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的願望,王先生一家人也不例外。讓人欣慰的是小王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上的都是當地的重點學校。最終他考取了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按照常理,他應該算是一個優秀的孩子。可是在母親李女士口中,我們卻聽出了另一個小王。李女士說眼下她之所以對兒子有如此評價,是因為在大學還擔任班長的兒子,突然宣布他要休學了,難道小王的休學跟母親有關?
李女士說之所以孩子休學讓她如此焦慮,是因為從小到大兒子一直比較優秀,大學期間還擔任了班長。兒子提出想休學,她心裡其實是無法接受的,但她覺得丈夫也逃不脫干係。那時候由於身體不好,所以一直都是丈夫在處理孩子的問題,起先發現孩子沉迷網吧的時候,丈夫就曾警告過兒子,說再發現一次就把你腳打折了。
可等到第二次抓到時,丈夫連一個手指頭都沒有動,這讓她很不能接受。在她看來,在觸碰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做父親的就應該態度強硬一點,不然兒子就會認為他管不了他,反而變本加厲起來。也就是這樣兒子沉迷遊戲,無心學習,這才有了休學這麼一事。
王先生解釋,對於暴力教育這件事,他不能接受。因為他也是從小就這樣過來的,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訴他,這是毫無作用的。在他看來,和孩子溝通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要說起錯,那還是出在孩子的身上,要不是兒子沒有自控能力,怎麼可能會變成這樣。
小王解釋,休學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那時候因為衛生的問題,他和室友之間鬧起了不愉快。再加上那時候當選上了社長,社團的事加上他作為班長要處理的事情,導致他每天都過得很煩躁,整個人都不在狀態,最後才有了休學一說。
提到自己出現的這些問題,他覺得母親有很大的責任。從小到大,基本上他都是聽從母親的話去做事,除開學習以外,幾乎所有事情都不需要他去考慮。也就是這樣,才導致他在大學的時候,在人際交往和處理社團以及班級事務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回來後的小王並沒有如願得到休息,李女士馬上給兒子安排了一個英語輔導班。這一次她又失望了,才僅僅過了半個月,老師就打來了電話,說兒子學習不認真。那時候她趕緊讓丈夫去看看,結果丈夫就是不去,非說要等一段時間成績出來以後再說。結果就是一個月到了,成績很不理想,她認為丈夫有很大的責任。
王先生解釋,兒子已經是21歲的成年人了,有些事他們說過就行了,至於接下來該怎麼辦,那就要取決於兒子怎麼想了,沒必要管那麼多。說得再多,還不是沒用,那又何必再去說呢。
讓李女士崩潰的是之後兒子竟還對她動手了,那時候,她要求兒子晚上多去跑步鍛鍊,可沒想到才出門一會兒,兒子就回家了,這讓她忍不住囉嗦了幾句。兒子當時就開罵了,氣得她衝上樓就要打兒子,結果就是兩人扭打了起來,矛盾徹底鬧僵了。
小王抱怨母親的標準定太高了,老是以他最好的狀態為標準。人這一生肯定是有起伏的,按照母親那樣來,肯定會被指責。也就是這樣,次數多了之後,矛盾自然也就來了。
調解員柏燕誼想要提醒夫妻倆,父母給孩子強加的要求只會成為一種束縛。同時希望他們明白,多數人生註定平凡,優秀也未必像看起來那樣美好。另外想提醒王先生,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不應採用消極迴避的態度。最後也希望小王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之所以會有今天的這個局面,他也是有問題存在的。
調解結束了,值得欣慰的是,一家人都各自認識到了自身的問題。這個家庭出現了問題很典型,是中國千千萬萬家庭的縮影。父母希望孩子少走彎路,不犯錯,希望孩子一定要聽他們的經驗之談,希望孩子在他們認為的正確道路上前進。可問題是沒有經歷風浪和挫折的孩子,又該如何去迎接一個充滿變數的人生呢?人生之路不管是曲折還是平坦,只有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