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評價,包括你自己

2021-02-19 小清談教育

嬰兒在玩耍的時候,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自由的。他們不會去考慮社會責任,他們不會擔心自己被人嘲笑,他們不會害怕失敗或者是被拒絕,他們最真誠的表達的自己的情緒,他們不會害怕去愛。

那麼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自由的呢?

它就發生在我們被整個家庭和社會「馴化」的過程或者說是我們逐漸被社會化的過程中。


那一年你4歲,非常喜歡唱歌。你有著動聽的躍動的嗓音並且唱歌讓你快樂。有一天你媽媽加班到了晚上8點才回家,你不知道她今天跟同事吵了架並且被一位客戶投訴,不知道她今天頭疼了一整天晚上幾乎都沒有吃飯,更不知道她此刻頭疼欲裂並且非常想靜一靜。這些你都不知道。你只是很開心,看到她回家你就更開心了,你開始放聲的歌唱,歡快的圍著她唱歌。你媽媽終於按耐不住了,沒忍住就對你有些兇的說:「別唱了!你不知道你的嗓音很難聽嗎?」

那一刻你住嘴了。從此你變得不太願意唱歌了,因為你怕別人討厭你。你覺得自己的嗓音很難聽,所以索性就不要唱了。你甚至開始變得很害羞,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而所有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因為你媽媽在心情糟糕的時候那一句無心的斥責。她並不知道這句話在你身上的影響,她像全世界的其他媽媽一樣對你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可是她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可以在你的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了一個你束縛自己的魔鬼契約。


你上初中的那一年開始愛上了數學。你發現數字是如此的奇妙,不管是代數、算術或者是幾何,它們的規律是如此完美,讓你在其中不能自拔。你並沒有想爭什麼,但是在全班的第一次數學考試中,你拿了第一名。在你看著成績單驚喜不已時,老師在講臺上說了這麼一句話:「數學的思維一般還是男生比較擅長,女孩子可能開始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學到比較複雜的知識時,就要落後於男生了。」你很難過,為什麼就因為自己是女孩子,所以數學就會慢慢落後呢?

你也不懂是為什麼,但你好像真的像中了魔咒般,數學成績在初二時開始下滑。每一次你沒有學好,你腦中便會響起老師的那一句話,然後你發現自己開始慢慢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甚至開始討厭數學。直到有一天你告訴自己:女孩子的確不擅長數學,所以我還是去鑽研文學吧!這位老師的一句偏見,再一次的,被你相信並且內化成自己的聲音。從此,你和自己,籤下了又一個魔鬼契約。


當然我可以給你講無數個這樣的故事。很多契約都是你如真理般信奉的:「我不擅長遊泳。」「做我喜歡的事情是賺不到錢並且沒法養活自己的。」「我如果按照最本真的自己活著,就沒有辦法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我如果現在不結婚就肯定嫁不出去了。」「那麼美麗性格好又高智商的女孩子是不會喜歡我的。」或者簡簡單單的一句「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值得愛的人」……

這些魔鬼契約都是以別人的無心、善意或者惡意的評價開始,以你最終把它變成自己內心的聲音結束,然後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喪失了自己的自由。

所以你要如何打破這種契約呢?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這個人包括你自己!

因為不管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那都是他們對你言行的理解。比如你畫了一幅畫,然後有人說:哇,你畫的好美!你的畫本身並不因為她的評價而變得美了,而是你的畫在她的心中引發了她對於美的知覺。同樣,你發現另一個看了你的畫說:我真的沒有辦法想像,你花了一個星期就畫出這麼沒有價值的東西!同樣,這個評價其實跟你的畫在你心中的價值甚至是它的實際價值都無關,這個評價僅僅說明你的畫沒有觸及到這個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僅僅是因為這個人想讓你難過。(也許因為他自己根本沒有辦法畫出來!)

你真正要問的,不是這幅畫到底美不美或者有多少價值,而是問問你自己,在繪畫的過程中你是否讓自己的生命得到了表達,延展或者綻放?你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多大程度上的滋養,才是讓你對它的價值的評價!

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或者說對我們的言行的解讀,更多的反映出了他們是誰,而不是我們是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和女朋友還有另一位你的朋友走在路上,突然間你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賣花的小姑娘,你掏出錢包,買下了全部的花然後送給你的女朋友。你的朋友在心裡想:他這麼做就是想在女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你的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全都買下來就是想讓小姑娘今天可以早點回家。而賣花的小姑娘在想:他一定是很愛自己的女朋友,才買了這麼多花給她。

他們誰是對的呢?也許都對但也可能都不對,因為你買花的真正原因,只有你一個人知道。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對你的行為動機的解讀,是透過了自己價值感的濾網,所以其實這些他們對你的評價,更多說明的是他們是誰,而不是你是誰。

所以當下次別人告訴你,你非常擅長演講或者你非常不擅長演講,都請你感謝他們,並且同時也積極的尋求他們的反饋。但也請你記得,你擅不擅長演講,跟他們都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你是流動的、發展的、變化的,所以擅長或者不擅長都不是最終的你。而最終的你,是你選擇聽從真正自己內心的聲音,向著你想要的方向成長。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我們的任何評價,這樣的你,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魔鬼們籤下限制自己的契約。

因為你知道,你生命的流動性,複雜性和豐盛性,都由你自己來決定。我親愛的朋友,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文/Joy Liu來源/繁榮成長工作坊

原題/《你和自己籤下的魔鬼契約》

回復「4」查看「一周精選」

回復「5」查看「圖書推薦」

回復「6」查看「學習方法」

回復「7」查看「教育精華」

回復「8」查看「成長感悟」

回復「9」了解「小清談教育」

相關焦點

  • 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我
    《無間道》是一部講述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潛伏之後,他們想要做回自己的故事。該片發行於2002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港劇,一共有三部。而正是這一部電影,讓我們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得不深思。
  • 不要相信任何人
    我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人也能像我一樣,能建立起一個自己信任的圈子。另一方面,不要信任那些沒有提供足夠理由讓你相信的任何人或事。永遠不要忘記的是,一個人或機構在社會中擁有的權力越大,他們就越不值得信任。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我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而是我的生活經驗已經證明了它的準確性。
  • 人生在世,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深有感悟)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的人會很多,你不應該對每個人都掏心掏肺。有些人,你對他毫無防備,他卻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隨時將你出賣。有些人今天和你情深意切,明天就可以對你翻臉無情。你要接受這總是聚散無常的人生,你要接受這炎涼世態下的淡薄人情。別試探人心,別驗證感情。最冷不過人心,最傷不過無情。別把別人看得太重,也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做人,不要過於信任別人,才能少走一些彎路。
  • 別相信任何人
    如果你每天睡醒,都會忘記自己之前二十多年的記憶,你會怎麼做?她選擇了記日記,把每天的事情記下來,然後每天醒來就會發現這本日記,繼續閱讀,繼續記錄。克麗絲在每天翻看自己的故事,我們也在書裡看著她的故事。緊繃著一根弦看完的一本書——《別相信任何人》。很新奇的一種懸疑故事形式,吸引著我在兩天內就看完了。20年來,克麗絲的記憶只能保持一天。
  • 不要期待去改變任何人,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打著我是你父母,我是你親人的旗號作惡。你不管怎麼去糾正這些惡魔最後被這些惡魔利用和踐踏。永遠不要去改變他人,你連你自己母親都改變不了,更別說你所謂的親朋好友,或者丈夫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改變自己是核心。每個人在不同環境裡面生活,見的世面不一樣。
  • 不相信任何人的說說,寫給傻傻的自己,每一句都傷感扎心
    八、 不要去欺騙別人因為你能騙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九、 兒女的婚姻現在成了甜蜜的包袱要房要車攀比之風日趨嚴重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十、 我們相愛是我不對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會愛上你。十一、 我再也不相信什麼是一塵不變的了任何人或事或物都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變遷著或是一起向前亦或跟不上步伐越拉越遠……就像我開始不相信我做出的測試結果一樣。
  • 不要責怪你生命裡的任何人
    1)好的人給你帶來溫暖 人這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與多少人擦肩而過,又與多少人驀然重逢。有人說永遠不要去責怪你生命裡的任何人,因為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有它獨特的意義。 漫漫人生路磕磕絆絆,但總會遇到對你好的人,溫暖你的小時光。
  • 佛教: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
    一、誰的話都不要輕易相信佛陀在《大般涅盤經》中說:「若有比庫說他親自在世尊處聽受、在某僧團處聽受、在某些長老處聽受、或者在某位長老處聽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言教。』你們既不應贊同,也不要反對,而應該在善持其文句後與經和律對照核實。
  • 不要評價別人
    1、別低估任何人。2、你沒那麼多觀眾,別那麼累。3、溫和對人對事。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
  • 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的三個星座,無視一切規則,走自己的路
    他們甚至都會無視一切規則,只會義無反顧地,走自己選擇好的路。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射手座:選擇只會去,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射手座給人感覺起來,真的是屬於非常單純的一類人,因為不管你讓他們面對的是誰,但他們展現出來的態度,往往都是一樣的。
  • 人到中年,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和任何人走太近
    也就能夠明白,這世上沒有誰,就一定是真心相待,沒有誰就一定是你的朋友,也沒有誰,會一定陪你到最後。要記得和別人保持距離,和別人保持平淡的關係,人到中年,和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也千萬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
  • 千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有自己的難題要處理,大概是無暇關注他人的。20歲時,我們覺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30歲時,我們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在意我們;4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根本就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多想法。人啊,永遠不要高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找準自己的位置,善待自己、成全自己,才能活得愜意。
  • 解凍: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結尾的反轉可能會打破你對他們的信任
    真真假假,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因為結尾的反轉可能會打破你對他們的信任開篇以播音預報天氣的形式,詮釋天氣轉暖,漢江河流融化。冰面下的無頭女屍浮出水面,連環殺人案的秘密也將被揭開男主勝勳(趙震雄飾)是名醫生,自己的醫院破產後,妻子和他離婚並帶走了兒子。勝勳也離開了富人聚集的江南區,在江北的郊區找到家小醫院任職。該地區以連環殺人案聞名。
  • 不要管別人怎樣評價你,做好自己就行了
    (原創:千嶺之松)人活在世上,周圍的人,直接認識的人和間接認識的人,都喜歡按照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標準,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別人,去要求別人,去評價別人。認清自己,就不會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中迷失自己,不會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吵鬧聲中分不清真相,就不會在東西南北風吹來吹去的過程中像一棵牆頭草一樣動搖不定。認清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夠較為準確地認清別人和相信別人。
  • 如果你的記憶只有一天 你該相信誰?記住別相信任何人
    原創 一部越想越恐怖的懸疑片《在我入睡前》又名《別相信任何人》影片根據風靡全球的暢銷恐怖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改編,雖然豆瓣只給了6.5分,以本人看來這部片子絕對是值得細看的一部電影一通陳述完畢後,Ben告訴女主說今天是他們的紀念日,並帶她去一個地方,給她一個驚喜…Ben走後,克裡斯汀發現自己臉上的傷疤,似乎是相信自己曾經受過重傷…正在疑惑時電話響起…電話裡納什醫生告訴克裡斯汀:「我們在追溯究竟是什麼引起你的問題」。
  •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倒是老張的妻子看得明白,只是淡淡的一句:「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把老張的心,擊得落花流水。是你的跑不掉,要走的留不了。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就是只是在你生命中走個過場。看淡人來人往,接納人情冷暖,不再傷春悲秋,這樣你就會好過很多。所以,年齡越長,你越是要學會克制自己無處安放的孤獨感。
  • 《你想過怎樣的一生》我不想讓你成為任何人,除了你自己
    它會讓你重新意識到:沒有「應該要過」的人生,只有「想要過的人生」。終此一生,你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成為你自己。曾經你想成為任何人,除了你自己曾經的你,羨慕一切人、崇拜一切人、欣賞一切人、愛慕一切人,想要成為任何人,除了你自己。你站在此岸,渴望彼岸。
  •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你會遇見新的人,也難免會在某次不經意的道別之後,便永遠失去某個人。北島在詩裡說:「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或許連你自己都沒有發覺,你一生中大多數的遇見,其實最終都在指向別離。而這個結局,在你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起,就早已經寫好了。
  • 《我是誰》現實版‖難道現在社會還要教給我們「不要相信任何人」
    不要相信任何人成龍影片《我是誰》中令人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臺詞:「不要相信任何人。」這是成龍上級摩根說的一句話。成龍假裝相信他的話,將裝有隕石機密的光碟和被拿掉子彈的手槍交給摩根先生。 果然摩根先生在成龍轉身後將手槍對準了他,扳動了沒子彈的手槍,成龍一把將他打倒,並對摩根說:「『不要相信任何人』,這是你教我的。」
  • 今日為你推薦的影視作品:《不要相信任何人》、《瓊斯先生》(資源在本頁
    《不要相信任何人》◎譯  名 不要相信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