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專家朱永新:家庭應訂立網絡使用規則

2020-12-28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圖/主辦方提供

隨著在線教育的普及和推廣,青少年使用網絡的頻率倍增,如何防止網絡成癮?如何提升孩子的網絡素養,讓網絡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在12月26日北京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表示:「這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緊密聯動。」

該論壇由中國日報社指導,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主辦,邀請十餘位資深教育專家進行深入研討,並共同發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助力青少年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

《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發布

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入基礎教育體系

據社科院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青少年「數字原住民」的特徵愈發明顯。

對於這一代生於網絡、長於網絡的青少年來說,當網際網路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滲透在他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時候,如何幫助孩子們鑑別內容的優劣,更好地管理時間,規避風險,成為家庭、學校、網際網路企業及全社會的共同使命。

《倡議》提出:各方要重視網絡素養的家庭教育,提高家長參與網絡素養教育的積極性;強化教育系統的主陣地作用,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入基礎教育體系;相關行業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承擔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網絡空間和健康網絡內容的社會責任;全社會應合力縮小數字鴻溝,以網絡素養教育帶動教育扶貧,縮小教育資源差距。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學習提升網絡素養

朱永新表示,疫情推動在線教育發展,但傳統的教育形態並沒有大的變革。疫情期間,教師、家長和孩子網絡素養匱乏的現象暴露出來:在缺乏充分培訓和磨合的情況下,教師對新技術學習和掌握水平的差異,影響教學質量;因為上網、使用手機引發的家庭矛盾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進行主題發言

在他看來,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提升網絡素養。「對於孩子的網絡使用問題,現在家長基本有兩種管理方式,一種是看到孩子用手機和iPad就沒收,採取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另一種就是放任不管。」朱永新表示,這兩者都不可取。

他提倡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網絡使用規則,例如協商訂立「公約」,每天約定使用手機的時長,幫助孩子養成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或者父母親帶著孩子一起進行網絡學習。同時,父母也要做好表率。「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在阻止孩子使用網絡的同時,自己卻在手機上耗費大量時間,甚至影響到每天對孩子的陪伴。這都需要以良好的家庭規則為基礎。」

親子關係能有效降低孩子網絡成癮程度

2020年,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發起一個「非標準化的用戶研究」,對15萬「00後」用戶進行調研。結果顯示,89%的受訪「00後」網友表示自己偶爾或一直處於孤獨中,當遇到問題時,他們總傾向於自己解決,不太依賴他人,而他們的苦惱也來源於不被家長理解。為此,平臺攜手鄧亞萍發起「家庭溝通計劃」,鼓勵家長與孩子敞開心扉,有效溝通。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表示,通過大數據調研,發現親子關係每增加10%,孩子的校園歸屬感可以增加約8%,網絡成癮問題可以降低約7%。

「親子關係能夠有效降低孩子們的網絡成癮程度。」邊玉芳說,網絡是未來學習和生活必要的工具,網絡素養是未來孩子們最重要的素養之一。她希望家庭、學校、企業、媒體能夠一起引導孩子們正確認知和使用網絡。

相關焦點

  • 朱永新: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家庭角色最重要
    12月27日在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主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應對青少年網絡素養問題,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並提升網絡素養。
  • 青少年如何提高網絡素養?
    本文配圖均為福建福州有關方面在校園舉行的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活動。(資料圖片)「當我們擁有了面向未來的先進教育工具和教育產品時,我們的網絡素養能否與時俱進,成為開展未來教育的先決因素之一。」在日前由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共同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如是說。
  • 騰訊發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
    品玩12月26日訊,由中國日報社指導,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在北京共同舉辦了「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中國日報副總編輯劉偉玲,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DN.A計劃發起人姚曉光,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副總裁崔曉春與十餘位資深教育專家進行深入研討,
  • 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發布 助力青少年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
    12月26日,由中國日報社指導,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在北京共同舉辦了「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中國日報副總編輯劉偉玲,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DN.A計劃發起人姚曉光,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副總裁崔曉春與十餘位資深教育專家進行深入研討,共同發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以下簡稱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超99%,騰訊等攜手發布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12月26日,由中國日報社指導,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在北京共同舉辦了「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中國日報副總編輯劉偉玲,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DN.A計劃發起人姚曉光,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副總裁崔曉春與十餘位資深教育專家進行深入研討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9% 騰訊等倡議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
    青少年「數字原住民」的特徵愈發明顯。對於這一代生於網絡、長於網絡的青少年來說,當網際網路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滲透在他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時候,如何幫助孩子們鑑別內容的優劣,更好地管理時間,規避風險,成為家庭、學校、網際網路企業及全社會的共同使命。
  • 99.2%的未成年人「觸網」,網絡素養誰來培養?
    2020年9月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網絡素養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家、校、企三方緊密聯動。」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踐發起人朱永新在論壇上指出。
  • 打造健康綠色網絡空間「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主題餐廳亮相福州
    葉秋雲 攝中新網福州12月21日電 (陳楠 葉秋雲)「網絡安全始於心 安全網絡踐於行」「文明上網引領時尚 強化安全成就夢想」「網絡是把雙刃劍 安全使用是關鍵」……21日,走進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的「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主題餐廳令人眼前一亮。福建首家肯德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主題餐廳在南后街亮相。
  • 閩首家肯德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主題餐廳亮相福州
    」主題餐廳在福州南后街肯德基誕生,旨在共同推動青少年關注網絡素養,守護網絡清朗空間。、福州肯德基相關負責人共同為福建省首家「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主題餐廳揭牌,餐廳將網絡素養教育知識與肯德基文化融合,打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空間。
  • 守正固本,篤行致遠——玉環市青少年網絡素養提升課正式開課
    為更好地引導廣大青少年文明上網、科學上網,推動青少年與網際網路良性互動、共同成長,培育新時代好網民。5月14日,由玉環市委網信辦和玉環市教育局聯合主辦、徐小波名師工作室承辦的「玉環市青少年網絡素養提升課」在「星火緣」網絡文化家園正式開課。
  • 活動預告:網絡時代,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
    而在使用設備方面,超過80%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12.4%的未成年人已經開始使用智慧機器人上網。但與此相對應的數據是:在一次針對大學生的調查中,有67.8%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接受過網絡素養相關課程教育;在另一個維度上,中國社科院發布調查報告顯示,有接近六成的青少年沒有掌握使用網絡工具來甄別網絡信息真偽的技能。
  • 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專家建議網際網路服務分級監管
    因此,針對這種網際網路服務的監管,應最大限度實現「無死角」政策覆蓋,在限制網路遊戲運營商、服務提供商對未成年人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展開對網路遊戲的政策監管規則設計,並確保監管措施落地。   第二,要重視提升網際網路素養與建設健康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已經成為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因素。要推進網際網路對青少年價值觀引導與塑造的深入研究與實踐創新,引導與培育向上向好的未成年人網絡文化。
  • 網絡暴力對青少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從法律角度看,我國目前尚未健全有關規範和保護未成年人上網權益的制度,因此,青少年上網發表言論的規則意識還遠沒有建立。比如青少年在網上發表對國家、社會制度不當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涉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言論,以及宣揚吸毒、酗酒不恰當的行為的言論等等,這些或將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嚴重者甚至要承擔法律後果。
  • 一年百萬個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 網絡時代家庭迴避不了的難題
    原標題:一年百萬個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  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企業與家庭間如何互幫互助,一起守望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走訪多地,探究青少年網絡沉迷背後的那些事。  百萬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  「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遊戲充了錢。」
  • 活動預告:網絡時代,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未成年人|大學生|青少年|...
    我們是否能善用網絡、規避風險,讓自己成為網絡主人的同時,也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藉助科技手段更好的成長?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組數據:今年9月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指出,我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
  • 東方衛視主播:媒介素養應儘快成為「網絡原住民」的必修課!
    如果說體育、美育尚能為大眾理解,那麼「媒介素養教育」儼然是個陌生詞彙了。為什麼說「網絡原住民」們亟需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教育應往哪些方向努力?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找到了東方衛視資深媒體人於飛。▲於飛,東方衛視新聞主播。
  • 網絡教育,該如何保護你,未成年人?
    (原標題:網絡教育,該如何保護你,未成年人?)、中國法學會研究部副主任彭伶等100餘位來自教育、行業組織、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對相關APP的監管、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包括對推送內容的審核等,展開深入的研討交流,並提出了可量化、可操作的具體措施,為我會今後開展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提供有力支撐。
  • 網絡原住民,真的會上網嗎?
    培養青少年網絡素養具有天然優勢和技術條件,只要人們加以重視,勢必能夠取得比較好的預期成果。然而,在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承擔重要功能的教育機構、家庭、企業,沒有完全認識到培養青少年網絡素養的必要性,甚至很多時候還會把網絡當作洪水猛獸來看待,反對將網絡素養作為青少年必須培養的基本能力,採用各種隔離、阻斷的方式,儘可能少地讓青少年接觸和使用網絡,更不要談培養網絡技能和網絡素養。
  • 「E路護航·E路平安」——網絡素養進課堂第五期:預防/消除網絡暴力
    以「E路護航·E路平安」為主題的青少年網絡保護系列活動網絡素養進課堂今天播出最後一期!網絡素養進課堂活動是繼權威解讀在線直播活動之後的又一青少年網絡保護系列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了青少年網絡保護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和學者製作了共計5期青少年網絡保護課程,計劃每周播出兩期,後續會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作為專題陸續上線。
  • 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一年百萬個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一年百萬個求助電話背後的焦慮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烏夢達、田晨旭、馬曉冬)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企業與家庭間如何互幫互助,一起守望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走訪多地,探究青少年網絡沉迷背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