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孩子:問題家庭中的「代理人」

2021-03-02 同道心靈工作室

導語: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呈現出來。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


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家庭需要一對關係良好的父母,只有父母之間的婚姻關係運作正常,他們才能安心撫養孩子,孩子才有機會健康成長。如果夫妻之間關係不佳,家庭中的成員就會被迫做出不良的適應,利用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這些即時、自動的防衛方式,既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


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呈現出來。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許多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輔導之後,往往發現是他們的婚姻先有問題。她們進一步成長之後,了解到孩子的偏差行為是為了化解父母婚姻關係中的衝突和壓力。也就是說,孩子借著自己的問題行為來維繫整個家庭的平和,他們寧可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為家庭帶來一些幫助。而且,他們往往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心理疾病(長期積累導致生理疾病)、行為偏差(多動、暴躁、飲食失調、網戀、早戀、輟學、逆反、自卑、自大、憂鬱、精神分裂等),永遠不是單獨的、個人的現象。是因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為問題的某一成員只是病態家庭的「發言人」、「代理人」而已。個人的問題意味著家庭的病態,家庭系統的病態則反映出整個社會體系的病態。


當孩子出生進入原生家庭系統,成為家庭系統三角關係中的一角後,孩子也會成為父母關係的焦點。家庭系統中缺席的角色會有人自動補缺,這個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個。


如果母親忙於事業,整天在外奔波,沒有在妻子和母親的位置上;或者母親停留在少女時代,不從父母處獨立,而是帶著孩子寄養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麼由於母親沒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親密關係上就會出現空缺(真空)狀態。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須有人扮演跟父親平等的角色來維持婚姻關係,於是,女兒可能會成為媽媽的「代理人」。


當爸爸忙於工作時,也許孩子會擔負起照顧家庭、媽媽及更幼小孩子的責任。這樣的孩子會變成「超級負責人」或「代理父親」。


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會扮演可愛滑稽的角色取悅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這樣的孩子是減少父母摩擦的「開心果」。還有一個孩子會在家中扮演「超人」、「聖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裡永遠是第一名、贏得榮譽、當選班長,這個孩子榮耀父母,為家庭提供面子。也許會有一個孩子產生反社會行為,借著這些行為來表達父親(母親)隱藏在內心的對母親(父親)的憤怒。這個孩子也許是不學習、惹麻煩、多動、憂鬱、自卑,他(她)的問題可能會轉移父母之間的衝突,甚至會使父母因為擔心他(她)而彼此親密起來。獨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個孩子反串所有的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擔家庭的一切問題和需求。


曾經有一個案例:因父親家外有家,在父母瀕臨離婚的幾個月間,上中學的安靜、文雅、優秀的女兒突然成績下滑、憂鬱、輟學、自閉,最後離家出走並試圖自殺。當母親因為女兒的狀況向父親示弱,父母二人協力來關懷女兒,並因為血緣關係難以割捨,父親最終回歸家庭之後,女兒豁然痊癒。父親因此感慨萬端,演繹一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另外一個案例:家庭中的兒子上中學時極其優秀,功課均優,幾乎每個學年都以全票當選班長。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幾個月,卻出現腹痛、腹瀉症狀,持續多月,無法正常上學。父母帶著他去上海、北京各大醫院檢查,均無法查出病因。無奈休學,重讀初三。此時的家庭狀況是父親有關係親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親極為苦惱。當兒子莫名其妙的病症影響中考和身體的成長時,父親開始回歸家庭並全力治療兒子,夫妻關係因齊心協力關照兒子而緩和。暑假過後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兒子復原了。


這樣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替罪羊」通常是家庭問題的承擔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尋求治療,使家庭有機會面對真正的問題。可以說,孩子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犧牲、貢獻和服務。


孩子這麼做是出於家庭動力而非個人選擇。家庭系統中的個人有填滿處於「真空」狀態關係的傾向,孩子,往往是自動滿足系統需求及隱含空缺的人選。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受到父母關係的影響。當家庭關係面臨危機時,個人會扮演多種角色以適應壓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


由於我國獨特的國情,過去由幾個孩子共同承擔的期待和壓力現在由獨生子女一人承擔,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偏差及各種身心問題。如果父母的婚姻關係良好,則對獨生孩子是好的;倘若家庭處在不良婚姻中,獨生子會承擔所有潛藏的問題。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個人扮演健康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範: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如何扮演父親或母親的角色;如何培養親密關係;如何做個正常、健康、有價值的人;如何與他人保持適當界線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孩子是最佳的學習者,他們時刻以敏感於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觀察、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是最糟糕的詮釋者和表達者,他(她)沒有建構起完整的、邏輯的、合理的意義的能力,也沒有對應的豐富詞彙來表達出他(她)思考、懷疑和好奇的一切。作為學習者,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指引。


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問題,是每個人的重要功課。一旦我們根據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能做出些補救措施。家中的焦慮便不會由一個人吸收和承擔,造成「問題兒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我們可以經營更加好的家庭環境,歡迎走進10月3-6日的林文採博士《兩性婚姻親密關係工作坊》。聯繫:13808670736 梁老師

—·喜歡本文?歡迎轉發·—

—感恩關注同道心靈 微信公眾平臺

領悟來自參與!

點左下角閱讀原文,更多參與!

相關焦點

  • 孩子是問題家庭中的「代罪羔羊」
    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
  • 孩子寧願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維繫「問題家庭」
    孩子借著自己的問題行為,來維繫整個家庭的平和他們寧可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為家庭帶來一些幫助而且,他們往往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呈現出來。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
  • 當一個家庭病了,孩子才會化身「問題兒童」
    而這個人往往會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
  • 當一個家庭病了,孩子才會有各種問題
    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
  •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問題
    沒有一個和睦的完整的家庭,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這一生的遺憾。而太多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受到足夠的愛護和正確的引導而變成了問題孩子。那麼,通常情況下,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問題呢?(1)缺乏安全感。
  • 在解決問題方面都認真,在家庭中會教育孩子的四大星座!
    在解決問題方面都認真,在家庭中會教育孩子的四大星座! 第一位,處女座,一直都比較忙,處女座在解決問題方面都認真,在家庭中會教育孩子,也要讓自己的婚姻變得更幸福,處女座不是喜歡吵吵鬧鬧的人,家庭就需要清靜,能夠包容自己身邊的人,對自己的父母也比較有責任心
  • 【家有兒女】 關係孩子成長的家庭問題對照表
    「比起老王家孩子,我家小孩學習勁頭怎麼差了那麼多!」「您看小劉家孩子,開朗大方人緣好,我家孩子真是比不上!」……親愛的家長們,如果您嘴上總是掛著那麼幾條自家孩子的缺點,千萬別急著責備孩子,可以先找找自己的問題哦! 聽說過「原生家庭」這個詞嗎?就是指孩子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會影響其一生。看看今天給您準備的孩子問題背後的家庭教育問題對照表,找到問題的根源,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吧!
  • 「單親」家庭孩子容易出現的7大心理問題
    另外還有不少是準單親式家庭,就是網絡上常提到的「喪偶式家庭」(簡單的解讀就是婚後某一方基本不參與家庭生活,另一方承擔本應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現實中比較多見的情況是在家庭有了下一代之後,父親基本不參與孩子教育。
  • 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成年後,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孩子的苦你知道嗎
    曾經的獨生子女家庭在開放二胎之後,由於各種原因不選擇再生了。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 那時候二胎的羨慕獨生子女能得到爸爸媽媽全部的愛,家裡最好的資源也全是一個孩子的。
  • 周杰倫、薛之謙、孫儷經歷過的家庭問題,有些孩子也在經歷
    當你去找他們的歌時,你會發現,貌似所有的歌手中,就這兩位的所有歌曲都是免費暢聽,完全不存在版權收費的問題。而今在抖音平臺,他經常以搞怪、無釐頭的形象示人,被廣大網友稱為&34;。外表清秀的他,眼神裡總藏著一絲憂鬱,這或許與他從小的經歷有關。薛之謙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他便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
  • 知樂·讀書|《發現孩子成長的秘密》——「啃手指」背後的家庭問題
    剛回到父母的身邊,進入一個新環境,與父母的親密關係還沒有完全建立,就又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幼兒園,環境的轉換會讓孩子很焦慮,她不知道哪個環境是安全的。二胎家庭弟弟的到來引發關係失衡。萱萱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好,爸爸媽媽要了二胎。弟弟的到來,讓父母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弟弟的身上。而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萱萱有成長的需要,也有對父母愛的渴望。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真相
    家庭關係是我們生活中最核心的關係,家庭關係如果處理得好,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快樂,處理得不好,我們的家庭就會像灶臺上的熱鍋沸騰不已。如何正確對待家庭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合理的解決途徑,攸關我們每個人的幸福。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書籍是《熱鍋上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家庭治療心路歷程的書。書中運用真實的案例向我們剖析了隱藏在家庭問題背後的真相,並教會我們如何化解家庭矛盾和衝突帶來的危機。
  • 原生家庭問題之——安迪
    其實在我們的育兒群裡面也聊過很多次原生家庭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家庭,有各種各樣的家庭關係,有各種各樣的親子關係。中國式的家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父母的那種「我都是為了你好」,然後就是這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所有的事情對孩子的打罵、懲罰、折磨、羞辱,一切的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 單親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問題
    由於對自己的評價偏低,因此他們把工作和學習的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無能,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導致自己的整個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許多單親家庭子女受到批評後,總認為是自己不好,在別人笑自己的時候,總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 家庭收入高孩子長相不會差?外貌能暴露家庭問題,有這麼回事
    家庭收入高的孩子長相好,不外乎這幾個原因① 牙齒牙齒對面部特徵影響還是很大的。很多孩子,戴上口罩露出眉眼時,一個個都是小美女小帥哥,但是摘下口罩時,一個個又變回了普通人。齙牙、地包天、牙齒排列不齊,都是影響顏值的大問題。
  • 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剖析
    單親家庭是指只有一個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並非僅僅源於離婚,還包括那些因病或事故失去雙親之一的情形。兩種情形下的家庭所要面對的壓力和要處理的問題有所不同,前一種情形下的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會更多、更複雜一些。 非離婚而致的單親:喪失、悲痛、忽視 單親家庭意味著完整家庭的消失。那些因病或事故而致單親的家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處理喪失和悲痛。雙親之一會讓悲痛控制住自己,而無法將注意力和情感轉移到孩子身上。
  • 這3種家庭關係,孩子最容易出問題,尤其是最後一種!
    孩子從來不是孤立地成長,他出生於家庭,身上刻著家庭環境的印記。著名心理學家張國維博士曾說: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通常會有一個問題家庭。孩子出現了問題,生病的不只是他。而是他賴以生存的土壤變了質。縱觀那些生了病的孩子,他們幾乎都有著相似的成長環境。而這些容易致病的家庭,都有以下3個特徵。
  • 【家庭治療】盛曉春家庭治療:兒童青少年問題主題工作坊
    ,不管是個人的、婚姻的還是親子關係的問題,不管舉一反三還是追根溯源,最終都能找到ta的家庭對ta的巨大影響。家庭治療之兒童青少年問題主題工作坊厭學、叛逆、抽菸、早戀、網癮、拒接和家人溝通、跳樓自殺、抑鬱、貌似青少年的問題越來越多樣化,時間越來越提前!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有些父母會很容易反省和自責:「應該是我們家庭的問題,我們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或者,我們家庭關係不好,影響了孩子。」父母的反省可以讓孩子放鬆下來,獲得喘息和修復問題的機會。但是,父母的自責會讓他們過多承擔責任,有時候會被孩子利用,成為掌控父母,獲取自己利益的突破口。
  • 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戀愛會遇到哪些問題呢?單親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會遇到以下這些問題: 1、不信任對方,卻又很依賴對方。 不少單親家庭的男孩長大和女生戀愛後,由於在家庭中缺少的關愛,會在戀愛中進行索取,她們經常會問對方你愛不愛我,常常以分手來威脅對方,讓對方妥協,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愛自己。