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上帝給了我們這一個生命,我們只有這一次機會,我認為我們應該享受生命。苦行主義把生命的快樂看作低級的快樂,我認為是大錯特錯的。但是我發現,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並不多,人們往往把滿足生命本身的需要和滿足物質欲望等同起來了,其實這是兩回事。
問:周老師好,現在的人大都很浮躁,尊嚴在金錢面前似乎不值得一提,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看待做人的尊嚴?
周國平:今天有很多人真是不把尊嚴當回事,為了金錢、權力出賣自己的尊嚴,又依仗金錢、權力凌辱他人的尊嚴。一個人有沒有做人的尊嚴,是處處體現出來的。開一輛寶馬,就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橫衝直撞,飆車,如入無人之境,把人撞傷撞死。我覺得開車特別能顯示一個人的品德,你是不是尊重行人,是不是尊重別的開車的人,發生剮蹭時你的態度,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的人品和教養。比如說下雨的時候,我在路上走,路很窄,路上有積水,這個時候我就注意觀察。有的車經過你身邊的時候,就放慢速度,生怕把積水濺到你身上,這時候我就對自己說,車裡坐著一個有靈魂的人。有的車開足馬力駛過去了,濺你一身水,這時候我就對自己說,車裡面坐著一個沒有靈魂的傢伙。他目中無人,不把你當人,也就是不把自己當人,此時此刻他就的確不是人,他對別人身上和自己身上的那個「人」毫無概念。我認為「精神貴族」是一個褒義詞,人應該做精神貴族,做靈魂高貴的人。靈魂、精神屬性本來就是人身上最高貴的部分,你要讓它在你身上也高貴,不能讓它蒙羞。即使你在社會上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做人有尊嚴,你就是上帝喜歡的人,換一種說法,你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有一個最高評判者,他會把你歸到優秀者的陣營。相反,你在社會上多麼吃得開,做人很下作,你就只是一個有權有勢有錢的精神賤民,你的人生是失敗的,上帝算總帳的時候會把你打入另冊。問:周老師好,沒有成家的時候,我總是不喜歡別人在朋友圈曬孩子,微信名與頭像都與孩子相關,但是自從我有了孩子後,我也忍不住開始了曬娃行為,您有這樣的感覺嗎?周國平:這種感覺不光是我有,我看很多人,無論是大人物、小人物,這個感覺是共同的。比爾·蓋茨,全球首富,現在不是了,好像是老二了吧,他有一張照片,是他抱著當時兩歲的女兒照的,下面有一句題詞:「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感到最幸福。他有五百億美元的家產,但是財產帶給他的快樂,那種打動人心的深度,遠不如這個小生命給他帶來的。
憑我自己的體驗,我相信他講的完全是真話。財富帶來的名利慾、權力感、雄心的滿足,是另一種性質的快樂,在深度上無法與生命根底裡的快樂相比。
還有美國現代舞的創始人鄧肯,她是一個天性非常健康的女人,一生談了無數次戀愛,她的自傳寫得非常真實。在剛有小孩的時候,她這樣喊道:上帝啊,在這個小生命面前,我的那些藝術算得了什麼呀,所有的一切算得了什麼呀!
其實普通人也一樣。有一次我在北京坐計程車,從我上車開始,那個司機就跟我說他的孩子,他有了一個一個月大的孩子,一直說到我下車。在我臨下車前,他跟我說:你知道嗎,我以前最討厭的就是人家跟我說他的孩子,婆婆媽媽的,瑣瑣碎碎的,有什麼意思,現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我忍不住要說啊。這個東西真是人性根底裡的東西,生命核心裡的東西。
問:周老師,我看您一直這樣溫和,是一個情緒不輕易受旁人左右的人,生活中有太多不公平,也有很多討厭的人,我們該如何向您一樣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呢?
周國平:在生活中,我也跟大家一樣,常有情感的波動。我會遇到我特別討厭的人,那時候真是很憤怒,世界上怎麼有這樣的人,幹這樣的事,覺得無法忍受。可是,世界上有不義的人,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你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你也很難靠你個人的力量改變這種人,而你又不屑和他在同一個層面上較量。
怎麼辦呢?我就翻開日記,把這種人的嘴臉描繪一通,作一番分析,這樣心裡就好過多了。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是從使我糾結的具體事情中跳出來了,我的心就平靜了,我比他站得高許多,是在他的上面觀察他、分析他。我把自己當作一個認識者,把他當作認識的對象,當作一個標本,來解剖人性,認識社會,這樣就把一個不快的經歷變成了我的財富。
我很早就有這樣一種意識,就是要把我的外部經歷轉化成內在的財富。怎麼轉化呢?主要就通過寫日記。純粹外部的經歷,你是留不住的,但是你是帶著感情去經歷的,內心會有感受,你要珍惜這種內心的感受,不讓它輕易流逝,這樣也就是以某種方式留住了你的經歷。很多人生活一天天過下來,從小到大,過一天少一天,什麼也沒留住,我就說,你是把你的日子都消費掉了,這太可惜了。
問:在我看來,幸福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經過了思考,在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認識以後,那時候對幸福的感知。另一種來自本來的無知,比如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或者在我們生活水平很低的時候,沒有更多的思考,那時候感受到的一種快樂。在您的定義中,您認為這種無知的快樂可以算作幸福嗎?周國平:我認為是幸福。我的定義是,幸福包括兩個方面,生命本身的快樂和精神的快樂。在無知狀態中,其實恰恰可能是生命本來的需要沒有被扭曲,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滿足,不過我想那個精神方面的快樂可能會比較欠缺。在你說的第一種情況下,精神層次的快樂可能會比較多一些。
但是,思考得多了,也可能把你引錯了方向,損害了生命的快樂,反而不如無知狀態中那樣原汁原味。所以,幸福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希望兩個都要,一個也不能少。所以,在追求精神快樂的時候,我還是警戒自己,不要放棄生命的快樂,那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價值。
日本插畫家 Tatsuro Kiuchi 繪畫作品周國平老師會在視頻號裡第一時間分享自己的思想與觀點,
大家快去關注催更啦~
註:如果您無法關注,不要著急,
因為視頻號現階段還在內測,之後會逐步放開。
商務合作請聯繫:阿樹(zhidao8782)郵箱:guohong0045@139.com
想知道周國平老師完整回答,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是周國平,
即可查看周老師的完整回答
回復以下關鍵詞,送你一篇周國平哲理美文
愛| 愛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親| 女兒| 教育
命運| 位置| 快樂| 欲望| 妥協| 弱點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實| 覺醒| 尊嚴| 使命| 本質
智慧 | 年輕|自白| 友誼 | 大自然| 雄心 | 謙和 | 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