妖貓傳》。也有網友表示從郭敬明版《妖貓傳》看到了他作為導演的實力。
  • 《妖貓傳》是爛片?那是你對陳凱歌有偏見!
    《妖貓傳》上映五天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嚴重,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很討厭。不喜歡的人覺得《妖貓傳》劇情簡單又平淡,極樂之宴的幻術像春晚,所有人對楊玉環不同程度的喜歡過於瑪麗蘇。三個詞總結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對《妖貓傳》的看法:「華而不實」、「故弄玄虛」、「莫名其妙」。
  • 後勁十足,賀歲新片第一,《妖貓傳》證明了陳凱歌的實力
    《妖貓傳》為陳凱歌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朋友圈、微博、自媒體、影評人等為《妖貓傳》打call呈刷屏之勢,熱度不減,口碑強大。 儘管《妖貓傳》的藝術表達會對三四線普通觀眾造成一定程度的觀影障礙,但隨著後期口碑的發酵,後勁自然會慢慢上來,時間會證明好電影的重量。  之前,陳凱歌也拍攝過同類型的《無極》,卻意外遭到了猛烈的抨擊,《無極》一度將那個拍出《霸王別姬》的陳凱歌拉下神壇。
  • 陳凱歌《妖貓傳》首曝陣容 黃軒+染谷領銜
    千呼萬喚始出來,陳凱歌新作《妖貓傳》終於在微博上公布了主演陣容,2016年啟動「霸屏」模式的黃軒攜手染谷將太演繹奇幻盛唐!
  • 《妖貓傳》陳凱歌用心打造的一場盛唐之夢!
    陳凱歌導演、中日合作電影,聯合了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秦昊、歐豪等多位主演、改編自夢枕漠原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的電影《妖貓傳》即將在本月22日上映。日前,《妖貓傳》劇組發布了「八大看點」組圖,將影片的最大亮點曝光於眾。
  • 喜劇就是年少不懂周星馳,看懂已不再少年
    年少不懂周星馳,看懂已不再少年!——致敬喜劇之王喜劇就是年少不懂其中意,肆無忌憚笑翻天!喜劇就是看懂已不再少年,撕心裂肺淚滿面!其實,看不懂的時候是因為年少無知,喜歡看是因為心裡太苦,劇情太甜;看懂是因為歷盡磨難,喜歡看是因為生活太苦,而願望很甜
  • 《妖貓傳》是「人人都愛楊貴妃」的瑪麗蘇? 你一定是對陳凱歌有什麼誤解
    先來狠吸一口欸,就是《妖貓傳》這不是陳凱歌第一次為一部作品建一座城。1996年,為了拍《風月》,陳凱歌跟上影合作,搭建了上海車墩影視基地;兩者都堆得很高,《妖貓傳》想難看也挺不容易的。何況它經過的是「匠人陳凱歌」的調教。
  • 影向標 | 《妖貓傳》是陳凱歌繼《荊軻刺秦王》以來的最佳
    陳凱歌自《荊軻刺秦王》之後最具雄心的創作,各個技術性指標都有較好的表現。《妖貓傳》的內核還是典型的陳凱歌對歷史及個人命運的宏大思考,但藉由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小說,他找到了一種新的視點和新的故事講述形式。由此注入的全新的商業美學氣質,在過去的華語電影中是罕見的。
  • 沒《無極》的熱度、《妖貓傳》的華麗,卻是陳凱歌《霸王別姬》後最...
    在最新的一期《演員請就位》中,最大的看點莫過於陳凱歌和李成儒的互懟了,緣由還是來自陳凱歌那部備受非議的影片《無極》。,人們為什麼吐槽他也是因為很多東西都看不懂,不知道寓意是什麼,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吐槽,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陳凱歌十分介意李成儒說的話了,自己最心愛的作品被罵當然心疼。
  • 《妖貓傳》:中國電影有陳凱歌才真的了不起
    唐朝是中華文化最興盛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神秘想像力的朝代,所有華麗的、詭異的、宏大的、離奇的故事,唐朝這個背景都能架住,這是陳凱歌拍攝《妖貓傳》的初衷。很多人詬病《妖貓傳》只有視覺沒有故事,其實它的故事非常清晰:一個日本和尚與一個唐代詩人聯手破解「楊玉環之死
  • 《妖貓傳》首映 陳凱歌動情致謝演員、幕後
    由陳凱歌導演的賀歲奇幻鉅制《妖貓傳》,於12月17日舉行「目眩神迷 極樂之樂」全球首映發布會,導演陳凱歌,製片人陳紅攜主演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秦昊、張榕容、張魯一、劉昊然、歐豪、阿部寬、松坂慶子、田雨、成泰燊、李淳,特別出演張天愛震撼亮相,空前龐大陣容共同開啟2017最受期待的盛唐奇觀。
  • 作為空海、白居易、陳凱歌佛學筆記節選版的《妖貓傳》
    電影《妖貓傳》海報電影《妖貓傳》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1951—)的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編而成,由陳凱歌執導。陳凱歌為還原他心目中的「大唐盛世」,耗費六年,斥重金在湖北襄陽搭建等比例的長安城作為影片拍攝基地。該片於2017年12月22日上映後,其美術布景以及重頭戲「極樂之宴」等,隨即成為熱議話題。
  • 妖貓傳,太可惜了
    《妖貓傳》這部電影正是陳凱歌獻給理想時代的一首讚歌。 為了重現盛唐時代的繁華壯麗的景象,陳凱歌不惜花費巨資重新興建一座唐城。 那麼陳凱歌的《妖貓傳》則更像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長卷,華麗張揚,盡顯奇觀。  所以《妖貓傳》應該是一部複雜的作品,就像陳凱歌導演本人一樣。
  • 妖貓現身,天子暴斃!陳凱歌大作《妖貓傳》來了!(內涵福利)
    《妖貓傳》(文末有贈票福利!)沒錯,它的導演就是那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陳凱歌。而如今這部《妖貓傳》,則是陳導籌備了6年的匠心之作。《妖貓傳》改編自日本魔幻小說巨著《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講述唐朝時期一個關於妖貓的故事。電影基於妖貓奇案重現了盛唐美景,通過探案的方式揭開一個塵封多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