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lfix坎城遇冷威尼斯成為大贏家,流媒體平臺會成為電影節「新寵」嗎?

2021-02-21 娛樂獨角獸

這個初秋的義大利南部似乎不太平靜。

 

在月初落下帷幕的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電影《羅馬》斬獲了金獅獎,影片的平臺方不是別人,正是美國最大的流媒體視頻平臺Netlfix。

 

 

在過去的幾年裡,被稱為「華爾街寵兒」的Netlfix在歐洲卻並不招人待見。今年五月份的坎城電影節上,傳統電影人為了藝術電影的尊嚴,曾經集體抵制過Netlfix,坎城電影節就是其中代表。而作為傳統的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威尼斯電影節此次反其道而行的「寵愛」Netlfix,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坎城一直不受待見的流媒體電影,在威尼斯卻獲得了意外追捧,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

 

坎城電影節與Netlfix的「相愛相殺」,

流媒體電影究竟動了誰的蛋糕?

 

「我個人認為不該把金棕櫚頒給一部在大銀幕上看不到的電影。」

 

在去年第27屆坎城電影節上,評委會主席,義大利著名導演阿莫多瓦曾經公開表明過自己對流媒體電影的排斥。

 

在隨後的電影展映環節中,Netlfix信心滿滿帶來的兩部王牌電影《玉子》和《邁耶羅維茨的故事》,在坎城卻遭到了頻繁的冷臉。不僅片頭Netlfix的Logo一出來觀眾就陣陣噓聲,《玉子》放映了十幾分鐘後熒幕仍然還出現被遮擋三分之二的放映事故,這在坎城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醜聞」。

 

 

重壓之下坎城組委會只得出臺了一條新規,從明年起所有競賽影片都必須滿足在法國院線大熒幕上映的條件,作為生存於網際網路的流媒體電影,自然被坎城拒之門外。可沒想到,在坎城鎩羽而歸的Netflix,卻被秋季的威尼斯溫柔以待。

 

從8月29號開始,總共有六部來自於Netlfix的電影將在威尼斯放映,包括已故導演奧遜·威爾斯執導的《風的另一邊》,以及摩根·內維爾執導的關於奧遜·威爾斯的紀錄片《死時受愛戴》,最終參賽電影艾方·索柯朗的作品《羅馬》獲得了金獅獎。

 

對於這個結果,威尼斯業內人士發起了抵制和抗議。奈何官方的聲音卻大相逕庭,威尼斯電影節藝術總監阿爾貝託·巴巴拉,公開表示「對擁抱流媒體毫無芥蒂」。

 

對於傳統電影從業者看來,此番言論無異於前無古人,國際藝術電影更是聯合會抗議「電影節允許不在院線上映的作品參賽將危及電影行業的重要部門」,並強硬地要求「將在國際電影院線放映的藝術電影」保留一席之地。

 

為什麼傳統電影從業者對於流媒體電影有如此大的敵意?這一切還要從歐洲院線保護政策和流媒體平臺的盈利模式說起。

 

院線保護政策與網際網路時代,

Netflix成為流媒體發展「替罪羊」?

 

流媒體平臺對於傳統院線電影的衝擊是空前的,甚至包括一些行業巨頭。

 

根據數據統計,迪士尼、華納、福斯、索尼和派拉蒙這「五大」傳統好萊塢片商,2017年總利潤為41.7億美元,與十年前相比縮水了77%;美國影院的上座率去年創下19年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作為流媒體巨頭的Netflix卻依靠優質的內容模式,在全球坐擁1.2億付費用戶。

 

這場流媒體電影與傳統院線電影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價值觀,也是國情政策之間的衝擊。文化環境自由開放的美國,與傳統內斂的歐洲,對於電影的保護態度也有著天壤之別。

 

一般的電影的院線保護期只有幾個月到一年,法國的電影保護期卻長達三年之久,對於在平臺的露出上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制,比如電影在影院上映開始,4個月後可以登陸視頻點播平臺,10個月後可以到達有線電視,36個月後才能在流媒體平臺播出。就是說本來是鏈條末端的流媒體平臺,Netflix的操作無異於是捷足先登,跳過中間所有環節直接進入坎城影展,這自然會引起法國傳統電影人的激烈反彈。

 

而在網際網路環境及其發達的美國,卻不存在這種限制,電影的發展沒有政府干預因素而是完全根據商業和市場規律來進行淘汰。所以Netflix可以通過燒錢生產優質內容,依靠訂閱戶費用覆蓋成本,這種簡單明了的盈利模式在美國和全世界大獲成功。而在電影保守主義盛行的法國,導演對於藝術電影骨氣的堅持,以及法國院線電影的利益聯盟等因素,是Netflix屢屢受挫的真正原因。

 

但是這場紛爭卻揭示了一個深層的話題,流媒體平臺的興起,究竟對傳統電影行業會造成怎樣的衝擊?

 

早在幾年前就有聲音評論說,流媒體平臺會讓許多傳統電影人面臨失業的風險。的確,流媒體平臺的內容生產、用戶付費、網際網路營銷等一系列環節,不僅省略掉了傳統的院線發行、廣告營銷、口碑引導、票房結算等環節,並且許多傳統電影公司的廣告製作費用一般是低於影片製作費用的,但是如今視頻平臺將幾個環節整合在一起,就讓這些公司面臨了失業的風險。

 

回顧下電影的發展史,從電影誕生之初到黃金年代,再到網際網路的興起,伴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觀看形式一直在革新。如同紙質書的衰落一樣,未來更便捷、輕便的方式會成為人們的首選,社交性這個傳統院線電影的核心優勢,也會隨著流媒體平臺不斷增加社交玩法而逐漸消失,Netflix作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流媒體平臺,自然會成為以坎城為代表的傳統電影節,以及院線電影利益方的「眼中釘」。

 

基於此,如何平衡新老交替兩種模式的矛盾,才是在坎城和法國之外,更值得全世界電影從業者關注的話題。


相關焦點

  • 坎城電影節將在威尼斯舉辦?
    您是在考慮線上電影節嗎?或者某種縮小規模、減少單元、縮短電影節時間的方案? 答:我們曾經說過,坎城電影節不可能走向線上,尤其考慮到坎城電影節的本質,這就是無稽之談。而且也不會有縮短時間或者減少單元的坎城電影節。如果坎城電影節要舉辦,它會以最完整最豐富的形象面世。
  • 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
    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外,還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其中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那麼,柏林、威尼斯、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分別是誰?
  • 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
    《阮玲玉》【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奧斯卡金像獎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然而它是美國人的電影獎,中國人是不可能在那拿影帝影后的。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外,還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其中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
  • 影院關門,坎城取消,電影節的未來真的會在線上嗎?
    柏林電影節之外,5月是德國電影節的一個高峰,通常會有4個影展,分別在奧伯豪森、威斯巴登、慕尼黑和斯圖加特舉辦。由於新冠流行,它們也不能免於被取消的命運。但與坎城不同的是,它們提出了替代方案,有的將把電影放在網絡流媒體平臺播映,有的則改期至秋季舉辦,希望能重新吸引觀眾。
  • YouTube聯手坎城、威尼斯辦線上電影節
    時光網訊 Youtube今天宣布將舉辦「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活動,包括坎城、威尼斯、多倫多、聖丹斯、多倫多、翠貝卡等全球20大電影節的長片、短片、紀錄片、音樂表演、論壇等,免費觀看而且無廣告,舉辦時間為5月29日到6月7日,合作方為紐約翠貝卡電影節組委會。
  • 福茂專訪 | 選片主席談2020年的坎城電影節
    坎城電影節,本身就是一個全球性的盛事,不可能避免和其他活動一樣成為「疫情的受害者」。今年坎城有可能在沒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明星和行業人員參與的情況下,繼續作為國際盛事舉辦?坎城只有可能像它往常有明星、媒體、產業人員全體參與的情況下舉辦,但是今年因為公共衛生問題不能實現。坎城電影節永遠會以它最好的面貌呈現給大家。
  • 深度解析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最牛
    電影人都會對它抱有持久的想像,無論它多麼偏激、傲慢、刁鑽還是不公,他們都會把最終的結果定義為先鋒,歸類為對最高級電影藝術的推崇,這就是身處國際世界電影節巔峰的坎城。   坎城電影節生下來就這麼神聖嗎?其實坎城也是從小長大,誕生之初差點被法西斯的炮火所熄滅;它也曾作為政治操縱下的「電影運動會」而樹起冷戰門檻,那堵高牆不比柏林圍牆矮上半寸。
  • 奧斯卡破例,坎城失約,國際電影節未來在哪裡?
    第2812期文化產業評論 迫於疫情影響,原定於5月12日至5月23日舉行的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失約了,雖未明確表示取消舉辦,但究竟以何種形式歸來,依舊沒有明確答案。不獨坎城電影節,全球電影行業此刻都在經歷「至暗時刻」。疫情下的電影節生態體系會崩潰嗎?
  • 疫情後的第一個線下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開幕
    與以往的不同是,今年的電影節不對公眾開放,參加的嘉賓也須嚴格遵守防疫措施。此外,由於申根地區的旅行限制,不少明星、尤其是來自美國的明星,將無法到現場參加活動。電影節於9月2-12日在威尼斯舉辦,丹尼埃爾·盧凱蒂執導的《婚姻連繫》是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這也是11年以來,首部成為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影片的義大利電影。
  • 三大國際電影節,為何坎城影響力最高,原因是這兩條!
    但奇怪的是,同屬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威尼斯、柏林,雖然也被媒體關注,但是存在感卻遠遠不如坎城。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國內明星去柏林、威尼斯的數量,遠遠不如坎城。其中的原因有這樣兩條。第一條就是三大電影節的定位不同。三大電影節中,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亦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 C羅女友緣何成為「焦點」,帶你一睹威尼斯電影節喬治娜風採
    important}近日,威尼斯電影節拉開序幕。在開幕式紅毯、影片首映式上,C羅女友喬治娜·羅德裡格斯成了焦點。漂亮、性感的女人多得去了,喬治娜緣何成為「焦點」,還不是緣於她頭上多了頂「C羅女友」帽子?
  • 趙婷成為首位摘得金獅獎華人女導演——77屆威尼斯電影節速報
    北京時間9月13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落幕,由華人導演趙婷執導的電影《無依之地》獲得本屆電影節最高獎——最佳影片金獅獎。該片成為史上第八部由華人導演執導最終摘得金獅獎的電影,趙婷也同時成為首位獲得金獅獎的華人女導演。
  • 外媒預測:《陰風陣陣》《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陰風陣陣》和《漂亮男孩》有望入圍今年威尼斯電影節1905電影網訊 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將於今年8月29日至9月8日舉行,近日,《綜藝》雜誌的預測名單率先出爐,導演盧卡·瓜達尼諾的前幾日,威尼斯電影節宣布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瑞恩·高斯林主演的阿姆斯特朗傳記片《登月第一人》成為本屆電影節開幕片。
  • 比起坎城、威尼斯、上海,我更愛這個電影節
    Action創投會、H!Market市場、專題論壇、閉幕式等多個主體活動在海棠灣舉辦。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打造一個具有國際性、學術性、大眾性的永不落幕的國際電影節,重點突出「全年展映、全島放映、全民觀影」的電影節新模式。
  • 明星、媒體缺席,邀片被拒,疫情下開幕的威尼斯電影節如何「掙扎」?
    開幕當天,威尼斯電影節總監阿爾貝託·巴貝拉、坎城電影節總監蒂耶裡·福茂,以及柏林、洛迦諾、鹿特丹、聖塞巴斯蒂安、倫敦等八個世界重量級的電影節掌門人特意齊聚一堂,以展示電影人團結一心。但慶賀之外,考驗也是前所未有的。為控制人員聚集規模,今年的威尼斯一邊盡力「從簡」,一邊又堅持著必須的「繁瑣」。
  • 今年坎城電影節的關鍵詞是「範冰冰」?太天真!
    該片出品人江志強,導演李睿珺以及主演楊子姍、尹昉也將共同出席本屆坎城電影節。 作為新銳導演,李睿珺曾多次受到國際電影節青睞:改編自蘇童小說的電影《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入圍第69屆威尼斯電影節,《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入圍第65屆柏林電影節。新作《路過未來》入圍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後,李睿珺成為80後中國導演中集齊歐洲三大電影節認證的第一人。
  • 《無依之地》獲得金獅獎,她也成為威尼斯電影節首個華人女導演
    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華人女導演她,是華語影視導演、編劇、製作人。在當地時間9月12日晚間,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落下內幕,趙婷執導的美國影片《無依之地》獲得 金獅獎最佳影片。
  • 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
    雖然威尼斯電影節的影響力已經被坎城比下去了,但它其實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這個誕生於1932年的電影節,可以說是電影節系統的先驅。《鳥人》與坎城的封閉性不同,威尼斯電影節在接納受眾這一點上你不需要成為電影業內人士,就可以在威尼斯電影節觀影,擁有你自己的威尼斯電影節體驗,這其實也是電影節文化的一部分。毫無疑問,威尼斯電影節就是一個屬於電影的狂歡之地,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尋找自己喜歡的作品。 l 保守的「直男」電影節不過,也有學者批評它在其他層面的「保守」。
  • 坎城電影節首次「失約」 奧斯卡亦成「驚弓之鳥」
    同天,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也發布聲明,稱奧斯卡正在評估當下形勢對明年參賽片的影響,或會改變報名規則。   在經歷了影片撤檔和劇組停工之後,電影界兩大備受矚目的全球盛典也受到疫情波及。但人們必須團結起來勇敢地面對這一切,正如本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斯派克·李所說:「我們必須走出困境,重新站起來——從身體上、情感上和經濟上。」
  • 疫情下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從明星到媒體,每一位與會者都會預先收到一份詳細的防疫說明。或許是因為近期歐洲多地染病人數又有反彈的關係,威尼斯電影節主辦方這次要求所有人全程佩戴口罩,不管是在室內觀看電影時,還是在戶外無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露天環境下,一律強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